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间何处问多情-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手握上门环,轻轻的拍打着,深幽的声音层层荡了进去。
  短暂的等待却像是年岁的更迭,长的仿佛时间静止,才远远的听到一声苍老的答应声。
  只闻声,脸上的笑容已浮现,在门陈旧的咯吱声中,绽放而出,“安伯,许久不见,身体可还硬朗?”
  浑浊的双眼眯了眯,他的脸上立即露出兴奋的笑容,“是风小姐啊,一别数载,差点认不出了。”
  急急的让开位置,“快,您快里面请。”
  扶上他老迈的胳膊,我笑着摇头,“老人家还和我这么客气?”
  “不是,不是。”他语气激动,连连摆手,“只是没想到、没想到。”
  一入门,阵阵药香迎面扑来,又是一年的春暖花开,药圃中的草药开的正盛,粉嫩清雅随风摇曳,吸一口气,满满的全是舒心的气息,“您身子可好?”
  “好,好。”他忙不迭的点头,“少爷也好,也好……”
  看看天色,目光转向不远处的院落,“这个时辰是他诵经的时辰吧,我晚些再去打扰。”
  声落,雪白的衣袍翻飞起一个小角,从藤蔓遮掩的门边透了出来,人影缓步,端立树下。
  柳枝柔柔,拍打在他的肩头,一方翠绿中,白色如雪清傲,手中珠串殷红剔透,俊美的容颜上更添了几分圣洁超然。
  静静的凝望,淡然的表情看不出半分喜怒,人影立在树影之下,沉融为一体。
  “莫公子,许久不见,可好?”
  佛珠轻轻转动着,仿佛是他唯一的回答,清风吹动了发丝缕缕,那双眼瞳下思绪跳动。
  清雅的嗓音缓缓流泻在耳边,“我还是看低你了。”
  不言,只是轻摇着头,笑容依然。
  “我以为你看不穿,却不料说放就放下。”他的表情淡淡的,眼中却有欣慰闪烁,“我错了。”
  “如果我当初被杀戮蒙了心智,你却没能感化,是否有些与你的慈悲心怀相悖?”
  他微怔,目光闪了闪,很快迎了上来,摇了摇头,“我是不忍。”
  红色的珠子在手指尖滚动,他平和开口,“在意你,便懂你痛,知你错,却也不忍阻止。无力改变,唯有离开。”
  低垂下头,脑海中浮现的是那段时日完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后的疯狂,以他的慈悲,已是诸多隐忍了。
  “对不起,让你记挂了。”不知道为什么道歉,只觉得对不起他,一直都对不起。
  “我不是那个能改变你的人。”他动了动唇角,颇有些苦涩。
  我摇头,“若不是你,凝卿绝不会保留最后一分慈悲之心,绝不会轻言放下。但是你放弃渡我,便失了普度众生的心,这是你欠我的。”
  “你果然变了,以前的你是不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垂下手,雪白的袖子在风中飘飘,很有些谪仙的飘逸,“竟也知道颠倒是非来达到自己都目的。”
  两人对望,忍不住的笑出声,很随意很悠扬,在风中轻快的传开。
  “教我医术。”我扬起笑脸,面对他的容颜,“既然我承了你的命,就该承下你的使命。医者天下,天下不需我医,便唯有做名医者医人了。”
  “这是你的决定?”
  点点头,双手背在身后,抬头凝望他的眼,“凝卿自认为是个不算太傻的徒弟,不知你愿不愿收我?”
  “学医者,要心平气合,忍苦受累,山间采药风餐露宿,始终要报着仁怀天下不求回报的心,你能做到吗?”目光温柔,语声清慢,“医好了不过得句谢,医不好只怕是无数记恨与诅咒,这世间没有神医,没有人能保证治好,可是求医者往往不是这么认为的,你能忍受这些吗?”
  他每问一句,都扬起尾音,很慢的一声疑问,再重重的看我一眼,几句话却说的特别沉凝特别悠长。
  与他熟识这些年,从未听过他的抱怨,这几句话却让我听到了他心底的无奈,他不介意世人的眼光,可不代表他愿意让我也接受世人如此的对待。
  医者的冷静,未必是看透了生死的从容,更多的或许是无能为力的沉重,在心头一声惨然叹息。
  “如果我说,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作出的抉择,你愿不愿意呢?”不答反问,亦是同样平淡的语气,“你认为我能不能做到?”
