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女大约十六七岁,容貌算不得非常漂亮,却也十分清秀,她的家境显然算不上好,即使是出门观灯也只穿了一身最普通的粗布衣裳,一头乌发间更是没有点缀任何首饰。
宁致栩看着看着,就有些失神。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少女的侧影倒是……
他眼中微微一闪,有一个想法渐渐浮现在心头。
然后,他心头一惊,勉强想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但最终,却仍没能抵过那个念头带给他的诱、惑。
作出了决定,宁致栩面上浮现出微笑,他看向苦恼中的少女,温和有礼地道:“姑娘,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相逢即是有缘,若是在下能帮得上什么忙,姑娘尽管开口。”
那少女闻言看向宁致栩,许是因为宁致栩有张好皮相,她眼中的警惕渐渐退了去,再看看脚上已经湿透的绣花鞋,面带羞赧地道:“公子可否帮小女买双鞋回来?”
唯恐宁致栩误会,少女又紧接着道:“公子请放心,虽然小女的荷包丢了,但我爹和哥哥就在附近,只要找到他们,一定会把钱还给公子的。”
宁致栩脸上的笑意加深,轻声道:“当然可以。”
……
顾青未两人对宁致栩那里发生的事半点不知,他们走走停停,便到了最中间那盏琉璃宫灯面前。
因为先前元昌帝指出,这盏琉璃宫灯是宫里的贵人们一起出的体己钱烧制的,上面的灯谜也是元昌帝亲自出的,若是猜出谜底还能得到元昌帝黄金百两的赏赐,这盏宫灯周围从先前开始就围满了人,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元昌帝出的谜面太难,一直到现在都未有人猜出谜底。
宁致远看了看那盏在灯光下显得晶莹剔透格外好看的宫灯,偏头问顾青未,“欢颜,你想不想要那盏灯?”
顾青未看着琉璃宫灯周围围满的人群,轻轻摇了摇头。
围在琉璃宫灯周围的多是穿了儒衫的读书人,也许他们之中有人是冲着那百两黄金的赏赐去的,但更多的只怕是想在元昌帝跟前露个脸。
虽然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读书人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
也许有人是纯为了从书中明礼,有人是因为兴趣,但这世间多的是寒门出身的学子,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十年寒窗的?
一句话大抵便能概括让他们苦读的动力。
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通过科举入仕,在朝中为官光宗耀祖,大部分学子不就是冲着这一点吗?
若按照正常途径,那些寒门学子大抵只有春闱中第,然后在殿试时才能得见圣颜,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只要猜中了灯谜,不仅有百两黄金的赏赐,说不定还能得了元昌帝的接见。
这样的好事,谁会舍得放弃?
顾青未不缺那点黄金,也多的是进宫的机会,她当然无意让宁致远去做阻了别人前路的事。
提着手中的兔子花灯在宁致远面前晃了晃,她道:“我有这个就足够了,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去做阻人前途的事,还没的为了盏灯得罪人。”
宁致远听了立即就眉开眼笑起来。
让他高兴的是,那么多学子围着那盏花灯都没能猜出谜底来,这灯谜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顾青未却压根儿就没怀疑过他能不能猜出来。
对一个护妻如宝的人来说,有什么能比被自己的媳妇如此相信着更让他高兴?
若不是这是在外面,而且周围还人来人往的,宁致远简直恨不得将顾青未抱起来转上几圈了。(未完待续。)
第435章 恼怒
顾青未和宁致远也没在这盏琉璃花灯前多呆,就又往别处逛了去。
他们没走出多远,就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欢呼以及叹息声,想来是哪位才子猜出了元昌帝出的灯谜。
不过,他们相视一笑,这却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又在各处逛了逛,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两人才往回走,路过隔壁安国公府的棚子时,顾青未听到唐氏的声音。
“真是些废物,这么多人竟就没人知道四少爷去了哪里,养着你们还有什么用?”唐氏的声音很尖锐,带着些气急败坏。
一听说的是宁致栩,顾青未和宁致远立即就撇开头,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唐氏这时正站在门口,见着顾青未和宁致远,还特意往顾青未身上望了一眼,待两人进了隔壁定国公府的棚子,这才歪了歪嘴又着了人去寻宁致栩。
顾青未和宁致远回来的时候,宁景昌夫妇也刚从元昌帝那里回来。
时辰不早,元昌帝已经准备起驾回宫了,待元昌帝走了,他们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顾青未点点头,笑着与安平长公主说话,“母亲,方才听说那盏琉璃宫灯上的灯谜被人猜出来了,皇上可将那人唤到近前问了?”
