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义显一直低着头,也不怎么说话,一套礼仪下来,最沉默的就是他了。此时听到大哥问话,不由抬了抬头,颇似忧虑道:“大哥,你说文莺不会是恨了我吧?我这般对她不好,她若做了皇后,会不会。。。。。。”
他没说完,郭义潜便止住了他的话头,“我早就跟你说过,让你别跟孩子置气,你说你怎么就不听呢?现在关系整的这么僵,想修复也不好修复。”他说着忍不住一叹,“好在文莺这孩子也不是个记仇的,只要安安分分的做人,不给他惹麻烦,她也不会怎么着的。”
郭义显长长一叹,他若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仰仗这个女儿,他也不会对她那么苛刻了。就像大哥所说的,一旦有了裂痕,就是想弥补也不容易。更何况他和郭文莺之间根本就不是普通裂痕,还隔着杀母之仇呢。怕是郭文莺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他了。
郭义潜又道:“有句话还得说在前头,别叫郭文云惹事,郭家前些日子遭了罪,其中大多是他害的,郭家名声大损,女儿都不好往外嫁了。他自己不学好倒也罢了,没的连累几个妹妹都嫁不出去。”
提起此事,郭义潜心里就像扎着根刺一样,他不心疼永定侯府的女儿,他心疼的是他女儿郭婉云,连议了几次婚都没议成,到现在已经是十九岁的老姑娘了。这要再嫁不出去,可就真的只能到庙里青灯古佛过一辈子了。
不过也还好,郭文莺立了后,郭家跟着水涨船高,想跟他们家结亲的也不在少数。阿弥陀佛,真是阿弥陀佛,他们总算熬出来了。
靖裕四年九月三十日,上谕颁下,封郭氏为后。减明岁赋税,加恩科,大赦天下;着各府各道披彩着红,演丝竹,进贺仪,一时之间普天同庆。
这一天是封敬亭最觉阳光灿烂的时候,颁下旨意,他便心情愉悦的开始亲手挑选大婚时要用的东西。
随后下午便御驾到府里去看郭文莺,一见面便笑眯眯道:“钦天监查过了,整个十月都没有好日子,可惜了。那起子废物,说什么典礼的预备需要时间,还有空了多年的两仪宫的翻修,非要数个月不可。他们不住罗嗦,朕也没心思和他们理论……总之,封后大典,大约要等到十一月吧娇娇,你想怎样操办?朕登基大庆的时候,西国曾送了一批极好的珠玉宝石来,现在还搁在内库中没有动用呢,朕想趁这个时候,替你打一顶新的凤冠,你喜欢么?”他温言软语的抱着她,无限体贴慰藉,是个女人听了,都要动容的。
郭文莺想到这些日子他为了立后的事,与朝中大臣百般周旋,又想法子摆了陆启方一道,该做的能做的也差不多了,心里对他的怨念也少几分。
闻言不由笑道:“一切都按着皇上的意思来吧,只是我身子不便不宜操劳,能省的礼数就省了吧。”她说着又抿嘴一笑,“再说皇上国库也不充盈,要是因为娶我破了产,那可是我的罪过了。”
封敬亭大笑起来,伸手在她鼻子上剐了一下,“你这丫头就是嘴坏,一点不饶人。朕的后宫统共就是那么三瓜两枣的,朕用钱的地方不多,难道还娶不起你吗?”
郭文莺暗哼,刚想夸他几句,他就讨便宜来了,这不是变相提醒她,他为她牺牲了多少吗?为了她放弃那些选秀的秀女很委屈吗?
封敬亭本来说笑着,见她脸色一沉,不禁暗叹一声,都说女人心海底针,这怀了孕的女人更甚,瞧这丫头,刚刚还欢欢喜喜的,一转脸变脸变得这么快了。
郭文莺望着他叹息的样子,忽然无限感慨起来,其实“爱”这个字眼真的很难理解,当爱上一个人时,便真的没原则了,只是不知自己有一天会不会变成这样。不想爱上一个人,那样会变得患得患失起来。可对这个字,谁又说得准呢?
