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应该是一个非常恐怖的30秒钟的短片。”
“你看了吗?”
“没能看到,试了很多遍,在这个硬盘里始终无法播放,专家也不知原因何在。”
万俟昭已经打开了电脑:“那个程序是什么时候设定的呢?”
“很奇怪,居然是三年前。”宋毅来到万俟昭身边,盯着屏幕,“还有一个发现,庞秋恩死前浏览过的网页很单调,除了一些关于斑痕的医学网站就是他供稿的神笔网了,我尝试一一打开他浏览过的所有网页,却发现有一个神笔网的链接怎么都打不开,这个链接应该也是关于某篇文章的。喏,就是这个。”
万俟昭盯着这个以神笔网字母开头的网址,停顿了两秒钟,才尝试点击打开,果然如宋毅所说,无法打开。
“我请专家打开这个网址,他也无能为力。但以庞秋恩打开网址的频率来看,这个网址链接他几乎每天都会看。”宋毅望着万俟昭,问:“你是不是有新想法?”
“嗯,但不知道是否正确。”万俟昭按照昨天娃娃脸三人给出的关于《远逝之桥》的信息进行搜索,结果发觉……“居然和这个网址一模一样!”宋毅不禁惊骇出声,“万俟,你是怎么做到的?”
万俟昭摇了摇头:“不是我做到的,是碰巧我的伙伴在查的案子与这个案子实属一宗。”
“《远逝之桥》,春风夜雨。”宋毅读着网页上的信息:“这个人,是庞秋恩?”
“不,这个人叫闵鹄,也是水杉人,这里有他的身份信息。”万俟昭调出了闵鹄的身份证复印件。
宋毅不觉先看了看万俟昭,才看向闵鹄的信息:“这个身份证的地址,是水杉的一个集体地址。”
“哦?”
“也就是大学或者军队给集体迁移到水杉的人员统一办的身份证,我回所里可以查查看。”宋毅说。
“不用。”万俟昭直接登录了水杉师范大学的网页,在毕业生档案中输入了闵鹄的名字。
“他居然和庞秋恩是同班同学?”宋毅惊呼,来不及感叹万俟昭的神速思维。
万俟昭盯着屏幕:“而且,他的籍贯是江西九江彭泽县,这和庞秋恩的网名‘彭泽晚生’又是一个巧合。”万俟昭的眼睛眯了眯,“哦,这个人是校文学社的社长,同时还是‘文渊杯’征文大赛的冠军。”
“如果不是学生档案,我真会以为他们是同一个人。”宋毅说,“我想,他们两个人除了是同乡,一定还有着其他不解的渊源。”
“同乡还不好说,因为学校档案里庞秋恩的籍贯是北京。”万俟昭道,“这些事情,明天也许会有收获,据说追悼会上也有庞秋恩的同学。”
“听陈荃说,应你的要求请了沐姿参加追悼会。”
“对,我想通过沐姿向寒老了解一些情况……”万俟昭说。
宋毅看了看她,问道:“你脑中的案情有新的进展,对吗?”
万俟昭轻轻摇头:“很不成熟。”
“很不成熟?我的发问?还是你脑中的案情?”宋毅严肃着开玩笑。
万俟昭一笑,起身端了茶壶:“忘记给你倒茶了。”
“房东太太给准备的几瓶茶我都看到了,比婚宴的香槟还漂亮。”
“保鲜期只有三天,茶是昨天泡的,你拿回去后要在明天喝完。”万俟昭说。
“好。”宋毅微笑着喝茶,看了看玻璃壶上的标签,写着“池塘清浅”,字迹浓重有力,微微向右上方倾斜,另写着“茶材:碧萝春,荷叶,榄橄”,碧螺春里有错别字,另外,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橄榄”其实写反了。
“这个字应该不是你写的。”宋毅道。
万俟昭看了看标签上的字,是燕彤写的所谓魏碑。
“你可以写下来。”宋毅说。
“什么?”
