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ィ么庸俚郎暇男腥颂疚壑埂K欠追滓槁圩耪庾拥闹魅嘶拐媸抢姑豢吹焦业淖恿恋卦谀诙加梦轿鹄吹模际乔嗌盏摹�

    李希光坐在马车里,自然把行人的议论听进耳里,他在马车里问在车旁骑马的小山:“小山,你姐怎么想起把地围了起来?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还没等小山说话,马车内的小武急忙接口道:“爹,我知道。”

    李希光扭头看着小武,笑着问:“嗯?你知道?那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小武神秘的爬到李希光肩膀上,凑到他耳边说:“爹爹,那个李家庄里,姐姐种的都是从外藩买来的种子,可金贵呢。姐姐怕到时有人偷种子,才把庄子和地都围起来了。”

    “外藩种子?是什么?”李希光诧异的问。

    小武挠挠头,含糊地说:”好像······叫什么米。“

    ”噗嗤“一声,外面骑在马上的小山忍不住笑了出来,”还好,还记得有一个米字,新种子叫玉米,这会记住了?“

    小武嘿嘿笑着:”嘿嘿······记住了!“

    ”产量怎么样?“李希光继续问道。

    小山迟疑了一下,说:”不知道,不过,姐姐说种种式式,如果产量高也为大叶朝的百姓试种出一种新种子,他们就不必挨饿了。如果产量不高,也就损失一年的收成······“说到最后,小山觉得也没了底气,声音也小了很多。

    李希光觉得这个女儿还真是胆子够大,这一点倒像是欧阳家的作风。可是,也不知外藩种子产量怎么样,就贸然买来种下去,也太冒失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巡视李家庄(二)

    之后,大家谁也没再说话,沉默着向前走去,不一会儿就到了李家庄那气派的门楼跟前。李希光带着孩子们下了马车,小山和小文也下了马,父子、父女六人向门口走去。林果田拎着鞭子、牵着马跟在后面。

    官道和围墙这段约有三米的距离,用李紫玉发明的土水泥铺成了光滑、平整的水泥路,让李希光惊奇的看了又看,不懂怎么会这么结实又耐压。

    小山也说不出所以然,说:”这是姐姐弄的,我也不知里面都搁了什么。“

    两扇大门有一扇敞开着,大门里有几个孩子正在玩耍,其中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见李希光他们走过来,就上前问道:”你们是谁?来这里有事······欧!原来是东家来了,东家你好!“

    男孩子见到了小山,礼貌的给小山行礼。

    小山认得这个男孩子是副庄主井松柏的小儿子井澈,就问道:”井澈,你爹呢?你怎么会在这里?地里没活吗?“边说边走进了庄子。

    井澈对其他几个孩子说了句:”好好看着门,别让外人进来。“就领着小山他们往里走,边走边说:”东家,今天大家都在地里间苗,我爹让我看着点,不能让外人看见。“

    小山听着他说话,也已经看见了不远处的田里蹲着干活的人,就冲着李希光说:”爹,咱们去地里看看去,现在估计家里不会有人。“

    ”好!“李希光也想见识见识女儿买的玉米是什么东西。就迈步走向地里。

    其实,道边就是玉米地,只是现在这边的玉米都让庄子里的人把苗间完了。现在正在中间地带忙活着。此时的玉米苗因为庄子里的人看护的及时,已经长得青翠欲滴,很壮实了。

    李希光走到地边上,蹲下身查看已经间好的秧苗。所谓间苗就是把长出来的两颗秧苗拔掉长势相对弱势的那颗,留下一棵强壮些的秧苗。当初点种时都是点的两个玉米粒,如果都任凭两颗都长起来,地里的养分会被两颗秧苗分割吸收不说。两颗秧苗一起长大,会互相影响各自的生长,玉米棒子也会大受影响。不仅会小还会少,既影响产量有影响质量。间下来的秧苗,也可以顺便栽种在道边上,一样可以长大收获玉米。

    这时。庄主牛大头、井松柏让井澈给喊了过来。两人手上还带着泥土,扎撒着两手冲着小山说:”东家,您怎么过来了?是不是有事?“

    小山看了地里忙活着的人一眼,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牛大头说:“给玉米间苗呢,东家,这会儿过来是不是有啥事吩咐我们?”