  他沉吟了很久,很久……
  “或许亦师亦友,才是我们之间最好的定位。”柳絮飘飘中,他颔首微笑,丰姿渺渺。
  谁说女子报恩的唯一手段是以身相许?我许不了莫怀旻恩爱情深,却承了他的衣钵,他要的是妙手世人,我还他一个人间悬壶,这是他所向往的,也是我真正为自己心意而做的事。
  学医,辨药,习针,枯燥又安谧的生活过充实而飞快,莫怀旻对我从未有过半分藏私,近乎是倾囊相授。
  偶尔,云崖会来探视,告诉我外界的消息。
  世间再无“红云”“梁墨”,风翊扬和易清鸿携手天下,定国号为“宁”。
  给百姓一个安宁的世界,给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一字“宁”太为不易。
  唯一出我意料之外的,是他们谁也不曾登上那个最令人向往的位置,风翊扬承下了摄政王的位置,易清鸿冠上了监政王的头衔,而那明黄最高,却给了另外一个人——姐姐的儿子。
  终于明白,风翊扬那一句若是儿子之后隐而未露的话,不是忌惮不是恐惧,只是若为子,皇位有人承袭,天下有人掌管。
  我,还是低估了他的胸襟。
  转眼十年,我不曾走入过京师半步,不曾去见过他们一眼。他们也不曾给我半点消息,仿佛彼此就这么断了一切,不再有任何瓜葛。
  转眼,已是十年。
  142、情缘难续 卿归何处?(大结局下) 。。。
  江水清冽,缓缓流淌,水声浅浅,夕阳余晖中,不少女孩汇集,站在岸边笑闹着,手中一盏红莲河灯,期盼着。
  “风姨……”稚嫩的娃娃喊着我的名字,手指拉拽着我的裙摆,“您在干什么?娘让我喊您回去吃饭呢,说一会要赶着为您放河灯。”
  伸手把粉嫩嫩的娃儿抱起,捏了捏他的鼻子,“谁说我要放河灯的?”
  “可是娘说要给您放。”他蹭在我的颈项间厮磨着,“她说您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要祈求老天保佑您,还说,让弟弟随了您的姓,过继给您当儿子。”
  “啊……”我摇头,“你娘可真见外,我不过是名医者,治病救人是职责,没必要如此。”
  “可是。”纯真的娃娃完全没有半点隐瞒,嘟着粉粉的唇,“娘说没有您就没有她和弟弟的平安,您如此好心的人不能无后。”
  无后!
  又何止是我?
  他们,怕都是未娶。这些年四处行走,坊间流言听得多了,唯独没听到他们成亲的消息。
  我们有风家的姓氏,谁都没有为风家尽孝。
  娃娃在我怀里扭动着,拽着我腰带上的穗子玩的开心,“风姨快点回去嘛,我还想您一会带我来看河灯。”
  “好,好,好……”拗不过性急的小子,我转身朝着河岸边的人家行去。
  十年,我不曾再踏足这曾经属于“红云”的京师,属于我成长的地方。随着游历的步伐才回到这里,却碰上小笙的娘即将临盆,胎位不正和产时过长,眼见着就是一尸两命。
  救了她,她却因为元气大伤久久卧床,不忍她那憨厚的夫君手足无措不会照顾,我索性留了三个月,这三个月的照料,让我来不及多走几步去看看曾经荒废的风家大院,唯有面对着清清的河水,遥望前方不远的那座石桥。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放在心里太久的东西,会在熟悉的景物前一一展现,心里遗忘的过去,清晰的就如同昨天。
  “风大夫。”小笙的爹热情的招呼我,憨憨的笑容透着河边人家特有的朴实,“今天晚上您去河岸边走走,您外地人不了解,今天晚上可会好好热闹一番。”
  我默默的点头,清浅展颜。
  “前面不远处的‘情缘桥’您可能不知道吧。”他笑容可掬,“传说在这里遇到自己的爱人,就能携手一生的呢,我和孩子他妈,也是在这里结识的。”
  里屋里传来娇嗔,似是责怪他将陈芝麻烂谷子翻出来说,不难听到声音里的甜蜜,让人意会。
  “情缘桥”,爱人,一生一世。
  多么甜蜜的字眼,恍如隔世的记忆。
  “您去走走,再放个河灯,说不定就能遇上自己一生的伴侣。”他犹在说着,“您这么好的人怎能没有好男人疼,老天一定会保佑您的,一定。”
  笑笑,已是食之无味了。
  索性放下手中的筷子,“那我可以现在去看看吗?”
