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人去叫穗娘。
张歆同穗娘自是不必来虚的,开门见山地问:“你在松江时,可曾听说李家与倭人有来往?”
“奶奶问的可是在松江时常来我们食肆那位李公子家里?”
“就是他的家族。”
“不会。”穗娘毫不犹豫地说:“李家最恨倭寇。每回只要是打倭寇,李家就愿意捐钱捐物。”
“可有什么缘故?”
“李家如今,比起三十年前,差了许多。都是倭寇闹的。打家劫舍还罢了,大约三十年前,李家最出色的女儿,本来要做侯爵夫人的,出嫁前被倭寇掠走,死活不知。李家因此蒙上羞名,得罪了有权势的亲家。那位小姐的爹,做过大官的,恼恨交加,过了一年多病死了。那以后,李家声望势力都大不如前。”
“李家被掠走的那位小姐,是不是生得很美?”张歆与程启对望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一个想法:这应该就是李元川的身世了。
穗娘没有见过那位李小姐,但听说过她的一些事。据说,李小姐国色天香,美到什么地步呢?同城好几位大家夫人见了,都说她是西施再世。不但美,而且很有才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是幼女,深得父母宠爱,不到及笄,求娶之人络绎不绝。一位侯爷世子得中雀屏。李老爷和夫人碍于媒人情面,亲家权势,加上这位世子本身也不错,答应了婚事,私下里对这位快婿还不是十分满意。那位侯爷大概也觉得自己儿子好虽好,配李家的天仙还是差了点,聘礼给的极为丰厚。
李小姐出嫁前,李老爷已经告老还乡,一家人搬回故里。李小姐就要从松江老宅嫁出去。
大约李家名气太大,这婚事太风光,聘礼又太惹人馋了些,送嫁妆的前夜,李家老宅遭到倭寇打劫,除了李小姐的嫁妆,还损失了许多值钱东西。
李家还沉浸在惊愕伤痛中,次夜倭寇去而复返,把李小姐也给劫走了。
李家人财两失,惊惶不可终日。因为倭寇这回潜上岸,只劫了李家,没骚扰村镇,远在南京的侯爷父子,不买李家所谓倭寇的故事,怀疑李家不愿把女儿嫁过来,吞了钱财,把人藏起来了。
雪上加霜,老辣如李老爷也应付不来,干脆一病不起,蹬腿了事。
听完这番故事,程启对李家很是同情,张歆想到李元川的寂寞忧郁,也有些唏嘘。
穗娘下去,程启问起他最关心的一件:“你怎会认识李元川?”
张歆也不瞒他:“半年前,我带孩子去海边玩耍,遇到他。小羊差点落水,被他救起。他还陪着两个孩子玩了好一会儿。”
程启想不出来,李元川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怎么陪小孩子玩,望望张歆柔美的面庞,直觉得那小子不怀好意。突然想起刚才听见小强喊他叔叔,看着趴在地上,拿着木炭在石板上乱涂乱画的皮小子,十分欣慰。好孩子,聪明,有眼力,知道爹不是胡乱可以认的。
李元川与她的生活没什么关系,张歆之所以询问打听,固然是为了弄个清楚明白,也是为了提点程启,免得他因为交友不慎,被人抓住痛脚,又中了哪个的算计。
程启怎会不明白她的好意?心里暖洋洋的,有些欢喜,也有些羞愧。自己一个大男人,让娘操心,还让她担心,是不是太差劲了一点?