    小山指着爹爹说:“这位是老东家我父亲,你们过来拜见一下。”

    然后又看着李希光解说着庄子里的情况:”爹爹,这两位是李家庄的正庄主牛大头、副庄主井松柏。他们管着李家庄十五户人家。现在李家庄里还有从羊草沟子村搬过来的三十几户人家,他们都让柴斌叔安置在了官道的东面咱们家的地里干活呢。也和李家庄一样签了契约。是家里的佃户了。“

    牛大头、井松柏本来是看着小山说话的,此时才看到了小山身边这位温文尔雅、却不怒自威的男子。不过,他们只看了一眼就被老东家身上的气场给震了一下,忍不住唬了一跳,下意识的弯下了腰恭恭敬敬的说道:“牛大头(井松柏)见过老东家!”

    他们心里此时都有同样的疑问,不是说府里就几个孤儿吗?怎么会有个父亲?

    李希光犀利的目光盯着二人看了一会儿,似是知道二人心里在想什么,淡淡的说:“起来吧。”

    牛大头、井松柏虽然直起了腰,但仍然恭敬地垂着头,不敢看李希光一眼,主要是刚才他的目光太吓人了,让他们心里发憷。

    等二人直起腰,李希光并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这几年不在家,而是看着他们问:”你们在地里干什么呢?带我去看看。”

    “是!老东家,这边请。”牛大头答应着伸手指着地里示意李希光走在前面。

    于是,一行人去了玉米地里。他们沿着田边的田埂走到了一百亩地的中间大家干活的地方,看着庄子里的人们小心翼翼的拔下相对长势较弱的玉米苗,却并不扔掉,而是放在一边的篮子里。等着篮子里快满时,就有人拿过篮子去地边再去挖好的坑里栽上,浇上水,掩好土。那样子就像是伺候刚出生的小娃娃,唯恐出现一点闪失。

    牛大头看着大伙儿,使劲儿拍拍手,大声叫道:“大伙儿先停停,老东家来了,大家都来拜见一下。”

    地里正干活的人们几乎全体都出动了,男女老少都有,此时他们诧异的直起腰来,看到小山他们,纷纷打着招呼,倒是很亲热。只是他们却不认识李希光,都惊奇的看着这个相貌俊秀、仪表堂堂的男人,不明白为什么会跟小东家在一起。难道这就是庄主说的什么老东家?

    李希光摆摆手阻止牛大头继续说下去,反正早晚人们也都会知道自己是谁的。他发现大家本来干的好好地,他们一来都停下来不说,也都很拘束。自己和孩子们在这里似乎有些多余,也干不了什么,还妨碍了大家的干活,就说:“行了,免了吧。我就不看了,你们继续干你们的,两位庄主带着大家赶紧干活吧,早日干完才是正理。我不用你们陪着,我和小山去家里看看,再看看新建的庄子就回去了。”说着,带着几个孩子从田埂上往道边走去。

    “是是是!老东家您慢走!”牛大头恭恭敬敬的用目光送着李希光他们一行人,脸上却是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他也没像以往那样往东家跟前凑,在这个老东家跟前,他觉得气的喘不上来了,他还是离的远点好。

    小山他们来到了李家在这里的宅子,大门却从外面锁上了。原来在这里看门的郑老头也在地里干活呢,临走就把大门给锁上了。

    还好,小山临来时从姑姑那里要来了钥匙,打开了大门,李希光带着孩子们进了院子。

    这个院子里原来住在这里的人都搬走了,各个屋子打扫的都是干干净净的。李希光他们进了屋子,各自坐在了客厅里。

    李希光其实今天来李家庄,主要是想要见老村长赵清一面。当年,他设了那样一个局,当然少不了有人帮着掩盖线索。他设局前曾经告诉了赵清自己有仇家寻上门来,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他得暂时诈死离开家里,等以后事情平息了他再回来。可是,家里就几个孩子他不放心。他临走交给了老村长赵清二百两银子,让他时不时地接济一下孩子们。他不要求别的,只要别饿死、别冻死就行。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再见赵清(一)

    他也就是刚开始和阿全去了外地,一方面去找寻需要培养的好苗子,另一方面去暗查祖父之死背后之人的相关线索,一时间没顾上家里。因为托付给了赵清,二百两银子在当时也是笔巨款,应该能够支撑他回来。没想到两年后等到他回来让手下去看顾家里时,却发现了家里孩子们差一点被饿死、被房子压死的事情。

    这让他非常震怒,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孩子们会这么悲惨。若不是他不方便马上露面,他一定会找赵清问个清楚明白。还有,他在村里时总是把打来的猎物不时地分给村里人,也是想结个善缘,给孩子们创造一个邻里和睦的环境。他们怎么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这么可怜而不帮把手呢?

