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子被人评价为将三千兵可平天下。齐恒公被说成是帅万人而无敌。后世满洲人自吹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还有常遇春言‘给我十万兵马,我当横行天下’。我会是个带多少兵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呢?
伴随着一路的YY中我来到了胜捷军的军营。这次进营没像上回那么严肃。似乎还碰到几个熟人。
看来我当初‘大义凛然’的掩护部队撤退的举动还是有人看在眼里。虽然肯定在他们眼里我只不过是最后一个“逃兵”罢了。可毕竟作为军官,我这举动还是让人产生好感的。
“哈哈!苟老弟,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走了不多远,竟然碰上个‘大熟人’,和我一起剿匪的张统制。
“下官见过大人”我赶紧行礼。毕竟熟悉的程度有限,我还不敢像和童衙内那种平级论交的地步。
张统制豪爽的一把拽起我,大笑道:“老弟又不在我这里当差,干嘛这么客气。叫我声老哥哥就是了。哈哈!老弟和我一起打过仗,也就是咱胜捷军的兄弟了。走,老哥哥请你喝两口去。”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张统制第一次见我时完全的居高临下,后来看我和童衙内关系密切,就对我客气了许多。到了打完仗。就以兄弟相称了。
可我知道这胜捷军大小仗打过不知多少,咱那点剿匪的事儿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何况就是论起剿匪来,张统制才是真正的统帅。可见,这人至少也是童贯的心腹爱将之一。料来童衙内都得对他客气点。我哪敢在他面前拿大。
一番谦虚加亲近的表示后,有连着发出无数的喝酒饭局的邀请,我把话题转到了来得目的上。
张统制一拍脑袋笑道:“哈哈!老弟你来的还真巧,一个时辰后,咱大帅要操练。老弟可以到东边的台子上观礼。”
当然来的巧,我可是打听了消息后赶来的。不过一个时辰后就操练,这位张老兄还敢拽我喝酒。有些太儿戏了吧。也不知是这老兄就是胆大,还是和童贯就是关系亲密的到了这种可以不理军令的程度。
看我注视他,张统制哈哈一笑自以为了解的说道:“老弟是怕看不明白,操练的规矩吧,没事,等操练时我给你派个笔杆子来讲解。”
看演习还有专人讲解,这待遇还真不错。当然,要是能指挥操练就更好了。我美滋滋的想着。
事实上,我每当看演习录像中,那些大佬们坐在观礼台上举着望远镜,喝着茶水,旁边还有个漂亮的讲解员讲解。我就羡慕不已。当然,那些演习部队走过队列时还得向他们敬礼这种待遇也是我羡慕的原因之一。可现实里,我只曾经当过给大佬们敬礼的人。唉天上地下呀。
很快,胜捷军的操练就开始了。先是一通鼓声。然后就见有个军官站在指挥的主将身旁抱着一堆各种颜色的旗子。时不时的举起来晃晃。而下面的士兵,则分成十队。每回旗子一晃,就跑来跑去的。很有趣!
来回跑了一阵,又是一通鼓声。士兵们都跑到校场的一边站起了队列。然后就是我最喜欢看的节目了。个人的功夫表演。
这次可有趣的多,先是十个队长跑马射箭,准头都不错,射的是固定靶。十箭至少有八箭射在靶子上。接着是一小队士兵来射,水平就差了好多。十箭最多能中三箭。撇下嘴,还没等我表示不肖,旁边的那位张统制派来的解说便大声叫起好来了。
不会吧!这帮人虽然射的不够准,也不好喝倒彩呀!我转头问这个一开始操练,就没解说过一句话的家伙:“你认为这些人射的不好?”那个解说诧异的道:“这么准还能说不好?大人你在说笑话吧。”
靠!理解错误。不过老兄,你的标准也实在够低了。十箭中三箭,应该是射活靶的标准。而电影中一箭能射中铜钱眼的场景确一直没出现。不过我也没失望,因为传说中的武将对决,也就是单挑。开始了。
这东西我可是听闻已久了。当年小时候从三国的武将排名,到隋唐的第几条好汉。我都记得一清二楚。尤其是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等经典的武将对决我都津津乐道。后来大了知道这种比武在战争中其实发生的并不多,但还是几个真实的单挑发生并记载的。比如史万岁就曾单挑杀死过突厥的猛将。
场子边上红旗招展,鼓声震天,两个武将手持包着毡子的长枪骑马分别到了校场两边。然后又是一通鼓,换成了黄旗在挥舞。接着又换成白旗,不过白旗晃动时却是静悄悄的,突然第三通鼓响。台子上也变成了青旗挥舞。
那两个武将一看青旗,立刻催马端枪战在了一起。没想到除了多了个白旗,古代的比武还实行交通信号灯般的规矩,红灯停,绿灯行。难道这交通信号是跟这古时的指挥旗号学的?
