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猎-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顺哭笑不得:“这也能合作?”

    陈校长笑眯眯说道:“怎么不能,你在这里设置一个红农实习点,帮我们培养一批学生,教课嘛。我们也不让你吃亏,课时费给你按最高的算,另外还给你一个教授职称。”

    “您又来诱或我了。”

    杨顺大笑,旁边领导们谁还不明白,跟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纯粹是名誉换好处来了,各取所需嘛。

    肖健和几个员工羡慕的不行,运气好成这样,这也是没谁了。

    别人想当教授,几年教学经验的硬杠杠是必须要的,宝贵指标更不好说,还要排资伦辈,参加各种绩效考试,拿各种证书,辛辛苦苦跑项目,混资历,最终没准还评不上教授。

    可杨顺倒好,学校主动求上门来,主动送教授名额,即使是破格,也必须是天大的面子。

    法师亲儿子啊……

    估计再过一两年,该改名叫杨教授了,还是雷电天赋的。

    参观一会儿后,孙雅晴和央视的记者准备补拍,陈校长找了几个长势喜人的蔬菜架子前,回答了几个问题,商业互吹嘛,把杨顺好好夸了一通。

    他悄悄问了问孙雅晴:“小孙,这个科教节目,什么时候播出?”

    孙雅晴道:“不出意外,下周吧,越早播出越好,到时候宣传也会跟上,我们这边准备了10万套设备呢。”

    陈校长感叹:“真好,真好,效率真高,真会赚钱。”

    孙雅晴抿嘴笑,偶像科学家,就是这样,她们辛辛苦苦,帮杨顺经营了多年的偶像形象,可不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只要杨顺登高一呼,响应者千万,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转交种子也是在这里,陈校长带来一个大大的采集箱,杨顺收好,交给肖健妥善锁好,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摘采。

    “中午大家就在这里吃一顿便饭,现场采摘,带去餐馆加工。这里是新品种,比外面大棚里的味道更好吃,大家别客气,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也行。不要钱,我买单!”

第334章 味道绝了(二更)

    杨顺很客气,自己采摘了不少番茄,众人提了一堆新鲜蔬菜离开,来到生活区的餐馆,好家伙,又是颠覆大家想法的餐饮模式。

    餐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豪华装修,就是最普通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模样,淳朴,低调,复古,怀旧,原汁原味。

    餐桌就是成排的木头桌子加条凳,所有人都挨着坐在一起。

    荤菜区,有新鲜的猪肉,价格120块一斤,吃多少切多少,牛羊鱼肉也是类似,丰俭由人,食堂提倡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

    厨房区,一整排的公开锅灶台,有六台。

    厨师站在灶台后操作,所有的调料都摆在台上,食客自己端着切好的配菜盘子站在前面,给厨师打下手,递菜端盘,一个帮忙的服务员都没有。

    如果食客有要求,还可以自己掌勺,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杨顺对着摄像机介绍:“我们让客人们看到所有的做菜过程,卫生安全,一切都觉得放心,也不会私留他们采摘的蔬菜和肉类。”

    记者指着后厨边的备菜加工区,墙上挂着一块大木排,问道:“我看你们这里写着‘杜绝地沟油和添加剂’,是什么意思?”

    “走,看看那边。”杨顺带着大家过去,几个员工连忙让出位置,他站在一块案板后,抬头一看,四周都是看热闹的游客。

    他随手一指:“大哥,你是要来备菜的吗?拿来,我帮你切。”

    被指着的中年男子乐呵起来:“杨老师亲自动手?这怎么好意思?请帮我切成胡萝卜丝和青椒丝,一样粗细,否则我就申请退款!”

    哈哈哈……

    这个玩笑开的,众人哄笑,也就看杨顺满脸笑容,和蔼可欺了。

    杨顺开始秀刀工了。

    围观群众认为,杨顺要么是和不下厨的普通男人一样,笨手笨脚,要么就是和兰翔技院厨师班的一样,刀法精湛,下刀如飞。

    只见他拆开袋子,取出胡萝卜和青椒,洗净摆在桌上,右手抓起案板上的厚菜刀,手一抖,唰唰唰,菜刀在他手掌心滴溜溜转动起来,就是电影里看到的那种,特别炫。

    “哇~~~”

    “太帅~~”

    那个大哥眼睛都瞪直了,不会吧,大科学家也精通做菜?

