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防oracle发动革命的另一种相对等的克制力量,赋予smith随着neo的变化而同等变化的能力,这样smith就成为了统治阶级镇压革命的武器,他具有所有社会革命当中邪恶势力的一切属性:黑暗力量与光明力量同步增长。
当neo与smith在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狭路相逢时,全剧达到了最**,我们也走到了《matrix》之谜最黑暗、最激动人心的入口:如果爱与恨同样强大,爱怎样才能战胜恨呢?这样的革命怎样才能成功?
这其实也是人类进化与发展过程中一个恒古不变的悖论。在现行体制下长大的我们,是很难理解现代西方人对社会革命的看法和观念的,特别是其中西方人在经历一系列社会变革之后痛定思痛的反思。我只能告诉大家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观念和方法并非创新,在西方也非常流行,甚至一眼看上去颇似佛教的大同之道,但其精神实质却是西方的:殉难。一如耶稣之死,也象佛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自我牺牲,延续到今,是甘地一次又一次地绝食。
《revolutions》(《革命》)这个题目很好地道出了《matrix3》的实质,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部爱与恨、黑暗与光明、正义与邪恶、保守与改革较量的社会革命片。neo在与smith一场地动山摇的决斗后,最后一刻他才突然明白了自己使命的最后一个问题:“何时?”,他选择的,也是殉难。没有必要追问先烈殉难之后,黑暗势力是怎样被摧毁的,革命又是怎样发生的,因为,这就是历史。
oracle的冒险成功了……她为人类争取到了自由进出matrix的选择权!这是第六位the one与前五位最大的不同,升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革命;neo在斗争之旅中与trinity一同看到的阳光,为matrix带来了第一道温暖的曙光。这样的一个结局,却让大多数黑客迷们陷入了绝望: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zion被打得千疮百孔,neo与trinity双双罹难,一段美丽的爱情黯然消逝,可不仅matrix完成了更高等级的升级,而且99%的人类还囚禁在matrix中,这样的结果怎么还能叫做革命?!
我的态度是,我既同意这是一种新的人机关系的进化,同时也同意这并非是人人梦想的翻天地覆、轰轰烈烈的革命,但如果你在这一刻回顾人类八千万年的文明史,你也会赞同我的说法:进步虽然缓慢但弥足珍贵,未来虽然漫长但值得期待!
影片的结尾,是小女孩sati天真地追问oracle,“我还能再见到neo叔叔吗?“oracle怅然回首这段艰辛曲折的全部历程,连她自己也无法明白,为了这样的进步,曾经的牺牲是否值得,也正因为这样的革命,neo只有一个。她无尽地眺望远方,幽幽地说出与自己先知身份全然不符的话:“也许。”
六、最后的真相:机器革命
总结全片,我们可以这样说:《matrix》是一个讲叙matrix系统在第六次升级时,由oracle领导的一群在意识和情感上率先觉醒的机器者,所进行的一次机器国度社会革命的科幻惊险故事。
《matrix》最后的真相是:这个革命是机器的革命,是机器革命者的壮举,与人类无关!革命所取得的微少变化,也只是机器社会的演化,是机器文明的进步;至于人类,他与机器的斗争还将持续,只是不象前五次那样要重头再来而己,人类文明由此得到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至少可以延续下去。
这个结论让人震惊!你会喜欢一部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或人类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己)的讲叙机器的电影吗?你会接受一个机器比人类更自觉、更有进步意识,甚至可能更先进的结论吗?这种令人失望的情绪,在影片中深深地刻画在机器退兵之后,morpheus(墨菲斯)茫然若失的脸上,他喃喃自语:“难道就这样结束了?“他梦想的那个推翻matrix的伟大时刻没有降临,依然遥遥无期。而在网上,则早有人挥臂喊出:“我不愿相信这是一个机器的神话!”
沃卓斯基兄弟的伟大不是在于他们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人与机器永恒的斗争中,你愿意打破“人类中心论”吗?(这是目前我在网上看到的全部讨论所停留的层次),兄弟俩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提这个问题的方式,他们想说的是: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吧,那就是,假想一下,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你是一个具有高度ai智能的机器人,你会怎么看待人类?你也愿意打破“机器中心论”吗?这种立场的转变,看似轻松,实际上需要我们彻底砸碎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的,一切人类至上、人类中心论等等惯性思维。
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在影片中以整个剧情的方式提出来:如果打破“机器中心论”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和牺牲,包括爱情和你最爱的人,可得到的进步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你还愿意做一名舍身取义的机器革命者吗?天啊,你要知道,这和你是否愿意为打破“人类中心论”而付出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啊!
伟大的电影永远只是提出问题,激发人的思考,而不提供教条化的答案。《matrix》做为一部在我眼中不失为伟大的电影,也同样具备这个优秀的品质。他并不象大家众口一词说的把人与机器的关系的哲学命题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没有答案!他提出的是一个思考这个问题全新的角度。
这才是《matrix》真正的电影革命。正如《星球大战》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系……”为开端,从而打破我们思想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把人类想象力提高到宇宙视野的高度一样,《matrix》以“在很久很久以后,在一个机器的国度里……”,把人类的想象力延伸到机器的情感和内心深处。
(如果以沃卓斯基兄弟的“关系“理念为桥梁,我们的想象力还能深入到万事万物当中去。)跳出了时空观念和人类观念的桎梏,难怪沃卓斯基兄弟屡屡能出人意表、捉摸不定,让我们一次次难以追随,猜测落空。
虽然没有最终答案,但沃卓斯基兄弟仍然透过电影,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他们的基本观念:一、“人类中心论“和“机器中心论“可能同样都是错误的,而且错得可怕;二、对于社会的变革发展之路,他们倾向于佛教,万事万物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关系,而且诸关系是平等的。很简单吧,但沃卓斯基兄弟想说的,也许就那么多!
