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言:对此我是深有体会啊!)
实在地做事是一个下笨工夫的过程,但事情往往奇妙,从长远来看,下笨工夫却往往能更快地取得效果。笨鸟先飞,欲速则不达,这两句话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道理。这可能是缘于物极必反吧。
第二,坚定的信念
目标是灯塔,一方面可以使你找到前行的方向,另一方面又使你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有信念很容易,但有坚定的信念是非常难的。此时,你要面对的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还有各式各样的不解、奇怪与嘲笑的目光,因为别人都是实事求是的,随时间地点而变的。坚定的信念会使你显得傻,显得可笑,显得不合时宜。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你还得忍受自己内心的挣扎,说服你自己。
第三,谦虚谨慎的态度
中华数千年以来,一直都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其实何止是文人,凡是有点本事的人,甚至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互不服气的现象,为了这一不服气,斗殴者有之,争辩者有之,诉讼者有之。
其实,“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也说了数千年,可惜没有多少人记取。于是,以才自足、以能自矜的人到处是。殊不知,这样一来,一则为小人所忌,再则为君子所薄,对自己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谦虚谨慎的态度反映了一种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可以海纳百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样一种谦虚谨慎的胸怀可以怀远人、服来者,终将对事业有所助益。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谁能只靠自己去成功呢!
胡言:曾公说的,我是很同意啊。特别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是条蛇,三个人就是条虫了。总是互相抱不成团,互相拆台,窝里斗,弄得别人得了好处,怎么也搞不成功。
除了曾公说的,我想补充这样两点。
第四,眼光要准要远
要胸中有个全局观念,知大体,识大事,明白现在的潮流是什么,顺流而动,则自然水涨船高。如果眼光狭隘,虽不说鼠目寸光,但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田螺壳里做道场,终究难免小家子气,只挣得蝇头小利。
/* 19 */
《人道》 第一部分
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7)
眼光准,这就可以让你超越一般的人。别人看见危险的地方,你看见了机会;别人忽视的,你却认为是珠宝。与众不同,自然脱颖而出。
眼光远,又使你超越了一般的精英。别人看一县的时候,你已知一省、国家和世界,又有谁能与你竞争呢?我所以敢开借洋债之先河,也正由于此。
第五,预留退路
事情总是有利又有弊的,像刚才曾公说的,谁也不能把两方面的好处都占到。因此,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要处处想好自己的退路,这样的话,即使失败了,也能够有个说法和退步,虽败不倒,还有东山再起、重出江湖、再振威名的机会。
我常跟我的店员讲,做事情不能光想好的一面,那样即使成功了,也容易招人妒。做事情也不要光想坏的一面,那样可能自己都会要活不下去了,还做什么事情呢?做事情要把好的和坏的两方面都想清楚了,这样才会有各种后续的手段出来,也才能保护自己。
培养你的成功商数(四度论)
第一,培养你的耐久度
由于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因而它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有如跑马拉松,体力不好或是坚持不住的人,要么倒下,要么退出,不可能看见胜利的光。坚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培养你的忠贞度
这个世界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而诱惑也太多了。翻翻报纸、看看电视、浏览网页,成功的故事扑面而来,一不小心,你就会受到别人故事的诱惑,偏离自己的目标和方式。
除了诱惑之外,还有打击。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冲击,一次次的败回。想放弃的时候,它似乎又近了;等努力的时候,它好像又远了。
成功就像是你希望追求到的一个姑娘,总是离你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忠贞不二不只是男女之间的要求,也是对成功所应有的态度。毕竟,对成功,与对女朋友一样,也是要追求的。
第三,培养你的无聊度
成功那一瞬间的灿烂,总是让人如飞蛾之扑火,义无反顾。但是,谁知道此前这个人所承受的寂寞无聊呢?那是一个反复做着同样事情的时期,那是一个没有其他爱好的时期,那是一个将看似简单的事情做无数遍的时期。很少有人能真正承受这时候的那种眼里只有目标没有其他的痛苦。
曾国藩的苦行僧生活,是没有多少人想过的;胡雪岩的过程似乎灿烂轻松得多,但是,即使不说他被钱庄开除时别人的白眼和开除后的穷困潦倒,在他经营自己事业的过程中,那种一天到晚头脑不停转动、总是在钱眼里翻筋斗的生活,除非是天才,想想都让人害怕,你能不能承受?
