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猎-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进去,哗,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容纳三百人的阶梯教室,里面至少坐了五百个斯巴达勇士,全部挤满了,过道里坐的站的都是人,就差卖吊票。

    见到杨顺,哄闹的杂音立刻安静下来,然后变成了整齐的鼓掌声。

    身后还有同学想混进来凑热闹,杨顺只能笑着说抱歉,关上门,走到讲台上,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谢谢大家。”

    他刚说完,几百人异口同声:“祝贺杨老师获得诺贝尔奖!”

    杨顺满脸笑容,注意到原来的前几排学生都换人了,好多校领导,甚至还有人偷偷录像。

    “谢谢,哇,你们太热情了。张教授,刘院长,你们也来看我笑话。”

    “哈哈哈,怎么是看你笑话呢?”

    “大家都想过来沾沾喜气罢了。”

    “就是,你上你的课,我们就看着你,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怎么说来着?”

    “网文气运,尽加吾身?”

    “……”

    教室里哄堂大笑,杨顺也不在乎,吸运气就吸吧,反正他是个非酋,能吸多少走?

    杨顺的心态很平和,他也就是讲讲自己的肿瘤免疫学教材,讲义什么的没多少,更多时候都是吹牛,讲他在实验室里的一些趣事,半个月才上一次课。

    没获得诺奖前,这是一门没学分的专业选修课,重要性真不高。

    但获得诺奖后,校领导们就觉得不对了。

    他们今天听了一节课,发现这门课其实很有趣,虽然没什么太大营养吧,不如《临床肿瘤学》那么具体到案例,也没有实践操作内容,但杨顺讲的一些科学界的小段子,小故事,能扩大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增加他们投身科研的兴趣,比一般的思想品德课要有意义的多。

    医学院刘院长他们也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商量:“要不,从下个学期起,把它设置成1个学分?”

    “1个学分?你这是侮辱诺贝尔!”

    “这跟诺贝尔有什么关系……”

    “要么不给分,要么给3分,”

    “3分也太夸张了吧,临床肿瘤学也就是3分……”

    “还临床肿瘤学?癌症都没了你还临床个什么呀?”

    “说的也是,3分是必须的,邀请诺奖获得者上课是多么难得的机会,3分都不给?你们也太小气,北清复抢着给!”

    几句话一说,杨顺就莫名其妙变成了重要的选修课老师,估计下面再商量商量,他的教室说不定要换成更大的阶梯教室,六校联盟的外校学生都会慕名而来。

    第二节课又到了吹牛逼时间,有个大胆的男生起哄:“杨老师,说说你获奖的经历吧!”

    这个要求得到全体赞同,都在跟着闹,连刘院长等人也很好奇。

    杨顺淡淡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我做了该做的事,评奖是人家评的,我又没法控制。”

    “早上央视又放出一段视频!”

    “说昨天您在乡下割玉米。”

    “您该不会真当农民了吧?”

    几个声音传来,又引来一阵哄笑。

    原来是那件事,杨顺拿着透明平板,看到同学群里正在共享一个视频,果然是昨天央视那些人拍出来的。

    “农民怎么了,我是农民我骄傲,我自豪。”

    杨顺干脆把视频投影到幕布上,介绍道:“这确实是昨天发生的事,我研发了一款杂交玉米,几个月前种下去,收获喜人,首长正好路过红枫,就说来看看。然后我们刚刚收割完,诺奖电话就打来了。哇,这真是我吗?感觉好帅!”

    教室里吭哧笑着,杨顺一点架子都没有,真的很接地气,好吧,真的好帅。

    杨顺简单介绍着,视频经过精心剪辑,只有重要人物出现在镜头中,无关人员一律看不到。

    他说道:“你们别忘记了我的身份,我本科是红农植保专业毕业的,所以,大家别觉得奇怪。”

    有人高声问道:“植物药真这么有搞头?”

    杨顺反问他:“屠教授的青蒿素获得诺奖,我的抗癌药里也有植物的贡献,我也获得诺奖了,你还说植物药没搞头?当然,我不建议你们一窝蜂去学植物学,我听说,六校联盟的学生把红农植科院的选修课都抢爆了?你们厉害呀。”

    哈哈哈!

