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妃-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你喝,不是枉费你叫了我这么多年的‘容若哥哥’了?”
  容若笑得灿烂,灿烂得不像他平常开心的样子。
  过犹不及,我见他这般心里直酸。
  “容若哥哥……”我用衣袖遮住嘴唇,小心地唤住他。
  “不碍事,几杯水酒而已。丝绢我会收好,不会让你们担心的。”他一饮而尽,大笑将杯口朝下以示尽杯。
  景兰不知这些意思,坐在我身旁倒一个劲儿地叫好。
  我小尝些菜,见景兰已跟恭亲王常宁的福晋纳喇氏套上了近乎。我的精力都在容若身上,对这喧嚣繁华之下穿梭于嬉笑人群中的清消背影,我竟有一丝同病相怜之感。
  长情的人难得,长情的男人更难得。
  我抱怨身体不适,告了景兰一声便离席出去透气。
  纳喇家倒是气派,丝毫不逊于纯亲王府。
  我走过一条小桥,在池塘边静坐下吹了会子风,又绕过一幢阁楼,最后瞧到了围墙。我左右张望了一会儿,并没有人往这边来。黑洞洞的,光有阁楼上的两盏贴喜字的红灯笼,照得人精神红晃红晃的,怪碜!
  我往回赶了两步,转头瞧去,那红光依旧幽幽然然的,心下一惊,花盆底儿在一颗大的鹅卵石上打了滑。我仰头朝身后翻去,心里还庆幸就算摔个人仰马翻也是僻静地方,没人看见。
  哪知苍穹里的星星零散地落在眼睛里只一瞬,一双亮晶晶的、同隆禧有几分相似的双眼盖住了星星、跳进了视线里。
  那双眸子让我滞顿了半刻,这才发觉腰际上紧箍着一只手。
  我心里羞愧,虽说半夜,可也是孤男寡女的,传出去多有不便。于是咬牙低头特意不让他看见我的模样,想着就算日后在街上遇到了,也认不出来、省了麻烦。匆匆道了谢便撒丫子地跑了。
  夜色迷浓,我在纳兰府绕了几圈,这才发现自己迷路了。
  下人们都去前堂伺候前来的达官贵客,这僻静之地自然极少能见人了。
  我左顾右盼,时而奔跑,时而小走,却依旧在几座亭台楼阁里穿梭。
  “你怎地还在这里?”
  后项里幽幽传出一不紧不慢的男子声音。
  我大骇,腿脚一软,手肘突然被人托住。
  莫不是遇上了鬼魂?
  惊恐之下,手肘立刻向后一拐。只听得“噗通”一声,手背上顿时润了几滴水。
  “你没事吧!”
  我抹黑走过去瞧那黑漆麻乌的池塘里一沉一浮探出半个光额。这个男人似乎懂得些水性,他向岸边划来,我幸喜他没事儿可转眼又怕了。
  “我、我对不住你!”随手扯下一块绢子,扔在他已经攀上石阶的手臂旁边,一边说一边向后退去,“绢子给你擦水……我不是故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入宫

  康熙十五年五月,三藩之乱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开始有利于清军。
  我想有生之年,便再也不能与他相见了。
  景兰最近为了我选秀的事鞍前马后,光挑选上等的车马和装饰物都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仿佛是越忙碌越开心,她的脸上总洋溢着一种不散的欣喜。
  景兰说,各旗选送的秀女都是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的。输人不输阵,景兰为了彰显我的尊贵费尽心思挑选了又高又壮的马和新漆的车子。
  选秀那天,阳光清新,空中飘散的气息夹杂着一股女子脂粉香气和待选之心的浮躁。
  我在娘的泪眼中上了车。她原本是想送我至宫门口的,可碍于以往我们在京城中认识的人不少,抛投露脸的总有不便,娘只送了我百步便被方管家劝止了。
  我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努力平心静气地宽慰她,可说笑最后,却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即便我能中选、能得宠,也不能像一般的妃嫔那样有机会接待自己的家人入宫。
  此去经年,母女离别无以再见。
  “收收性子,不能再任性了;少言多察;千万别得罪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娘跟了马车一路,也留下一路的叮呤。
  我点点头,吸气收进眼泪,目光落在跟随娘不远的含阡和姨娘。
  “方管家!等等!”
