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专宠皇后(螽斯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愣,目光扫过惊恐哭泣的滔滔,身子一软,无力瘫到地上,扶起她揽在怀里,心好似被针扎一般,惨痛无比。                        
作者有话要说:  宋朝称呼:
中贵人:宫外人对内侍太监的尊称。
关于女主名字,作者表示很无力,仰天长叹~~~

☆、第二章  天命(二)

  微风习习,丹桂飘香,闷了几个月的湿热黏腻一扫而光,令人清神气爽,通体舒泰。高府的碧瓦朱甍,飞檐反宇沐浴在晨曦中,流光溢彩。朱漆大门严丝合缝关着,只有几枝柿子从高墙上伸出,累累挂着小灯笼般的果实,通体金黄。
  本应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但自曹氏去世,高遵甫每日都对着曹氏遗物,喝得伶仃大醉,也不去上值,醉了见人非打则骂,弄的高府人人自危。起先几次,见到滔滔他还有些愧疚,后面越来越麻木,醉了便骂她扫把星,克娘亲,高府似蒙上挥之不去的阴霾。
  “爹爹,你别喝酒了好不好?”脆生生的童音带着几丝畏惧,滔滔微微皱起眉头,望着烂醉如泥的高遵甫。他恍若未闻,依然一杯接一杯喝酒如喝水。滔滔战战兢兢,心知爹爹已是有些不清醒,再呆下去指不定又是一顿好骂,便摇摇头悄悄退出去。
  “吱呀”一声划破沉闷窒息的氛围,下人走进来,向高遵甫说道,“老爷,宫里来人了。”
  高遵甫半晌才回过神来,晃晃悠悠强撑着走出门外,乜斜醉眼冲面前一个气度不俗,身着宫衣的人拱手说道,“中贵人有何要事?”
  那人见他这般模样,略皱了皱眉,行过礼道,“高大人,娘娘命我传话,说尊夫人没了,恐大人公务缠身,无暇顾及高姑娘,特命小人接她进宫,承欢膝下。”
  高遵甫闻言似乎清醒一点,见府门外停着一辆并驾华美车辇,朱红底明黄顶车厢,装饰着华美翟羽,四根柱子刻镂金凤出云图,盖顶四檐流苏垂下来,微微晃动着金色波浪。他沉思半晌,忽然落泪道,“也罢,总好过跟着我。”
  曹氏的陪嫁丫头李氏给滔滔换了朱红撒花锦衣,梳上精致垂挂髻,簪好水粉绢花,越发衬得她粉雕玉琢,惹人喜爱,含泪自言自语道,“若夫人在,必是舍不得。”
  高遵甫打量几眼滔滔,将她抱起来,使劲亲两口,递到那宫人手里。滔滔尚不知发生何事,拼命挣扎哭喊,“放我下来。”
  宫人掀开绯罗云凤门帘,将滔滔放在红锦褥上。不想滔滔是个有气性的,趁他一转身,径直从三尺来高的马车上跳下来,结结实实摔在地上,也不喊疼,爬起来一溜烟躲到李氏身后,大哭,“姐姐,我不认识他,我不跟他走。”说罢又跑过去抱着高遵甫的腿哭道,“爹爹,爹爹,你不要我了嘛?”
  李氏素日待滔滔如亲生一般,此刻见她如此,早哭得哽咽难安,泪眼婆娑乞求地望着高遵甫。
  高遵甫看宫人一脸不容拒绝的神色,又想起夫人那凤凰之说来,一咬牙抱起滔滔,向李氏说道,“你送她去。”
  李氏无法,只得接过来,含泪柔声哄道,“滔滔,咱们只是去看皇后娘娘,你可还记得,去年在宫里吃过的好东西?”滔滔搂着她脖子,似懂非懂点点头,还不停抽泣。李氏又道,“姐姐跟你一起去,多拿些回来给爹爹和弟弟吃,好不好?”说着踩着脚踏上了宫车。
  滔滔闻言,向她脸上看一眼,又看看高遵甫,说道,“好”又向高遵甫说道,“爹爹,我给你带好吃的回来,你就别喝酒了吧!”
  高遵甫喉头一梗,身体轻轻颤抖,咬着牙,话也说不出来,许久只是一点头。
  宫人向高遵甫一拱手,驾车而去。骏马胸铃儿响声交织着马蹄哒哒声,一下下仿佛踏在高遵甫心上。他定定看着车顶银耀叶渐渐消失,徒留两行尘土。秋叶片片落下,硬生生打在他脸上,疼痛直入心肺,渐渐向四肢百骸散开,全数化作涕泪。
  马车一路颠簸,最快也要两个时辰才能到大内。小孩儿家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滔滔老老实实在李氏怀里坐了没两刻钟,就开始问东问西,为什么车厢里会有精致的青丝绣云龙络带?为什么顶上挂着好看的红罗绣宝相香囊?问腻了又站起来掀开墨绿帷裳往窗户外面看。
  李氏看着滔滔,随着她的眼神看到窗外广袤的原野,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中,芦苇花絮轻轻摇摆,不觉思绪飘荡,半晌才回过神来,勉强冲滔滔说道,“滔滔,待会儿见了皇后娘娘,记得怎么行礼,怎么喊人么?”
