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手机访问 m。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你的用户名】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详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

作者:袁野

 … 手机访问 m。

《透过细节看清朝》目录
《透过细节看清朝》前言
皇帝自杀
泥腿子坐龙庭(1)
泥腿子坐龙庭(2)
泥腿子坐龙庭(3)
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1)
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2)
猝不及防的机会(1)
猝不及防的机会(2)
猝不及防的机会(3)
大战山海关(1)
大战山海关(2)
席卷天下(1)
席卷天下(2)
席卷天下(3)
鸦片流毒天下(1)
鸦片流毒天下(2)
林则徐禁烟(1)
林则徐禁烟(2)
林则徐禁烟(3)
九票之差和两个错误(1)
九票之差和两个错误(2)
开战:仿佛见到外星人(1)
开战:仿佛见到外星人(2)
开战:仿佛见到外星人(3)
民族英雄与卖国贼(1)
民族英雄与卖国贼(2)
天朝梦醒了还是没醒(1)
天朝梦醒了还是没醒(2)
农民拜上帝(1)
农民拜上帝(2)
转战江南(1)
转战江南(2)
转战江南(3)
转战江南(4)
战略抉择(1)
战略抉择(2)
祸起萧墙(1)
祸起萧墙(2)
祸起萧墙(3)
力撑危局和天京陷落(1)
力撑危局和天京陷落(2)
太平天国运动结语
公车上书
康有为的思想
变法与政变(1)
变法与政变(2)
他们都在怎么想(1)
他们都在怎么想(2)
他们都在怎么想(3)
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
历史的千年伏笔(1)
历史的千年伏笔(2)


《透过细节看清朝》目录




  第一章:满清入关…命运掷的骰子

  第一节:皇帝自杀

  第二节:泥腿子坐龙庭

  第三节: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

  第四节:猝不及防的机会

  第五节:大战山海关

  第六节:席卷天下

  第二章:康乾盛世…回光返照

  第一节:一代雄主康熙帝

  第二节:康、乾之间的承前启后者…雍正

  第三节:史上最有福的人

  第四节:辉煌过后的尾声

  第三章:鸦片战争…天朝梦醒

  第一节:鸦片流毒天下

  第二节:林则徐禁烟

  第三节:九票之差和两个错误

  第四节:开战:仿佛见到外星人

  第五节:民族英雄与卖国贼

  第六节:天朝梦醒了还是没醒

  第四章:太平天国…最后的农民起义

  第一节:农民拜上帝

  第二节:转战江南

  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祸起萧墙

  第五节:力撑危局和天京陷落

  第六节:结语

  第五章:同光中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一节:大清朝:牝鸡司晨

  第二节:曾国藩:千古名臣

  第三节:左宗棠:民族英雄

  第四节:李鸿章:苦撑危局

  第五节:张之洞:中体西用第一人

  第六节:中国和日本:向左走,向右走

  第六章:甲午战争…徒弟战胜师父

  第一节:阴云密布

  第二节:朝鲜战事

  第三节:黄海大战

  第四节:全线溃败

  第五节:马关条约

  第六节:历史的思索

  第七章:戊戌变法…书生救国

  第一节:公车上书

  第二节:康有为的思想

  第三节:变法与政变

  第四节:他们都在怎么想

  第八章:庚子年…亡国前兆

  第一节:给皇帝看病的西医

  第二节:满天神佛下凡间

  第三节:愤怒的女人

  第四节:屠杀

  第五节:皇帝的眼泪

  第六节:辛丑之辱

  第九章:大清朝的最后时光

  第一节:另类的造反

  第二节:迟来的改变

  第三节:革命!革命!

  第四节:帝制复辟

  第五节:历史的千年伏笔




《透过细节看清朝》前言




  西方有个著名的谚语: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中国史官历来把写历史称为“修史”,这一个“修”字真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历史就是这样,对待同样的一个事件,充满了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也充满了不同的叙述和评论。现代史学已经证明,真实地再现历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关注历史、研究历史,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曾有这样的故事:明教教主张无忌问少林方丈空闻大师鬼魂之事。空闻答曰,幽冥之事,在所难言。张无忌又问,既如此佛家又何必念经超度亡魂?空闻答,死者难言,但生者却欲求心之所安,所以佛家念经,超度的乃是活人。不单单是佛家,世间一切对死亡的追悼和祭奠,意义都在于活人。这是人生哲理,也同样可以用来看待历史。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今人,在于今日。通过研究昔日的浮沉兴替、荣辱得失,为今人之事提供经验教训和启迪。至于史实的真实与否,只能通过叙述尽量多的角度和观点,来达到一个相对的真实。这就是作者的历史观。在中国的历史上,清朝是一个让人感情复杂的封建王朝。单单作为封建王朝来看,清朝可以说对中华民族居功至伟。

  满清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是长期定居于中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落后的原始部族,因为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而逐渐由部族发展成为国家。在入主中原之初,从社会制度上来说,满清还落后于汉族。满清开国的几代雄主鉴于当年蒙古族的元朝因为不能采用汉人的社会制度,终于被逐出中原的历史教训,大力学习汉族文化,终于使得满清彻底融入了华夏文明。清朝还为中国奉献了康乾盛世,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毛泽东评价康熙皇帝语)。这些对满清本身和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巨大的贡献。

