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阳补天-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最好,天将破晓,你快些退了去,莫再出来。”成云帆看着东方天色开始放亮,嘱咐“少年”。

    “少年”隐身不见,成云帆继续入定、观想。伴随着第一缕朝阳照破天际,一缕缕氤氲紫气在他口鼻之间来回游走。

    约莫半刻功夫,再次从入定中缓缓醒来。成云帆只觉神清气爽,呼吸若有若无,丹田中一股暖流缓缓蠕动,显然功力增进不少。

    想不到在这卯时破晓,吸纳紫气练功之法,果真有效。然而,他脸上的欣慰之色并未维持多久,又暗自叹息道:“这等吸食紫气之法虽使我身轻体健,却终非玄门大道。眼下若再觅机走出岭南,求个仙途,说不定真会惹怒那人,落个玉石俱焚下场。”

    想到此,成云帆不由打了个寒颤。

    看着这具接手不过半月,陌生又熟悉的身子,不由苦笑起来。虽说现下穿越横行,但别人穿越,无论身穿,还是魂穿,都挥金如土,美女如云,报仇雪恨起来犹如砍瓜切菜,一路爽得不要不要。

    偏轮到自己,他一文武双全的堂堂人民子弟兵,竟魂穿到贫贱不堪的小道奴身上不说,还时时遭原主强大执念骚扰、威胁,要“玉石俱焚”。

    如此悲催穿越,何其冤也。

    苦笑中,一只手下意识地摸到袖中一块四四方方,拇指大小金色石块。轻轻摩挲,顿时,一股如犹如温泉滑液般暖流自指头传来,让他略显烦躁心绪渐渐安宁。

    想到半月前,作为一名业余的户外探险爱好者,他正在秦岭深处东太白山一处崖壁上,好奇害死猫般扣下一块金光闪闪石头,竟引出一道金色火焰,被烧断身上保险绳,就此丧命。

    同时同刻,这世界发生天狗食日,正在观日山后山采药的原主惊慌失措中跌落悬崖,一命呜呼。

    成云帆虽得以魂穿到这个同名同姓少年身上,却从一个26岁青年,换身为一个只有14岁少年。成了东闽国三大观之一,白云观中杂役弟子。

    说来这身子原主也是可怜人,出身穷苦不说,因父母早亡,自小随兄嫂度日。长兄待他还算仁义,长嫂吴氏少加待见。雪上加霜的是,十一岁那年,长兄狩猎遭遇猛虎,人侥幸活下,身却残废。

    没了长兄庇护,他被长嫂吴氏及其大兄合谋“卖”给距家百里外的白云观。明面上是说为他寻个金饭碗,还能寻仙问道,可实底里是入籍白云观为奴。照东闽国律法,有未足十二岁者,脱籍入道,以服杂役,可免家中一人徭役。

    三年多来,原主作为观内采药杂役弟子,根本没学到白云观丁点道法。除了最粗浅的拳脚功夫与简单吐纳术,当初吴氏兄妹吹得天花乱坠之仙人妙法,影都未见。

    原以为一辈子做个采药杂役弟子苟且而活,殊不料竟真遇仙缘,可惜他没能抓住,倒便宜给成云帆这个来自异世界之人。

    话说,那日原主去采药,在悬崖上遇到一疯疯癫癫道人,兀自掐指皱眉,口中还喃喃自语,什么“天象异”、“元劫至”、“六百岁”、“仙家难逃”的奇怪词语。

    原主一时好奇,竟忘了采药,就在那里听疯道人胡诌。半日过去,疯道人忽地双目圆睁,大呵一声:“何方凡夫,胆敢窃听天机?”

    这一言吓唬,把原主愣懵了。

    疯道人见此,竟笑眯眯地问道:“汝这小子,可愿问道长生?”

    原主竟也鬼使神差地点点头。

    疯道人遂言,要想问道长生,习得无上仙家妙法,必得先引气入体,显化元灵,以开仙脉,终蜕凡躯。

    “也罢,你也身居灵根,虽然驳杂,但得遇老道,也是机缘,就送你一场造化,能否抓住,单看天意。”疯道人摸着已经秽物结痂的山羊胡,伸出右手食指,朝着原主眉心一点,而后哈哈哈大笑,化作一道光华而去。

