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雄-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匪首是太湖上的一霸,惯常在此间活动,名叫杜二黑,人送外号“水耗子”可见水下功夫了得。

    此刻他盯着郭文莺打量几眼,不由笑起来,“这是哪儿来的一个小娘皮,模样倒是挺漂亮,怎么打算惹点事吗?”

    郭文莺笑道:“大当家是明白人,这银票浸了水自然就不能要了,莫不是大当家不为钱?”

    杜二黑看看她手里银票,还真舍不得,“你说,你想怎样?”

    郭文莺道:“把那两艘小船给咱们,送这船上的人上岸,我就把这银票给了你。”

    杜二黑思索片刻道:“好,小船给船上的人,不过你和张公子就请到咱们这艘快船上做做客。”

    郭文莺自然不想同意,可那两艘小船根本装不了多少人,这马上船就沉了,再耽误下去就都只能上湖里喂鱼去。

    她点点头,“好,我应了你。”

    张公子见她应下,不由道:“你想死别拉上咱们,上了匪首的船,还有命下来吗?”

    郭文莺冷笑,“若不是你不肯把银票交出去,这船怎么会被凿沉了?也不知是谁想死,偏要拉上其余的人。”

    张公子被骂却还不了嘴,只能站在原地生闷气,思忖着怎么跑路。

    对面那水匪的快船划了过来,把他们两拨人都押了过去。那胖知府怀里还抱着银箱子,刚一上船就被人抢了过来,然后一脚给踢一边去了。

    随后两只小船过来,把其余的人都载上去。这是匪首倒是也讲信用,郭文莺把大把银票交出去,那小船便拉着船上的人向岸边划去。至于船上的水手都会水,不等船沉,便纷纷跳下水。那船老板也跳到水里,看着自己的船沉底,心疼的眼泪都下来了。

    这回干买卖可是干砸了,那杜二黑已经好长时间不在这水上活动了,怎么今天就出来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招安

    郭文莺上了船,她倒显得沉静无比,那落落大方,无比从容的样子连杜二黑都忍不住多瞧了几眼。美貌倒是其次的,关键是这气度,真是难得。看到后来,他都忍不住赞道:“小妞,你就不怕吗?”

    郭文莺淡笑,“怕什么?大当家是慈善之人,乃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又怎么会难为我这个小女子呢?”

    杜二黑听得哈哈大笑,“有意思,我杜二黑也见过不少女人,你的胆子却是最大的。”

    郭文莺不置可否,她若胆子不大,就不敢上东南来做这个闽浙总督了。

    不过她之所以能这么淡定,全是因为心里有底,因为她知道怕是用不了多一会儿路唯新就会带着人追上来。她原本觉得让他在后面跟着是可有可无的,没想到这会儿倒是派上用场了。只希望他们来得快点,不然若被这群人带回匪窝里也是麻烦。

    看着这一个个横眉竖眼的匪贼,卢俊延吓得脚都站不稳,若不是身后有人扶住了,他都要一跤栽在地上。再看郭文莺那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禁暗道“不及”,自己空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是比不上这个外甥女了。

    杜二黑抓看他们几个,倒是笑得很开心,叫人拿绳子把他们绑了,随后琢磨怎么往张家送信。

    他摩挲着下巴,问郭文莺,“你说我是要十万两呢?还是要二十万两?”

    郭文莺没想到他会问自己,反正钱也不是她出,便道:“张公子甚是尊贵,怎么只值二十万两,我看要五十万两还差不多。”

    话一出口,那张公子就狠狠瞪了她一眼,便是从脑袋后面都能感觉到那眼神里的恨意。

    杜二黑大笑起来,“说得对,张家的公子怎么只值二十万两?自然要五十万两更好。”

    他今天做了一票大的,他自是心花怒放的,叫人把这些人都关到船舱底下。

    舱门关上,张公子立刻对郭文莺吼道:“你这女人,我跟你无冤无仇的,你何必陷害我?”

    郭文莺睃他一眼,“张公子,你要是有力气不如闭目养神一会儿,否则想逃都逃不出去。”

    张公子一怔,“你能逃出去?”