  “嗳、嗳。”他连声应着,急急的拿起一个河灯放到我的手中,“这个是我自己扎的,您要是有什么心愿就写上,放进河岸中就行了,别嫌粗糙。”
  “怎么会。”我莞尔,牵上小笙的手,“走,风姨带你去看河灯。”
  河岸边,笑语片片,河水倒影着岸边的景色,黑色中波光粼粼,小小的河灯在水中悠悠荡荡,超着下游缓慢的飘去。
  问岸边的卖灯人借了纸笔,在手中的笺条下写下自己的心愿,冷不防拥挤的人群一阵热闹,挤撞上我的身体。
  趔趄中,来不及看身边鲁莽的人是谁,我急忙抓上小笙的手,保护着小娃娃。而他,紧紧揪着我的裙边,忽闪的一双眼,好奇的望着我。
  不敢在人群中多待,我抱起小笙行到河岸边,小笙纤细的胳膊绕着我颈,怀里抱着河灯,忽闪的大眼睛盯着我手中的笺条,“风姨,为什么要写心愿?”
  我拍拍她的小脑袋,“河灯早些时候是为了祭奠离去的家人,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哀思。后来,就成了许下心愿的传统。”
  “那心愿都会实现吗?”他的眼中闪着渴求的光,“爹爹说,他许愿娘亲以后都不会再遇到任何病痛,一家人快快乐乐。”
  心愿都会实现吗?
  我许过清鸿一生一世,我许过翊扬不离不弃。清鸿许过我远走大漠,翊扬许过我深隐山林。
  当一切已成过往,那些承诺与心愿,就成为心底抹不平的伤痕,在摩挲间留下一声喟叹。
  或许,也正是因为不确定和恐惧,才有了心愿,只为了让自己更加的坚定,所以才有了心愿往往无法成真的一语成谶。
  我紧了紧怀里软软的娃娃,肯定的点头,“当然可以,只要你许下了心愿并且坚定的去做,就一定能实现。”
  将笺条塞在莲瓣间,慢慢的蹲□体,手中的纸媒擦着火光想要点燃河灯中的烛火,小笙乖乖的在一旁蹲着,撑着脑袋看我的动作,“风姨,你许什么心愿啊?”
  蜡烛被点燃,光从莲瓣中透了出来,映的花瓣粉粉嫩嫩的。
  曾经的我,对这样的行为是不屑一顾的,总觉得太过无稽和自我安慰了。许是年纪大了,许是牵挂多了,便也随了俗的开始祈祷,祝愿。
  “许两个人的健康平安,娶妻生子。”我笑着,将手中的河灯小心翼翼的伸了出去。
  十年了,他们可好?
  十年前,我也曾站在河畔,看着一盏河灯在水面漂走。十年前,也曾有人在“情缘桥”头蓦然回首。
  不知不觉,竟然这么久了。
  耳边,姑娘的议论声不经意的传来,轻易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那记得小时候,风少将军打马街前飞驰而去,英姿绝潇洒如风,那时候就想要是将来嫁人,定是要嫁风少将军那种。”姑娘捧着河灯放下,对着身边的女子笑着,“一晃十年,当年的风少将军如今成了摄政王,却还是孑然一身,真想嫁与他。”
  身边的女孩摆摆手,“我只听说青衫才情满京华,满朝文武无人及,清鸿风流当世第一,若嫁人定时要嫁这般的男子,才够温柔体贴。”
  “别想了。”初始的少女幽幽一叹,“爹刚去京师朝贺少帝十年生辰,回来说监政王已辞世了,只是摄政王怕人心不稳秘不发丧,但是朝中几是人人知晓了。”
  手中的河灯,倏忽落下,翻滚着掉在水中,熄了灯火,纸糊的河灯一点点的被水浸透,慢慢沉落不见了踪迹。
  “怎么可能!”女子惊呼了声,“监政王才不过三十出头,而立之年怎会……”
  “爹说早年间受了创伤落了隐疾,这些年伏案政务,身体每况愈下,朝中人其实心中都是有数的,只是无论怎么劝说,监政王都不肯听。大家都说,监政王是知道自己撑不了几年,为了给天下一个安稳才如此拼命。”
  声音唏嘘,到了后面,我已什么都听不见了。
  清鸿他,身子一直不好吗?为什么我听到的消息却从来不曾提到过?
  河面上,飘荡着一张信笺,在黑沉沉的水波中载浮载沉。
  就在刚才,我还在许愿,愿他和翊扬平安康泰,愿他们长命百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