见他象个做错事的孩子,脸都红了,张歆蓦地想起他身上挂着螃蟹的样子,抿嘴好笑,想了想,劝说:“生意归生意。朝廷禁海,不论同西洋人南洋人交易,还是同东洋人交易,都是违背了朝廷法度。可要不是你们把那么些东西卖出去,那些茶农桑农手艺人,生计家业都成问题。所以,不偷不抢,无损国家,同谁做生意都是没错的。只是程大爷从此小心些,众目睽睽地,就不要同什么人都相谈甚欢了。”
“嗳。”程启老老实实地答应。本来也没什么交情,以后再不理那个半倭了。
程氏树大招风,那人又太惹眼,见过一次,想忘都难。
出门
中秋过后,张歆在新居设宴请程启和薛伯一家吃饭。
在这一带住了些日子,尤其陈林氏来后,与附近好几家人也有了交道情分。新房落成,迁居暖房,这些街坊都送了礼来祝贺。作为回礼,张歆以陈林氏的名义,在福寿阁请了一回客,又邀请那几家的女眷来家开了一次茶会。建立起了睦邻友好关系。
请邻里时,已请过薛伯。但薛伯毕竟不同于一般街坊。大半年相处下来,双方都有了感情,薛伯薛婶已经把张歆当作自家晚辈看待,时时关照。陈林氏与薛婶颇谈得来,两下经常走动。
盖这房子借了程启不少力。他回来又送了暖房大礼,一株半人多高的珊瑚,一盆贝壳堆的盆景。虽然据他说,是从海岛渔民手上用很低的价钱买的,运回泉州已是值钱物件,运到江南,更值钱。张歆推却不了,收下,就要承情。
一向很讲理数的陈林氏不知为什么反对她在家宴请程启。
总不好在福寿阁请他,那是人家的生意。换一家酒楼,传出去影响不好。再说人家费了心出了力,也该让他看看这房子。为防闲话,用的陈林氏名义,还请了董氏,请了薛家老夫妻。
陈林氏自知理亏,让步,却是不大高兴。
张歆察觉大姆近来好像很不喜欢程启,半年前还满口称赞来着,也许,因为董氏问她话时态度严厉,被大姆看见,有了芥蒂?
那天,董氏没来,程启带了两个侄女过来。大的比小羊小两岁,小的比小强大一岁,乖巧懂事,有点害羞,没有大家小姐被惯出来的毛病。
小羊温柔,做惯姐姐,知道如何招呼两个妹妹。阿玉阿兔阿云三个大姐姐又热情又和蔼。程家两个小姐很快去了拘束,开开心心地说话玩耍。只有小强不大对劲,蔫蔫的,怏怏的,很反常。
张歆怕他病了,拉到一边检查。小强借机赖进她怀里,腻着不肯下来。
知道他没病没痛没烧,张歆更加不解,问他出了什么事,没什么不高兴。
小强看看她,调开眼,只往她身上缠:“妈妈抱抱宝贝。宝贝乖乖,妈妈亲亲。”
原来是要撒娇啊?张歆好笑地抱着他,一边亲一边问:“谁是宝贝啊?谁的宝贝啊?”
“我是妈妈的宝贝。”
“那妈妈是不是小强的宝贝呢?”
“不是。我小,没有宝贝。”
母子俩正闹着,陈林氏走进来:“你请了客人来,就该出去招呼。也不张罗酒菜,跑到这里躲清闲。”
张歆连忙放下儿子,解释说:“我看小强没精打采的,怕他病了,带进来看看。”
陈林氏推她出去做事,嘴里说:“没事。他犯了点小错,被我说了一顿。”
陈林氏来了以后,白天时间,小强多是跟着她。陈林氏不溺爱孙辈,这让张歆很满意。陈林氏注重理数规矩,张歆在这方面完全放养。有时看到儿子因为细小的错处被阿婆抓住教训,垂头丧气的样子,也觉得心疼,却明白陈林氏都是为孩子好。小强到了出门交朋友的年纪,懂规矩,知进退,学会与这个时代的人相处,才能走进社会。
偶然觉得陈林氏管得太严厉太琐碎,怕压抑了孩子活泼的天性,张歆也都是顺着她,只在晚上母子独处时,慢慢对孩子讲道理,有时也鼓励他自己去向阿婆解释,交涉,争取一点松动。
程启告诉张歆和薛伯一个消息,更确切地说是征求要不要做一桩生意。
他的大舅母的小妹妹嫁给了山里的姓范的大财主。范家独子下个月娶媳妇,女家是泉州的。两地离得远,山路弯弯,单趟就要两三天。范夫人的娘家亲人都在沿海一带,范财主也有不少亲友在莆田泉州厦门一线。范家办喜事,一定要请这些亲友,可让这么多人进山去吃喜酒,中间还有几位花甲古稀的长辈,十有**都只送礼意思意思,不会亲去。女方的父母也不乐意回门礼落空,在亲友面前没面子。
范家商量,最后决定全家到泉州来,买下或者租下一个住处,在泉州把婚礼办了,回家再补个仪式。对这个决定,大家都很高兴。
范家中秋前就来了,看了几处房子,要么老爷,要么夫人,要么新郎,总有这个那个不满意。
