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侵武侠世界-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何进离开大将军府后,荀攸嘴角微微一跳冷声说道:

    “陈天行琴音中傲然独立,那会与他人蝇营狗苟,不过这样就混到个太守职务。这倒是出乎预料;

    何进不想宦官与世家得到陈默这样名声正起的人,看来他们距离撕破脸皮也不算久远了,可现如今天下动荡逐渐加剧,那太平教便是一切祸端,可惜掌权者皆不想上报此事。奈何,奈何。。。。。。”

    陈默的宅院内,太史慈与武安国正津津乐道地说起今日他们四处听到的消息,不论酒馆茶寮还是街上,唯一的话题便是陈默一曲仙音的事情;

    陈默听得却大为纠结,这样一来他这些天倒是不敢四处乱窜了,可他还得在洛阳听候差遣,要不然他直接便回转北海便是。

    “大人,怎么名声大了你还愁眉不展的,若是我等必定在心里笑开花了。”武安国看着陈默纠结的脸便笑着说道。

    “名声累人,尤其虚名更是如此,你我皆是武将,要此虚名有何意义?”陈默从桌上拿起水壶灌了一大口说道。

    不过弹奏古琴那么一点点事情,对于陈默来讲没啥意思,他若是展现出绘画和书法能力,估计整个天下都会为之惊叹不已了。

    他觉得是虚名,可大汉末期恰恰便是需要虚名的时候,无数徒有虚名的人身居高位,有能耐有智谋的人却只能为人打下手,那荀攸智商比起杀猪匠出身的何进高出数倍,眼光独到智计百出,他现在依旧只能在何进手下当个侍郎而已。

    无数酸儒名士充当一方父母官,就如焦和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除了名气不错能够有何作为。

    陈默的名声从洛阳逐渐再次向外扩散,人们大多数时候提及的都是琴而很少提及他的战功,足可见士人们对名声的看法有多么偏颇。

    太史慈与武安国都是打定主意跟随陈默的人,就算一时被焦和算计他们也不在乎,陈默说过有机会他们也就耐心等着,第二天一大早,陈家门前便来了个传圣旨的小黄门。

    “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曰:光和六年,大将军奏报有北海国郡都尉陈默屡立战功,经查皆属实,凡我大汉官吏有功者赏,今下旨擢升陈默为东莱郡太守,秩比一千三百石,接旨后即刻赶往东莱任职不得有误。”

    陈默接过圣旨让太史慈塞了几块铜锭给小黄门,一想到铜块便是金,陈默就大笑不已,幸好不是花费他手中的黄金,这铜就算到了现实大不了也就几千元一吨,要早知道会混到汉朝来,他早就买上几万吨黄铜来发财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陈太守,皇上的圣旨已经传达了,上面写得很清楚,要你即刻赶往东莱任职。”小黄门接过铜锭便笑着说道。

    “可知为何皇上会让陈某担任东莱太守么?”陈默再次塞了一块铜锭到小黄门宽大的袍袖中问道。

    “据说是大将军昨日紧急上书为大人求的官,陈大人还是赶紧点吧,若是大将军知道你还在逗留会生气的。”小黄门笑道。

    陈默点了点头招过他在这洛阳城的门房,交代一通留下足够数年所用的铜锭,他带上太史慈与武安国便迅速骑马出了洛阳城。

    一任地方太守还是每年可收入一千三百石的大官,按照此时汉灵帝卖官的说法,就算正式上任的任免官员都得交买官费用,那可是一千三百万钱,大马车可都是得拉上几大车的杂质铜块啊;

    陈默当太守居然没有要求交买官费,虽说陈默不在乎这个价钱,可能不出却是更好的事情,尤其这太守便和孔融一般职务,只是陈默的俸禄要少一点,陈默却总算有了一个不论什么都说了算的地方了。

    陈默三人日夜兼程,不过十数日便赶到了青州,拜竭了一脸郁闷的焦和之后,三人又赶往北海国与孔融交代了一声,这才径直赶往东莱郡太守府所在的黄县。

    东莱郡下属十三个县人口约有百万左右,这些县的县令县丞与陈默都很熟悉,听闻是他前来担任太守,大家都是欣喜若狂,自从有了陈默统兵,东莱虽然达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却也显得是朗朗乾坤少有匪徒出现。