“如果不想把想法说出来,那就写下来。”宋毅用瓜棱玻璃杯喝着淡绿色的茶,看着万俟昭说。
万俟昭望着办公桌上竹刻笔筒中的钢笔,以及泥鸭镇纸下面的藕色再生纸,取笔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宋毅凑过去看,字很漂亮,笔画飘逸但字形节制,字的内容是两句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毅从中挑出他感兴趣的字眼:“春风夜雨。”
万俟昭在纸上写下春风夜雨,同时还写下了四个字“桃李江湖”——“我在庞秋恩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落款,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万俟昭在“桃李江湖”的旁边写出了那四个字母TLJH。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话:诅咒(14)
“庞秋恩是桃李江湖,闵鹄是春风夜雨,看来,他们曾经不仅是同学,老乡,还是文友。”宋毅思索着说。
“我曾经在阅读庞秋恩手稿时发现了另一个人的字迹,这个字迹曾经对庞的手稿进行过少量的修改和补充,还有简短的评述。如果没有猜错,这个人就是闵鹄。”万俟昭皱了皱眉头:“闵鹄隐藏在一个不易被人发觉的地方。”
万俟昭在心里说:闵鹄的尸体和灵魂,隐藏在一个不易被发觉的地方。
宋毅想起了什么:“庞的旧物里除了手稿,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尤其是那几张名片……”
万俟昭:“他的名片夹里一共有十一张名片,”说着便取出名片夹,将十一张名片罗列在桌子上——“沐姿的,寒岳的,这个韩仁印就是寒岳,另外这两个是银行工作人员的。”
宋毅将剩下的七张名片一一细看:
焦力,初夏风出版社副总编。
李剑,《晴舍》杂志社总编,神笔网名誉专栏主编。
陈翱,赤地出版社编辑。
周信德,超光速快递,水杉市西城区红松枝路快递网点。
崔军,水杉市四方印刷厂。
赵奎,江铜电子公司业务员。
方鹤鸣,大仓化工采购员。
——“我相信你已经和这七个人联系过了。”宋毅说。
——“只联系上五个,而且价值都不大。”万俟昭说,“赵奎和方鹤鸣都换了手机号码,而且都已从名片上供职的公司辞职。”
宋毅将赵和方的名片暂时拿开,只留下其余的五张。
万俟昭道:“据沐姿说,焦力是庞秋恩的哥哥介绍给他的,我联系上了焦力,他还不知道庞的死讯,他很后悔当初没能慧眼识珠——他曾拒绝过庞秋恩的投稿。
“李剑,笔名三把剑,现在已经转行做影视剧编剧了,庞秋恩大学期间曾经在《晴舍》供稿,毕业后由三把剑介绍其到神笔网做编辑,因为是荣誉主编,所以对庞在神笔网工作的情况并不清楚。
“陈翱,目前依然是赤地出版社的编辑,他并不认识庞秋恩,只是近两年听说这个作者很火,但从没和庞打过交道。
“周信德,我去红松枝路的快递网点找到了他,他是这个网点的老板,已经做快递七年,他不认识庞秋恩,也没听说过,给他看庞的照片他也说没见过。
“崔军,四方印刷厂的前厂长,目前的接任者是他的儿子崔小达,这张名片是崔小达留给庞秋恩的,因为上面有他家的电话。他和庞曾经是大学校友,毕业后几乎没有联系过,他抱怨庞成名后不找他的印刷厂来印刷他的书,”万俟昭揉了揉眉心,“他和庞曾经住一个宿舍,但关系并不密切,他隐约记得庞在大学有一个校外女友,但名字不是沐姿。”
宋毅反复看了看这五张名片:“这批名片是庞秋恩大学期间积攒的吧?”
“何以见得?”
“如果我没有记错,《晴舍》杂志至少倒闭五年了。”
“对,”万俟昭望了宋毅一眼,“我推测这些是六年前开始积攒的名片,庞秋恩二十一岁还在读大三的时候。”
“何以见得?”
“因为这个名片夹是六年前的限量版。”
“哦~”宋毅点了点头,拿起陈翱的那张名片:“赤地出版社,很有名的出版社啊!我想再给这个人打一个电话。”
他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并摁了免提——
“是陈编辑吗?”
“我是陈翱,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对方是个好脾气的中年人。
“您好,我想问一下目前出版社还接受个人投稿吗?”宋毅说。
“虽然量少,但还是接受的,您从事哪方面风格的写作?可以接受自费出版吗?”
“陈编辑,我几年前曾经向您投过稿的……”
“哦?你是?”
