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黛她们三个也出了一口气,陛下走了,所有人恭送了陛下,自然也开始往外走,然后邵蕴华悲剧了,陛下单独在勤政殿召见她。瞬间腿就软了,忠义侯的心也是突突突的跳,不过口谕就是口谕,没有你们反驳的余地。邵蕴华乖乖的跟着红/袖女官前行。
到了勤政殿的门口,邵蕴华真想落荒而逃。
“世孙莫要紧张,陛下私底下规矩不多,和气的很。”红/袖是女皇身边的大女官,有面子的很,这会儿给这一句提点,也是卖邵蕴华一个人情。
“嗯嗯,谢谢你。”邵蕴华连连点头,说完又从怀中掏出帕子,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
红/袖完全没有耻笑之心,反而对于邵蕴华是有些同情的,别说她这么一个养在深闺的小姑娘,多少朝中大臣在独自面见女帝的时候不是战战兢兢的?
邵蕴华进入勤政殿,依旧保持着微微垂头,目不斜视的样子,脚步轻而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邵蕴华行礼,对于行礼她已经做了很多次,也算熟练工,这会儿倒不是不担心自己出错。
“平身。”
“谢陛下。”
“迁丁一事,你可有腹稿了?”
邵蕴华心里一紧,还是问了,幸好她有准备,连忙道“回陛下,臣已经思考了一些可行方案。”
“回去,拟个奏本送上来。”
“是。”更加松口气,没当面儿问,写奏本那就更可有群策群力。
“此次迁丁共计迁三千人,户部已经统计出来,十六岁的共计七百六十八人,十五岁的共计一千零一十二人,十四岁的是三百零七人,剩余的九百一十三人都是十三岁。”秦康乐说道这里,顿了一下,又道“朕准备为你们预备六人马车,你认为一共需要多少辆?”
邵蕴华眨眨眼。这是考算数?不对,女皇陛下绝对不会这么单纯,不过她现在想不到究竟考什么,因此就是想了想,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臣需要五百三十辆。”
“你和其她三十人所用之物另有配备。”
“不是,臣多要的这三十辆是担心路上有人生病,躺下休息不耽误路程,也避免路上损耗。”邵蕴华是做过功课的,历来迁丁,因为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差役欺压等等原因,皆有损耗,也就是中途会死人,所以这一点儿邵蕴华是想过的。
秦康乐点点头,对于这个回答,她非常满意,随后又问“你当待这些人如何?”
邵蕴华懵了,这是啥意思?忍不住抬头看龙椅上那位九五之尊。
“朕的意思是,你如果同她们相处。”
邵蕴华看到女皇陛下嘴角的笑容后,脸上涨出了红晕,自己怎么就直视天颜了呢?不过这会儿她没工夫后悔,她想了想,老老实实回“陛下,她们与臣年纪差不多,臣必当以姐妹待之。”
“好。”秦康乐脱口而出,很是高兴,对于原本对邵蕴华太过率直的性子不太满意的她,这会儿又多了几分满意,直就直吧,水家与沈家女够圆滑就好,总能帮着她,因此又提点了两句“你待她们如亲姐妹,将心比心,她们自然也会敬你,爱你,凡事一体两面,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是,臣谨遵陛下教诲。”
“此去云地,上高路远,若是有何事不决,可便宜行事,你做主便是。”
邵蕴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忽然就懂得了书上曾经写过的,为何为了报君恩可以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今她愿意如此报君恩,这是给了她多大的信任,多大自主权?便宜行事,完全让她说了算。连忙跪下“臣必当竭尽所能,已报君恩。”
“先下去吧,回去将奏本呈上来。”秦康乐也挺高兴。
“臣遵旨。”随即跪下“陛下万福,臣告退。”站起身,退三步,倒退三步,这才转身出了勤政殿。
离开勤政殿之后,邵蕴华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就是拿出帕子擦汗,吓死了好么?随即又想到女皇陛下嘴角的微笑和又给解释的话,好吧,女皇陛下还是很和气的。
忠义侯依旧在偏殿等着,这会儿看孙女儿出来,完好无损(秦康乐我真不是鲨鱼),长出了一口气“先回去吧。”
“嗯。”
祖孙二人上轿回府,这会儿的忠义侯夫人都快都快将脖子伸长颈鹿了,就担心孙女儿独自面对女皇陛下应对不好(邵蕴华被拎去勤政殿,忠义侯就命自己的随从给家里送了信儿)。
“夫人,侯爷和小娘子马上回府。”
“他们脸色怎么样?”
