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摘下眼镜,擦干泪水,编辑新短信:“那你说,我这辈子有没有够五百次回眸呢?”接着她又伤感起来。就算攒够了五百次回眸,下辈子也只能和他擦肩而过而已,走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两个陌生人有相逢的一瞬,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记得上辈子有过怎样的纠缠。自己会舍得么?可是哪儿有机会去积攒更多的回眸呢?
小夕,你根本没能劝好我,反而更糟了!
小夕后来没有理睬夏央持续的纠结病发作,夏央一个下午却都在想着五百次回眸和脖子会不会扭断的问题。考生入场的时候她坐在那儿发呆;考生立场的时候她依旧在发呆。一个女生还冲她友好地笑了笑,夏央过了好 久:87book。com才反应过来,跟着后知后觉地脸红。
把物品归还到教务处之后,夏央和杨嘉一起去初中部所在的小巷子找东西吃。什么里脊肉啦鸡骨头啦麻辣烫啦,都是初中时候最开心的回忆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名叫“潘师傅炸鸡”的小摊,虽然只卖炸鸡腿这一种食品,然而实在太好吃了,每天到了下午四五点钟都有非 常(炫…书…网)多的人排队买炸鸡腿,连带着周围卖糖炒栗子的小摊生意都好了起来。初中那会儿可支配的零用钱很少,所以每次节衣缩食买来的鸡腿对她们来说就是无上的美味。
于是今天两个女生理所当然第一站就来到潘师傅的小摊。其实她们一直在疑惑,潘师傅到底是谁呢?是藏在后面的负责炸鸡腿的那个大叔,还是负责称重收钱的大婶,还是一个不会出现在顾客面前的神秘人物呢?
排队的人已经很多了,不过每当柜台里的鸡腿卖完,大叔就端着一大盘新鲜出炉香气四溢的鸡腿过来了,保证供求平衡。夏央和杨嘉排在队伍的末尾,随着队伍前移,她们后面也陆陆续续有其他人来排队。
夏央正盘算着要买一个多大的鸡腿,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学妹,你是柳中的吧?”
这个问句有点不伦不类,夏央不解地转头去看,是个有些眼熟的女生。
见夏央一脸茫然,女生又说:“呀,我认出来你了,你就是坐在我们考场外面的那一个小妹妹啊!”
夏央这才反应过来——是那个冲她笑了一下的女生嘛!她笑开了:“是啊!”
“真巧,我们都来买鸡腿!”女生大方地自我介绍,“我叫谢晨,也是柳中的,理科生,今年高考。你呢?”
“我叫何夏央,高二的,也是理科生。”夏央说着,杨嘉也凑过来:“学姐好!我叫杨嘉,高二理科生。我也是高考志愿者哦!”
谢晨豪爽地拍拍钱包:“来,学姐请你们吃鸡腿吧!”
“哎,这……”夏央迟疑着。被人请客吃鸡腿当然开心,可对方是刚认识的学姐,终究不太好。杨嘉却痛快地答应了:“好啊好啊,我们请你去吃前面那家的铁板豆腐!”
“学姐,你今天吃这些,不怕不干净吗?”夏央担心地问着。
“怕什么,我从初中就开始吃了,扛得住!”谢晨挥挥手。
转眼就轮到她们买鸡腿了。谢晨掏出一张粉色钞票用柳陵方言跟大婶说:“来三个大些的鸡腿。”然后转身用普通话问,“你们要辣椒么?”
“不要!”夏央和杨嘉异口同声。
谢晨看来为学妹不能吃辣而很是惋惜,她摇摇头,对大婶说:“两个不放辣,还有一个要多放点个辣椒哦。”
鸡腿到手,三个人边吃边走去铁板豆腐的小摊。夏央对谢晨非 常(炫…书…网)有好感,因为这个学姐一点都不像她认识的所有柳陵女生,反而比较像北方人,大方、爽快、爱吃辣——夏央光是看着她鸡腿上的那些辣椒粉就已经快要涕泪横流了——而且说话直来直去的一点都不拐弯。
“去年的时候我也是志愿者的,哈哈,明年就轮到你们来当热锅上的蚂蚁了。”等着老婆婆做铁板豆腐的时候,谢晨一句话让夏央没来由地心惊。
杨嘉点头:“我们班主任之前一直在说的,等到6月10号,我们虽然还是高二,但和高三就没什么区别了。”
“你们班主任谁啊?”