    这时,林果田从外面走进了院子,站在正房门口,说:“老爷,二少爷,奴才把马车已经赶到门口了,奴才就在门口,要走时说一声就行了。”

    小山说:“嗯,知道了林叔。”

    林果田转身就回到门口的马车上去了,心里却在嘀咕着,老爷的脸色怎么那么难看?自己还是小心一点,千万不要触了老爷的霉头。

    李希光从沉思中惊醒,他见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想要出去玩,就说:“小文带着小武、小虎和兰儿去外面玩去吧,小山跟我去新建的庄子里看看去。”

    “哎!”小文答应着就带着几个小的往外面走去,小武兴冲冲地跑在了前面。小虎、小兰也不甘落后,嘻嘻哈哈的跑了出去。小文宠溺的看着几个弟妹跑在前面的背影,也加快了脚步跟上了他们。

    李希光跟着小山步出了宅院。不由得打量着宅子西面这一片绿荫繁茂树林。

    这片树林在李家庄是一片特殊的风景,树林环绕着中间一条绿波荡漾的小河。在小河的周围人工踩出了一条小道,小道的两边生长着各种野草、野菜,开放着不知名的各色花朵。紧挨着小河的那边,栽种着倒挂垂柳,在微风的吹佛下摇曳着曼妙的身姿,尽情的舒展着自己美丽的风情。柳荫下摆放着一溜石桌石椅。在小河岸边和小道之间修筑了几个石头台阶,方便李家庄的人们去河里打水洗漱。

    这条小河里的河水非常清澈,里面自由游弋的鱼虾清晰可见。小河四周不见任何污秽物。可以想见,李家庄的人非常注意保护这条河水。

    李希光哪里知道,这里的佃农每日的吃水都是从这条河里取用,当然会护的跟眼珠子似的。就是到了夏天。庄子里的人也尽量不去河里洗澡。都是把水打上来在岸边洗浴。

    小文带着几个弟妹在小河南边的小树林里像是出了笼的小鸟,在里面奔跑着、欢快的大叫着。引得李家庄的几个孩子也跑了过去,和他们很快的就玩在了一起。因为之前他们曾经来过庄子,所以,庄子里的孩子们对他们并不陌生。

    李希光、小山父子二人沿着小河东边直通北边的一条相对宽阔的小道,往北边走去。一眼就能看见新建的仍然叫羊草沟子村的庄子,这个庄子和李家庄只隔着一条能并排走三辆马车的街道,不知道的肯定以为是一个村子。

    新建的庄子有两排。长度比李家庄左右都多出几户人家,这是因为新庄子不仅比李家庄户数多。而且李紫玉曾经说过如果谁家不够住,可以要两套,只要你按照年租交够租金就可以。谁如果不想在这里住了,也可以搬走绝不干涉。

    李紫玉所说的年租其实就是象征性的每年每户收取了二百文钱,只要你能按时交纳租金,你可以在这里住一辈子也没人赶你走。李紫玉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钱,而是为了宣示房子的所有权。房子你怎么住都行,但是房子却不是给你的而是租给你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避免时间长了有些人就以为房子成了自己的,忘了当初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李希光和小山正在查看新建的庄子和街道,发现所有的宅子几乎都是一样的格局,三间平房、外加左右三间厢房、柴房、茅房之类的。此时,庄子里却很肃静,没有想象的那种鸡鸣犬吠的生活场景。

    李希光沉吟想了想,就知道是因为什么了,一定是都去了官道东边自家那一千亩地里干活去了。农忙时,庄稼院里不论男女,只要能干动伙计的都会跟着家人下地干活。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