“回夫人,据说小娘子应对得体,被陛下夸奖。”
“老天保佑。”忠义侯夫人的心落回去一半儿,另外一半儿没见到人怎么的也是不放心。
果然一会儿的功夫,祖孙二人就回来了,侯夫人一看两个人的脸色,心终于落回了原位。
“祖母,陛下很是和气,并没有问什么。”
“嗯嗯,都饿了吧,摆放。”一看孙女儿还是活蹦乱跳的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命人摆饭。
祖孙三人一起吃了一顿饭,邵蕴华胃口大开,早晨的时候那叫一个紧张忙乱她统共就吃下去三个糕点,又是站,又是跪,还有点儿小惊吓,能不饿么?这会儿正好狠狠吃一顿。
吃完了,忠义侯夫人才问女皇陛下都问了什么,忠义侯也听着,坐轿子的时候邵蕴华还有点儿回不过神,忠义侯也就没打扰她
“陛下如此厚待你,你万万不可恃宠而骄,反而当事必躬亲,事事妥帖能报君恩。”忠义侯很高兴,非常高兴,忠义侯府都多少年没接到差使了?这会儿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实权的事儿,必须要做好。
“嗯。”邵蕴华点点头。
“这腹稿你准备怎么写?”侯夫人比较关心这个。
看着祖父的目光也看着她,邵蕴华道“祖父,祖母,其实我想过了,陛下没有殿中问我,而是让我回来写,是不是就是想让我也问问其他人的意见。”
两个人点头,忠义侯说“我和你祖母前些时已经给你一些建议,如今我们自然帮你。”
邵蕴华却摇了摇头。
“怎么,你难道觉得祖父不成?”看到孙女儿摇头,忠义侯真是心塞塞。
“祖父,您不能同我一起到云地,所以我想陛下必定不是让您或者祖母来帮我?否则朝廷之中人才济济,不乏治理一方成功的佼佼者,为何陛下没有让人群策群力写腹稿呢?”如果是以前的邵蕴华绝对说不出这一番话,今天的紫极殿,今天与女皇的谈话,还有这些日子以来的恶补,邵蕴华终于不一样了,不在是深闺小娘子,而是一个又自己政治见解的人。
侯夫人目瞪口呆,这番话,这番话如果不是她亲耳听到,她万万想不到是自己孙女儿说的。
忠义侯也是一愣,其实他怎么多年没有差使做,也怪不得两朝皇帝,忠义侯有点儿死心眼,没有那么灵透圆滑,早些年带兵伤了腿,虽然走路生活无碍,但是带兵已经不能,开始先帝那会儿也让他办别的差使,可惜办的委实一般,所以渐渐也就不用了,秦康乐在勤政殿那么久,自然知道忠义侯的斤两,所以也就没用,因此并不是皇帝故意忽视他,而是他就那么大的本事,如今孙女儿说出这番话来,立刻好似醍醐灌顶一般,对啊,朝廷那么多的人才呢,陛下都没用,用你去帮忙吗?
“那你的意思是?”忠义侯有些迟疑,他拿不定主意了。
“我想让我回来写奏本,还没说个时间,所以必然是要人帮忙,可是又肯定是不能去的朝中大臣,孙女儿想了一路,应该是想让我同水黛,沈芷芳,梅馨甚至于其她三十名小娘子商议,然后共同将奏本呈上去,我们是去的人,我们是治理的人,所以要看的是我们的能力,我们的看法。”邵蕴华说的很长,但是说的很清楚明白。
忠义侯夫妇都听明白了,吧嗒吧嗒滋味儿,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对孙女儿不禁刮目相看。
“既这么着,明日你便请人来。”
“嗯,我想先请头名三人,和她们有个初步的计划,然后再将其余人请到府中,征询一下她们的意见,也彼此了解一下,将来也能快速的融合在一起。”邵蕴华这些天真没少费脑子。
“好好好。”忠义侯乐的合不拢嘴,忠义侯府后继有人呐
☆、29。第二十九章
对于水黛,这是好朋友,不用下帖子,随便打发个人去就行,但是既然这是公事,那么就不能如此随意,因此邵蕴华规规矩矩写了三份帖子,分别派人送去。
水黛接到帖子后,给了送信婆子的赏钱,然后捏着帖子有点儿愣,她和邵蕴华认识,除了第一次正正经经下帖子,平日里就没有这时候。
“相公,夫人。”水黛正在疑惑呢,外面有仆妇的声音响起。
水黛连忙站起来迎出去,果然是自己的父母“父亲,母亲。”
“接到邵家的帖子了?”
