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老太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亮,想了想,这才说道:“乖孙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真的,我已经和人说好了,买下房子,装修装修,年底就能够搬。”杨康很是认真的说道。
听得杨康这么说,孙老太想了想,然后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说道:“乖孙子,你是不是很有钱?”
“呃?”杨康愣然,很有钱,他倒未必很有钱。
“奶奶,你放心,我虽然没有很多钱,但是,奉养您老的那点,还是有的。”杨康以为,这孙老太是担心跟着他,将来会拖累他,成为他的负担,他那位姥姥,就一个劲的担心这个。
“不是!”孙老太摇头道,“我从十八岁嫁来金陵,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去过,我也没脸回去,现在我既然有了你这么一个大孙子,你给我一点钱,我想要回去走走亲戚。”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郭胖子突然插口道:“您老还有亲戚啊?”
“胖子,你不要胡说!”杨康微微皱眉,这老太太已经够可怜的,他这不是向人家伤口上撒一把盐?
“奶奶,你要多少钱?”杨康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孙老太抬着头,想了想,又想了想,方才说道:“如今物价飞涨,钱少了不成,办不了什么事情,大孙子,给我五百万,应该就差不多了。”
杨康愣然,五百万……这孙老太不会是准备坑他吧?
“嘿——”郭胖子再也忍不住,陡然跳了起来,指着孙老太道,“死老太婆,怎么了,你终于憋不住了?不甘寂寞,想要重出江湖?”
杨康愣然,有些回不过神来,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孙老太居然指着郭胖子骂道:“死胖子,你离我孙子远点。”说着,她扯过杨康说道,“大孙子,你这么一个斯文清俊读书人,怎么和这等江湖匪类厮混在一起,你知不知道,这死胖子是南派土夫子,奶奶我看到土夫子,就想要把他们一个个剁了埋灶台底下去。”
“小王爷,你不知道,这死老太婆是……是……东陵大盗的后人,你以为她是什么好人啊?我开始还真相信了,什么孤寡老太婆,可怜!我呸!”郭胖子越说越恼怒,说道,“正常人家谁会拿着雍正年间的粉彩大碗喂你吃饭啊?”
杨康在一瞬间,实在感觉有些乱,这孙老太竟然是孙殿英的后人?
“大孙子!”孙老太一把抓过杨康,说道,“给我五百万,奶奶不能够让你白叫了,我给你走一趟临湘城去。”
杨康突然感觉不对劲,老海匆匆找他要了钱,跑去了临湘城,昨天,张三把那个千机盘给他,也说要去临湘城,现在……孙老太也要去临湘城?
“临湘城出什么事了?”杨康本能的问道。
(孙老太笑眯眯的说道:“听说那里有很多月票,奶奶去看看,嘿嘿!”十月最后一天,继续求票!)(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初闻帝令
郭胖子看了一眼孙老太,他知道,他不说,孙老太也会说,当即说道:“听说帝陵珍宝出现在了临湘城。”
“帝陵?”杨康还是有些糊涂。
“大孙子,你随我进来!”孙老太一把拉过他,向里面走去。
“喂,你这死老太婆,你要做什么?”郭胖子顿时就着急了。
“死胖子,你在外面等着!”孙老太对于郭胖子一点也没有好感,拉着杨康走了进去,然后随手就关了门,还拿着门闩闩上。然后她拉着杨康直接走到里面房间,趴在床底下摸索了一会子,摸出来一只破破烂烂的木箱子。
杨康只看了一眼,这个木箱子虽然已经很破旧了,但当年应该是很漂亮的——大红色的描金漆器物件。
孙老太抚摸着那个木箱子,轻轻的叹气,迟疑了一下子,她才从脖子上取下来一把老旧的铜钥匙,打开了那只木箱子。
杨康就看着她从一件破旧的棉袄中,摸出来一样东西,递给杨康道:“来来来,大孙子,你看看——”
杨康愣然,伸手接过那东西,入手他就知道,这应该是金帛,据说是在最好的生丝中,夹入了金丝编制而成——这样的东西,千年也不会腐烂。
这种金帛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常常是用来记录非常重要的东西。
可是,当杨康打开那块锦帛,金帛不算太大,宽度在三十公分的样子。长度大概有四十公分,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暗红色的字迹,可问题就是,这上面的字,他每一个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却是毫无意义……
“奶奶,这是密码文?”杨康瞬间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这些汉子,并非每一个字都有含义。有了密码。才能够挑出有用的字,组成它需要表达的意思。
“还是你这大孙子聪明!”孙老太竖起大拇指,说道,“对。这就是密码文。开始我爷爷弄到手。可是费了老大的功夫,也没有弄明白,这玩意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请教了一个老夫子。才算知道,这玩意是密码文,需要对应的密码数据,才能够破译其中的含义。”
“密码是什么?”杨康急急问道。
孙老太摇头道:“不知道!”