  然而清朝生不逢时。在和清朝相同的历史时期,西方已经完成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从此世界走进近代,迈入了按照西方模式发展的轨道。中国是在清朝统治的时期,真正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而正是因为满清的落后,使得满清把当时汉族的政治文化制度当成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从而大力学习并且巩固加强,使中国错失了赶上世界潮流,迈入近代社会的机会。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不能把落后的责任完全推到清朝历代君臣的头上,因为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但是我们可以研究,可以思考:为什么历经上千年仍然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在最近的几百年内就被别的民族的文明赶上并且超过,还落下了如此大的差距?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具体的人和事进行责任清算,从而做出自己的历史评价。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历史有时实在难以理喻,很多偶然的事件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从而影响千百年后人们的命运。每每面对这样的问题,都会让人感到痛苦和遗憾,从而涕泗横流,扼腕叹息。但是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思考,我们又会发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就好像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历史必然性给人带来的创伤,却让人无言以对。这就是历史的桑田沧海、斗转星移。

  正是在对这些事件的品味和思索过程中,我们才能明得失;知荣辱;鉴古今,找到未来的路在何方。

  正值青春期的满清本来没有像当年蒙古

  人那样,拥有足够进取中原的实力,但是命运把他们推到了中国历史舞台的台前,使得他们不得不开始扮演一个他们并不擅长的角色。于是学习自己的前任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满清的学习能力还算不错,但是可悲的是,突然被委以重任的他们手足无措,根本无暇顾

  及更大的舞台上正在发生什么……




皇帝自杀




  据说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之日,为了避免皇室受辱,要亲手斩杀自己的女儿,结果心慌意乱,一剑下去只斩断了女儿一条臂膀。看着女儿在血泊中翻滚哀号,崇祯皇帝叹道:

  “谁让你生在帝王之家?”

  其实这句话,崇祯也可以扪心自问。

  皇帝做到要自杀这个份上,真是还不如不要做了。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所创立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三月十八日夜,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大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得知太监曹化淳已经打开彰义门,向李自成献了北京城的消息后,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终于也已经灰飞烟灭。自这一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称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之后,崇祯帝的内心深处就处在一种急切渴望与隐隐不安相结合的复杂心情之下,渴望的是尽快剿灭李自成,不安则是源自李自成的声势浩大。随着李自成的大军在二、三月里渡黄河、破汾州、攻太原、克大同、进宣府、犯阳和,终于打过了居庸关,崇祯帝的渴望渐渐变成了侥幸,不安慢慢变成了恐惧。三月十三日李自成的军队打到昌平,并封锁了京城,兵部派出的侦察骑兵都被李自成的军队捉住,一去不返,李自成的骑兵侦察到了平则门,崇祯帝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到十七日崇祯帝召集群臣来询问,还是没有人回答,有的人还哭了。不久李自成大军开始攻城,崇祯帝恐惧更甚,但是毕竟他还心存最后一丝侥幸:虽然大明朝各地的驻军都挡不住李自成,但是有一支军队可不一样。这支军队的前身是已故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的旧部。袁崇焕当年一介书生,统兵与大明朝的另一个心腹大患…后金…争战疆场,先后对抗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后金大汗,带出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虽然袁崇焕心怀叵测,已被凌迟处死(实际上是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自毁长城,磔杀了袁崇焕),但是这支威震天下的辽东军还是保存了下来,目前这支军队由宁远总兵吴三桂统领,并且继续驻扎在辽东,阻挡着后金骑兵南下的道路。早在三月六日,崇祯帝就曾下诏令各镇兵入京救援,吴三桂自然也接到了这道诏书,崇祯帝还特意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宁远,率部入关保护京城。崇祯帝知道,别处的明军也非李自成敌手,只有这一路是真正的精兵强将,足可勤王。吴三桂之所以迟迟未到,应该是顾虑后金会乘机有所行动。现在京城告急,吴三桂得到消息,必定会暂且扔下后金不管,星夜驰援。山海关离京城不远,相信吴三桂不久即可赶到,只要京城守军能守到援兵到来,大明江山就还有一线生机。对于吴三桂驰援京城,崇祯帝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吴三桂的全家老小尚在京城,吴绝对不至于起了贰心。但崇祯帝没料到的是,三月十七日一天的战斗,京城城外的三座大营就全部溃败,望风而降。崇祯帝仍不死心,痛斥投降了李自成,又来劝自己禅位的太监杜勋,诏令亲征,指望依靠京城坚固的外城死守待援。哪想到自己平素十分宠信的太监曹化淳竟然卖主求荣,偷偷在十七日夜里向李自成献了城,京城外城顿时陷落敌手,李自成大军蜂拥入城。崇祯帝见大势已去,于是出宫登上煤山。在黑夜中望着满城的烽火,此时的他该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心情?他是否想到了当年他是何等的胸怀大志,要重整大明江山?他是否想到了自己初登大宝就英明神武,铲除了魏忠贤阉党,天下都欢欣鼓舞,向往从此太平?他是否想到了自己在位十七年,不沉溺于声色,忧勤惕励,竭力治理国家?他是否想到了这十七年来在朝则有党争之祸,在边境则将士骄横懒惰,四处兵荒马乱,流寇大起,终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又是否能意识到是自己不能知人善任,所用非人,又刚愎自用,懦于决断而果于杀戮,才使政事每况愈下?他又是否想到了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历代忠臣良将,乃至被他凌迟处死,从而酿成千古奇冤的袁崇焕?连天的烽火映红了京城的夜空,震天的杀声打破了平素的寂静,往事一幕幕闪回,被绝望击垮了的崇祯帝站在煤山之上,时而微笑,时而切齿,时而流泪,徘徊良久,最后只能叹一声“苦了我的百姓们了”。虽然绝望,但是皇帝必须有皇帝的尊严,不能束手就擒。于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