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平二年(195年),庞统十八岁,去赴一场大桑树下的约会。他约会的对象,不是美女秦罗敷,而是水镜先生。
  司马徽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他是名人,而且是“品人”的名人,人称“司马伯乐”,想出名而来求他说一两句好话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庞统,他是要格外隆重接见的,因为庞统是庞德公的亲侄子嘛!庞德公比司马徽大十岁,司马徽便把庞德公当兄长敬重,时常到鹿门山拜访庞德公。遗憾的是,一直到现在,庞统和司马徽始终没遇到过。
  车子在一株大桑树下停了下来。庞统坐在车里,看到司马徽正爬在树上采桑。庞统其实并不是很想来找司马徽,因为在他看来,为出名来找一个人,感觉并不爽。司马徽是名人,但是名人和普通人有区别吗?
  名人不是还得爬到树上采桑吗?
  庞统坐在车上,讥讽地说:“大丈夫处世,当束玉带、穿紫衣,怎能屈辱一生,又怎能委屈自己,像洪流受阻一样不能尽情流淌,却在这里做蚕妇做的事情呢?”
  司马徽大惊,这愣头青是谁呀。庞统介绍了自己,司马徽说:“你小子总算来了,我等你好久了,你先下车再和我说话,我与你伯父同辈呢!”
  司马徽端出了长辈架子,庞统只好下了车,来到树下。司马徽坐在树上:“家里的蚕宝宝还饿着呢。你来是和我聊天的,在桑树上一样可以说话,我就不下去了。”庞统一屁股坐在树底下:“请便!”
  小伙子,要不是你伯母给我做过那么多好吃的,我早就一把桑叶扔到你脸上去了!司马徽早就从庞德公那里听说过这个被推为“凤雏”的年轻人,没想到“凤雏”说话这么口无遮拦。司马徽决心要好好地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年轻人啊,你只知抄小路是捷径,不知迷路时的痛苦。伯成③耕作,不慕诸侯的荣华,原宪④居柴门,不愿出去做官。哪里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而被称奇士的呢?这就是许、父⑤所以慷慨;夷、齐⑥所以长叹的原因。”
  司马徽的话,彻底打击了庞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顿时对司马徽肃然起敬,在树下坐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我出生在小地方,没有见识。实在如同不敲洪钟,不擂大鼓,就不知道震耳的音响一样!”
  司马徽笑了:原来这下子刚才是在“敲”我“擂”我,看看我是怎样的人啊!
  这年轻人,有点意思!司马徽感叹道:“德公确实有知人之名,这小伙子配得上凤雏这个称号。”
  于是,二人一个坐在树上,一个坐在树下,交谈起来,自昼至夜,不知疲倦。天下之大,谁能让水镜先生像猴子一样在树上坐半天?
  透过桑叶,可见星光。司马徽爬下树来,拉起庞统:“凤雏,吃饭去!”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好奇地指着庞统问这人是谁,司马徽骄傲地说:“南州士之冠冕,凤雏是也!”“
  听说了吗,司马伯乐发现了一个叫凤雏的人。
  知道了,他还说这个凤雏是“南州士之冠冕”呢!
  一个人,只有在光环下才会被人注意到。司马徽给庞统罩上了一层光环,庞统“由是渐显”。
  凤,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乱世纷扰,霸主云起,刘表,曹操,孙权,刘备——凤雏的千年梧桐在哪里?
  为什么是卧龙而不是凤雏——
  中国已经进入肉食者的时代,所有的人分为两类:狩猎者和被猎者。现实很残酷,要想不成为别人的口中餐,就要苦练捕食本领。关羽、张飞这样的武将受宠,但是郭嘉、诸葛亮这样的谋士更受宠。再勇猛的武将,拍马杀来,掉进谋士挖的陷阱里,立马废掉。
  建安七年(202年),依附刘表的刘备,被派到新野屯兵,直接面对曹操的猎杀。除了应对曹操之外,刘备还想着要在刘表的压制下突围。单单凭借关羽、张飞、赵云、魏延这几个猛将,要想坐稳荆州,走出江南,走向全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备需要一个运筹帷幄的谋士。
  刘备尚且寄人檐下,不能指望有名气的人来投奔自己,他只得主动去招聘。于是他就近找到了荆州著名的猎头——司马徽。
  有人劝刘备不要去找司马徽。司马徽虽然以看人准而著称,但同时也是著名的好好先生,在他口里,就连荆州的苍蝇蚊子也都是老鹰。每当有人问他某人某事好坏,他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好!好!”司马徽夫人看不下去了,就批评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概说好,并不符合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司马徽对夫人说:“你这样说,好,好!”可是,以后他还是用“好”来回答人家的咨询。于是,“好好先生”的说法流传了开去。
  刘备可能也不想找好好先生去,可是,除了司马徽,他去找谁呢?
  见到了司马徽,刘备列举了一些人,问这些人谁是可以安定天下的人。刘备看着司马徽。暗暗祈祷:水镜先生啊,你可不要逮住谁就说“好”呀!
  有时候,祈祷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司马徽这次走上了好好先生的极端,他对刘备说的那些人,全面否决:“儒生俗士,岂识时务?”
  刘备大喜,追问:“识时务者为谁?”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俊杰为谁?”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伏龙、凤雏为谁?”
