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逼利诱之下只得先是配合孙婆婆演了一出戏给江家老太爷的心腹下人江谈看,也不等江谈反应过来,便急匆匆的走人,而那江谈当时听了这消息正有些吃惊,也没来得及观察孙婆婆两人不自然的神态和匆匆离开的背影。待他回过神儿的时候,说闲话的两个老婆子早就不见了踪影。无奈之下,只得又偷偷的打听了几个人,见他们并未听说这段流言,心中略微放松。不想回家之后,自家婆娘却神秘兮兮将这传言跟他说了一通。江谈一惊,忙问媳妇从何得知,他媳妇撇撇嘴,只说是听自己正在洗衣房做管事娘子的亲姐姐说的。
原来,那江寒之在孙婆婆之后又去寻了正留守在枫林苑的丫头青缎,让她偷偷的将这消息透漏给江家几个有头有脸嘴巴又严的管事娘子。江寒之打的好算盘,那些管事娘子嘴巴虽严,可心里未尝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她们不会将老太太的丑闻说给外人听,可却绝对会告诉自己的丈夫和至亲,以便将来真的出了什么事端,自家亲友也好有个应对。
江谈听了妻子的一番话,立刻认识到事情重大,可偏偏天色已晚,二门已锁,只能先让自己媳妇寻了那二门上的婆子,让她先去上房请见老太爷,不想却被老太太的陪房马嬷嬷拦在了门外。
而那厢孙婆婆和石婆子做好一切后,便安安静静的躲在家中回想着今日发生的一切,两个人睁着眼睛一夜无眠。第二日天刚亮,孙婆婆便再次去了石婆子家中,两人又是一番商讨,那石婆子吃了晌饭又打扮一番之后便去了就住在府衙后街的杜家,打着给杜管家女儿说媒的幌子,将孙婆婆交待的讯息说给了杜家娘子。那杜家娘子是个精明能干又惯会听风观影的,当晚得了个空儿便将事情说给了自家男人。杜管家心知那江老太爷乃是知府大人的挚交好友,两人隔几日便要一聚的,因此也不敢耽误,急忙换了衣裳就要出门。
再说那孙婆婆跟着江寒之派来的人守在杜家门前,果然见杜管家神色匆匆的去见了知府大人。当夜孙婆子和她的老姐妹石婆子便被叫到了杜家,孙婆婆自然不敢抖出江寒之,只说是从江家下人口中得知的。那杜管家左思右想,最近和媒人接触多的也就是那江家老太太跟前儿的陪房妈妈呀?可这风声总不会是老太太身边的人放出来的吧?杜管家纠结了,再次细细的问了两个老婆子,偏偏二人口径一致,不论问了几次都是同样的说法。杜管家思量后觉得这根源还是出在江家本身,至于外头的人,还真是没几个人知道,于是便狠狠的警告了孙婆婆两个,让她们再不许说三道四,见两人诺诺的应了,便回去向知府交差。
而那知府,也极为认同管家的说法,因此第二日天还不亮便命人守在江府门前,守门的仆役一出来,便急忙递上拜帖。
其实,江寒之的这个计谋并不周密,甚至可以说是漏洞百出。这样有针对性的流言,熟悉江家内情的人一猜便可知道幕后主使者。可以当时的情况来讲,江寒之并没有时间去思量一个周密的计策,或许和老太爷直言倒是个极为有效的办法,可这样对于老太太却一点损伤都没有,他觉得老太爷即便心里如何恼火老太太,在外面,还是会护着她的。
因此,只有想一个办法,引起老太爷的重视,只有让他老人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里才会越加恼火老太太的不懂分寸。只要能稍稍教训一下老太太,就算因此暴漏自己也无妨,就当是为贞儿出口气了。存了这样心思的江寒之,做起事情来更是不管不顾,只要能达到目的,便是被老太爷责罚他也认了。于是一连串儿的事情做下来,效果还真是出奇的好!
第四十一章流言中
在老太爷心中,自家那个老妻虽然行事张扬跋扈,喜 欢'炫。书。网'和儿媳妇争争权,爱在孙媳妇面前摆摆当家老祖宗的谱儿,可到底从没做过有损家族声誉的事情,在大是大非上面还是很有分寸的,加上对自己这个丈夫的话简直到了盲从的地步,让老太爷很是很是得意,否则他也不会护了她四十年。
现如今江老太爷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家那位老太太居然会蠢到想去损坏孙媳妇的名声。因此,不知事情始末的老太爷正在算计自己老妻这个不慈的名头到如今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才能彻底堵住那些人的嘴,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如何惩治江寒之那个不孝孙子。
而与此同时,知府老爷却决定再卖老太爷一次人情。江老太爷虽说是从尚书任上退下来的,可实际上,没有家族背景又性格刚直死板的他,在朝中的结交的那些人大多都是人走茶凉的面子情儿,若不是后来他们家迎娶了安国公家的姑娘,只怕江老太爷在京都重臣眼中还不如宰相家的大管家让人看重。现如今江老夫人将孙媳妇季氏得罪了,他刚刚得知的这消息想必江家还无人知晓,否则老太太也不会这样胆大包天,于是便悄悄的将皇帝出巡的事情说了出来。
“如今圣旨已下,圣驾即将出京,最多五日便可到达峦城。这次出巡圣上想要体察民情,因此并未大肆声张……”知府顿了顿,又道,“您老朝中有人,下官想着这件事定是瞒不了您的,如今不过白说一句。”
老太爷脸一红,突然想到那季氏胆敢这样嚣张出府,说不定就是知道了圣上出巡之事……其实峦城离京都并不远,只不过皇帝出巡走走停停,因此耽误一些时间罢了。如此算来,惩治孙子虽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尽快将季氏接回家中,否则他们江家只怕不好交待。
老太爷心不在焉的跟知府应付了两句,便起身告辞,急冲冲的回了家。先是派人问了几句府中留言之事,得知儿媳刘氏处理的极为妥当,便略略放下心,迈步去了上房。刚进屋子便见到老太太拿着几张红帖子坐在榻上仔细端详。
老太爷见了大怒,上前便将帖子撕了个粉碎。
“你还有心鼓捣这些个!”老太爷怒喝。
老太太一惊,抬头见老太爷一脸努力,心中忐忑不安,犹豫片刻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夫君这是怎么了?哪个不懂事的惹您生气?”
