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延可不是光说不练的嘴把戏。他采取了一种很有创意的防守方法:把兵都派到各个要塞驻守,一旦有敌人来犯,就从高险地势上冲下,全面出击,主动打击敌人。这就是此后几十年确保蜀汉汉中无失的“魏延战略”——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这个方案怎么样,要用事实来说话。魏延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开始镇守汉中,五年后诸葛亮开始反复北伐,每次出战,魏延都随征,但是不出征时还是镇守汉中,一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被害,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蜀汉与曹魏战争不断,但是魏延一直没给敌人机会,曹魏未踏入汉中半步。魏延的最大成功,就是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弥补了军力的劣势。
  刘备为魏延特意举行的超规格新闻通气会,在当时看来是炒作,在后来看,是一次隆重的推介。
  猛将得遇良主,千古胜事。221年,刘备称帝,进封魏延为镇北将军。由“镇远”到“镇北”,虽是一字之差,却是从杂号将军升放到名号将军。刘备称帝,只封了三个名号将军:车骑将军张飞,骠骑将军马超,镇北将军魏延。其他人,包括赵云和国舅吴壹,已经获得杂号将军称号的,都是沿袭以前的封号。
  除了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最信任的人,文臣是法正,武将是魏延,一文一武,一个神算取汉中,一个神勇守汉中。
  也许,精彩总是维纳斯的断臂。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英年早逝,三年后,刘备郁郁而终。魏延才刚刚登上人生的山峰,伯乐死了,千里马是驰骋万里还是困滞槽枥?
  二 人际困扰
  一个因与魏延吵架而死的人——
  被宠的孩子,总有点任性。魏延有刘备罩着,个性越来越矜持高傲。刘备一死,大家就不怎么买魏延的账了。可是,魏延毕竟是镇北将军,刘禅即位后,还封他为都亭侯。魏延虽然待人就像打满了气的皮球,动不动就蹦,但是也无人敢拍,都躲得远远的。
  别人不是根据你的态度而是根据你的地位来决定对你的态度。
  可是,有人却敢对魏延说“不!”
  刘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刘琰之所以敢对魏延说“不”,是因为他在蜀汉牛人榜上列第一位。他一出生就决定了他是牛人,首先出生在鲁国,孔子和他是老乡,其次出生在刘家,皇帝和他同姓。他说话牛气,一派名士风范,到处演讲,做报告,办讲座,开派对,搞辩论,他靠“善议论”,获得了刘备的器重。有刘备给他做靠山,他做官不可能不牛,刘备时代他是固陵太守,刘禅登位后,封其为都乡侯,以后将军的身份担任卫尉兼中军师,后又升迁车骑将军——张飞做过的最高级别的官。没见他立什么功劳,却做这么牛的官,这还不够牛吗?他虽然是一路升官,却几乎从来不干工作,“不豫国政”,牛得让人五体投地。他这么牛,还因为他有一个很牛的朋友——诸葛亮。他只拿工资不干活,天天领着一千个随从兵,浩浩荡荡地东游西逛,逛累了,就去找诸葛亮侃大山,摆龙门阵,“随诸葛亮讽议而已”。车骑将军和丞相的聊天,当然是工作了,最起码是“谈工作”。所以,谈到正午,诸葛亮就会安排人说:准备一下工作餐吧,就按照车骑将军的标准。
  他还有一个美貌如花的妻子——胡氏,这更让他牛得不得了。刘牛人牛得有点儿高调。他的车,是最豪华的;他的衣服,是最华丽的;他的饮食,是最华美的。别人批评他奢侈,他痛苦地说他也不愿意这样,他只是为了要配得上那几十个给他做侍婢的美女。有人批评他淫乐,他委屈地说他是为了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拍拍手,那几十个美女花枝乱颤地出来,他扬起手:“粤若稽古帝汉,祖宗浚哲钦明……”落下手:“背!”几十个美女莺莺燕燕地接着背下去:“殷五代之纯熙,绍伊唐之炎精。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这些美女能滚瓜烂熟地背诵这篇《鲁灵光殿赋》,全是刘琰辛勤辅导的结果。只是,辅导完背诵后,刘琰又“辅导”美女做什么,就不一定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牛人,硬是因为和魏延吵了一架,好朋友诸葛亮与他翻了脸,二来三去,他竟然死了。
  名士风流的刘琰,当然看不起魏延:天天一张嘴就是打仗呀布防呀,烦不烦呀,天天和一些兵油子搞在一起,比不上辅导美女背诵文章高雅。魏延也看不惯刘琰:空谈虚论,尸位素餐,游手好闲,好色荒淫,这样的人占据高位,蜀汉遭殃不晚了。一个是无所谓,一个是无所惧,刘琰和魏延,关系不合是肯定的了。他俩经常拌嘴,魏延当然说不过他。建兴十年(232年),在汉中军中,他俩又翻脸了,刘琰那天多喝了几杯,又赶上身边有美女,就多说了几句,“言语虚诞”。这事不知怎么被诸葛亮知道了,也许是魏延要诸葛亮为他做主。
  诸葛亮通知刘琰去找他。一见到诸葛亮,刘琰就抱怨诸葛亮说:“我正在‘辅导’春花和秋红两个姑娘了,你聊天不会找别人吗?”但是,很快刘琰就不再开玩笑了,因为他看到诸葛亮这次的脸色有点不大对头。诸葛亮狠狠地把他训斥了一通:你吃饱了撑得慌,不去检查背诵《鲁灵光殿赋》,却去招惹他,他是好惹的吗?