    在座的好多同学都听说过,笑的不行,六校联盟就是这样,有时候课程太受欢迎,别的学校学生也会和本校学生争抢选修课,争夺资源。

    又吹了一会儿牛,下课了,同学们依依不舍跟杨顺告别,下一次见面又要在两周后。

    刘院长等人殷勤接待,把杨顺请到办公楼,自然一番恭维,这个不提。

    到了中午时分,早间新闻里播放的那条趣闻,又被央视新闻频道拿出来重新报道一遍。

    看到杨顺正在和首长收割玉米,诺奖电话打来,就连首长都忍俊不止,全国观众们全都会心一笑,越来越喜欢这个呆呆萌萌的杨博士。

第352章 美人计(二更)

    史上最有个性的诺奖获得者,这个名号杨顺肯定跑不掉了。

    普通老百姓觉得,呆萌的杨顺很有趣,可同行就不这么认为,尤其是种子公司的同行,看到新闻,眉头紧锁。

    华夏是个农业大国,国内种子行业鱼龙混杂,做生意的环境非常不好。

    比如玉米种子这一块,国内有1500多家公司在制种,即使是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也只在5…8%之间,整个市场非常分散。

    国内粮食行业,玉米一直是供大于求的状态,这个情况首长说过很多次。

    这也导致国内多家公司为了不破产,只能拼命杀价,走量,每年都要溢出25%的供应量,造成巨大的浪费不说,还提高了运营成本,没一家公司日子好过的。

    另外,国产种子又拚不赢合资公司,尤其是杜邦先锋,孟山都这些合资公司,真的很厉害,国内公司单品毛利率30%,杜邦和孟山都的能超过70%,而且外资能做到零库存,国内企业库存挤压严重,生产和管理都比不上外资。

    还有,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以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许多优秀的种质资源被盗,知识产权不强,国内种子市场真的是乱象重生。

    比如玉米“郑单958”,这个华夏第一品种在国内整体占有率是15%左右,但全国生产这个品种的公司有4家,如果像杨顺这样能做到制种垄断,当然市场份额会暴增,而且利润大大增加

    市场面包就这么大,要是再杀进来一个争饭碗的人,还是个诺奖获得者,这就不友好了。

    一看杨顺在宠物市场,药物市场的霸道,以及强势的做法,就知道他的胃口不小,同行们谁喜欢他?

    上市公司,北大荒种子集团的经理看到新闻,不断摇头拍着桌面,轻声叹气:“又进来一条巨鳄,以后这日子不好过了呀。”

    中京的金色农华研究所的所长看到新闻,有点郁闷:“我就知道杨顺有一天会回归农学,他肯定要对种子行业下手,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黑吉辽东亚种子公司的老总收到短信,看完视频,闷闷抽了一整支烟:“咱们这一行,要变天了啊。”

    种子行业国内总共有58家上市公司,外资30家,这些企业无不表示担忧,根本没从这条诺奖新闻中体会到快乐,他们脑海中只在想,首长视察,亩产1500公斤,杨顺进入种子行业,每一条都是利空。

    “这个行业要洗牌了啊……”

    凛冬已至,异鬼来袭。

    还有谁能阻挡杨顺的步伐?

    市场的直接反应就是,新闻播出,农业股板块集体暴跌6%,58家上市公司,无一幸免,40家跌停。

    这才刚开始,杨顺还根本没有发威呢。

    ………………

    红枫市的市北,临江的三环高架桥入口,在距离江心洲码头不远的地方,有一家挂着“红米农科责任有限公司”的企业。

    董事长薛贵中午看到午间新闻,突然看到一个镜头,眉头紧皱,一直没有说话。

    他叫来秘书,帮他在网上找到视频,重复放了几遍,一直盯着杨顺身后的玉米地。

    行家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大概情况,这不是普通的玉米。

    接着,薛贵拿起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问了很多人,最终长吁一口气。

    “果然我猜的没错,老了,老了,看样子,这一关过不去了啊……”

    薛贵自己说老了,实际上他还不到60岁,红米农科在两年前筹备上市,多次被否,多次重振旗鼓。

    可两个月前再次被否,来自银行和证券公司的项目小组私下里告诉他,没有核心技术,上市的希望不大,让他不要浪费钱了。

    但薛贵还是不死心,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企业上市。

    杨顺身后的玉米地让他彻底梦碎,红米农科的玉米种子给杨顺提鞋都不如。

    难道在种子行业摸爬滚打一辈子,到最后就这么完了?