可能在当事人自己,由于有一种激情或者是理想,并不觉得苦,倒反以为乐,如果你在自己的追求中也能找到这种感觉,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近了很多。
第四,培养你的狠心度
惟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为了追求你的成功,你需要将很多的人和事情捆绑在你追求成功的战车上,这包括你的家人、朋友、心爱之物、心灵的爱好,等等。
本可以愉快的周末会因为你的追求而味同嚼蜡,本来难得的团圆会因为你的追求而变成泡影,本可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会因为你的追求而无聊透顶……
你要放弃的东西很多,而它们往往对你很重要,并且一定程度上它们也是你追求成功的原因,可未曾预料到的是,事情走向了反面。
走下去?需要放弃!不走下去?也是弃,不过是前功尽弃!走下去,不走下去?这是个问题。
/* 20 */
《人道》 第二部分
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1)
这句话无疑让很多穷困中的人感到高兴,尤其是年轻人,说中了他们心里的感觉,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在现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年代,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他就会具有一种良好的品牌,是随时都有成功机会的,怎么可能受穷呢?不要躲在这句话后面原谅自己,正视问题,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打造属于你作为人的良好品牌。
钟说:刚才曾公和雪翁都说到,本事比运气更重要,有本事才能把握运气,有本事还能创造运气。似乎可以这样来解释两公的说法,那就是只要有本事,终究会有机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却往往不是这样。有句古话说:“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如果是英雄的话,肯定是有本事的,又怎么会弄得自己为一文钱焦头烂额呢?而我们现在也有一句话:“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说的是,很多人穷并不是没有本事,而是其他的方面使得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不知道两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鱼目不可混珠
曾曰:对于你的第一句话——“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我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来回答:“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虽然金子会暂时和沙砾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无从识别。但当岁月的打磨过去,真金终究会露出自己本来的面目,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英雄汉也有如这金子,总是会有困顿的时候,有抑郁不得志的时候,但是,拓宽你的视野,从长期来考虑问题,不要只盯着一个时点,或许能够更清楚地看清命运。
这种事情可谓是从古到今都是有的,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认为在位者有眼无珠,对自己这样的大才视若无睹,让自己郁郁终生。有很多人还诅咒科举选拔制度,认为那样的制度只能选拔出会做八股的人,却得不到真正的人才,以至于有“科场莫论文”的说法。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看看几千年的历史,就可以找到历史的真相。对于科举选拔上的人,本事不足的是有的,但是,真有本事的人,却也是不会因为科举而埋没的。看看在我们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人,看看维系文化发展的人,看看推动事情进展的人,大多数还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虽然也有过左宗棠那样的从举人而一跃成方面大员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不过是特例而已。而且,在此之前左宗棠,早已是天下闻名,而那种破格也是特定情况下自救的要求。这件事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只要你有真才,你是不会被埋没的,终究会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像夜晚的月亮,照亮整个夜空。
;左宗棠传奇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自称今亮。为人秉性良实,倜傥耿介,意气豪迈。其功名虽只是一举人,但经纶满腹,才气纵横,颇得天下名士推许。
对话林则徐
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因为生病,从湖南回福建养病,路过湖南。途经长沙的时候,特地派人到左宗棠的柳庄,请左宗棠面谈。在湘江的船上,林则徐与左宗棠抗谈今昔,通宵不眠,直到鸡鸣天晓,双方才依依惜别。林则徐为之倾倒,认为左宗棠是绝世奇才。
结交陶澍
陶澍,湖南安化人。少年得志,功名顺遂。二十五岁中进士,以后历任地方要职,晚年官至两江总督。
道光十七年,左宗棠主讲醴陵渌江书院,陶澍总督两江,到江西阅兵,顺路回家省墓,经过醴陵。左宗棠为之书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为之激赏不已,当即将左宗棠请来,两人从学问而国事,从盐政而海运,两人畅谈竟夕。陶澍不顾左宗棠与自己相差三十多岁,与之结为忘年交。后更以家事相托,结为儿女亲家。
天下闻名
左宗棠在做湖南巡抚幕僚期间,因与路过长沙的带兵入川总兵樊燮发生矛盾,双方各自运用自己的关系互相弹劾,最终樊燮被朝廷革去总兵职位。左宗棠却在这一过程中天下闻名。其中潘祖荫的两句话完全说明了左宗棠的地位——“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咸丰皇帝为之动容,经过了解,将左宗棠调出湖南,奉旨跟随曾国藩襄办军务。
自创楚军
咸丰十年,围困金陵的江南大营被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攻破,清廷经营多年的天京之围全面崩溃。由于战争的需要,也由于左宗棠的大才,左宗棠开始自募兵勇,独树一帜,创建楚军。左宗棠带兵不久,就在江西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几年过去,被授予闽浙总督,成为由举人而总督第一人。
/* 21 */
《人道》 第二部分
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2)
领兵西征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余部后,同治五年八月,左宗棠接替杨岳斌,调任陕甘总督。谋求平定西北叛乱。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开中国借洋债之先河,左宗棠兵精粮足,武器先进,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将西北的三大叛乱分子一一平定,并为改签《伊犁条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浩强:《曾国藩》)
对于你的第二句话——“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我想下这个定义的人,一定是对才华的概念限制得比较窄,将某一类特点看做是才华,将具有某一类特点的人都看做是有才华的人,而将其他一些特点排除在外,从而人为地在才华的概念上就犯了自己的错误,也因此才有这样一个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开风气之前,这种看法和观念可能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读书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有这样一条华山绝径让普通老百姓出人头地,自然就显得读书的高贵,顺带使得读书出来的人高贵了。那时候的秀才,是有功名的,见了官可以不下跪的,也不能打板子的。读书的人被认为是有才华的人。但是,洋务以后,风气大开,才华的观念相应地有大的变动,如果还是老观念,那雪翁岂不是也是无才之辈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只要有才华,就不愁无出人头地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才华呢?才华,是指办事情的能力,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不经过实践的检验,谁知道是有真才还是只是夸夸其谈之辈。坐而论辩,无人能敌;起而行之,一无所能。说的就是这样的无真才之辈。而这之间的差别,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战国时,赵国的赵括,三国时,蜀国的马谡,都是这种无真才的典型。
;纸上谈兵赵括
赵括,赵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