  在魏延和朋友之间,诸葛亮选择了魏延,把朋友批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诸葛亮又责令刘琰做出书面检讨——检讨交不来,就开除公职;检讨交来,视检讨的深刻与否再决定处理结果。
  几天后,刘琰交上了检讨书,说他进行了深刻反省(“虽必克己责躬”),坚决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改过投死”),可以对天发誓(“以誓神灵”),如果做不到,那就无颜见人了(“则靡寄颜”)。检讨过关,诸葛亮也没撤他的职,但是让他立马从汉中消失,回成都去养老,免得再与魏延发生争执。
  有人喜欢说诸葛亮打压魏延,但是就这件事情看,诸葛亮还是很支持魏延的。他认为军中可以没有刘琰,但是不能没有魏延。
  堂堂车骑将军,被一个镇北将军赶了回来,赶快找个耗子洞钻进去吧。回到成都,刘琰再也牛不起来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正月,欢度春节,一派祥和。刘琰的美貌妻子入宫向太后拜年。可是,奇怪的是,这次拜年的时间有点儿长,一个月之后,胡氏才回家。刘琰不高兴了,责问她这一个月在宫里干了些什么。胡氏说是太后喜欢她,留她在宫中多住了几天。刘琰冷笑说:“是圣上喜欢你吧,为皇帝侍寝的感觉如何呀?”刘琰的怀疑很合理,胡氏既不是“绿豆汤包治百病”的能让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神医,也不是开办养生班的给人口授养生秘诀的神仙,太后无缘无故把一个美女留在宫里,宫里又有一个以好色著称的刘禅,这可真够八卦的。胡氏理所当然地极力辩解:“你去找圣上对质啊!”
  刘禅可不是一般男人,谁敢去找他对质呢?
  奈何不得魏延,奈何不得皇帝,还奈何不得自己的老婆吗?刘琰一气之下,便领着亲兵将其妻绑缚起来,让士卒殴打妻子,颇有示众的意味。最后刘琰又命令军士以鞋底扇她的脸——打的就是这种没脸的贱货。打得过足了瘾,刘琰将她逐出家门,在魏延那里受的气总算发泄了一些。
  对魏延窝窝囊囊,对老婆却这么狠,算个男人吗?胡氏毕竟也是在宫里住过一个月的人,有点底气,就向官府控告刘琰。这个官司不好办,谁敢去调查胡氏是否清白呀!为了不让胡氏去刘禅面前上访,司法官员就把刘琰抓了起来。胡氏满意了,刘琰却一个劲地上诉:“修理”红杏出墙的老婆,有罪吗?刘琰是必须“有罪”的,而且也是必须要死的。好在给人定罪名是最简单的事情,刘琰最后被认定有罪:“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斩首弃市。
  精明的官员早就看穿了刘琰是一只被魏延赶下梧桐树的凤凰,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加上事关刘禅的名声,所以随便找个罪名让他死,都是没有问题的。朝廷自此禁绝大臣妻母入朝贺庆。
  珍爱生命,就不要与魏延吵架。
  可是,偏偏有人又不怕死。
  让诸葛亮束手无策——
  这人就是丞相长史、绥军将军杨仪。杨仪是诸葛亮的首席助理。诸葛亮鞠躬尽瘁,事无巨细,一定要亲自过问,杖二十以上的案件,都得他亲自审理,可以想象他有多忙呢。诸葛亮无只手遮天之力,还是有一些事情需要别人去做。这些诸葛亮没时间去做的事情,大都交给杨仪去做。每次北伐,都是杨仪负责整编部队,分派兵力,筹集粮草,置办军资,一揽子琐碎事情,他做得滴水不漏。更难得的是,他做起这些事情来,最擅长当场拍板,雷厉风行,从不说什么考虑考虑啦研究研究啦。军令下达,部队调度,诸葛亮负责决策,杨仪负责实施,这一点,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有魏延辅佐军事,有杨仪操办杂务,二人要是团结在以诸葛亮为核心的领导人周围,通力合作,那诸葛亮也不用天天熬夜,带病坚持工作了。可是,这一点成了奢望,甚至,二人还成了诸葛亮的累赘。