“是。”
水孝坐下,缕着胡子,点点头“不错,忠义侯世孙倒是聪明,你看看帖子,肯定不止邀了你一个人。”
水黛打开一看,前面都是客套话,后面果然写了,邀请她还有沈芷芳以及梅馨,看了父亲一样,父亲什么时候还能掐会算了?
看女儿疑惑脸,水孝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脸上都是笑意“陛下命她写到那边如何治理的腹稿,没有在勤政殿直接问,也没给她时间,这就是让她找你们一起商议,为的就是看你们的能力,她猜到了,可不就是聪明?此举必合圣心。”
水黛恍然大悟,随即一笑“父亲也猜着了。”言下之意,父亲也聪明。
水孝摆摆手“这不算什么,为父什么年纪?在朝堂之上又多少年?难得她一个闺阁小娘子也能想的如此通透。”说道此处,颇为赞赏,他没猜是忠义侯提点的就是因为朝堂中认识多年,忠义侯绝对没这个脑袋,想到此处又有些黯然,自己的两个儿子脑筋就不够灵活。
水黛点点头“谢父亲教诲。”
“你自己也好好想想,其实陛下并非要你们写的多好,朝堂上人才济济,随随便便写的就比你们的都好,主要是看你们的能力,至于看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灵活应变,云地那边去的人少,环境也不够好,突发状况肯定多,老成持重固然可以,创新和灵活才是陛下欣赏的。”相比较于忠义侯,水孝告诉自己女儿的那绝对是金玉良言。
“女儿谢父亲教诲。”水黛不傻,立刻恭恭敬敬的行礼,原本有些想不通的地方这会儿堪称是茅塞顿开。
水孝点点头,有点儿得意又有点儿心酸,如果是教导儿子就完美了,可惜家里那两个不争气的,至今老大也不过是正五品,唉!
第二天一早,水黛占据地利的便宜,自然是第一个到的,邵蕴华接了她,两个人拉手往里走,邵蕴华开始说“一会儿她们到了,我们一起商量商量这腹稿怎么写。”
“嗯,昨儿我父亲还赞你聪明呢,说你此举必合圣心。”
邵蕴华眉眼弯弯,水黛父亲的本事她知道,这会儿得了这个夸奖,那就说明她没想错。
这般说话的功夫,那边沈芷芳和梅馨也到。
沈芷芳的父亲以前是吏部尚书沈焕,祖父病逝,他父亲守孝三年,如今任职浙地郡守,她们家在秦朝算得上排名前十的世家,在京中自然有空宅子,不过她没住,有亲表姐(德沛长公主)在,她去住空宅子,岂不是让人笑话?所以她今日是从德沛长公主府过来的,也在一条街上,倒也不远。
唯独梅馨是穿过了京城过来的,梅家本就不是高级世家,在京城没有宅子,又因为从逆,亲戚都绕着走,因此她住的是客栈,梅家有钱,她住的也是一个小院子,陪着她同来的还有叔叔,也不是朝堂那块料,接到邵蕴华的帖子,很是不解其意,与叔父商量,她叔父也不懂,两个人只好压下满腹的疑问,起了大早而去。
因此沈芷芳和梅馨是一起到的,帖子上面有时辰,两个人都提早一刻钟到了忠义侯府。
邵蕴华自然迎接,作为客人的水黛按理是不用动的,但是她同邵蕴华交好,也算半个主人,因此跟着一起迎出来。
梅馨十八岁,邵蕴华十六岁,水黛十五岁,沈芷芳十四岁,按照女皇陛下前世的标准,除了梅馨之外,这是妥妥的非法雇佣童工,不过这会儿可没这次词,四位小娘子很快就熟悉起来。
邵蕴华性格活泼,此事也是她主理,因此她的发言较多。
“你们说,我们这次去那边,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安排这三千人?”
“我看古书中的记载,无外乎到那边安家落户,开垦良田。”沈芷芳家中书多,此次她出来完全是因为德沛长公主的书信,父亲不敢怠慢,很是给她恶补了很多知识,来到京城,表姐又给她恶补一番。
“这个我也看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