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处记载,表面看来很符合魏延的性格,但是因为诸葛亮让杨仪督军的前提错了,所以魏延的激烈反应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也就很可疑了。
  接下来,《三国志》这样叙述:大军撇下魏延回师,魏延恼羞成怒,在杨仪出发前,魏延率领自己所领的部队“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④”。魏延和杨仪都上表朝廷说对方叛逆,他们的奏章,在同一天到了成都(“一日之中,羽檄⑤交至”), 杨仪等人紧急修造栈道(“槎山通道”),昼夜兼行,紧跟在魏延后边(“继延后”)。
  这里,关于“烧绝阁道”“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槎山通道”的记载,明显违背事理,甚至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了。
  狭窄的褒斜谷,两边是高达千米的陡峭直壁,谷底南为褒水,北为斜水,湍急奔流。假设魏延真的是先行南归,烧毁了栈道,那么杨仪军队就被留在了后边。二人的羽檄又怎么会在同一天到达成都?“烧绝阁道”与“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之间,明显相矛盾。杨仪临时修造栈道,居然还能紧跟在魏延后边,这个施工速度,即使在有先进工程机械的今天,那也可以称得上是神速。褒斜道的栈道,曾经在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为断绝魏军通道,烧毁了赤堐以北阁道一百余里,后来诸葛亮费了好大力气才修复,为此还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发牢骚。所以说,“槎山通道”绝非易事,杨仪在魏延烧毁了栈道的情况下还能“继延后”,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在蜀汉军队撤退后,派军士两千人,“马步俱进,追到赤岸”,确认了诸葛亮已死的消息,然后返回。
  杨仪修造栈道的速度,既能追得上魏延,还能不被司马懿军队追上,真是天神啊!
  就事情的发展看,杨仪与魏延的羽檄同一天到达成都,而且他也追上了魏延,也没被司马懿军队追上,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魏延根本没有“烧绝阁道”!
  《三国志》接下来的叙述,就是著名的“南谷口事件”了。按照《三国志》的描述,魏延先到达南谷口,然后掉回头去攻打杨仪大军(“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杨仪命令王平等人上前抵抗魏延。王平上前,没有用刀,而是用“狮吼功”,大声斥责魏延的先头部队:“公(诸葛亮)亡,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这样呢!”魏延的士兵就一哄而散。
  这个记载匪夷所思。久经战阵的魏延,深谙军机,自会知晓他要干的是“不成功,便成仁”之事,一定会精心筹备,政治动员,战前发动,调兵遣将,一定会拿出全身的本事来,王平等人,岂是对手?王平一声“狮吼”,便让魏延士卒逃散,可见其“狮吼功”可抵千军万马。要真如此,诸葛亮当初派王“狮吼”大侠到司马懿营下吼一句:“曹贼,何不快快投降!”那样,司马懿就会乖乖投降,多好呀!
  魏延“善养士卒”,肯定有一大批拥趸。王平当时在军中并没有多少权威,魏延的士卒,不一定认识他,谁会理他呢?王平一声吼,魏延士卒散,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三国志》的记载里,“南谷口事件”接下来的发展,更是离谱。士卒逃散,魏延只好和自己的几个儿子,狼狈逃走,逃的方向居然是汉中!南谷口为褒斜道南端口,距汉中仅有十八公里。多年以来,汉中一直由魏延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魏延的地盘。一杯茶的工夫,魏延就可以回到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了。魏延要是真的动手,选择这个地方是很恰当的。久经战阵的魏延,又怎会在王平面前一触即溃呢?而且,“善养士卒”的魏延,失败后居然只有儿子们相随,身边一个士卒也没有,这可真是奇怪到极点了。动辄就杀身边人的董卓,死的时候还有卫兵要上前保卫他呢!魏延既然挑起了事端,而且落败,肯定会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那他逃走的话,应该是远离蜀汉,不投魏不降吴的话,那他该直奔陇西而去,躲得远远的,最起码避免跨省追捕啊。可是《三国志》记载他逃向蜀汉重镇汉中,莫非他要投案自首吗?
