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悠田园乐-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自有比她画的好的来抢她的饭碗!加上她自己并不是专业画画的,让她每天做这个,她觉得枯燥乏味,最重要的是,总有一天,她脑子里所知道的那些会画完的,到时候她就没钱赚了。

    其实,昨天她就和她娘说了,多休息休息,不要老是绣花了。可是,李氏只是笑笑,只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点活计也好。

    程兆儿阻止不了她,正发愁呢。如今陆氏这事情点醒了她,她们也可以去拿这些绣件,程兆儿画花样子,李氏来绣。

    这可比光卖花样子来钱多了。

    想到这里,程兆儿就拿过陆氏针线篓子里的炭笔,描起了花样子。程兆儿也没画那些难的,就顺手画上了一丛怒放的山茶花。

    求收藏求推荐‘(*n_n*)′

036 山货

    陆氏眼前一亮,先是拿起那山茶花仔细端详了片刻,接着一脸欣喜的说:“妹子,你这花样子画的真不赖,要是用上好的绣线锈了,没准就跟真的一样!没想到妹子还有这手艺!”

    程兆儿抿抿唇,道:“嫂子觉得好就行,我嫁人的那会儿,在野鹤村也不怎么认识人,无聊的时候就琢磨花样子,这花是南边的花,我听人说南边那边的人常常在嫁衣上绣这个,寓意那是一等一的好!”

    陆氏喜不自胜,连连点头:“好妹子,那嫂子就不客气了。”陆氏觉得自己不该收这个,毕竟一个好的花样子,很是难得。

    有些讲究传承的人家,都有家传的花样子,每一代嫁出门的闺女儿的嫁衣上都要绣上这家传的样子的。

    可是,正是因为难得,她更欢喜这花样子,心里盘算着自己妹子这两年也要出嫁了。回头也给她绣在嫁衣上多喜庆啊!因此也就腆着脸收下了。

    收下之后,心里又觉得有些亏欠程兆儿,忽然想起了程兆儿今天来所谓何事!忙道:“兆儿不是要上山,咱们现在就去吧!”

    又说道:“听干娘说你都不上山的,这回倒是让我这外来的带你上山了。不过,荣丰和荣年还是别带了,等你认清了路,再带他们。今天就让我娘看着他们吧!”

    程兆儿想想,觉得也是。毕竟她确实没上过山,万一小丰和小年出了什么事情,自己悔都来不及了。她叹了口气,只不过这次说好带他们玩的,又泡汤了。不过,来日方长,往后也有机会。

    因此,程兆儿告别了花氏和憋着四鼓泪泡眼的丰年小兄弟,满含歉意的上山了。

    程兆儿和陆氏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闲聊着。

    田地间农人辛勤的忙碌着什么。看到程兆儿,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除了几个有些阴阳怪气的妇人,大部分还是善意的打着招呼。

    又有陆氏从中斡旋,程兆儿压根不认识这些人,好在她平日里就是不出门的,即使她站在那里不说话,就是笑,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如今是端午刚过的时节。天气还没有很热,但是已经有了夏天的影子。

    前几天,和平村这片刚下过雨,有好些野菜和蔬菜经过雨水的冲刷,都冒出了头。比如家里的黄瓜藤上居然开始有脆嫩的黄瓜。经过了一夜的生长,一下子就长大了许多。田埂或路边能看到一些刚冒出头的嫩嫩的马齿笕,和已经生长了一段时间的蒲公英。这些都是常见的野菜,程兆儿也和村里那些孩子们一样,不停的弯腰割起了野菜。

    陆氏也一起割着,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割,到了山脚下的时候割了小半篮子了。

    又沿着崎岖弯折的山间小路往上走,和平村周围的山并不是很高,也没有什么名字,只是连绵不绝,一座接着一座罢了。

    平时农闲之际,那些媳妇子或者小姑娘小小子上山寻食材或者药材那是很寻常的。大小伙子或者汉子则是要去深山里去打猎的。

    程兆儿和陆氏沿着小路往上走。循着可以采食的山货。如今确实是桑果成熟的季节,山上有好些桑树,满树挂着累累的紫色浆果。

    陆氏笑言:“妹子喜不喜欢吃桑果?!这玩意儿小孩子喜欢,你今天可得多采点哄哄荣丰和荣年,瞧他们那小嘴巴撅的,都能挂油壶了!”

    程兆儿看到这些眼都亮了,原来桑果就是桑椹啊!这可是好东西,回头倒是可以试试加工一下带到镇上卖?