  “吁——”
  马停下脚步,帘子被方管家打起,我下了马车,扑进娘的怀里:“娘!您老日后要独自照顾自己了。”说罢,我向后拉过含阡的手,“含阡,我娘就拜托你照顾了。”
  “姐姐,你放心吧,我会待大娘同我娘一般的。你也要好好顾着自己。”
  我摇摇头,苦笑地抚过她的眼角。回手将藏在袖中的簪子掏出,将要□□她的发髻。
  “这是……”她急忙退后,眉黛微蹙地盯住我指尖的“万锦迎春”。
  我默认,算是庆幸地欣喜了一点:“是,我早知了。”
  迈前一步,簪子稳稳落入她的云鬓之中,肌肤的白皙与宝石的光彩交相辉映,人儿也显得绰约多姿。
  “这簪子极是衬你。”我顿了顿,指尖在那颗泪一样的宝石上婆娑了几道才收回来,“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姐姐……”含阡追上前几步,我朝她们挥了挥手。
  疏影悲伤地望了我一眼,奔上前去向娘跪地叩了三个响头。
  娘捂泪受领,将疏影扶起:“好孩子,你只照顾好小姐,就算是报了我对你的救命之恩了。”
  疏影狠狠点头,抹去泪水将我搀回车内。
  方管家见此,不由得长叹一声,撂下帘子。
  “姑娘,我们要出胡同了。”
  我盖嘴“嗯”了一声掩住哭腔。只听得外面“驾”的喝毕,身后传来了娘撕心裂肺的哭喊。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一路上车水马龙,不知怎地心里越发悲凉。不像选秀,更像上战场。
  按照“排车”②的要求,参领将我的车排在了选秀队伍的前面位置。车入地安门在神武门停下,尖细的男人声音在车外响起。方管家轻唤“姑娘”,便挑起了帘子。
  那个怪声的男人皮脸儿干净,右手刚将一包银子塞进左手袖筒里,细眼打量了我一遭,方才笑道:“姑娘快请吧。”
  我望向方管家。
  他朝我微微颔首:“姑娘必要保重。”
  我默然点头,打了一个不容易察觉的千儿,了表谢意。
  疏影搀我缓步走向神武门内。
  迎面的长巷是望不到底儿的路,扑来一阵大风,吹迷了人的双眼。
  门外还有女孩子们的惊叫声和马匹的嘶鸣,隐隐荡漾开来,像尘埃在空中摸不到边地散开了。
  我回首望见方管家捂脸遮风,狂风将他的长褂下摆拍到了胸口。他身边的马车车檐树挂的红绸牌子“啪啪”地直拍崭新的车壁。
  灯盏幽幽晃晃,牌子上的寥寥数字在风沙中隐约可见——
  “满洲正黄旗郎中拖尔弼之女万琉含陌”
  第一卷完
  ——————
  ①排车: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称为“排车”。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车树双灯,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
作者有话要说:  

  ☆、静观

  在户部官员的带领下,一行人在顺贞门外等候挑选。
  上三旗秀女倒是没多少,大约也就两三百人。
  初选的次序和排车的次序是一样的。除非是那些明显的歪鼻子大小眼、体有恶臭,实在入不了皇帝鼻眼的会在初选被刷下,一般都会通过初选。
  “郭络罗明端,通过。”
  “谢谢公公。”
  照例的塞了银两给人。我丝毫不意外。
  “你瞧她那模样,趾高气扬的,哼!”
  身右传来窃窃私语。
  我低首眼角斜睨那人一眼,瞧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娃子。长得颇有几分姿色,一身官绣的艳桃色圆领短袖绣百蝶紫藤襟旗装衬得人肌肤娇白水润,头上梳着两把子,发中间插的一朵水蓝色的芍药绒花,这又红又蓝的,倒显得她活泼可爱。
  可惜活泼可爱,总是容易闯祸而不自知。
  我向后方挪去一小步,不经意地将距离拉开。
  郭络罗氏显然耳尖,反身过来的时候,眼角眄顾这边。目光划过我的面庞,落在身体右侧。
  “玉栎。”玉栎身边、穿靛青色旗装的女子扯住她的衣袖,小心提醒道。
  不过或许是觉得自个儿姿色上乘,倒有些不知收敛了。
  “怕什么!她有姐姐,难道我没有吗?”