  历史的魅力在于没有真相,历史的价值在于还原真相。
  “南谷口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魏略》里找到了合理的记载:诸葛亮死后,魏延代行军权。杨仪平素与魏延不合, “惧为所害”,就先下手为强,散布流言说魏延要带军投靠魏国,于是带军攻打魏延。魏延本无反心,自恃脚跟正不怕影子斜,加上看不起杨仪,为维持大局,他就不战而走,没想到杨仪一定要置其于死地。杨仪追上他,杀了他。
  这中间,我们还可以根据事理完善一些情节:魏延带军,杨仪不配合,魏延就上表杨仪谋反,于是《魏略》就有了杨仪“惧为所害”的记载,杨仪决定反击,就恶人告状,上表说魏延要带军投靠曹魏。
  有了这个推断,《三国志》里其他几处莫名其妙的记载,也变得合情合理了。
  首先是《三国志·魏延传》,当魏延和杨仪的羽檄都到的时候,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怎么办,蒋琬、董允都“保仪疑延”,于是魏延就被定了罪。
  不调查,不审问,靠类似投票的方式来直接给一个人定罪,这对于蒋琬来说很不可思议,因为蒋琬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而诸葛亮是讲究法治的。是什么原因让蒋琬做出了违背法治思想的决定?很显然蒋琬、董允被杨仪的奏章忽悠了。也许,他们和杨仪都是诸葛亮器重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许,魏延平时人缘太差,但最关键是杨仪“编故事”的水平高,给魏延找了一个“烧毁阁道”的罪名。也许魏延因为和杨仪怄气,真的烧了几小段栈道,但是未给大军撤退带来影响,否则,魏延坐在汉中喝茶的时候,杨仪也许还在山里指挥修造栈道,也许早被司马懿追上了。
  《三国志·魏延传》里还有一处记载,蒋琬带领宿卫营去南谷口处理魏延事件,才出成都几十里,魏延的死讯就传来,蒋琬就回去了。死讯就没到褒口来,而是回成都了。
  这里的记载表明,蒋琬是去镇压魏延的,因此魏延一死,蒋琬就没有再去的必要,就打道回府了。这说明,在杨仪和魏延的互诉中,官方采信了杨仪的说法,定了魏延谋反之罪。
  《三国志·杨仪传》记载,杨仪“平叛”,事后只被拜为中军师,根本没有统兵权,基本是被晾在了一边。这就奇怪了,杨仪可是“平叛”的第一大功臣啊!要是魏延造反的话,那杨仪就是力挽狂澜的人物,事后肯定会高官厚禄,可是他又怎么被弃之不用呢?
  这只能说明,当大军完全撤回后,为魏延鸣冤的人多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杨仪暴露了。魏延人缘虽然不好,但是诸将仍然议论纷纷,都推断说魏延绝对不会投降魏国了却还要赶回来(“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诸将分析,魏延只是想杀杨仪(“但欲除杀仪等”),但惹火烧身。杨仪暴露了,当然不能给他升官了。
  问题出来了,既然杨仪暴露了,那朝廷怎么不为魏延平反,治杨仪的罪呢?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哪位统治者纠正过自己主办的冤假错案?最大的可能,是后代纠正祖宗办的错案,后任纠正前任办的冤案,而且也要费很大力气。曹魏灭蜀功臣邓艾,因钟会构陷,正好司马昭想扫平篡权路上的障碍,就在263年定了邓艾罪,然后邓艾在被押解的路上被杀。后来,邓艾蒙冤已是大白于天下的事实,可是也无人为他平反。直到267年,司马昭死后第二年,议郎段灼上书为邓艾鸣冤,此事才被提起,可是即使是这样,司马炎也是到了273年才下诏为邓艾平反。要不是段灼坚持不懈,要是司马昭还活着,邓艾有可能洗清冤名吗?