    他不甘心啊!

    薛贵靠在椅背上,找到手机通讯录里的老苗,拨打过去。

    老苗很快就接通了:“薛老弟,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来了?”

    薛贵道:“苗哥,我知道你很忙,就直说了,杨顺搞出亩产1500公斤的高产玉米,你也知道,我的红米农科筹备上市那么多年,就是卡在优质种质资源上,你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让我和杨顺吃一顿饭?我只求一个机会,不管成不成,我都会记得苗哥的好。”

    本以为老苗会拿捏一番,没想到他很爽快地说道:“可以,明天早上9点半之前,你来景区游客大厅,参加杨顺的新闻发布会,我让人带你进来,中午一起吃饭。”

    “唉唉唉,好好,谢谢苗哥,谢谢!”

    薛贵喜出望外,挂断电话后,想办法去搜老苗喜欢的东西,普洱茶砖是最好的,他将老丈人家里珍藏的茶砖取出两块,打包好,又想要不要给杨顺送什么礼物。

    俗话说,年轻人贪色,年老人爱财,杨顺有名气又有钱,看来只有用那一招了。

    薛贵心想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给自己读音乐学院的远房侄女儿薛丹打电话,扔了5万块钱给她置办行头,又叮嘱各种细节,让她假扮成自己的秘书。

    到了第二天早上,薛贵开着奔驰车,将貌美如花,气质出众的薛丹带着,一起前往景区。

    薛丹昨天就听说去见杨顺,兴奋了一晚上,这时候在车上又问:“大伯,杨顺这个人太神秘了,我在网上什么都查不到,你不是和他很熟吗,他真的没结婚,也没有女朋友吗?”

    薛贵道:“对你来说,有区别吗?”

    薛丹嘟起嘴:“当然有区别了,我……算了,没区别就没区别吧,只希望人家不会嫌弃我长得丑,笨手笨脚。”

    薛贵侧脸看过去,20岁的鲜嫩女孩子,漂亮,皮肤好,气质好,高个子,身材有致,尤其是那双弹钢琴的手,非常好看,修长洁白,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她都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子。

    他说道:“丫头,你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像你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天下罕有,说真的,你去当一个电影明星都绰绰有余。我是特别希望你能和他走到一起,促成你们俩的好事。”

    薛丹嘴里说自己不好看,其实心里很清楚,骄傲的很,作为能打90分的女孩儿,她有多么受欢迎,好多浪漫的艺术家都向她表达了爱慕,但搞艺术的多半没钱,她读音乐学院是纯粹提升气质和镀金来了,她的目标可是钓到金龟婿,嫁入豪门。

    能成为诺奖获得者的妻子,女朋友,那是最好不过,就算是让她当杨顺的情人,她也愿意,给他生个孩子,继承他的聪明才智和她的美貌,没什么不好的。

    但她似乎不太清楚,万一继承她的智商和杨顺的容貌,那不得亏大了,这就是不学生物学的坏处。

    这两人在车上又演习了一会儿,车开到景区来,发现情况不对劲。

    人山人海。

    许多都是媒体采访车,游客中心后门打开,几百人进去,被指引到二楼的休息平台,这里本来是茶座和音乐吧,360度的环形景观落地窗,里面已经布置好了,前后十几排,坐成一个圆弧扇形。

    薛贵和薛丹被老苗派来的工作人员带进去,漂亮的薛丹一路走着,被许多人侧目观看,可惜美女再漂亮也不是今天的主角,坐下去后就看不到短裙和腿了。

    薛贵看了看四周,还真有几个熟悉的人,有红农的教授,还有种子行业的同行,平时都打过交道,他顿时揪起心来。

    旁边还有认识的老总,跟他悄悄开玩笑:“薛总,这是你的小秘吗?长得比明星还漂亮,真有你的呀,会享受!”

    “哈哈,刘总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