“不知道?”杨康愣然看着孙老太,皱眉问道,“奶奶,你别逗我,你怎么会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孙老太低声说道,“大孙子,奶奶我今天和你解释一下子,你就知道了。”
“嗯嗯,你说!”杨康一边说着,一边就在孙老太的床上坐了下来。
孙老太想了想,说道:“你也知道,我爷爷——就是孙殿英,当年利用大炮轰开了清东陵,挖开了慈禧老佛爷和乾隆爷的寝陵,这事情闹大了,是瞒不住的,很多人都指着我们孙家骂,却不知道,我们孙家也是有苦说不出。”
杨康心中暗道:“当年孙殿英炮轰清东陵,可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你孙家也认,有什么苦的?莫不成还冤枉你家了?”
“很多人都说,慈禧老佛爷的陪葬如何如何丰盛。”孙老太想了想,再次说道,“而且当年傅仪皇帝还开出了赔偿清单,所以,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慈禧老佛爷的东陵上面,却忽略了裕陵。
听我爷爷说啊,裕陵里面,一帝二后三贵妃的陪葬品,比慈禧老佛爷的陪葬品还要丰盛。”
“啊?”杨康有些意外,但转念想想,乾隆在位那么多年,他还做过太上皇,此人又好大喜功,自个儿的身后事,自然要安排的丰厚富足。
事实上,那一位手握重权的皇亲国戚,不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的非常阔绰,何况是一国皇帝?
“可悲剧的是——裕陵的东西被抢了。”孙老太叹气道,“东西到手,就被人黑吃黑,抢了。”
“呃?”这一次,杨康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仔细想想,慈禧那老娘们的几样稀罕珍宝,至今还不都是下落不明?而裕陵中的一些东西,确实没有怎么面世。
“这金帛是乾隆爷枕头里面的玩意,除了这个,还有一块碧玉令牌,但具体有什么用,却不知道,反正,我爷爷感觉,乾隆爷这么宝贝的东西,可能有什么用,所以,这三样东西,他一直贴身藏着。”孙老太说道,“后来,兵荒马乱的一直打仗,我爷爷就把这金帛一分为二,一份给了我爸爸,让我爸爸带着几样东西,前来南方避避,另外一份就给了我大伯,乱世之中,我父亲和我大伯就失去了联系。”
杨康听到这里,突然一愣,问道:“奶奶,不是我怀疑你,我听的说……您爷爷不是另外还有子嗣?”
“那个我真不清楚!”孙老太摇头道,“你要知道,那个时候我还小,我父亲这么说,我就这么听着——你别打岔,那人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别讨论我们孙家的传承问题,我都没有在意,你在意什么?”