正想着,突然头顶被人轻轻敲了一下。正是封敬亭,他伸手把她环在怀里,低头笑着,声音暗哑低沉,“你想什么想那么认真?现在还是专心把孩子生出来,有这小子在,朕的性福生活都被扼住了,许久都没碰你了。”
他灼热的气息喷在她脸上,郭文莺不禁脸上一热,“都是要当爹的人了,怎的还是这么不正经?”
封敬亭凑近她耳边,笑得春意盎然,“谁说当爹的就一定要正经了?朕偏偏就不正经,不行吗?”
那暧昧的眼神里饱含的意思分明,她不禁脸上一红,心道,罢了,以后的事谁说的准,留得这一刻的快乐便快乐一刻。
两人厮磨了一阵,他才恋恋不舍的离去,而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立后大典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典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大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一朝选入君王侧”皇后嫔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
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皇帝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除了皇后外,后宫的嫔妃再多,也难享受大婚的排场。就是当年先皇帝最宠爱的静妃,虽然宠冠后宫,但是也只能悄悄地被“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进宫,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皇帝的后宫的嫔妃,除了皇后这位正妻外,其他都是不需要大婚的妾室。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被选上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来彩礼,但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门。
皇帝彩礼对皇后的娘家人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封敬亭为了彰显对皇后的重视,仅黄金就要送万斤以上,纳采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实际上,在完成“六礼”的每一个过程中,皇帝家都要送彩礼。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不是那么随便的。不仅要讲究是否符合礼仪,而且还要花大把的银子。用郭文莺的话来说,就是皇上为了娶她,几乎把他的私库给搬空了。
不过郭家给置办的嫁妆也算体面,按照礼制一共一百六十抬,还把皇上所送的万斤黄金也用马车拉着又送回宫去了。这倒不是为着皇家体面,只是郭文莺暗示过了,说她手头紧,也需要钱,而这笔钱就直接进了她的私库,成了她体己了。
卢家为了给置办嫁妆,也是下了不少本的,共置了八十抬,这也是因为他们是外戚,不能强了郭家的风头,否则按照卢俊清的意思非得再置一百六十抬不可。
除此之外,京中与郭文莺交好的大臣府里也都有些孝敬,尤其是路怀东和楚唐几个一起从西北军营出来的,都各封了十抬嫁妆给她添妆,就连陆启方也为她办了二十抬,说是她就像是她的女儿一样,待她如亲生。
郭文莺对此不置可否,陆启方是个老狐狸,她太清楚了。不过要说他有什么私心倒也未必,无非是忠心为主做的有些过火罢了。但要让她就此忘记前仇也不可能,要知道她郭文莺从来都是有恩必还,有仇必报的。
不仅这些人,从前在郭文莺手下的徐海、徐横、张欣房、邓久成等人也都送了贺仪,当然也都很有默契的没送到郭家去,而是都充作郭文莺的嫁妆让她带进宫了。就连皮小三和张强四个也都分别给了一份,多多少少不计,好歹是份心意。
皮小三还打趣道:“别人成亲送礼送一份就成,偏咱们头儿得送两份,上回她嫁人就给了厚礼,这再嫁一次算怎么回事啊?”
当然这话郭文莺没听到也就算罢了,不然肯定要给他一顿好打。
为了给她送礼,徐海还专门从福州来了一趟,把蒋贸和江一行的礼单一起带来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东南所属官员送的贺仪,为此郭文莺还颇感慨了一番,自嘲道:“看来我也没把人全得罪光了,还有那么一两个是惦记我的啊。”
东南的事务已经暂时告了一段落,张明长和卢一钰也被调回京城,正好赶上她的婚礼,两人都很高兴,虽见不着郭文莺本人,却也到定国公府和永定侯讨了杯喜酒喝。
他们这些人倒也罢了,最让郭文莺头疼的就要属徐海了。她因着待嫁身份不方便见客,徐海干脆就堵到她家门口前,死赖着不肯走了,说要不给他个说法,就要在府前打地铺了。
在这人来人往的街市之上,郭文莺这座府邸本就招风的不行,真要传出点闲话也是要命。她无奈之下,只得叫奶娘许氏出来询问,问问这厮究竟想干什么?