    陈默以武安国为东莱郡都尉,太史慈为部曲。随即征召赵素为功曹、褚行为主薄,接下来他便让赵素与褚行为他征募相应的太守府的各种人员,不过月余东莱郡所有布局皆恢复正常。

    武安国与太史慈每日早晚开始勤加修炼,不时间还带着郡兵四处拉练,按照陈默的说法,这些郡兵必须负重急行军百里才算合格。所以平常时候陈默甚至将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买相对于来讲便宜许多的鱼类和海产品给他们补充营养。

    陈默还不敢贸然取出大量财富做事,不过他却在看似偶然中让人卖出一颗小小的夜明珠弄到了三千万钱,三千万虽然不多,若是说一名洲刺史不过三千石年俸的话,此时这三千万足够他弄一万年才能找到。

    东莱郡主要产业是渔业和农耕,陈默也十分关注这些事情,农耕上他暂时没有拿出天工开物和后世的农业耕种推广,不过开挖水渠修建水塘他依旧不断组织人在做。虽说是海边,一旦干旱起来数月无雨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至于渔业,陈默在蓬莱召集了所有会打造渔船的工匠,给他们材料和足够的物资,陈默开始让他们尝试建造大型尖底船,至于用作什么他也只是说用来进行远洋捕捞而已。

    在几处隐秘的地点,陈默开始秘密培训铸造工和模具工,不过他手下并没有太多可以信任的人才。否则此时他便要开始逐步试验制造他的火炮和火枪了。

    有图纸有工艺,可惜技术人才还得陈默这个太守亲自指导。他秘密建造铸造房和工匠房,在这个时代可是违法的,幸好东莱郡天高皇帝远,并没人喜欢到这海边来捣乱。

    “报。。。。。。启禀太守大人,各地均传言暴乱,我青州一地除北海东莱两地。其余各地均有大量太平教黄巾军出没。”

    公元一八四年二月初,也就是初平七年末,天下各地大旱百姓遭遇大灾,可各大囤积田地的世家门阀依旧不减租,更不用说昏聩的朝廷更是无视这一切。;

    太平教首领张角让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教众准备在甲子年三月初五起义,却被弟子谯周举报,位于司隶的太平军首领马元义等人被杀,朝廷准备镇压,张角不得已提前宣布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陈默听着他派出去的探子汇报也一边看着黄巾军的起义宣言,这一年来陈默开外水渠修建水塘,东莱郡的农户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加之东莱一地有强悍的郡兵,就算是太平教在此地有些许教众也不敢在此起事。

    “少明,各地官员可否通知好了安抚百姓之事?”陈默挥退探子后看向在下首跪坐着的赵素问道。

    赵素是陈默的功曹,除了负责任免官员和审核各地官员外,没有郡丞的东莱郡他还得负责帮助陈默处理许多事;

    老实说赵素也就是个守成的一般官员,可陈默手中无人也只能将就用着,至少这赵素和褚行对他的好感和忠诚已经超过了九十,就算是有人以重利也无法收买他们。

    赵素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也就这么多,他除了考察官员还算做得不错,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陈默的交代办事。

    “大人,各地官员在月前便做好了准备,现如今正在招募乡勇,若是大人所说朝廷会让各地自行招募军队镇压暴乱,我们数日后会招募到上万乡勇,再让武大人与太史大人训练一月便有不错的战力;

    不过探子所报济南国、齐国、乐安郡、城阳郡、临淄各地皆出现黄巾军,贼首管亥在济南国周围大量聚集叛军,若是所料不差,月内他们便会开始席卷整个青州。”赵素皱眉沉声说道。

    “这暂且不关我们的事情,没有朝廷的榜文,我们不能轻易出兵,甚至我们提前募集乡勇之事也不得外传,北海国孔大人哪儿怎么样了?”陈默眯着眼沉声说道。

    负责联系的主薄褚行微微笑道:

    “孔文举还不相信呢,不过他还是准备将郡兵增加到五千人,让你派人去接管哪儿的军事,他倒是显得自在了许多。”

    陈默摸了摸下巴,他眼神闪动了一下说道:

    “既然孔大人有这个要求,那我也不客气了,到时候让武安国在昌邑驻防,让太史慈带军前往城阳附近驻防,一旦动乱起,我们先守好北海和东莱再说。”(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青州兵权到手