“张爱华,教语文的。”
“不认识。”谢晨摇摇头,“那夏央你呢,班主任是谁?”
夏央一边惊叹着自来熟的学姐已经直接称呼她“夏央”而不是“何夏央”或者“何夏央学妹”了,一边回答:“老赵,赵燕,教化学的。”
“我认识她!我高一时候的奥化就是她教的,好像之前柳中那个很厉害的拿奥赛金牌的就是老赵的学生吧。”
“对的对的!其实她也是我高一的化学老师。”杨嘉直点头。
然后三个人就从柳中的老师们聊到全球的帅哥们,吃完了铁板豆腐又去吃了麻辣烫,撑到快要走不动路的时候就干脆去了柳中初中部。传达室的大叔依旧笑嘻嘻的:“哟,今天怎么来啦?你明年高考对吧?”夏央听见这些平常的话,突然鼻子有点酸,初中毕业要两年了,有些人有些感觉还是一点都没变。多么美好。
她们去草坪上坐着,看看夕阳吹着初夏傍晚湿热的风,聊天越来越投机。谢晨一直保持说有笑的状态,仿佛明天要考英语后天要考物理化学的那个人不是她。最后直到杨嘉妈妈打电话来催她回家,她们才起身。谢晨和夏央一起把杨嘉送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
“夏央,你家在哪?”
“北边,公交公司那边。”
“可惜不同路。”谢晨笑着挥挥手,“那明天见啦!”
第二天上午,夏央守候在桌边,果然在众多考生里发现了谢晨。夏央于是笑得一脸灿烂,冲她比了一个“V”:“学姐,加油啊!”
谢晨也笑着比了一个“V”:“好的!”
夏央就继续幻想,明年自己能否遇到一个会对自己说“加油”的志愿者呢?
考完英语后,谢晨还帮夏央把脸盆什么的拿回教务处,然后难得地皱着眉说她的理化相对来说是弱项,所以下午得在家安心复习复习。夏央深有同感,不由得又想到了明年的自己……不知为什么,原来她总是喜 欢'炫。书。网'回忆一年前的自己在做什么,这几天却总在想象一年后的自己会做什么。
第三天上午基本和第二天上午一样;而到了第三天,夏央开始无比羡慕考场里面的学长学姐们——最后一次铃声响起之后,他们就可以彻底解脱了,不用再注意修辞手法和中心思想,不用再背和差化积的三角和弦公式,不用再记住无数的英语词组,不用再判断是该用右手还是左手定则,不用再绞尽脑汁想一个复杂的有机物如何合成……可自己呢,和自己身边的大家一起,就要正式地面对一年之后的重大考验了。也许会要经常熬夜做作业,也许因为某次考砸而崩溃流泪,也许在高考前一天的晚上辗转反侧……这样想来,压力陡然变大很多。
自己的高考,会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呢?
会不会是状元?——切,瞎做梦吧!
会不会考得一塌糊涂连柳大都上不了?——不至于吧……
正常发挥的话,南大没有问题的吧?——希望是这样,可是,似乎有点不甘心……有没有可能考得更好呢?
如果考不上南大的话,去哪儿上大学呢?北外?上外?不敢想……
在漫无边际的想象之中,铃声终于响起了。考场里仍旧是安静的,而私语声不知从哪一个角落开始蔓延开来,逐渐感染了整栋建筑以至于整个学校,又演化成了欢呼声。
——都结束了!
走出考场的学生们大多面带微笑的,谢晨当然不例外。她要赶去参加柳中的毕业典礼,所以只是和夏央招了招手就先离开了。
夏央快速地收拾好东西,独自骑车回家。路过附中的时候,她轻易认出了大批的高三考生,他们的脸上有一种特别的神色,就算可能考砸了某一门,眼睛里也依旧带有别样的神采——那是熬过了三百多个、甚至更多的黑暗的艰难的日子之后,终于迎来光明的雀跃;那是对精彩又未知的未来的无限神往。
夏央停在路边,看着灿烂的阳光和鲜绿的树叶,看着朝气蓬勃的同龄人们,嘴角不由微微地上扬,同时在心里勇敢又骄傲地说着:现在,轮到我们上战场!
一年一年的,很多事情都在以极其相似的形式轮回。歌里唱过的,“你走后依旧的街,有青春依旧的歌,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
我们那年入学时候唱响的校歌,每一年都有新生学会唱同样的歌。去年我们一起骑车走过的淮海路,今年一定有人也同样地经过。而今年我们经历的快乐和悲伤,明年会不会有人也同样体验一次?