安平长公主摇头,“原本是想见见的,不过郑贵妃受了寒,皇兄也想早早回宫,只让人赏了黄金百两,以及赐了那盏琉璃宫灯。”
话说完,安平长公主眼中还有些不满。
她这个皇兄,这么些年来在女色上都算得上克制,对宫里其他嫔妃都淡淡的,唯独对这个郑贵妃,却上心了许多,也不知这是什么缘法。
安平长公主以前与郑贵妃没有什么冲突,但只冲着方才郑贵妃那类似逼迫的试探,她对郑贵妃就再无好感。
顾青未和宁致远对视一眼。
想到方才郑贵妃的故意为难,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得尽快找个机会将郑贵妃的事解决了。
一家人又在一起说了会儿话,不多时,元昌帝那边就起驾回宫了,恭送完元昌帝和皇宫嫔妃们离开,顾青未等人也跟着自回了府。
这天寒地冻的,灯也看完了,着实没有什么好继续呆下去的。
而直接顾青未等人回府,隔壁的唐氏都没寻着突然不见了踪影的宁致栩,直气得唐氏对着跟来的下人怒骂不止。
回到定国公府时夜已经深了,顾青未将那盏宁致远给她的兔子花灯挂在了靠床的墙壁上,灯光的映照下,长了一双红通通眼睛的小兔子看着格外可爱。
尔后两人又在丫鬟们的服侍下洗漱了,这才钻进因丫鬟们放了手炉而暖乎乎的被窝里相拥而眠。
……
上元之后,年节的喜庆气氛渐渐褪去。
这才一过完年,北镇抚司就发现了朝中一件牵涉颇广的舞弊案的端倪,元昌帝大怒之下在早朝上抓了手中的奏折就砸到了涉事的大臣脸上,后来立即就命了宁致远继续追查下去,绝不能任这样的蛀虫为害朝廷。
也因此,宁致远突然就变得忙碌了起来,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两人也就只有晚上临睡前才能说上几句话。
而就在舞弊案一点点被查清的时候,另一件事也被元昌帝提了起来。
也就是楚承启选妃之事。
皇子选妃,又是元昌帝亲自盯着的,礼部自然不敢懈怠,很快就将京中各适龄官家女子的画像送进了宫,除了元昌帝那里,刘贤妃的永寿宫那里也额外送了一份。
刘贤妃就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是个不成器的,但真到了楚承启选妃时,她又哪里会不尽心,第一时间就拿了那一大堆的画像来看。
但没多久,刘贤妃就气得恨不得将那些画像都给扔到地上,再狠狠踩上两脚。
永寿宫的宫人们见刘贤妃从先前的兴致勃勃到如今的气恨交加,吓得噤若寒蝉,都死死低着头,谁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以免遭这池鱼之殃。
好半晌,刘贤妃冷着脸挥退了宫人,再将这些画像仔细看了一遍,姣美的脸上现出怒色来,“这些不拾抬举的东西!”
她之所以会如此发怒,却是因为礼部送来的画像中少了许多她之前曾看好的人。
元昌帝决定让楚承启成家,这件事年前元昌帝就透过些口风给刘贤妃,所以刘贤妃从那时起就已经在考虑有什么好人选是与楚承启相配的,甚至还将她看好的贵女们列了个单子出来。
但现在,她竟然没看到任何一个她看好的贵女的画像!
叫刘贤妃如何能不气?
她知道,礼部的人定不敢做什么手脚,只要是适婚又尚未婚配的贵女,礼部定然会将她们的画像都送进宫来,但如今既然没有,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刘贤妃看中的那些贵女都已经定亲了。
若是一个两个还可以说是巧合,可五六个七八个都赶在年前定了亲,那可就不只是巧合了。
这分明是这些家长辈故意为之!