    郭文莺笑了笑,也不理他,闭着眼靠着身后一只装水的桶开始养神。

    张公子看着她淡定平静的脸,似乎忽然所有的恐慌和惧怕都消失不见了,仿佛天地间就只剩下她,这么淡然的一个人,让看着还真是容易心静啊。

    望着她,突然开口道:“我叫陵容。”

    郭文莺睁开眼,“你叫什么与我有关吗?”

    张陵容笑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笑,只是这般看着她心情就变得出奇的好了。他眨眨眼道:“我怕你不知道自己夫君以后叫什么?”

    郭文莺差点喷口血出来,见过不要脸的,这个简的程度直能和封敬亭媲美了,他们刚见了一面,他就敢称她的夫君了?

    真不想跟这样的人废话,只当是没看见他,心想着这会儿多半路唯新也快到了吧。

    就在这时,忽听到外面传出激烈的打斗声,似乎还夹杂火铳的响声,一声声在寂静的湖面传出来,甚是震耳欲聋。

    郭文莺心中一喜,这肯定是路唯新来了,只是弄这么大动静做什么?不过几十个水匪,值当用上火铳了?这边火铳一响,稍微有心的就知道是朝廷中人。

    张陵容从地上爬起来,“这是有人来救了吗?”

    “是,恭喜你得救了。”郭文莺没好气的看他一眼,这人嘴这么贱,真该把他扔进湖里好好的洗洗嘴。

    路唯新带的人多,几百名锦衣卫和火器营的营兵打一帮水匪,还不是简单的事,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战斗便停止了。

    等郭文莺从船舱里出来,外面甲板上已经躺着许多水匪尸体,匪首杜二黑也被人抓住押在甲板上。

    路唯新从另一艘船上跳下来,一见郭文莺就几步跑过来,“你没事吧?”

    郭文莺摇摇头,“我没事。”

    “你也是,怎么就让这些水匪抓住了?”

    “倒霉而已。”郭文莺一笑,她这一路也没遇上什么危险,看来是大意了,也没想到会落到水匪手中。

    两人准备上船,路唯新看了一眼地上趴着的杜二黑,“这水匪怎么办?”

    其实郭文莺对杜二黑印象还不坏,讲信用,讲义气,应该是个硬汉子。

    她问道:“你说把船上的人送上岸,可是按约定办了?”

    杜二黑昂着头道:“我老杜说话向来算数。”

    郭文莺道:“既然如此,就饶他一命吧。”她说着回头望了眼杜二黑,“你若以后不做水匪了便饶了你。”

    杜二黑脖子一梗,“我手下一百多兄弟,不做水匪吃什么?”

    “去当兵、经商、种田,做什么不比做匪强?”说起当兵她倒想起一事,这些水匪的水性都不错,倒是可以收编到徐横的水军去。只是怕这些人野性难驯,不好管理罢了。

    她对路唯新道:“去问问他们愿不愿参军,若能招安也算为地方除了一害。”

    路唯新撇嘴,“你还有心情管这事,你都差点叫人给杀了。”

    郭文莺灿然一笑,“我这不是没死吗?有你在我也死不了。”

    路唯新哼一声,虽不说话,心里却觉格外的甜,她能依靠他,这感觉真是好。他嘴上说她多事,还是让手下锦衣卫去问了,那杜二黑一听是朝廷招安,顿时有了几分心动。他们本也是本本分分的庄户人家,只是年景不好,连年灾害吃不上饭,不得已才做了匪类。若是能编入水军也是一个好饭碗,从今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怕被朝廷围剿了。且谁都知道南齐的水军是军饷最多的。

    何况现在落在人家手里,若是不肯招安也是不行的。他立刻点头如捣蒜,“我愿意招安。”

    那锦衣卫见他应了,即刻去向路唯新报告。

    路唯新对郭文莺道:“这事解决了,还是由我护送你去福州吧。”

    郭文莺道:“不用了,还是自己走着好点,我还想沿途看些风土人情。”

第五百一十三章 灾民

    这会儿张陵容正从后面追上来,他突然被救,自是满腹的疑问,这些人是什么人?郭文莺又是什么人?他还没来得及问呢。

    只是郭文莺并不想见她,瞧见他过来,立刻让路唯新拦住了,随后带着卢俊延几个赶紧赶路去了。

    他们一路行来,过了江苏,到了浙江,刚一踏上浙江地面,便遇上一大批的灾民。

    说是今年浙江连续下了几场大雨,遭了灾,许多庄稼都被淹了,地方官员赈灾不力,百姓流离失所,只能携家带口的离开原籍,上外地谋生去了。

    他们一路走着,看见饿得面黄肌瘦的百姓,郭文莺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儿。看看那些豪富之家和地方官员们,再看看这些有家归不得,生存都难以为继的百姓,其间的差距何止是巨大。