再开那两员武将,骑马来回冲锋对决。和电视里欧洲的骑士比武不同,他们的骑马对决的位置正好相反。而且枪也能比欧洲那帮骑士多刺一两枪。看来还是比较轻的武器在战场上能多杀敌人。也更灵活些。
那两武将对冲几回边开始让马兜着圈子了。而两人也双枪并举,来来往往,番番复复;搅做一团,纽做一块;可谓鞍上人斗人,坐下马斗马。这下两人也就不只限于用枪刺了,轮呀打呀挑呀等等招也都使出来了。
如果二马一错镫算一回合的话,两人大概打了个三十来回合,台上便敲了声锣。两人便住手了。
精彩,比央视的古装片里的比试好看多了,除了没有冒充鲜血的红燃料,我感觉似乎比电视中的比武还要精彩激烈的多。
下面会是啥节目?我兴致勃勃的猜想着。今天可真是来对了!
第十一章学兵
古代军队的操练还是项目不少的。有是两对武将比武后,第三对武将出来竟然拿的不是包着毡子的枪,而是弓箭。
有趣的是,两人持弓的左臂竟然还各绑在臂上一个盾牌。这方法到挺巧妙。这样射出箭后还可以马上用盾牌保护自己,然后在盾牌的保护下再从容的把箭认在弓上,一抬手,便又可以射第二箭。好方法。
可这种方法为什么没听说呢?我自以为是的想着,可能是这样左臂多了盾牌的重量,射箭速度就要满些,而且也不能长时间举箭待射。还有身体疲劳这一因素,射的箭数目也会减少。
呵呵!看来我还是很聪明嘛,一下子就搞明白了这些道理。再看场上。两个人等青旗一挥,立刻对射起来。
这次没多长时间,一员武将便用连珠箭的手法把对手射下马来。哈哈!我看见他这连珠箭是怎么射的了。要是这位武将知道我仅偷看了他的比武,就把他的连珠箭手法学去,不知以后还敢不敢公开和人比武呢?
这个观察也让我对武侠小说中的连珠箭法彻底的失望。原来这连珠箭法就是用来持弓的手再持有两只箭而已,这样每射出一箭后不必从箭囊取箭而加快了射箭的速度。当然,三只箭都射完后还是要取得。这让我想起小说中一连珠箭就是几十甚至几百发的连射。靠!上当了,难道这箭还能像机关枪一样吗?除非那个射箭的人有一百根手指。
我刚想对那帮没文化的作者进行人格上的贬低,突然想起我的小说中也是这么写的。似乎还已经在李家书坊印刷发行了。算了,我就睁一眼闭一眼好了。
这个比箭的节目结束后剩下的就十分无聊了。有些东西在我看来就纯粹是为了好看而弄出来的表演秀。
不过由于见识了些我不懂得东西,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多问问多看看和多聊聊的。叫过一直没有讲解员职业道德的那位老兄,我开始把各种各样的问题抛出。
“大人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讲解员通过张统制知道我是个正九品的忠翊郎。对我这个武官连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懂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还听说我这官位是战功得来的,所以他的震惊就难免了。
“我军中只是兼职。”我要解释的话得说一大套,便淡淡的提了一句。讲解员理解般的点点头,然后马上洋洋自得起来。显然,一一个私人幕僚的身份指点一个军官军事上的事很是让他自满。好在这样一来废话虽然多了些,但讲解之详细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由于过于详细,我不得不打断他的讲解,并表示我知道马可以骑、枪可以刺、刀可以砍人。而甲胄就是士兵们身上穿的那些沉甸甸的东西。
“为什么队伍是以十为单位呢?三小队为一中队,三中队为一大队不好吗?”我准备露一手后世的部队编制。
讲解员用看傻子的目光不肖的看了我一眼。高傲的道:“咱胜捷军隶属殿前司,是禁军中的精锐。这每队多少编制调过无数编。从未有过你那种三三制的情况。或许厢军才会有这等编制。”
我好歹知道这厢军是类似于预备役的一种辅助部队。根本没多少战斗力。作为主力部队的禁军无论待遇和战斗力都不是厢军可比的。这讲解员显然没看好三三制这等后世的智慧。