  滔滔得意地一抬下巴,说道“当然记得,我学给姐姐看吧。”说罢,一本正经冲着李氏跪下去,小手交叠放在身前地上,身子弯下去直到额头触到手背,清脆的喊道“皇后娘娘万福。”说罢站起身,乌黑的瞳仁骨碌碌转着,俏皮问道,“姐姐,我做得好不好?”
  李氏捏一捏她翘翘的鼻尖,道“很好。”滔滔高兴起来,献宝一样说道“我还记得见到别的娘子应该怎么行礼呢,我做给姐姐看。”说罢双腿微屈,头稍稍低下,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腰右侧,道“娘子万福”。
  李氏望着聪明机敏的滔滔,心中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楚,伸手扶起滔滔,揽在怀里不住摩挲,仔细叮嘱道,“到了宫里要听话,凡事多学多看,不要淘气。”说着深深叹了一口气。
  窗外车马声渐渐大起来,李氏掀开窗帘一看,终于到了东京城里。西街巷儿两旁酒楼饭庄,商号店铺鳞次栉比,勾栏瓦舍,茶坊酒肆如春笋遍地,宝马香车络绎不绝,满城金翠耀目,罗绮飘香。说不尽的繁华与精致,到底是京城体面讲究。
  从东华门进来,各宫宫殿鳞次栉比,顶上一色明黄琉璃瓦,檐下雕龙画凤,一副皇家气象。兜兜转转走过亭台楼榭,假山水池,好一会儿,才到皇后的坤宁殿。
  坤宁殿坐北朝南,朱红大门上嵌着几排鎏金大铆钉,门槛高至膝盖,显得庄严而肃穆。进的门去院落广阔,遍植牡丹蔷薇,正殿面阔五间,两侧对称的偏殿,一色明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前后出廊,左右开着垂花门,可通后院。
  滔滔和李氏进了门,早有一个梳着朝云近香髻,簪着金镶红宝石蝶恋花步摇,穿着朱紫金丝织凤云锦裙的贵妇等在台阶下,这便是皇后了。
  她约摸二十五六岁,容长脸面,端庄富贵,很有气派,见了她二人快走两步迎上来。李氏见了,忙拽着滔滔规规矩矩拜下去请安。
  不待行礼毕,皇后上前来将滔滔抱在怀里细细端详,笑容满面说“好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这对大眼睛忽闪忽闪透着机灵劲儿,说话也清楚,看着就让人喜欢的紧,比去年又长了不少。”说罢从旁边丫头手里接过来一个金镶红玛瑙项圈,亲自给滔滔戴上,一直抱着她走进正殿。
  李氏忙起身跟上,看正殿正门镶嵌着金底墨色对联,曰“功德庄严耀宝月,薰闻安乐引祥凤”,殿内正墙上挂着一副龙凤呈祥工笔画,正下方台阶上设鎏金凤座,扶手上立凤栩栩如生,台阶下雁翅排开四对金丝楠木大圈椅,末了茶几上摆着一对傲雪寒梅彩釉瓶,瓶中插着各色鲜花,左边靠墙柜子上摆着各色精致瓷器,右边靠墙满满一架书,端庄大气,与别处不同,让人不由从心里生出敬畏来。
  左转进了内室,皇后坐在菱花格窗下贵妃塌上,手里抱着滔滔,捡了一个牡丹花样桂花糕给她吃。李氏何曾见过这种气派,头也不敢抬,只低头候着,一时满室静谧,只有地上百合宝鼎焚的香烟袅袅上升。
  皇后吃了半晌茶,缓缓开口问道,“你老爷还只是一味吃酒?”李氏不由自主点点头。滔滔嘴里正吃着点心,闻言赶紧说道,“娘娘放心吧,等我带些好吃的回去给爹爹吃,他就不喝了。”
  皇后闻言伸出手握住滔滔小手,笑道“好孩子,怨不得招人疼。”说罢又同李氏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太阳透过纱窗暖洋洋照在人身上,室内香气袭人,滔滔困得前仰后合,呵欠连连。李氏忙告个罪,抱着滔滔进了内室,轻轻哄睡着。
  “官家亲生的皇子公主,只有福康公主一个长起来的,本宫自会待滔滔如亲生一般。”皇后抚着藕臂上的双凤祥云赤金镯,缓缓道,“跟你老爷说,进宫虽难,也不是不能,以后我自会时常求了官家的恩典准你入宫探视。”李氏忙点头应是。
  “杜鹃,把东西拿上来。”皇后唤道,只见一个穿戴比小户人家正经姑娘还体面的宫女带着六个小些的丫头在地下一字排开,每人手里托着一个绣龙布罩着的漆金盘。
