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樯,国内颇具口碑和认知度的华语电影编剧,多次获得了金马奖和金像奖提名,作品《孔雀》《立春》《黄金时代》;
林腔,文艺青年对这位很熟悉,他担任过贾科长好几部电影的配乐师;
吕叻,内地很有名的摄影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汤惟和沈临。
还有免费担任推广大使的陈昆…
你想想来的人会有多少?
沈临压根没想到这些,大大方方的连个口罩都没带,才出门就被一群人堵上了。
真心挺无语的!
好在这帮文艺青年还算矜持,仅仅只是合影还有签名,没有拦着沈临硬让他草粉之类的。
所以,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沈临真的就在西宁闲逛了一圈。
也没什么特殊感想,唯一的想法就是觉得西宁真的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很大,到处都是清真寺!
第六十八章 碰面
其实全中国现在有上百个青年影展,当然其中有不少是为了打响当地的旅游能力,官方色彩非常浓厚,比如‘x微电影节’之类的。
但也有单纯就只是为了推广电影,推广导演,比方说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
说实话,在如今这样浮躁商业的环境下,国内还能有这样的电影节真的挺难得的!
关注那些独立的电影处女作和青年电影人,给很多迷影人,青年电影创作者一个可信赖的平台去展示才华,实现梦想,同时也在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电影也很棒。
西宁青年电影节跟东京、釜山国际电影节包括意大利的都灵电影节都已经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可惜,最近几年除了《告别》获得青睐之外,很少能有电影能走出去。
毕竟关注的是小成本的导演处女作!
当然,随着西宁青年电影节还有中国电影影响力的不断攀升,迟早它会成为中国的圣丹斯电影节。
圣丹斯电影节之所以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独立电影节,就是因为它背靠好莱坞!
在电影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囿于行业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很多人对中国电影多多少少持有一些偏见。
这个偏见本身确实有点道理,国产电影,无论是商业片亦或文艺片比较起好莱坞的作品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差距的。
即便数十亿的票房冲刷着市场,打破全球商业电影市场的记录。
其实,中国的很多独立电影独具特色,关注人性深层的底蕴,无论是从作品本身、导演专业背景、还是拍摄技术层面,都很用心并颇具风格,水准极佳。
《到阜阳六百里》、《一个勺子》和《心迷宫》等都堪称国内独立电影的优质佳作,获得了圈内诸多专业电影人和影迷的认可赞誉。
但在一般观众看来,这样的电影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三部电影除了《心迷宫》在沈临的加持在收获接近一亿的票房,其他两部亏成狗了。
很多文艺婊就开始抱怨‘我们国家的文艺电影不行了’或者搞一堆说法‘为什么文艺电影不受市场认可’
事实上,随着国产电影票房的逐步抬高,文艺电影的票房是逐年上涨的,2015年全年的文艺片票房就比2014年上涨了接近三倍!
这几年西宁电影节评选出来的最佳电影,无论是《心迷宫》《黑处有什么》《告别》,都已经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收回成本。
所以,也别说什么电影观众垃圾,大部分的观众还是有选择能力的!
沈临来参加这个西宁青年电影节,就是想选几部看得上的作品,再签几个不错的青年导演,毕竟工作室还是需要有新鲜血液添加的。
……
西宁电影展是按照金马的路线来打造的。
有影展也有主竞赛环节。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电影展、电影节、电影评奖这些事情在国内这里已经成了一个鸡肋,什么金鸡百花之类的,大家差不多已经都忘了咱们还有这么个自己的电影节了。
就华语电影来说,hk电影已死,台弯电影基本死得差不多了,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台弯还有个金马奖。
甭管金马是不是乡镇地方奖项,它或多或少还是能代表华语电影的最高成就的!
西宁电影节由于时间限制,周期压缩很紧,大家很难有机会去参与其他项目这个大家指的是志愿者。
这玩意没有官方支持,也不能说没有官方支持,只是力度不算太大,毕竟现在的首位是经济发展,其他都是虚的!
所以很多参选、评选的电影都是之志愿者初选筛出来之后,才交到评委手上。
否则,1307部电影,你让这帮评委看到什么时候?
拜托,大家都很忙好不好!
初选出大概五十几部电影,然后评委们观看,看完之后选出十部左右进入主竞赛单元。
从前年开始,作为first影展为青年电影人带来的最实际部分,和和影业、阿里影业、正午阳光、合一影业包括赵莉颖工作室都加入了帮助这些电影尽快走向院线的步伐!
也就是说参加影展的这些作品,都是没有获得龙标的上映电影!
华语电影想要赚钱,最基本的,你得能上映,想要上映就得有电影局的公映许可证,也就是传说中的龙标。
……
王佳卫长得绝对算不上英俊,这是共识。
差不多一米九的身高,面无表情,戴着个大墨镜,总感觉像个大佬胜过像导演。
不过,他有一点很好,这哥们会说普通话,而且还很流利,不过他说话的语速很慢。
见到沈临,王佳卫很客气的伸手,两人握了握手。
“我帮你介绍一下。”
王佳卫是本届评委会主席,这也是他的义务。
说真的,沈临对评委的几个人都不熟悉,除了汤惟。
这几个人都是扎根在文艺电影里面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台弯那边的。
沈临还好,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人家还是西宁青年电影节最大的赞助人,这帮人即使再怎么看他不爽,也不敢当面说什么。
但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尴尬沈临是圈子里极少数非常厌恶台弯、hk那帮电影人的代表!
想做到这点其实很难,除非你是完全自主的独立电影人。
郭小四、韩少的电影包括赵军旗的电影,基本上都会找台弯演员做主角,真的只是因为他们的形象合适吗?