    于是,也没来的及回话,便拿出准备的袋子开始摘了起来。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陆氏都已经采了一轮蘑菇回来,看到程兆儿都摘了半袋子了,赶紧阻止:“哎呀,兆儿妹子,这东西摘这么多干啥,吃多了嘴都要乌紫了,牙也要酸倒了,你要是在爱吃,下次再来摘,反正还得长一段时间呢!”

    程兆儿一想,这东西还得做,要是卖不出去可是浪费了。看看材料暂时也够实验一次的了。便点头说够了。

    又去采了点蘑菇,这几天因为雨后,上山采蘑菇的人太多了,也没捡到多少。还有好些花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因此也就捡了不多。

    往深处走了些倒是看到野鸡野兔子,只可惜两人只能看着它们咽口水,抓不住啊。山涧之间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流,浅浅清澈的能看到溪底的石头。溪中一掌之宽的小鱼一条接着一条随着水波游曳,煞是悠闲自在。

    程兆儿见自己篮子里还有一个空的袋子,便把篮子里的野菜和蘑菇都倒在袋子里,自己提着篮子去搂鱼去了。

    站在逆流的方向,把篮子口朝着溪流,在数尾小鱼游过之际,把篮子往上一提,水从竹篮子的缝隙里流走了,唯有小鱼留在了篮子里。

    再把小鱼从篮子里拿出来,扔上岸。

    陆氏一边捡鱼,一边笑望着涉水而下的程兆儿:“妹子,你可真机灵,村里的那些野小子估计都得输给你,会游泳又咋地,你随便扔个篮子就搂到鱼了。”

    程兆儿也笑道:“哪里有那本事,我也是见这水浅的很,讨了个巧而已,那些小子可是能在大河里抓鱼呢!”眼见抓了有十来条小鱼了。程兆儿也就罢手了。

    鞋子和裤脚湿了倒是不怕,左右这天气热了,自己也出了月子了。也不怕着凉了。

    陆氏看看天色,便吆喝着程兆儿回去了,这眼瞅着都要中午了,可得回去做饭去了。自己这做儿媳妇的不能真的就让婆婆做饭吧。

    程兆儿也知她心里的想法,想着以后自己能过来了。便也点头说回去吧。两人匆匆的下了山。跟着陆氏一起去了花氏家里,程兆儿以为两个小家伙还在生气呢,没想到倒是高兴的不得了。

    花氏笑道:“十一郎刚刚送了石蜜给他们,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程兆儿一见两人吃的脸上都是的,又看了看桌上的东西,顿时明白了。原来石蜜就是蜂蜜,还有半个蜂巢连在上面呢,这是……野生蜂蜜?!这可真是好东西了,连忙谢过花氏,又留下一半给韩家,陆氏还有个小叔子韩十八郎,今年也才十岁,这种好东西也得给自己干弟弟留一份。

    花氏硬是不要,直说韩十一已经给过了,但是程兆儿硬是留了下来,韩十一给的那是他给的,自己给的却是自己的心意。又把之前抓的小鱼拣了稍微大些的留了五条下来。

    花氏推脱不得,嘴上说着埋怨的话,心里觉得熨帖,自己这干女儿貌似比以前要能干了,瞧这做事的方法,怎么这么让人高兴捏?

    求收藏求推荐o(n_n)o

037 八卦

    程兆儿拎着袋子挎着篮子,后面跟着两个捧着半碗蜂蜜的小兄弟。

    程兆儿已经询问过陆氏,丰年兄弟口中的“义哥哥”是谁了。陆氏说这他叫做韩义,排行十一,他娘在生他的时候死了,他爹是韩老七,和韩老八和韩村长也是嫡亲的兄弟。在他小时候,也得病死了。从小就跟比他大五岁的姐姐相依为命。他爹娘死后,他和他姐姐就一直住在韩老八和花氏的家中。直到他姐出嫁,他就搬回了老屋。

    韩老八和花氏就把韩老七留下的五亩良田交给他,他平日里都在韩家族学里上课,还时常看望韩老八和花氏,闲暇时也打打猎什么的,倒是过的挺好的。

    许是陆氏刚嫁过来,并不知道什么八卦,反正程兆儿没听到自家大姐和这位韩义的八卦。

    不过以自家和韩老八及花氏交好的程度,又加上韩义自小住在韩老八家,和自家大姐青梅竹马那是有很大可能的。

    然后,不用脑子,程兆儿也知道,她大姐大概为了大哥把自己嫁给了不爱的人,留下韩义孤家寡人?