杨仪和魏延就像两只斗鸡,谁也不服气谁,杨仪不服魏延,魏延看到杨仪就来气,二人关系“有如水火”。一个是得力手下,一个是军中大将,少了谁都是损失,诸葛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不忍有所偏废也”。可是,调解他俩的矛盾,给本来就工作堆积如山的诸葛亮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调解N次,失败了N次,诸葛亮能治理一个国家,却解决不了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最后他也束手无策了,只好使出了看家绝招——写议论文。诸葛亮写议论文的水平可不是盖的,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他写给刘禅的《出师表》,在刘备面前的口头即兴作文《隆中对》,无人能比。百忙之中,诸葛亮专门写了一篇《甘戚论》,劝解二人的关系。可惜,这一次,诸葛亮的议论文没起到应有的效果,杨仪和魏延读了《甘戚论》,“二子不感”,关系没有丝毫改善。
  《甘戚论》失传,是不是被魏延或者杨仪撕碎了扔在对方脸上去了?冲动起来,他俩是敢这样做的。
  魏延和杨仪,吵起架来,不分胜负,是因为他们各有各的杀伤性“武器”。
  让铁嘴哑口无言——
  魏延的刀,杨仪的眼泪,是他们各自的“绝门武器”。魏延和杨仪,只要走到一块儿,必定发生三部曲:第一步,吵,吵累了坐下来接着吵;第二步,魏延拔出刀来,在杨仪面前晃来晃去,作为一员武将,魏延对自己的刀术很自信;杨仪呢,痛哭流涕,泪水涟涟,委屈的样子着实让人同情;第三步,军司马费祎闻讯赶来 ,坐在他俩中间,苦口婆心,劝说他俩和气为上。
  武将的刀和文人的眼泪,哪一个更具杀伤力呢?一边是舞来舞去的刀,一边是泪水和飞来飞去的唾沫星儿,可怜的费祎,坐在中间,搜肠刮肚地说着劝和的话。
  魏延的刀光在眼前寒光闪闪,杨仪的唾沫星儿在脸上“普降小雨”,但是费祎的努力没有白费,好歹魏延和杨仪还能勉强维持同事关系,各尽其职,相安无事——直到诸葛亮死。
  也就是费祎能劝和二人。费祎可谓是蜀汉第一铁嘴,外交事务大都是由他出马。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征讨南中(即《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之后,派遣时任昭信校尉的费祎出使东吴,宣信中郎董恢作为副手随行。
  蜀汉铁嘴费祎来了,得给他点厉害瞧瞧,让他知道东吴人的嘴也不是只能用来吃得下豆腐。东吴人安排好了一切,做足功课,布好陷阱,单等费祎出丑。
  孙权设食招待费祎,提前下达通知:“蜀使来的时候,都埋头吃饭不要起身。”不久费祎来到,孙权停食迎之,然而群下却都不起身。费祎嘲讽道:“有凤凰飞来了,是麒麟的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驴骡无知,伏食如故。”就这一句话,费祎就把在座的东吴众臣说成了驴骡。诸葛亮的侄子、吴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继承了诸葛家的伶牙俐齿,回答费祎说:“我们种下梧桐,本欲等待凤凰,没想到现在飞来了麻雀,竟也自称有凤来翔?我们何不弹而射之,让它返回故乡!”诸葛恪只是主力队员,接下来,在孙权带领下,羊茞等东吴铁嘴,一起上阵,对费祎进行“围攻”,纷纷论难,词锋不绝,而费祎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言辞顺畅,义理充分,丝毫不占下风。
  这么多人说不过一个人,今天在座的,都得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东吴人只好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