    为了等这天下大乱,陈默足足算计了两年,他没有四处寻寻找猛将谋士,在没有彻底大乱之前,那些自命清高的谋士不出,猛将却也不是那么好寻找到的。

    不出月余日,皇榜已经张贴各地,黄巾军号称百万四处征伐,各地郡守县令各自奔逃,管亥率领三余万黄巾军和他们的家眷已经围困济南国,而青州南部卜已正在组织大军沿着阳郡向琅琊出发。

    整个青州至少有十万以上的黄巾军,加上跟随他们的家眷少说也有四五十万,一时间整个青州都处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中,刺史连连下令各郡各国组织人马阻挡,可临时召集的乡勇和黄巾军也就一个德性,看到密密麻麻裹着黄头巾的起义军,这些人一路丢盔弃甲便往北海和东莱逃遁。

    陈默依旧没有主动出击,武安国率领北海国五千郡兵连续击溃数股不堪一击的黄巾军后,黄巾军便放弃了攻打北海国的打算,而卜已大军一路掩杀已经将琅琊国占领,现在正在向城阳郡攻打而来。

    黄巾起义很快便过了月余,整个大汉已经被彻底震动,在青州齐国临淄,陈默、孔融垂手站在下首,而焦和却是满脸焦虑着不断来回走动。

    整个青州大半失陷,而他这个刺史率军出去,每一战都是看到黄巾军便逃遁,根本没胆子和那看着就密密麻麻的黄巾军一战。

    青州洲兵有一万余,加上临时招募的一万多的新兵足有两万五千多人,虽说青州没有骑军,可战力比起那些连武器都不全的黄巾兵起码强了数倍,可惜焦和就是个胆小如鼠的酸儒,根本没有胆子战斗。

    连续被黄巾军追击焦和不得不带着军队退守青州(临淄)大城。并快马将整个青州还剩下的两个太守陈默与孔融给叫到了此处。

    “文举,你可有办法?”焦和转悠一阵看着他比较信任的孔融问道。

    孔融同样是文人,可性格远比焦和要好得多,他看着焦和说道:

    “刺史大人,我北海国也靠陈太守挥军而守,我能有什么办法。陈大人统兵有方,卜已为了避免与东莱郡兵交手开始往青州其它地方行进,许多城池陈大人已经收回,不过他不过一郡太守,也不敢太过于张扬;

    现在城阳、琅琊已经控制在他的手中,可两地太守弃城远遁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太守,这还得刺史大人酌情安排。”

    焦和沉声说道:

    “这有什么,你以前也不是兼管东莱么,天行既然能够收回这些地方。那就让他兼管,还有天行的军队既然如此勇猛,那还望你多多出力,将那些暴民统统除掉。”

    焦和的眼神看着陈默,之前他并不喜欢陈默这种武力强大的手下,就算后来朝廷任命他担任东莱太守,他也只是觉得陈默运气不错而已;

    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和他连连吃瘪,此时他发现有个武力高强手下也算好事。至少说青州还有一半在手中。

    陈默表现得不卑不吭地抱拳道:

    “刺史大人有命陈默不敢不从,只不过北海与东莱两郡也不过一万五六军队。除了北海国和东莱郡留下一千郡兵守护,剩下一万四不到的军队还有八千在收复东莞郡,剩下数千军队却需要守住琅琊郡,一时间陈默手中也没有军队可用了。”

    陈默这可不是瞎说,现在黄巾军动辄几万十几万人四处流窜,他又没有打算全歼什么黄巾军的打算。每一战他都是让武安国和太史慈击败对方,然后驱逐黄巾军溃败向别处流窜,顺便让黄巾军将各地的世家门阀统统灭掉。

    这一月多来陈默的收获武功值半个没有,因为他就没有参加过一场战斗,可战场缴获的物资财富却可谓令人眼红。黄巾军所过之地犹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打劫到的钱粮财宝牲畜简直难以计数,这些东西却又在和陈默军队交手中一一被收刮而去。

    青州百姓并不富庶,可那些世家门阀都富裕得流油,陈默派出去的细作之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黄巾军透露各地世家的位置和藏宝藏粮食之地。

    东莱两年,陈默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