    边走边吆唱:人说修真可成仙,我笑仙人看不穿。一生纵活千万年,不过黄粱终一梦。人说长生傲九天,我笑神仙太疯癫。曾见沧海变青山,不过弹指一笑间……

    过了半刻,原主醒过神,发现脑子里竟多出一段奇怪经文,晦涩难懂。他有些浑浑噩噩,想起还要采药,遂背起药囊,干活去了。

    而后,就在天狗食日时吓得跌落悬崖,一命呜呼。

    直到如今,成云帆还没想明白,自己当初扣下的金色石块是如何跟着自己魂穿过来。正是因为这块石头,他才敢相信自己是魂穿了,而非庄周梦蝶。

    本以为穿了就穿了,但当晚回到观里,他才发现大事不妙。原来接手的这具身子里还盘踞着原主残魂,随后大半月,“他”夜夜闹腾着逃出岭南去修仙。

    成云帆终捱不过原主求仙执念,也禁不住自己好奇之心,照着脑海里那段经文,修炼起来。短短十余日,就有了气感。按照那名为《紫阳一气经》说法,这是修道之人引气入体,显化元灵,以开仙脉的无上法门。

    只有开了仙脉之人,才得蜕凡躯,激活灵根,终踏仙道。那疯道人还在脑海里留下一段话,言说岭南乃修仙绝地,要想修仙,必得走出岭南,再寻仙缘。

    然走出岭南,谈何容易?

    虽说原主只是白云观一介杂役弟子,却也好学上进,三年来看了不少医药古籍,道门典藏,粗略知晓岭南概貌。

    岭南之地,其域极广,北有三万岭南大山横亘,其内凶险未知之物,人所罕见。东、南皆为无尽汪洋,西有高山峡谷,横江奔涌,雪山绵延,实乃绝地。

    岭南有三国,自东向西依次为东闽、南越、西桂。据史书记载,800年前,这三国本位一体,名曰南岭帝国,后三王起兵,瓜分南岭,遂割据一方,自成一国。这三国各有近亿人口,百余州城,其治下之繁华,饶是成云帆从一个高科技世界而来,又生长在人口大国,也端的是难以想象这方天地之幅员辽阔。

    然这岭南虽大,却也只是大陆一隅罢了,据说岭南三万大山以北有更为广袤大陆,仙门林立。自古传下诗语,曰:

    岭南凶地山外山,乾坤阴阳有洞天;

    只问真君何处有,不向九天寻神仙。

    若典籍无误的话,看来一路往北,走出岭南,说不定真能求得仙缘。

    现在的成云帆是“一身双魂”,孰生孰死皆是未知。闹不好那残魂执念日盛,说不定真会和他拼个鱼死网破。

    这绝对不行!

    异世界的成云帆参军入伍多年,是一性情果毅之人。想着自己既已重生活过,绝不能轻易死去,至于长生大道,也不该错过。

    不过,眼下亟待解决的是,身为白云观的道奴,三年多来,原主除了采药,几无下山自由。

    如今,如何逃下山,行走世间?

    连小小的白云观山门都走不出,又何谈走出岭南,踏上仙途?

    连日来,成云帆苦苦思索,倒真想到一法。照原主记忆,月底就是父母十二周年忌日,东闽国风俗,孝子贤孙要扎纸人纸马,焚烧祭奠。这倒是借口下山的好机会,藉此告假,计算来去时日,半月假总是有的。半月后,他早已隐名埋姓,远走高飞,再往后,多的是机会走出岭南。

    拿定注意,心定身动,成云帆一身轻松,长身自青石上站起,背好药囊,手拄竹杖,快步往白云观外事堂而去。

第2章 禀假告归 欲脱奴身

    自穿越来,成云帆就每日卯时破晓往后山峰顶修习那《紫阳一气经》,吸食朝阳紫气。

    后山距白云观的外事堂不过里许,片刻即到。

    向值班的执事弟子禀明因由,那弟子言说外事堂刘管事现坐镇内堂,要想告假,须得到内堂去。

    原来,半月前那场天狗食日,惊动了东闽国主。皇家司天台也说不清主何吉凶,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民间更是流言四起。以免事态恶化,东闽国主遂下旨,召东闽国三大观观主进宫,共商国是。