  “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这番对话,在《三国演义》里就被铺陈成了:“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我们看到,年纪轻轻的伏龙、凤雏,的确尚未崭露头角,当时刘备并非大鳄,尚且不知道他们二人。
  是龙,就能腾跃九霄;是凤,就能翔舞。司马徽是好好先生,是因为没有看到明主——说了谁是人才,这人也遇不到明主,还不如逮谁都说好呢!现在,司马徽认为刘备是可以托付一生的明主,就向他隆重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27岁的诸葛亮为刘备献上了隆中对,走出茅庐。伏龙从南阳茅庐腾空而起,成为刘备最得力的谋士。
  按理说,诸葛亮是从琅邪投奔荆州的,无根无底,而庞统在南阳更有人脉,更出名一些。论才智,伏龙和凤雏,并无资料显示二者有啥区别。那为什么刘备选择的是卧龙而不是凤雏?
  最大的可能是庞统的光环不如诸葛亮耀眼,刘备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有庞德公的力挺,有司马徽的热炒,庞统怎么会输给了诸葛亮呢?那是因为庞统根本不想站在光环下,只想着找个水边做洗耳翁,找个窝巢做巢父,像伯父一样守着清操。庞统浸染了太浓的名士风流。
  卧龙可以下凡人间被人驱使。凤雏,能和你们这些名利客搅在一起吗?
  可是,偏偏有人逼他出来做官。
  ①节选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寄弄月溪吴山人》。
  ②根据《襄阳记》记载,庞统为庞德公的侄子,并未详说庞德公是庞统的叔父还是伯父,但是根据庞统死后其父才被拜为议郎来看,庞统父亲出道很晚,年龄应该不如庞德公大,所以勉强可以推断庞德公为庞统伯父。
  ③伯成:伯成子高的简称,唐尧时人。相传尧治天下,他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时,他认为“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就隐居耕种。
  ④原宪:字子思,孔子弟子,原宪隐居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甘守清贫。
  ⑤许、父:许由和巢父。许由,上古时代隐士,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今山东聊城,以放牧了此一生。
  ⑥夷、齐:伯夷和叔齐。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
  二 凤翔东吴
  他比罗森塔尔早一千七百多年——
  庞家在荆州也是大家,谁能逼迫庞统出来做官?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落下帷幕。曹操走了,先前联手抗曹的孙刘两方,开始面和心不和,双方在荆州开始明争暗斗。南郡,就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一代豪杰周瑜明白,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想坐稳南郡,必须让南郡大家和名人都归附于他。庞家是南郡大家,庞统是南郡名人。于是周瑜第一个把目标瞄准了庞统。
  凤雏,周郎喊你去做官!
  刘表在田间地头劝了庞德公半天,也没请动他。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但周瑜不是刘表。周瑜派去的人在庞统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周瑜又派去了人。这些人去了,把刀在庞统面前一亮:去不去?
  身家性命有危险了,再说周瑜也不是那种特别让人烦的人。庞统让人把刀收起来:跟你们走就是啦,搞这么夸张干什么?凤雏以后还是你们的上司呢!
  就这样,庞统被周瑜“逼为功曹”。
  功曹,就是组织部长兼人事局长,负责选拔推荐考核,官不小,权不少。照例有跑官族去给庞统送礼,可是他们回来后,无一例外地一脸郁闷。这个功曹有点怪,谁的礼都不收,多少的礼物都不收。跑官族不高兴了,那些实干派高兴了:终于可以靠着实干提拔了。
  实干派的确高兴了一段时间,因为庞功曹确实给他们很多表扬,可是不久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那些跑官族也被庞统表扬了。原来,庞统不收红包,也照样是“每所称述,多过其才”。如果是一般人才,庞统就说成是学者;如果是学者,庞统就说成是专家;如果是专家,庞统就说成是著名专家;如果是著名专家,庞统就说成是权威;如果是权威,庞统就说成是大师。
  有人很奇怪,问他:“你把所有人都说成天下无双,这么多天下无双了,你这个功曹还有什么意义?”庞统回答:“当今天下大乱,正道荒废,善人少而恶人多。当今正需要兴风俗,长道业,不把他们说得好一点,他们的声名就不足羡慕追求,不足羡慕追求,为善者就少。现在我选拔十个人,错选上五个来,犹得其半,还能够弘扬教化,使有志者自励,这样做有何不可?”
  孔子说:“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更难得的是,庞统不但是周瑜的猎头,发现了不少人才(“性好人伦”),而且还用他的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不少人才(“勤于长养”)。庞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人才培训师。
  出生于1945年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这是因为老师把“你能行”的概念植入到了学生心中,激发了学生的进步热情。人们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庞统在周瑜手下做功曹时,何尝不是与罗森塔尔在做同样的事情呢?不一样的是,庞统比罗森塔尔早了一千七百多年罢了。
  不拘泥于现实,预见性强,庞统在做功曹时已经显现出做谋士的潜质。
  死了周瑜,红了庞统——
  有庞统源源不断地选拔、培养人才,周瑜这个南郡太守做得很轻松。有庞统做助手,周瑜几乎成了甩手掌柜,“垂拱而已”。周瑜也就有时间琢磨事儿,他上书孙权,建议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分开,把刘备软禁到吴,让他住在别墅里,陪着美女,听着音乐,过着天上人间少有的声色生活,把他养起来,就是不让他发展。周瑜这次上书,是否是庞统的建议,史无记载,不过,根据周瑜对庞统的信任,庞统对周瑜的这次上书应该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孙权考虑到刘备对曹操的制衡作用,没答应周瑜的上书。周瑜急了,就在建安十五年(210年)进京见孙权,请求发兵取蜀,孙权同意。周瑜请求取蜀,庞统起了什么作用,史无记载,但是,庞统即使不是策划者,那也是启动者,周瑜当时已经着手准备取蜀事宜,没理由不给自己的功曹安排一些相关工作。最起码,庞统会对取蜀大军的人选安排做一些努力的。
  周瑜回南郡做准备,结果逝于巴陵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