    他们这一路上也没有露出行藏,只是沿途看一些百姓疾苦,体察民情,顺便瞧瞧这些官员们都是如何做官的。

    这一日到了淮安县,刚进了县城,正赶上县太爷带着人在粥场施粥。

    粥场围着不少人,都是破衣烂衫的百姓,只是粥锅中的粥却只是稀稀落落的只有一些米粒。

    朝廷有令,凡是赈灾的粥场,必须要筷插不倒,这里的粥别说插筷子了,都能照见人影了。

    郭文莺眉头皱的紧紧的,让云墨去查查到底怎么回事,若是官员玩忽职守,当严惩不贷。

    卢俊延在一旁道:“文莺,这粥场能立起来都算不错了,你看咱们这一道走过,看见几个粥场了?这官员们不赈灾,倒也未必是不尽责,可能库里根本就没粮呢。”

    郭文莺道:“江浙一带是鱼米之乡,官库里没粮,那粮都去哪儿了?”

    卢俊延动了动嘴,一副欲言又止样,他在浙江为官一年余,多少对这官场中的猫腻也了解一些。这不管是赈灾银还是赈灾粮,从上面调拨下来的不知要扒几层皮的。从京里出来的时候扒一层,到了地方巡抚、按察使等扒一层,然后知府再扒一层,最后到了县级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就是个府县原来存的那些粮,这些年又是打仗,又是旱涝灾害,早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就算没消耗的,也都便宜了耗子了。此耗子也非彼耗子,都是那些看守的官吏监守自盗,要么以次充好,要么擅自挪用,十个库房倒有九个都是空的。只是这些都是极隐秘的事,朝廷若没人调查就罢了,若是有人调查,这一连串拴在绳上的大部分官员都得吃瓜落。

    郭文莺看他神色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便是他不肯说,她心里也有数。她在东南也待了近两年,这些官员什么揍性她不可能一点不知道,便是不细问多少也知道一些。

    只是官员这般作为,到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心里暗叹一声,想着等到了总督衙署,她一定好好整顿一下这两省的官风。

    不过当下关键的还是怎么赈灾,让灾民尽快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殍满地,死太多人。她心下着急,便催促卢俊延等连夜赶路,终于在两日后到了杭州地界。

    杭州是古都,更是风景秀丽之所。他们和卢一钰及张明长等人约好了在杭州汇合,可是进城之后,却发现总督仪仗还没到,没耐何只能暂且等上一两日。

    他们是以卢俊延的名义进的城,可没想到刚入城就被杭州知府得知,巴巴的请他们去赴宴。

    这位杭州知府只是个代理知府,新任的知府就是那个胖子,他在湖上受了伤,多半还在路上磨蹭着呢。这杜知府三十上下,行事进退有度,郭文莺看此人倒比那个肥胖的盐商更适合做这知府位置。

    这杜凌玉也是个会办事的,热情的邀请卢俊延住进府衙,他虽不知道郭文莺的身份,但料来是卢家女眷,对她也格外客气。

    郭文莺问他杭州府库里还有多少粮食,杜凌云倒是怔了怔,不过还是回到:“小姐,咱们杭州府这两年也不太平,粮食所剩不多。”

    “还有多少担?”

    “不过两百多担?”

    “附近的府县能调来多少?”

    杜凌玉心里奇怪之极,也不知道这位大小姐问这么多做什么?不过他素来精明,一眼便看出就连卢俊延都对这位郭小姐格外奉承,丝毫不敢违逆。心里料定这位小姐定是不凡的,自也不敢稍有怠慢,便把杭州周边几个州府衙门的状况说了。

    郭文莺见他对个府衙状况都了解颇多,不由心中暗赞,此人也真是个有本事的,她正是用人之际,回头倒是可以留在身边用用。

    这杜凌云做过几个府的同知,从二十岁做官,升到同知便再也升不动了,从江苏到浙江这十年之中换了不知多少个地方,是以对各个州府都有些了解。郭文莺每吩咐一件事都能对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