    众人刚刚惊讶哇两声,只见杨顺潇洒地duang一下,将菜刀尖角插进案板里,转身对员工说道:“你来切吧,我不会。”

    “哈哈哈哈!”

    “哎哟我的妈,笑惨了!”

    “这是装逼失败吗?”

    “杨老师你要不要这么搞笑?我还等着看你盖世无双刀法的呢!”

    “我不会……说的真坦诚,笑死人了……”

    观众们笑得站不稳,好几个举着手机拍视频的,也是完全拍不下去,掩嘴大笑着,被这个神转折给逗得不行。

    员工是老师傅,噔噔噔噔几下,整齐漂亮的丝儿就切了出来,刀背一刮,全部菜品整齐地摆在铁餐盘上,再递给那位大哥。

    大哥接过来,笑着问杨顺:“杨老师你真不会切菜?”

    杨顺道:“我不仅不会切,连炒鸡蛋饭都不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方面你们比我强多了,我认输。”

    “可你为什么刀耍的这么厉害?”

    “做实验呀,小白鼠,兔子,青蛙杀多了呗。”

    众人哄笑,都觉得这个科学家一点架子都没有,而且还挺亲和,还挺搞笑的,杀小白鼠都能杀出这么强的刀工,难怪能把抗癌药发明出来,秦奋呐。

    玩笑开过后,杨顺解释身后那块板子:“芝麻油和菜油,全是我们自己炼制的,绝对卫生可靠,品控一流。香料,尖辣椒,花椒,这些我们要多少有多少。酱油陈醋和料酒,也是我们公司自己制作的。米,是自己种的水稻。所以,绝无地沟油和添加剂。”

    他勾勾手,几个员工从旁边抱起一小袋米,拿起自己压榨的瓶装油和酱油醋,杨顺示意大家闻一闻,是不是比市面上购买的油更香,酱油醋更浓?

    “这香油质量好,我家开炼油作坊的,杨老师的芝麻油肯定是特级品。”

    “乖乖,这酱油好香啊,真好闻。”

    “米真好看,比我家天天吃的五常米好像还香一点!”

    围观游客们都凑在一起看,称赞不已,大家选择来景区吃饭,基本上都是饕餮之人,会吃的很,识货的有不少。

    但还是有人不相信:“你们景区就这么大点地方,能生产这么多?”

    “谁说全部都在景区种植?”

    杨顺道:“我们红枫有70多家蟾蜍养殖场,养蟾蜍时顺带种植了不少大豆和芝麻。我有一个上千亩的水稻种植基地,红农的油菜花田就是我们的供应商。”

    陈校长是知道这件事的,出面证明了油菜花的真实性。

    杨顺继续解释:“我们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专门生产酱油,陈醋,不出售,只自用,员工们家里也会发放这些当成福利,所以大家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做给自己吃的当然不能用差东西,对吧?”

    这下大家都清楚了,杨顺将整个餐饮产业,从上游原料,到下游加工,全部一手包办,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这也难怪,88元一盘的青椒肉丝,算下来还真不贵,想想几百人的团队,专门为自己私人订制服务,提供放心食品,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了。

    高朝终于来了,杨顺这边请来主厨,为陈校长等人做出来五菜一汤,挨个端到大堂桌上,最先上的就是青椒肉丝。

    杨顺笑眯眯看着陈校长,伸手示意:“各位请品尝!”

    最普通的家常菜,能做出什么样的味道?

    众人伸筷子,夹起冒着热气的细丝,尝了一口。

    青椒脆口,剔筋后还保持着一丝辣味,是那种柔绵的辣,悠长不突兀,水感多汁,咬下去嘎嘣脆,一股浓郁的青椒茄科特殊风味冲上脑门,还原了最纯粹的青椒本味。

    紧接着,是鲜嫩的猪肉,肉质紧实,有嚼劲,但回味鲜香,一股醇香的油腻感觉在嘴中弥散开来。

    每个人都是亲眼看到的,厨师绝对没有放嫩肉粉,而且亲眼看着它从肉案上切下来,再切丝爆炒,竟然会这么嫩爽?

    加上配料黄豆酱,咸香的酱味提升了整道菜的厚重,让这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变得格外下饭,大大刺激了他们的食欲。

    “可以呀!这味道绝了!”