    一边自动脑部着这悲催的爱情故事,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小兄弟搭话,就这么到了家。

    不过鉴于韩义的事情和自家大姐有所瓜葛。因此,程兆儿非常识趣的没有用这问题来问李氏。

    到家的时候,就看见李氏已经站在门口张望了。两个小家伙看到了娘,像两个小炮弹一样射了出去,然后,程兆儿就听到他们两个告状说她不带他们上山的事情……

    程兆儿黑了脸,偷偷的瞪了这两个不讲信用的家伙一眼,两人吓了一跳,吐了吐舌头就跑了。

    程兆儿和李氏打了招呼,便准备去看圆圆和栓子。

    到了里间,发现两人睡着呢,她爹看着呢。而灶间有一只脱了毛的鸡!

    程兆儿惊喜极了,问李氏:“哪里来的鸡?”

    李氏笑道:“前几天你爹下的套子,今天他就去看了看,没想到就套到一只山鸡。正好咱家今天开荤。”

    程兆儿觉得嘴里的口水都泛滥了,多长时间自己没吃到肉了,还是自己的爹娘好。

    又见李氏眉眼间虽然疏朗了很多,但是身上依旧素衣淡衫,一个人的时候依旧愁苦之色隐现,在想到父母二人头上的白发和他们的年岁,心里有些心酸。

    三十多岁的人就生了华发,到底是生活太过愁苦了,又加上死了儿子的打击!心中越发坚定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念头。

    便笑道:“娘,今天爹带了山鸡回来,我也不差,我可是弄到鱼了,今天给你露一手吧!等下还有好事情告诉你呢!”

    李氏倒是没注意程兆儿嘴里说的好事情,她只是翻看着程兆儿带回来的篮子和袋子,点头道:“你惯常是会瞎捣鼓的。娘今天可省心了,就让你来做!”说着自发的做到锅灶后面烧火去了。

    程兆儿豪爽的一拍胸脯道:“那有什么问题。”

    说着,便动手做起事情来。如今正值初夏,蔬菜家里倒是不缺,除了黄瓜,嫩茄子也长出来了,还有冬瓜。

    家里人不多,可以少做点,但是,两个弟弟需要营养,要做的比较精细一些。程兆儿看着这些食材,想着做些什么。

    还有桑椹,自己做点什么才能挣到钱呢?

    圆圆和栓子每天光是吃米汤可是不行的,程兆儿挺恼火的,自己这身子真是不争气,身为母亲居然没什么奶水。昨天,李氏有把两个孩子抱出去喂奶了,找的是韩村长家的大郎媳妇儿,之前栓子也在她那喝点奶水,如今又加了圆圆。

    程兆儿那个急啊,这喝百家奶要喝到什么时候?今天已经让程长庆出去问了周围哪里有羊奶的。韩家的一个媳妇子说她娘家是隔壁村的,家里有羊。正好前几天产了小羊羔,正好可以分点奶过来。

    等到有了银钱,就买只羊回来专门下奶。羊奶的营养可好了。又好克化!给孩子们喝很不错。还有爹娘的身体……

    程兆儿一边想着这些,手头上就动了起来。山鸡自然是用来红烧,浇了酱汁和蘑菇炖了。

    还有鲜鱼,都是一手掌长的小鱼秧子,有鲫鱼,有鲢鱼,有草鱼,程兆儿也不管什么鱼了,一起清理了放在锅里,加入葱姜蒜,拔了一把香菜炖起鱼汤来,见蘑菇还有剩余的,选了几朵肉多而大的草菇,切成块状,一起扔进去,大火烧起了鱼汤。

    主食还是程兆儿拿手的手擀面,狠了狠心,在苞谷面里加了两勺白面,做成了二合面的手擀面。

    手擀面只是用加了盐的清水煮熟了,然后捞了上来。锅里倒入了家里自制的大酱,加入切好的蘑菇丁、茄子丁和从后面竹林找到的竹笋切成的丁、还有从山鸡上刮下来的一小块鸡胸肉丁。

    等到混合翻炒的逐渐有些粘稠了,程兆儿把韩义给的蜂蜜加了一勺进去,继续翻炒,一直到那些酱汁变得有些胶汁状,然后均匀的浇在已经放在一个大盆里的手擀面上。

    此时丰年兄弟早就回来了,两个人哪里也不去,就安静的伏在桌边看着桌上的大盆手擀面。

    李氏看了这场景笑骂道:“看看这两个小的,往后让你们二姐天天给你们做菜,娘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程兆儿一边把野菜给清洗出来,剁碎了,一边笑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