徐海倒也爽快,嘿嘿一笑道:“我这也没啥求的,就想让皇后娘娘把她的侍女赐给我得了。这自来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她总不能见不得我俩要好吧?”
许氏回来把话学说一遍,不免骂鸢儿不守妇道,勾搭老爷们都找上门来了,还点累小姐受人指点,真真是可恶。
郭文莺道:“奶娘也不用恼怒,横竖这人也留不住,就给了徐海得了。也不用太麻烦,等我出嫁后,奶娘就掂量着置办一份嫁妆,当成我义妹嫁出去就是了。”
许氏轻哼,“真是便宜她了,一个海上打渔的丫头,居然当小姐义妹?”
郭文莺摆摆手,好歹鸢儿也救过她的命,就当是回报她了吧。否则以她的身份想嫁给徐海做正室那是千难万难的,有了她这层关系,徐海也绝不敢慢待她。
她把鸢儿叫到面前,低声道:“徐海来求亲,我应允了,你嫁给她就是正房妻室,不用给人做妾,日后你在东南好好生活,若有什么委屈只管写信来报就是了。”
鸢儿听得一怔,随后慌忙跪下,“多谢小姐成全,鸢儿一辈子感激不尽。”
郭文莺叹一声,怪不得人都说生女向外,这鸢儿前些日还一个劲儿表忠心,说一辈子跟着她,绝不再提嫁人的事。今日情郎找上门来,便立刻变卦了。
其实她身边的人不求多,只求忠,她这样反反复复的,便是带进宫里也未必能留得住心。还是尽早放出去得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婚
她寻思了一下,又让许氏把红香和绿玉叫进来,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道:“我过些日就要进宫了,该要如何,你们自己心里想清楚。若想嫁人的,提前与我说了,我都以义姐的身份把你们嫁出去,凭他是多大的官,都绝不敢欺负你们半分。”
红香叹口气,“早些年或许我还有这意思,不过现在却早绝了这念头了,再也不想嫁人的事,以后就跟着小姐,一辈子伺候身侧吧。要说嫁人,看看绿玉有什么想法吧?”
绿玉听她点名到自己,也不禁苦苦一笑,“红香姐姐,你就不要拿我开玩笑了,我这张脸生病长了一脸麻子,就算我肯嫁,谁又肯娶啊?我也早绝了这念头了,以后就跟着小姐了。”
郭文莺见她们如此,也不再强求,左右她身边也需要人,有他们两个在,那是最放心不过的了。
十一月十七正是个好日子,一早郭文莺便梳妆完毕,着了大红皇后正服,等着轿子把她抬进宫去。
南齐皇帝大婚迎娶皇后的礼仪相当隆重,也极为讲究。新皇后要从大清门被抬进来,经**、午门,直至后宫。而一般妃嫔进宫,只能走紫禁城后门神武门。这就是皇后和一般嫔妃进宫时最大的区别。
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南齐正是皇后的寝宫,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为祭祀的神堂。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但与民间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后与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皇帝自己原来的寝宫内,也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封敬亭顾着郭文莺,怕她过于疲累,就把洞房设在了坤宁宫。拜了天地,撒了帐子,吃过子孙饽饽,这场豪华隆重的婚礼也就结束了。
郭文莺身子不便,封敬亭也不用宫女,亲手给她摘下头冠,又宽了外衣,两人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美人在怀,却什么也做不得,他心里如长了草一样,不时长吁短叹起来。
郭文莺轻笑,“你这是怎么了?”
封敬亭看她眯着眼笑,气得在她鼻尖狠狠剐了一下,“你还说呢,别人的洞房花烛夜都是颠鸾倒凤好不威风,偏巧朕都碰你不得,你还敢取笑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