    “还真好吃,我几十年没吃到这种纯正青椒味道了。”

    “猪肉我反而觉得略逊一筹,青椒是最不错的,好吃不辣,刚刚好。”

    几个领导顿时不敢小瞧这盘家常菜,再看四周其他游客,几乎每一个家庭都选择了这道菜,即使是那些最挑食,最不爱吃青椒的孩子,也就着这道菜,扒了几碗饭。

    蜡笔小新来了,估计也得跪。

    美讶肯定吃的脸部圆润起来,变成和围裙妈妈一样的大脸。

    旁边一桌是孙雅晴陪着的央视记者们,两个女孩子完全不顾风度,不断对桌上几盘菜下筷子,杨顺还回头,打趣一声:“孙姐,别吃多了。”

    孙雅晴嘴里塞满了菜,朝这边说道:“身材?不存在的,我不减肥了!”

    听见的人都哄笑,在这里吃饭的,除了改善生活之外,也有厌食症患者,来这里确实能治疗病情。

    很快,第二道菜端上来。

    熏肉炒莴苣片,暗红的熏肉片,蜡黄的肥筋,淡绿的莴苣片,白色的蒜片,又是一道用料极简,看起来普通,但绝对有内涵的家常菜。

    陈校长很满意:“莴苣是我拔的,我只看外观就知道,绝对不是空心莴苣,翠绿色太美,而且隔了好远,我就能闻到莴苣特殊的香气。”

    肖健嘎嘎笑着,在杨顺耳边小声道:“一到夏天,我的脚也有莴苣的味道。”

    尼玛……

    杨顺啪嗒放下筷子,脚在桌子下狠狠踩了肖健一脚,特么的吃饭呢,说这个干嘛?他看着桌上这盘脚气,脑子里想的都是莴苣味。

    “熏肉好吃!”

    众人一致竖起大拇指。

    “莴苣片真的香脆!”

    众人赞不绝口。

    肖健啊哈哈得意笑着,筷子伸过去,莴苣片不停往嘴里丢:“杨总,怎么不吃啊,味道真好,太香了。”

    杨顺差点气坏了,这王八蛋,真特么膈应人。

    有一小部分人就是这样,搓脚就搓脚吧,搓爽了竟然把手指往鼻子下面放,深吸一口,极其陶醉,这类人对自己身上任何部位的气息,都是相当迷恋的。

    据说还有一些人玩鼻屎也这样,将那一坨拿着,用指尖搓搓揉揉,捏捏挤挤,玩腻了不是弹走,而是放入……

    变呔!

    陈校长赞不绝口:“这熏肉在哪儿买的?也是你们自己熏的吗?”

    杨顺笑道:“这是铁帽子山的特色熏法,肉还是我们喂的有机猪肉。”

    西勒最擅长处理熏制食物,他做出来的熏鱼和熏肉,那是南山景区一绝,每年入冬,西勒就潜入南山山脉深处,砍回来最合适的松柏枝,每年只熏制几百斤,给杨顺这些最亲近的朋友分享。

    陈校长问道:“我小儿子最喜欢这一口了,你这里有没有多的卖?”

第335章 转基因番茄(三更)

    杨顺道:“这个非卖品,产量极少,不过我可以让食堂送一小块给您,真不多,也就两三斤。”

    肖健哇一声,羡慕不已:“我们整个公司一年也才熏500斤,我去年过年都只分到5斤熏肉。”

    陈校长这才意识到熏肉的珍贵,又连忙说算了,杨顺道:“您拿着,天气热后就不好吃了,我今年叫西勒多熏几百斤,给大家都分点尝尝。”

    接下来的几道菜,爆炒竹鸡,香煎小鱼,碳烤石蛙,都美味的让人差点把舌头吞下去,原生态的味道让大家找回了失去好多年的记忆。

    最后一道汤,最简单的番茄鸡蛋汤。

    以及杨顺特意带来的,十几颗完整的番茄,洗干净了放在透明玻璃碗里,准备当成水果,没有沙拉,只有木糖醇,可以做成凉拌西红柿。

    考虑到有的老师年龄太大,怕有糖尿病,换木糖醇会比较好点。

    “等一下,番茄鸡蛋汤先不喝,我想问个问题。”

    杨顺故意卖了个关子:“常威种出来的转基因番茄,陈校长您亲眼看到过没有?”

    陈校长摇头:“我没看到,但他的导师是看到过的,常守正院士是常威的亲戚,你知道吧?这个转基因番茄也有常院士的一点功劳。据说现在上面在吹风,常院士想让农业部通过转基因番茄的商业种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