  我悟了她的话,想来秀女们议论的宜贵人之妹应该是这位郭络罗明端了。明岚、明端,倒是家族排字的取名法儿。
  “你?”方才还寄心于皇城巍峨的秀女们,听了这话儿倒是纷纷耳聪目明起来,全都围了过来:“我记得你是纳喇家的,莫不是……”
  女孩儿骄傲地一仰头,大声说道:“你们所猜的不错,去年刚诞下皇子的通贵人正是家姐。”
  我就说这名字听着耳熟,可却没记得玉桐曾有过这样的一个妹妹,想来是族妹之类的旁人。
  唉,惹祸不自知,倒连累了旁人。
  “呀,难怪我瞧你一身的绫罗绸缎,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原来是纳喇家族的人儿。果然是倾城佳人呢!”
  “唉,你有这样一个好姐姐,他朝必能承恩御前,我们这一干人等可是万不及你了。”
  “姐姐要是得了宠,可不能忘了我们呀!”
  “你比那位可强多了,定能得宠!”
  “对了,我听说宫中还有位惠贵人,不知……”
  秀女们你来我往,就差不把这个空有其表的美貌女孩给捧上天了。
  我偷眼瞧了那位郭络罗明端,她面上含笑如常,手心里却把绢子给绞得皱巴巴的。
  玉栎必是家里娇宠惯了的,不知这明里暗里的陷阱。
  我看那几位内监早已皱眉,手指便悄然抚上项间的碎珠项链,染了樱粉色凤仙花的指甲摸进珠子之间的细线,一掐、一磨、一扯。只听得大珠小珠琳琅跌落的声音,珠子顿时从身上滑下,弹在地上,滚到那群人脚边。
  我一边致歉一边去拾珠子,趁机把人群给拨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静观

  通过初选的秀女转而被带到了御花园。
  御选秀女的地方本有三处: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具体安排也要看后宫之主皇后的主意,只不过仁孝皇后①刚去,皇上未立皇后。原本是昭贵妃代理后宫之事,但她体虚多时、长年卧病,后宫之事暂由怡妃协理。
  怡妃②,也就是活捉额驸吴应熊有功的一等公佟国维之女,也是当孝康皇后的亲侄女,皇上的表妹。
  我绞玩耳边的鬓发,心里琢磨着在纯亲王府里那位老嬷嬷说的话。这边已有内监将参加复选的一百多人分六人一排,标着门第姓氏的铭牌统一挂在胸口右侧,选中的便留下铭牌,叫做留牌子,没选中的便叫撂牌子。
  满蒙汉三旗是一同初选的,初选费时不长,一个时辰便完了,只不过初选地儿不在一处,算是内务府合理统筹内监的功劳了。我在排序的过程中,见到了不少汉旗佳丽。
  首推是汉军正蓝旗闽浙总督李率泰之女李紫歌,她大约十六七岁,比这些年少的女孩子们多了一份娴熟的气质。肤白胜雪、眉黛如画,秀鼻樱唇,如同白宣上的一朵雏桃;眼角闪烁如含霜泪,顾盼间的目光像是一段婉转悠扬的琴曲,撩人心弦。
  其次是汉军镶白旗佐领王秀峰之女文佩,容貌相比李紫歌稍逊,眉目不如其清丽,但笑容甜美、双颊有窝、长相讨喜,颇易与人亲近。此次通过初选的汉八旗秀女多愿同她相处。
  再次是汉军正白旗三等侍卫袁闵芳之女袁秋霖,应该才十三岁的样子,一双小鹿儿似的眼睛晶亮亮,带着些怯弱,如枝上小鸟一惊便飞闪,是小孩子家的顽皮可爱。
  再瞧瞧满八旗这边,除了方才引起骚动的纳喇玉栎和郭络罗明端还能端得上台面,倒也不见什么称得上美人儿的女娃了。
  “皇上驾到!”
  兀地听到内监宣来,四百人齐齐跪倒在地,埋首齐呼“皇上万岁,怡妃娘娘万福金安”。
  领头的内监见我们拜服无错,脸上稍微缓了颜色。
  “都起来吧。”
  琉璃珠帘后面的女人声音尖细,却似有一种刻薄之感。这是替自己的夫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