“我是学历史的!”提到这个,杨康讪讪笑道。
“得了,大孙子,你莫非还准备给我们家写传记?”孙老太摇头道,“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当年我父亲这么和我说,我现在就这么和你说——我父亲到了南方,手里还有些钱,就想要做一些小本买卖。但是那个时候,兵荒马乱,小本买卖不好做啊!而他老人家交友不慎,认识了一伙土夫子,从此以后,就踏上了和我爷爷一样的道路。”
杨康一听,瞬间就明白了,那位东陵大盗是希望子嗣那点钱,出来过安稳日子,无奈那是一个乱世,孙老太的父亲踏上了和老父一样的道路。
“后来,国家太平了……”孙老太说道,“父亲手里也积攒了一点钱,就给我说了亲事,男方是一个读书的老实人,家里祖上做过官,还有些积蓄,于是,我就嫁了过来。”
说到这里,孙老太长长的叹气,语气中透着一种难掩的无奈。
“本来是盼着从此富富足足的过完这辈子的,可惜——”孙老太摇摇头,说道,“我父亲直到过世的时候,才对我说,帝陵里面的金帛,关系到一个大秘密。当年满清皇朝国运一落千丈,固然和皇帝不作为以及列强势大有关,但是,照着迷信的说法,是乾隆老儿把某些东西带去了帝陵,所以,满清皇朝气数已尽。”
“就这玩意?”杨康指着那方金帛说道。
“嗯!”孙老太说道,“还有那方碧玉令牌——江湖上一般都称为青玉帝令,上面有着九龙纹饰,但具体有什么用,我却是不清楚。”
“临湘城现在出现的,是什么东西?”杨康好奇的问道,“难道就是青玉帝令?”
“不是!”孙老太说道,“听说是裕陵里面的意见什么宝贝,所以,很多人都赶了过去,要看看热闹。”
“我明白!”杨康想想,瞬间就明白过来,当年那个抢了裕陵珍宝的人,如今自然已经作古,但是裕陵珍宝还在,这就导致无数人都坐不住了。
华夏有一句古话——无主之物,有德者居之。
有德无德不要紧,坑蒙拐骗偷——弄到手那就叫本事,难怪张三和老海都忍不住想要去搀和一脚。
确实,乾隆老儿的陪葬品,比明代一个老太监不知道丰厚了多少倍,所以,他急急把一些瓷器廉价的处理给自己,跑去临湘城碰运气了。
张三也是,反正,有便宜不沾那是王八蛋,跑一趟又不会有损失。
“这些年我想过很多次!”孙老太继续说道,“当年那批东西太碍眼了,很多人都想要,如果没有被人偷偷运出去,那么,就一定还藏在国内,而最好的地方……”
“古墓!”杨康突然脱口而出。
这实在太荒唐了,从一个墓葬中发掘出来的东西,藏入另外一座古墓?
“对!”孙老太点头道,“抢这种东西的人,势必是同道中人,我们这种人啊,都喜欢把这种东西往土里藏。”
“人生一世,最后也终究尘土。”杨康轻轻的叹气。
“是啊!”孙老太叹气,说道,“要不是有了你这么一个大孙子,我也不去趟这个浑水了,但现在……我有些不甘心,我要去看看!”
杨康什么也没有说,摸出手机,说道:“奶奶,把你银行帐号给我。”
“嗯!”这次,孙老太没有装疯卖傻,问银行帐号是什么东西,当即就把银行帐号给了他。
杨康直接用手机转账,想了想,他还是说道:“奶奶,事实上我现在还算富有,什么宝藏、秘密,都算了吧!你别去临湘城凑热闹了,等着我把房子弄好了,你就搬过来好不好?”
孙老太摇摇头,从破旧的棉衣里面,摸出来一只葱翠碧玉的酒盅,递给他道:“看看,漂亮不?”
那东西一入手,杨康立刻就知道,这东西不是碧玉雕刻而成,而是翡翠,清末——翡翠因为慈禧的喜爱而兴起,到现在繁荣兴盛,隐约已经一统华夏珠宝市场,势头之猛,锐不可挡。(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翡翠酒盅
酒盅大小,正好盈盈一握,上面缠绕着一只小小的龙,杨康对着光一照,翡翠特有的润泽,晶莹剔透,青翠欲滴。
“好漂亮的东西!”杨康忍不住脱口赞道。
“漂亮吧?”孙老太说道,“有些东西,如果你这辈子没有见过,那么你不会妄图拥有,可是一旦你见过了,那么,你这辈子也摆脱不了它的诱惑。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不是出生那种军阀家庭,如果祖上不曾富贵,那么我现在应该会安居晚年,有一口饭吃,有衣服穿,有个容身之所,别无所求。
我会和所有的乡村老太太一样,没事扯扯家常,说说闲话,关注一下子谁家媳妇漂亮,谁家孙子聪明,谁谁谁红杏出了墙……”
“原本这样的东西,还有几样的,但当年都没了,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