为什么会这样?我试图解释三三制的好处,但这就要观察出胜捷军现在兵制的不足。仔细看了一会儿,我发现,我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三三制是适合火器时代的兵制,在这冷兵器时代并没有绝对优越性,相反还会有很多不方便的限制。我突然得出了个不好的结论。我这个拥有壹千年知识沉淀的现代人,在古代的指挥能力,可能还不如童衙内那个草包这个发现让我十分的惊恐。本来我并没有想着什么带兵打仗的事。可人总是会变的,剿匪后,做个绝世名将,挽狂澜于即倒。甚至平定金国、西夏、蒙古乃至全世界的念头也不时蹦出来让我小小的兴奋一下子。可是在我的野心不断的膨胀后,突然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竟然是个连赵括都不如的人时,打击可想而知了。
这时,讲解员为能够指出我的“错误”而得意,话也就多了起来。于是,一大堆我以前从未想到的各种冷兵器的基础知识呈现在我的面前。这次,我放下高高在上的现代人的心理,认真听着这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苟老弟,感觉如何呀?”不知不觉中,操练已经结束了。张统制安排好手下后,来看我。
我从浩瀚的冷兵器战争知识中清醒过来,惭愧的对张统制道:“名不虚传呀!小弟第一次看到这么精彩的操练。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还要多向张兄请教。”这话半真半假,佩服倒是谈不上,可我确实有了多来偷师的念头。
张统制哈哈笑道:“以老弟的才学,向我这个老粗学习岂不可笑。我可不够资格当老弟的老师。这样吧,我帐中有〈武经七书〉一套。我是老粗不识字,本来是让夫子们给我讲读的。里面可都是带兵的窍门。就送与老弟了。”
《武经七书》我听说过,这是宋朝为了培养将军而制定的兵法教科书。里面分别是《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六韬》《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略》。可惜我除了《孙子兵法》看我几篇外,其他的只是听说过名字。至于没列入《武经七书》的兵法书如《孙膑兵法》《鬼谷子》《孟德新书》《武经总要》《诸葛亮兵法》我更是连是否真有这些书都不清楚。还有那个赫赫大名的《武穆遗书》就算有这书,也得是岳飞几十年后才能写出来。现在就不用惦记了。
被张统制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我既然来到了这个乱世。赶快多看几本兵书还是很重要的。我连声称谢,心里打定主意,要把我能搜集到的兵书都好好研究研究。这兵营,我也打算经常来看看。
接连的日子里,我突然对军事上感兴趣让香香十分疑惑。一天晚上,在我挑灯夜读兵书时,香香照例给我端来茶水。然后小心翼翼的向我进言。含含糊糊的表示,朝廷重文轻武。我的官职里文官的级别明显高于虚衔的武职。而且辽国京城都被攻破,辽帝也在金兵的追逐下惶惶如丧家之犬。我就是读了兵书,立功的机会也很少。还是应把精力放在诗词歌赋这等正业上比较有前途。
“你这话是听谁说的?”香香虽然聪明,但不识字的她可没水平说出这些话。我疑惑的问道。
香香不好意思的低声道:“这话是妾身昨日去拜见夫人和小姐时,夫人问起相公。妾身就把相公近日苦读兵书的事说了出来。不料王小姐听了妾身的话后,就这么跟妾身说的。”
王小姐说的?我明白了,这话分明是金二少爷为了提高自己贬低我,才说出的这番话,王小姐不过是转述而已。以王小姐这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千金小姐。就算文采出众,也不可能对朝廷的政策这么关心的。
对于金二少爷的这种观点,其实正是此时大宋朝朝廷上下的共识。在他们看来,宋朝的主要宿敌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已经可以说是灰飞烟灭了。而金国是自己的盟国。本身只是一些野蛮人而已。根本对大宋的江山没什么威胁,甚至朝中有不少人还打着趁火打劫金国的主意。在这种局面下,以及自宋朝开国以来重文轻武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