    白云观观主半山道长领旨,带着三大殿主及内务堂执事一同匆匆进宫。观内大小事务暂由亲传大弟子打理,各殿一时错不开人手,只好抽调外事堂管事前去帮衬。

    一路上成云帆还在嘀咕:不就是个日全食嘛,能有啥吉凶,这些古人真是大惊小怪。看来真应了那句“没文化,真可怕”的潮语。

    白云观有内外门之分,且门禁森严。像成云帆这样的杂役弟子隶属外门,无事不得擅入内门,有事须持令牌方能通行。

    到内门把守处,验牌无误,成云帆终进得内门。

    内门为白云观核心所在,依次坐落着四极殿、三圣殿与祖师堂,再往后就是观主、殿主及其亲传弟子起居、习武求道的后院,三大殿左右是内门执事们起居之所。

    成云帆在最外围的四极殿外站定,边等着值班的刘管事,边打量着殿内的神像。当年原主来白云观,签字画押后,也有师兄带着他遍看白云观各殿各堂,因年纪尚幼,记忆甚是模糊,加之草草了事,自然对各殿供奉印象并不深。

    如今,成云帆以一个异世界之人的眼光,去看那四极殿内的供奉,自是别有感触。这世界玄门道家竟没三清之说,更没上八仙、四大天师之流。最为世人孰知,并为道门供奉的就是三圣、四帝以及每一地域本命神灵。

    像这白云观,最里面的白云观供奉的就是岭南域的神明离火真君。三圣殿则供奉有鸿蒙道祖、菩提祖师、以及人族之母娲皇,三圣均无真身塑像,供奉仅是一牌位。四极殿则不一样,内供奉着北极紫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极勾陈大帝、东极青木大帝。相对三圣,四极大帝在岭南更被世人详知,且均有真身塑像、道场传承,如此看上去,更为真实可信。

    据信,北极紫薇大帝道场在北方紫薇山北辰洞,司掌周天星辰;南极长生大帝道场在南方南天门山长生洞,司掌周天万灵;西极勾陈大帝居西华山咸池宫,司掌周天万雷,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东极青木大帝居东皇山长春洞,司掌周天万木,并主持人间福祸。

    成云帆觉着,这四极大帝的神像面目,紫薇大帝最为深邃,有遥不可及之感;长生大帝老成持重,有敬仰之姿;勾陈大帝则威严凛肃,不容靠近;青木大帝面目和善,有亲人之感。至于他们是不是真是如此,那就不得而知,毕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东西,以讹传讹之说多不胜数。

    想到此,他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恰时,一身着华服长袍,面容清瘦的中年道人走了过来,微微咳嗽两声。

    成云帆闻听,连忙回神,见是刘管事,恭敬施礼后将来意道明。话毕,恭敬站在一边。

    刘管事兀自在执事台坐定,略假沉吟后开口道:“也罢,虽说我等修道,讲求清心寡欲,远离红尘,但你毕竟上山日短,又未真正入道,且准了你的假,以尽尘俗孝道,了全心愿,半月后归观,不得迟误。”

    听到假期被准,成云帆心下自觉事成一半,遂忙告谢。

    刘管事不为所动,又吩咐身旁领事弟子,赐纹银十两,以作行资。

    领银告谢,成云帆没作停留,回得自己所居的简易木屋,看看这个只有五六平的小屋,不由长出一口气。

    仅在这里待了半月就深觉束缚,也不知原主三年多时日,又是如何熬过,看来习惯成自然了。

    遂不由慨叹:习惯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既拿定出逃决心,他就麻利收拾包裹,东西不多,无非是两身换洗衣物,一个装杂物的小褡裢,里面有自己的道籍凭证,一本辨识草药的书册,一本简略介绍白云观的小册子,以前积攒的十余两碎银子,再加上刚才赐发的,总计也就二十余两,也算薄有资财,够对付一段时日。

    带足干粮和水,整整衣冠,四下看看,方觉无有差池,就欲下山。

    未待出门,忽听有人在外面唤他:“成师弟,成师弟,你今日没去采药?”

    话音未落,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闯进木屋,少年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眉清目朗,身量颇高,腰携三尺青锋,周身裹挟着久习武学之人的豪气。

    见成云帆整理包裹,少年有些诧异发问:“成师弟,你。。。这是。。。要去哪?”

    成云帆转身,对少年扯了个笑。搜索脑海里原主对这少年的记忆来,这叫南宫无忌的少年虽晚原主半年进的白云观,却已是白云观预备的亲传弟子。据说今秋八月,弟子大比后就会被半山观主收为亲传。

    他算是原主在白云观唯一的朋友,对于一个白云观预备亲传弟子为何屈尊结交一个杂役弟子。这就要从一年前原主救了练功岔气的南宫无忌说起,那时南宫无忌练习白云观的白云十三剑时,一心追求速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