连陈恺哥拍《搜索》都要找赵又挺做男主角,这其中要是没有背后资方的博弈,谁会相信?
我们军旗同志为什么要力挺戴力忍,除了因为她脑子轴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她的幕后团队大部分都是台弯人的缘故。
接下来,由墨镜王的助手发给了大家一沓纸,纸上写的就是接下来十几天的日程安排。
从下午开始,直到电影节闭幕那天的流程。
大约就是看电影,参加活动,或者出席记者招待会啥的。
因为在影展期间,不光是放映电影,还有数不清的晚宴和研讨会,这些都需要评委出席出马。
沈临是这里面最大牌的,那他就得多出点力。
第六十九章 第一部电影
其实评委的职责就是看电影,然后讨论。
初赛评出五十一部电影,在剧情长片部分,共有9部影片入围,均为导演长片处女作。
沈临最关注的当然是剧情片,他对纪录片没有任何兴趣。
不过,再怎么没兴趣,该参加的活动也得参加,毕竟很多导演都想得到他的指点。
所以,作为评委的空闲时间还是有的,只是不多。
好在西宁青年电影节的商业推广能力不算太强,也没啥大牌赞助,更没有红毯环节,沈临也想近距离的感受下中国独立电影的水平。
西宁青年电影节再怎么说也是电影节嘛,针对评委,还是会有一些要求的,除了最基本的保持客观公正外,最重要的就是嘴严,绝不能对媒体透露半点内幕。
否则最大的噱头都没了,还有啥子意思呢!
今年上午之所以把一帮评委集中起来,就是想让彼此认识认识。
认识之后,便各自散去。
沈临也没有跟这些人深交的想法,至于汤惟,她毕竟是演员。
……
下午的时候,第一部电影放映。
叫《喜丧》
是张涛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
这是今年西宁青年电影节评委们第一部观看的剧情片,大家都蛮重视的。
一方面,导演张涛本身在圈子里就已经小有名气,算是中央修学院力捧的新人导演之一,2012年编剧、导演短片《一平》,获得中央戏剧学院第9届影像展“最佳女演员奖”,2013年参与赵健导演《山海关》任主演兼执行导演,该片获得中央戏剧学院第9届影像展“最佳编剧奖”,2014年参与赵健导演《细嗅蔷薇》任主演兼执行导演;
另一方面,则是去年《心迷宫》的大获成功,让整个国内影评界与片商十分期待西宁青年电影节。
这帮评委也很期待,毕竟是第一部嘛!
沈临当然得去看电影,只是略微低调了点,免得被记者围堵。
呵呵哒,他还是想多了,真心没几个记者!
估摸着是之前参加的电影节都是大型电影节的缘故,他很自然的就以为西宁青年电影节记者会有很多,媒体关注度也不小。
很可惜,真没几家媒体跟进,场地仅仅只有几个记者,跟踪的还是王佳卫。
即使有王佳卫和沈临两位坐镇,很多人依旧不知道西宁青年电影节。
这是一家小型的放映厅,毕竟只有几个评委在场,也不需要太多人。
《喜丧》的整个故事带着一点残酷的现实意义。
鲁南张庄,86岁老人林郭氏,35岁守寡,育有四子二女,四世同堂。
林郭氏在农村老宅独自生活,子女忙于生计,无暇照顾林郭氏。
人到暮年,林郭氏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瞒着林郭氏,子女积极地操作敬老院入住事宜,从劝说她去敬老院,逐步演变为逼迫她去敬老院。
敬老院床位紧张,子女们焦急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再让林郭氏顶替空缺。
林郭氏发病摔倒受伤得了笑病。
她开始了到子女家轮流居住的短暂旅程,林郭氏的到来,搅乱了子女的生活秩序。
去敬老院的前一天夜里,林郭氏怀揣着全家福老照片,吃老鼠药自杀。
儿孙们给她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喜丧,“庆祝”林郭氏的死亡。
丧礼上,林郭氏的遗像被放在戏台的最前排,并和父老乡亲一起“亲眼目睹”了当下最时髦的节目劲歌热舞。
二儿媳在一次操劳过后摔倒;
生活重新开始,却好像又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沈临第一次以纯粹评价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说句真心话,他觉得这部电影还算可以,至少能让他全程看完了,虽然中途各种想要离开。
估计这也跟《喜丧》本身的故事比较扎实有关系。
如果一个导演第一部作品就想卖弄风格,各种讲述作者的创作意图,沈临估计会直接离开。
特么,在他面前卖弄这些,找死吗?
他一直讲究电影就应该摒弃了一切外包装,还原电影本身,也就是故事!
张涛这点做的蛮不错的。
不过有一点他挺不满意的,这个故事特别虚假,尽管张涛用的是伪纪录片的方式展示这部电影,试图向人们说明这个故事很普遍。
所有学院派出生的导演,一直在试图描绘中国是多么落后,真的挺让人无语的!
直接把老无所养归结到了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亏得一帮导演,尤其是王佳卫认定这部片子非常优秀,说什么对农村的关怀,冷静的镜头,非职业演员的演出。
呵呵哒!
王佳卫毕竟不了解内地,真正的电影创作者有几个真正扎根在农村?
简单来说,《喜丧》的创作者太议论文思路了,总想着每个情节都要扣主题,人非好即坏,于是就用力过猛,严重脱离了实际。
……
原时空,《喜丧》没有上映。
尽管它获得了这一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的最佳剧情长片,导演张涛也收获了最佳导演,但在商业上,这部电影取得的成绩是零!
大约是总局也不愿意让这样的电影传播出去吧!
如果让沈临来拍,他会把更多的笔墨关注点集中在老人对于子女的理解方面。
否则这样的电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讲述人性本恶吗?
或许是真实的,可绝对是没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