“桃李江湖。”宋毅慢慢吐出这几个字。
“……哦哦!原来是你!你当年发给我的那些稿子里,那部《远逝之桥》通过了!虽然我只看到了前半部,但文笔真的很棒,我搞不懂当年你为什么突然就失联了?我当年给你打过好多电话,还给你回了一封很长的信,你的那部作品放到今天来看,也丝毫不比四年前逊色,没错,是四年前。”陈翱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突然失去音讯,也许有你的苦衷,我无权追问。这四年来我一直在市面上关注着这部作品,它迟迟都没有问世,所以我心里一直都存有一丝希望……年轻人,如果你要出版那部《远逝之桥》,请率先考虑我们赤地!”
“好的,谢谢您,等我考虑好会再次联络您……”宋毅慢慢摁挂了电话。
宋毅和万俟昭对视一眼,说道:“我不明白,如果说庞秋恩剽窃了闵鹄的作品,他为什么迟迟不发表?而仅仅是将半部稿件投稿。”
万俟昭的声音有些清冷:“也许,他只是想知道有经验的编辑会如何看待闵鹄的文笔。”
*——*——*——*——*
晚饭之后,万俟昭赶去了那个位于红松枝路的超光速快递点,再次见到了周信德老板——快递行业就是这么辛苦,加班到夜里是常有的事。
“你又过来了?”周信德作为老板也不轻松,他还在清点着今天收的快件。
“周老板,不好意思,还要耽误您几分钟。”万俟昭站在堆满大小包裹和电动车电池的凌乱房间,“您认识闵鹄吗?”
“闵鹄?”周老板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有点耳熟,想不起来了。”
万俟昭把闵鹄的身份证复印件递过去:“就是这个人。”
周老板看了看:“哟,这不是小闵吗!认识认识!说起来也是几年前了,他在我这儿干过快递员!”
“大概几年前?”万俟昭问。
周老板停了手,想了想:“差不多三年前了,我记得当时是他一个表哥从报上看到了我们的招工广告,给他打电话报了名。说起来,他那个表哥真是个大好人,他跟我说他这个兄弟家里遭了难,需要钱,但还死活不要这个表哥的施舍,老话儿说救急不救穷,也是这个理儿。唉,这表哥就想了个招儿,自己垫钱放到我这儿,让我当底薪发给他兄弟,一个月一千块,在三年前可不是个小数儿!”
“小闵一直都不知道这个事儿?”万俟昭问。
“不能让他知道,答应了他表哥的。”
“您见过这位表哥吗?”
“没见过,我们就打过电话,他把钱打到我卡上了,一次就付了三个月的,三千块钱。小闵在我这儿也就干了三个月,后来就不辞而别了,可能是找到挣钱多的活儿了。”
“小闵住哪儿您了解吗?”
“好像是住在东郊那边儿。”周老板回忆。
“那儿离咱们这儿很远啊!几乎横跨一个水杉!”
“那可不,小闵每天都蹬着破自行车上下班,有时候我看他可怜就让他把这儿的快递电车骑回家。那孩子的身子骨好像也不太好。”
“哦?”
“反正挺弱的,戴着个眼镜儿一脸的文气。每天都跟睡不醒似的黑着眼圈儿,一脸的可怜相儿……”
*——*——*——*——*
周日,椿树街,暖风如薰。
庞秋恩的追悼会就在椿树街尽头的某个出租会场举行。
万俟昭很早便赶到了,身着黑色衬衣,手持一束白色姜花。
陈荃一身素白衣裙,面容有些憔悴,她看到万俟昭,将手中袋子里的白绒花帮她别在胸前:“万灵媒,你到的真早,其实也没什么活儿了,昨晚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把会场布置好了。”
陈荃带万俟昭去见庞秋恩的父母及哥哥:“这一位是秋恩生前的好友。”
“在下万俟昭,说是庞先生的书迷更准确些。”万俟昭自我介绍,然后微微颔首:“请节哀。”
庞秋恩的家人低首还礼,其兄接过万俟昭手中的姜花摆放在灵台上,万俟昭来到庞秋恩的遗像前鞠躬。
庞秋恩的哥哥看了看那束洁白芬芳的姜花:“看得出你很了解秋恩,姜花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花。”——整个会场的布置也皆是以白色和黄色姜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