董氏和娘家走得近,与两个弟弟更是亲密,知道范家人在山里住得久了,进城来爱热闹,头天请去家里,第二天又在福寿阁侧院设宴招待他们。
结果,范家三驾马车一致看中了那个侧院,要租下来做新房,并委托福寿阁操办喜筵。
必须说,范家人眼光不错的。福寿阁坐落在城北最热闹的地区,离衙门不远,治安很好,出门拐个弯就是商铺林立的大街,往另一个方向走很快就是一条条整洁干净的宽敞巷子,住着泉州城一半的官员和高门大户。这种地段的房子,价钱高还可遇不可求。那个侧院,闹中取静,地方宽敞,风格雅致。
范家父子看上福寿阁名字好,名声大,位置好,菜好吃,地方体面。于内,是宴请亲朋,联络感情的好地方。于外,偶然找个借口,出门花差花差也方便。
范夫人喜欢这地方,几家近亲就住在附近,走动方便。家里要请客就在福寿阁解决,也省得丈夫儿子总找借口往外跑。范家很有钱,家里奴仆成群,出门能带的只有很少。这地方采买东西方便。一日三餐以及喜筵依托福寿阁解决,省了好多事,好多人手。
范家很有钱,这回带了一大笔钱来,只求体面,不在乎花费,出的租金好极了。别的还好办,范夫人要求让她家厨子借用福寿阁厨房,触及张歆的底线,程启不敢贸然答应。
不想张歆毫不犹豫地同意:“正好老赵走了,那间厨房空出来,可以借给他们。他们带来的人不多吧?叫阿松给她家厨子打下手,也不用担心厨房那些伙计为难他们。”
程启想一想就明白了。范家带出来帮着预备喜筵的厨子,必定不差,多半善于烹饪山货。张歆这是让阿松借机偷师,也是继续打磨他。
程启走后,陈林氏来找张歆说要去参加她外甥的婚礼。
头天问她,还说太远,不去,送礼过去就行了。今天突然改口,不但要去,还要提前去帮忙。
老孩儿,老孩儿,老人有时比孩子还善变!也许是今天听说范家大办喜事,被刺激得改主意了?张歆当然说好:“你老亲自去,除了贺礼,还应该给新娘和新娘家人见面礼才是。你想想什么东西合适,告诉我。”
陈林氏要带小强去。张歆犹豫了:“这孩子从落地,就没离开过我。”晚上一定要跟妈睡。
“范家的喜事够你忙上一阵,我不在,谁来看他?送到余家去?老夫人和两位夫人很好,可他家几位姨娘,还有庶出两位少爷,不是好东西。小强大了,不能总把他拘在老夫人跟前。”停了一下,补充说:“男孩子,太粘娘不好。不可养得太娇气了。”
这道理她知道,可小强不是还小么?晚两年再开始锤炼男子汉,不行吗?张歆想了想:“我问问他吧。他要是不愿意,到了人家那里,哭哭闹闹的,给人家捣乱,不好。”
小强很记得上次妈妈带他和姐姐出门度假去乡下的事,一开始欢天喜地地叫好,等听说妈妈和姐姐不去,是阿婆带他去,就不愿意了。
张歆就去回了陈林氏。她把小强带在身边就是了。这孩子喜欢画画,最多浪费点纸墨。
隔了一天,陈林氏又提这事,除了小强,阿福也一起去,已经和两个孩子说好了。
顾实一家搬到城里的房子住。那边就是离酒楼近,地方便利,院子比较小,出门就是闹市。顾嫂不放心孩子出门,总设法要把青青和阿福关在家里。这两个孩子也是自由自在惯了,哪里受得了,反抗得厉害,弄得顾嫂在酒楼做活都分心。
张歆新居这边,除了陈四叔,只有小强一个男性。阴盛阳衰,恐怕对小强的成长不好。张歆就把阿福接回来。阿福迟钝些,毕竟大几岁,也不真傻。有他带着小强出门和邻居孩子玩耍,也放心些。
张歆之前一直把青青和小羊放在一起教。青青也觉得城里住着没意思,想搬来。孩子渐大,顾实两口子管不过来,也有点管不了了,也放心交给张歆,让陈林氏管教。
阿福还是好吃,但没有小时候那么嘴馋,而且懂得分享谦让了。从小在一起,两个男孩也有点类似兄弟的感情。尤其在外面,阿福很注意保护小强,看着哪个男孩对小强不大客气的样子,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拳,不管大小。
陈林氏为了这样的糊涂官司,都上门赔礼道歉几回了。好在邻里关系不错,阿福小,拳头不重,没让人家孩子真受伤。
陈林氏心里倒是喜欢这孩子,也不真禁止他动手,而是告诫他动手前先看看,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