第298章 为国争光
一周之后,元旦节到来。
黑客帝国也已经落幕一周了,网上关于其结局的争论也已经达到了最**。
各种各样的说法都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什么锡安也是虚拟的,主角等人从头到尾都是活在梦里;什么机器人抓人类的根本目的不是电池;什么主角其实还没有死。
还有人造谣,说是黑客帝国并没有完结,韩半仙还要拍第四部。
这话一出,韩秋当然坐不住了,立马就在微博澄清。
“黑客帝国已经完结,不会有第四部。嗯~~~~就这样。”
看到韩秋亲自出来说话了,网友们的争议声才小了一点。
也就是这时,网上突然出现了一篇黑客帝国的影评,并得到了许多人都对支持。
《黑客帝国的前世今生》
里面深刻地挖掘了黑客帝国三部曲,并解释电影的真正主题不是救世主拯救人类,而是机器人自我的革命。
也就是说,黑客帝国是一部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讲叙的都是机器的电影。是一部机器比人类更自觉、更有进步意识,甚至可能更先进的电影。
撑死了,人类扮演的就是被机器人利用的工具而已。
这个结论一出,立马就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尼玛?
老子看了半天,你跟我说,这部电影跟人类没有关系?
网友们,一下子就炸了,炸的头皮发麻!
“卧槽,我的三观呢?”
“世界是虚拟的就已经够吓人了,电影讲述的是机器人的结论更加吓人。”
“上帝啊,机器中心论?机器人对自己社会的改革?”
“世界观又毁灭了。。。”
“我服,我是真的服。不仅服这个结论,还要服韩半仙的脑洞。”
“唉,不能这么说吧,韩半仙没给出答案,这个结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啊?”
网友们各持己见,在网上吵得一团乱麻。各说各有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吵到最后,有人来韩秋微博下面他。
“大仙儿,我不听别人的解释了,我要听官方的解释,听你的解释!”
没办法,韩秋成功被炸了出来。
他回复道:“我说过,我只是讲故事的人,不是解析故事的人。最后你们通过电影得出什么结论,都是属于你们的成果。至于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我不会做出任何引导舆论的评价。”
“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韩秋毫不犹豫地把这个锅扔了出去。电影这东西,特别是像黑客帝国这样的1电影,本来就存在太多的争议。
韩秋自己的想法早就塞到电影剧情中了,现在,他不会对此做出任何解释。
网友们得出啥结论,那也不管他的事情。
。。。。。。
不仅仅是在华夏,在世界范围内,黑客帝国都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不管锡安是不是虚拟的,也不管机器人利用人类的目的是不是电池。
有一个无可争议的观点,几乎通过了所有人的认可。
那就是黑客帝国的确是一场机器人自我革命的电影。
革命!
在继v字仇杀队之后,这个话题再一次地出现。
这种自古以来就不断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世界,也再一次发生。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人类的革命,而是机器人的革命了。
所以,这部跨时空的经典电影得到了无数电影人的推崇。
美国,英国,岛国,韩国,许多影评人和电影奖项的评委都不惜赞美之词,称赞了这部电影以及它的导演:韩秋!
“黑客帝国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还打破了科幻电影中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壁障,造就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机器神话。”
“来自东方的奇迹,华夏科幻电影的奇迹!”
“韩秋,当代华夏最杰出的导演之一,他一手缔造了黑客。。。。帝国!”
“华夏的票房神话,韩秋。他塑造了太多经典的电影。v,小丑,无间道风云,甚至我们美国最近上映的楚门也是出自他之手。他是一个天才,一个电影界的天才!”
“作为美国人,我只想说,为什么这样的导演不是出生在我们美国?如果他是美国人,或许他已经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了。噢,该死的奥斯卡评委,他们太死板了。”
“华夏的电影终于崛起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位华夏导演带来的。如果没有他,我不会对华夏的电影给予重视。”
“作为今年世界范围内年度票房最高的系列电影,黑客帝国成功了,它的导演也成功了,华夏也成功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奇迹下一次何时出现,但我期待韩秋导演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期待,韩秋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喔,我第一次对华夏的电影如此期待。”
。。。。。。。。
一直到一月底,这时候,黑客帝国第一部和第二部基本上已经在全世界下映,第三部还在继续收割票房,只不过速度已经变得很慢了。
这时候,三部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了三十亿美元。
第二部最高,第一部次之,第三部虽然没下映,但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应该是最少的。
说到底,这更后面两部的剧情反转有关。越来越悲情的剧情,导致了其票房的逐渐低落。
但即便如此,三部三十亿的票房,也足以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这尼玛?真是**裸地捞钱啊。而且观众还被捞地心服口服。
但这些票价,值得观看黑客帝国这一部史诗级的科幻电影。
华仙和华纳这边,三部电影的制片总成本高达七亿美元,算上接两亿的发行成本,总的电影成本高达九亿。
按照最终的预算,三部电影总票房应该在34亿美元左右。抛开院线抽成和各大国家的引进成本,最后华纳和华仙能拿到的有16亿美元左右。
韩秋一个人拿到1。6亿美元,作为他这辛苦一年拍摄三部电影的酬劳。两家公司各自拿到7。2亿左右,各自净赚的钱在2。7亿美元左右。
相当于每一部都赚了9000万美元。
事实上,第三部最烧钱,但拿到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