第二十七章(1)
果然和夏央预料的一样,高三的学生们毕业了,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了高二学生身上来。作业和小考变多,期末考试在逼近;气温也一天天地升高了,夏央越发觉得后脑勺那里闷得难受,头发现在不长不短,总是扎着脖子那里的皮肤,痒痒的。她想着自己差不多该要把头发扎起来了。
六月中旬的某天早晨,程艺的出现引起了一片小骚动——她之前是短发的,这天却扎起了一个短短的小马尾,碎发用一个粉色发夹别住,平添几分温柔和美丽。
夏央听到沈曼她们几个女生夸奖着程艺的新发型,心里满不是滋味。她本来觉得自己如果扎起了头发,也至少会引起大家注意的吧,现在却被程艺抢了先。怎么就没注意到她也在留头发呢!
下课的时候夏央和张骏聊天,张骏打量着夏央问:“你是不是也在留头发啊?怎么不扎辫子呢?”
夏央于是心里喜滋滋的,说:“觉得还有点短。你观察力蛮好的啊。”
“那当然。”张骏说着,从笔袋里取出个花花绿绿的小本子,撕了一张纸下来。夏央瞥见纸上印着的日系漫画,好奇地问:“你怎么会有这种本子啊?上次那张纸就是这个本子里的吧?”
张骏一副释然的样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却遮遮掩掩的:“这个嘛……”
“干嘛,女朋友送的么?”
他急忙摆摆手:“没有!我没有女朋友啊现在!”
“那就是前女友了,对不对?”夏央“明察秋毫”。
他幅度很小地点头:“嗯。”
“哇哦,你不会是还想着她吧?这么痴情!”
“不是的……”张骏摇头,“就是正好用得上,一直没扔而已。”
“这样啊。”夏央对这个话题没太大兴趣,“那你现在要写什么?”
“也没写什么。”他把那张纸揉作一团,眯起眼睛瞄准垃圾桶,稳稳地扔了进去。
夏央觉得他莫名其妙的,也没在意,思绪转回到自己的发型问题上去。等到过几天自己如果真的也扎了一个马尾来上学,大家一定会认为何夏央是在模仿程艺,那多么让人沮丧啊!光是“模仿”这样的意思就已经够讨厌的了,何况模仿的对象还是程艺!
于是她的心情就跟梅雨季节的天气一样阴沉,延续到体育课上。前面几节课她们几个女生都去打羽毛球的,不过这节课要测800米,大家做做准备活动,就站在起跑线后面等着哨响了。
一年一度的测800米真是会要了大多数人的“老”命,尤其在这一年她们基本没怎么练过跑步的情况下。小臂上打了将近一年的排球而一直没有消退的血点,这些天来迅速地消失不见;上体育课也知道除了下雨就不用进体育馆了,要先去操场跑两圈。也许很多的习惯培养出来需要很久,抛弃掉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和去年的测试差不多的,小夕靠妈妈的假条逃过一劫;蒋婷婷等一贯体育好的则不把800米当回事。夏央绝望地看着偌大一个操场,心想跑两圈实在是太过艰难的任务,要是今天生病就好了。
哨响。夏央随着旁边的大家一起奋力向前跑,脚却不知怎么绊了一下,她还没来得及惊呼,就重重摔在地上,膝盖和肘部立即感到钻心的疼痛。周围的女生纷纷闪开,也没有停下脚步,没多久就只剩夏央一个人狼狈地趴在那儿了。
小夕奔过来:“要紧么?要紧么?”她扶起夏央,“天啊,都摔破了!”
夏央努力用受伤的右腿和吓软的左腿支撑自己走离跑道。怎么回事?起跑线那儿太挤,和别人撞在一起了吧。
“快,我陪你去医务室!”小夕脸色不太好看。夏央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分出一部分闲心想,小夕是不是想起了篮球比赛那次她陪着苏弈去医务室的情形呢?又想,自己不想跑800米的愿望最终还是曲折地实现了啊。
还好右膝和右肘的伤口都不深,除了塑胶跑道的橘红色小塑胶粒也没沾上其他东西,医务室的老师给夏央涂了碘酒消毒又搽了紫药水,就算是处理好了。整个过程夏央疼得龇牙咧嘴,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