  定魏延罪的是刘禅、蒋琬,费祎和姜维在中间也起了作用,蜀汉一直是这几个在魏延案件中洗不清的人掌权,魏延案件也就一直没有反过来的可能。所以,杨仪也不会被追究责任。
  一些人,为了登上权威的宝座,不惜把真理踩在脚下。
  魏延,这个战场上所向无敌的英雄,在自己人的算计里败下阵来。《三国志》以惊心动魄的文字,记载了魏延的结局:魏延逃亡后,杨仪派马岱追上去,马岱斩杀魏延,然后把魏延的首级献给杨仪邀功,杨仪亲自踩在魏延的头上,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这时,杨仪心里肯定是爽极了:看你以后还能不能在老子面前拔刀!小人得志便猖狂,杨仪又派人到汉中,夷灭魏延三族。
  可以肯定,《三国志》对这件事的记载,没有出错。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杨仪身上。
  可叹魏延,一代豪杰,生里走过死里来过,没死在敌人手里,却被自己人残杀!
  可悲魏延,一身豪气,威震汉中,叱咤风云,死后落得了千古“反”名!
  魏延啊,当你被杨仪踩住头颅时,为何不再气壮山河地慷慨陈词——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良知被挤压得无处可存,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到它的力量。蒋琬,魏延案件的实际拍板者,后来还是通过一个非常隐秘的方式表达了对魏延的忏悔。延熙元年(238年)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凄厉的寒风里,蒋琬望着破碎的山河,想到蜀汉无人,想起在这个地方,二十年前,魏延曾经无比豪迈地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的战场传奇,在蒋琬的记忆里复活。蒋琬叹口气,传令下去,对魏延重新以礼收葬,并在墓前立了石马⑥,以纪念魏延的战功。
  可是,蒋琬毕竟没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是通过分析《三国志·魏延传》的错误而知道蒋琬的错误的。以“信史”著称的陈寿,为何在一篇人物传记里犯了这么多错误?魏延事件,就由得他任意打扮吗?
  其实,陈寿本来对魏延案件是了如指掌的。
  历史家的难言之隐——
  陈寿是蜀汉巴西郡安汉县人,出生于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魏延事件发生时,他已经两岁了。陈寿的父亲,参加了街亭之战,在马谡军中担任参军。战后,马谡被斩,陈寿父亲也被株连,受到髡刑的处罚,就剃去头发,这是种极具污辱性的处罚,然后逐出军营,这个时候陈寿的父亲才回到家乡,几年之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蜀汉灭亡那一年,陈寿三十一岁。蜀汉历史,对于陈寿来说,是当代史。
  陈寿在大约在18岁时进入了太学学习,谯周是他的老师。诸葛亮去世后,朝廷派时任益州劝学从事(相当于省教育厅长)谯周第一个去南谷口吊丧。谯周是成都方面第一个亲临“南谷口事件”现场的人,掌握了魏延案件的第一手资料。陈寿与老师谯周的关系格外亲密,谯周不可能不告诉他魏延事件的真相。
  既然如此,陈寿又怎么对魏延事件的记载如此漏洞百出?
  陈寿写作《三国志》时,距魏延事件只有四五十年,但是蜀汉没有史官,因此陈寿对蜀汉历史的记载,主要依据是蜀汉朝廷的文书、公告等,还有当事人或者相关人的讲述。
  陈寿写完《三国志》时刘禅已死,但其“子孙(在晋朝)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这是一股强大的官场势力!魏延案件的处理,刘禅虽然仅仅起签字盖章的作用,但是名义上是刘禅的行为。刘禅的子孙,允许陈寿揭露真相,为魏延事件翻案吗?陈寿若真如实写刘禅制造了一场三国奇冤,刘禅的子孙可能就会到晋朝皇帝那里控告陈寿诬蔑后主。
  陈寿写《三国志》时虽然晋已统一全国,但前三国人物关系犹存。刘禅投降后,蜀人在晋朝做官的很多,许多魏延案件制造者的后人在晋朝为官、为将,他们能允许陈寿揭露真相,为魏延事件翻案吗?那些魏延案件的受害者、被诬者人数众多,其后人见到陈寿揭露魏延案件的真相,能不起来和魏延案件制造者的后人闹事吗?
  有时,距离远了,才能真切地把握。
  为了“和谐”,为了“稳定”,陈寿只能牺牲真相,按照蜀汉朝公布的信息为魏延立传。陈寿写的历史 ,距离现实很近,反倒难以写出真相来了,因为他不能置身事外。古有假历史,今有假新闻。记录历史的人,和记录现实的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就这样,魏延,作为一个话题人物,留在了历史上。魏延,注定要永远活在人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