  皇后扶着杜鹃手下地,伸手指着左边第一个宫女手里的盘子,说道,“这是今年各地新进的贡茶,有安溪虎岳铁观音、花果山云雾茶、敬亭绿雪等。平日里自饮,节下待客也是好的。”
  她又指着第二个盘子里的珠宝首饰,“这是底下进贡的上好宝石珍珠镶嵌的发钗和新鲜样式的步摇,我捡着时兴的给你挑了些。”
  一个个盘子介绍过去,都是宫里才有的珍贵物件儿。“这些东西我命人帮你仔细包好放在箱子里。另外将年底官家赏的绢纱绸缎包些,做衣服刺绣将就着用吧。”说罢,她又向李氏道,“这些都是告诉你,我妹妹不在了,你要尽心伺候你家老爷,可知道?”李氏连连点头。
  皇后见状,点点头,自顾向贵妃榻上坐了,含笑对杜鹃道,“好生招待着。”
  李氏闻言会意,知道该走了,心下虽十二分不舍,也只得起身跟着杜鹃出了正殿。
作者有话要说:  宋朝的称呼:
一、父亲
    宋代皇子皇女对父亲的语称呼不是“父皇”而与寻常百姓一样是“爹爹”
    二、母亲
    在平时语中宋代皇子皇女称嫡母(皇后)为“娘娘”或“娘娘”
    皇子皇女称身份为妃嫔的生母为“姐姐”
    五、兄弟姐妹
    宋皇子之间皆以“哥”称呼无论长幼按排行区分如“大哥”、“三哥”、“九哥”神宗赵顼比岐王颢大但他也是称颢为“二哥”而不是“二弟”
    皇帝也同样如此称皇子如赵佶称赵构为九哥赵构称赵瑗为大哥
    公主之间称“姐”或“姊”也按排行分
    六、子女对父辈的自称
    皇帝和宗室在身为帝后的父母、祖父母面前自称为“臣”而不是“儿臣”
    公主平时没很多限制语可以称“我”但正式上表章时要称“妾”在神宗朝之前长公主本来有表章不称妾的特权但后来礼院议谓:“男子、妇人凡于所尊称臣若妾义实相对今宗室伯叔近臣悉皆称臣即公主理宜称妾况家人之礼难施于朝廷请自大长公主而下凡上笺表各据国封称妾”神宗从所请
    七、嫔妃自称
    嫔妃对帝后自称为“臣妾”或“妾”也有称“奴家”或“奴奴”者但那似乎是在其品阶不高的情况下皇后在皇帝面前也自称为“臣妾”
    嫔妃平时自称也可称“本位”但不是“本宫”因为在宋代嫔妃居处不能称宫只称阁、阁分或位
     九、皇帝自称
    朕这个大家都知但可以稍加留意其实皇帝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这样自称用“朕”是在朝堂之上、与大臣议事或在较正式的场合对宫眷谈正事时平时回到宫里与家人轻松闲谈大多时候还是用最简单的字自称——我
    十、对皇帝的称呼
    除皇子皇女外无论是太后、皇后、妃嫔、大臣、宦官、宫女还是平民平时都称皇帝为“官家”也可称“大家”禁中人私下议及时也称“官里”但在朝堂上或上奏章时要称之为“陛下”大臣与皇帝议事时一般也是称陛下
    10、太监对皇帝以及皇后等人的称呼是:“小的“或者“小人”都行并非满清的“奴才”

☆、第三章  天命(三)

  又是一年秋风凉,皇宫东华门镇宫神兽的须弥座上,两圈名贵菊花正随风轻舞,瑶台玉凤雍容华美,绿水秋波轻灵摇曳,无不彰显天家气派,与众不同。
  滔滔刚辞了父亲和李氏,满面泪痕由乳母领着往坤宁殿走,忽听旁边有奇怪的声音传出来,便站住好奇看着。
  “姐姐,我不想做皇帝,我也不想在宫里,我想回王府!”一个黑黑瘦瘦的垂髫小儿带着哭腔说道。
  对面一个衣着鲜艳,妆扮不俗的年轻妇人闻言一把捂住他的嘴,须臾泪雨潸然,紧紧将他搂在怀里,哽咽道,“十三,可不能这样说,仔细被人听见,你爹爹素日如何教你的?”
  这妇人拭一拭泪,嘱咐道,“记得向跟你的中贵人多说好话,让他多给你拿些饭食。”说罢环顾四周,从怀里掏出来一物来塞到他手上,“莫要让人看到。”
  “娘子,时辰到了,该离宫了。”跟十三的乳母不安催促道。妇人闻言,替被称作十三的小儿擦擦眼泪,又向乳母手里塞了几块碎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