想必,是元昌帝想替楚承启选妃的消息传了出去,为人臣子不敢抗旨不遵,又不想让自家女儿嫁给楚承启为妃,便自然只有赶在楚承启选妃之前替自家女儿定亲了。
正是因为对这一点想得透透的,所以刘贤妃才会如此怒不可遏。
自己生的儿子是什么德性她当然知道,可再如何说嫁了楚承启也是做王妃,这些人竟敢如此避楚承启如蛇蝎,叫她这个楚承启的生母脸往哪里搁?
刘贤妃心里恼怒不已。
礼部送来的这些人选虽然也都是官家女子,但比起她看好的那几人,却又差得远了。
难道她的儿子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娶这些人其中之一?
刘贤妃进宫二十几年,她可从来都不知道认命,否则她也不会从一个娘家不得力的美人一步步爬到如今的四妃之一了。
给楚承启选妃一事,说到底能做最后决定的还是元昌学,就算她是楚承启的生母,也最多就是在元昌帝那里提提意见罢了。
不如,先去元昌帝那里试探试探口气?(未完待续。)
第436章 驳回
刘贤妃立即就让宫人去了元昌帝那里传话,道是她亲手做了元昌帝爱吃的小菜,只等元昌帝驾临。
不多时,宫人回来禀报,元昌帝晚上会来永寿宫。
刘贤妃心里就是一松。
她是打定了主意想给楚承启找个出身好些的王妃。
楚承启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这一点刘贤妃心里再清楚不过,也正因为认清了这一点,她才更想让楚承启娶个出身高门的媳妇。
元昌帝如今也已年届半百,说句大不敬的话,元昌帝总有驾崩的那一天,到时候无论是端王还是宁王登上皇位,又有谁会像元昌帝一样对楚承启这般忍耐?
若没有个娘家得力的王妃,只怕只要新皇一登基,楚承启就真的只能惨淡等死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刘贤妃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得了元昌帝晚上会来永寿宫的答复,为了将元昌帝侍候得高兴些好开口,刘贤妃也算是不遗余力了,不仅亲手做了元昌帝平时较为喜欢的几样小菜,还特意煮了一盅极为费时费力的汤水。
待到天擦黑了,心急的刘贤妃几次着人去宫门处守着,好不容易才将元昌帝盼了来。
迎着元昌帝一起入了永寿宫,刘贤妃忙命了宫人将准备好的饭菜摆上桌,又亲自替元昌帝舀了一碗汤,待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这才挥退了宫人。
元昌帝一脸安然的被刘贤妃忙上忙下的服侍着,待殿内只剩下了他与刘贤妃,才似笑非笑地看了刘贤妃一眼,“爱妃何时与朕如此客气起来了,忙了这么久也辛苦爱妃了,赶紧坐下来与朕一同用膳吧。”
刘贤妃好歹也是跟元昌帝做了二十几年的枕边人,见元昌帝的神情,哪里能不知他是猜中了自己的心思,于是也不再掩饰了,嗔了元昌帝一眼,顺势就坐到了元昌帝身边,“皇上,您就别取笑臣妾了,臣妾也是想让咱们的皇儿娶个好媳妇,您就全了臣妾的这点小心思吧。”
元昌帝没急着说话,用带着精美花纹的银制调羹慢悠悠的喝着青花瓷碗里刘贤妃新手做的汤水,待一碗汤喝完,这才又看了刘贤妃一眼,“爱妃是承启的生母,替他多打算些也是正理,朕只有欣慰的,又岂会取笑。那爱妃就说说吧,你这是看上哪家的闺女了?”
刘贤妃心里一喜。
只要元昌帝过问,那这件事就好办了。
叶流苏,以及那几名她看好的贵女,就算她们都定了亲又如何,这天下到底还是元昌帝的,只要元昌帝下旨赐婚,就算她们定了亲,也只能乖乖退了婚嫁给楚承启。
她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打算的。
所以,如今的问题,就是说服元昌帝下旨赐婚了。
想到这里,刘贤妃像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一般挽了元昌帝的手,笑着道:“皇上,臣妾心里在想什么果然瞒不过您,臣妾确实心里有人选,皇上您觉得叶太傅的孙女叶流苏如何?她与玉叶郡主并称京城的一双明珠,为人又最是个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的,咱们的皇儿是个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