“……这是什么?”老太爷盯着地上的碎片,“我怎么听说你要给寒之娶二房?”
老太太仔细瞧着老太爷的神色,吞吞吐吐的应道,“……那季氏太没规矩……妾身想着找个人来治治她的脾气……家里的丫头没几个出挑的,因此妾身便想着从外面聘……聘一个回来……”
“你糊涂!”老太爷气的摔了桌上的茶杯。
老太太吓的一抖,“这……夫……夫君不是……不是也同意的么?”
“我不过让你给寒之挑个好生养的侍妾,什么时候让你给他娶二房了?你知不知道如今这件事情全城都传遍了,你要我怎么对季家交待?!”
老太太咬了咬嘴唇;倔强道,“如今媒人都找好了,我也相中了几个姑娘,左右大家都知道了,咱们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把人弄进门生米做成熟饭,那季家便是不快又能怎样?季氏已经嫁给了寒之,我不信季家还能不要名声不要脸面的把自家姑娘领回去!”
“……你这样不管不顾,难不成连自己的名声也不要了吗?”老太爷纳闷,便是了老太太昨日还不知道自己的臭名已经在府中传开,今日刘氏也该向她回禀了呀?
其实,刘氏倒是真来了。可惜,老太太一心想在今日将江寒之的二房人选定下来,觉得刘氏那个人心中向着儿媳,虽说未必敢阻挠于她,可老人家却不愿意听她磨叨,因此不但没让她伺候早膳,便是事后她立在上房门外说有要事回禀,都没能见上老太太一面。
而那赵妈妈,那日从孙婆婆那里出来后又走访了两个媒人,自觉已经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只等着流言传出后好向老太太讨赏,因此这两日到也没再出府。而那府中听到风声的下人,个个胆战心惊,别说不敢去触霉头,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唯一了解详情的刘氏,在昨日请见老太爷和老太太未果后,只能打发了贴身的下人将流言压下,又命心腹快马加鞭的去邻城将丈夫和长子招回来。
事后,刘氏左思右想,都觉得这件事情跟自己那个次子脱不了关系,因此大清早请见被老太太拒见后便将江寒之叫到自己的院子,挥手撵了丫头们出去,想要单独问问儿子事情经过。
“这件事母亲就别管了,儿子自会处理妥当。”江寒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淡淡说道。
“我怎么能不管?”刘氏蹙眉,埋怨道,“你自小稳重懂事,本是最让我放心的一个,怎么如今做起事情来竟这样不管不顾。”
江寒之撇嘴冷笑,想到那日听到的一番话,心中的火气就快压抑不住,“……是老太太欺人太甚。”
刘氏轻叹,“老太太年纪大了,说句不敬的话,她糊涂了,可咱们不能也跟着犯错是不是?”
“……”
“你这样鲁莽,难道就没想到过如何了结?”刘氏一脸忧愁的微微闭上眼睛,“连为娘一个妇道人家都能想到此事和你有关,你觉得能瞒得过老太爷?”
“儿子也没想瞒着他老人家。”江寒之冷哼。
“你……你就不怕老太爷用家规罚你?”刘氏恨声说道,这个儿子怎么突然这样固执了,刘氏虽然心中有气,可究竟不舍得儿子受罚,于是说道,“这两日你先出去躲躲,我已经派人喊了你父亲和哥哥回来,倒时就算老太爷罚你,你爹他们也能帮着拦上一拦。”
看着母亲担忧的神色,江寒之心中泛起一丝暖意,狡猾一笑,“娘,你放心,孩儿这样做不过是反击,老太爷便是知道了也无妨,他若是想治儿子,老太太那个罪魁祸首也不应当放过,否则便失了公道……更可况,如今在他老人家心中,只怕还有更重要的。”
刘氏听了疑惑,忍不住继续追问。
江寒之想了想,便将老太太吩咐赵妈妈做的事情和皇帝出巡一事告诉了母亲。
刘氏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咱们家的老太太莫不是疯了吧?!这样的事情也做的出来!”
江寒之也摇头苦笑,“按理说,儿子作为晚辈不该指责老太太的不是,只是,她这番作为也未免太过了。便是心里再气,也不该拿孙媳妇和家族的名声开玩笑呀。”
“过去老太太也霸道,可到底还是有些分寸的,怎么如今年岁大了,反倒越来越没个体统了?”刘氏越想越奇 怪{炫;书;网},老太太当年好歹也是个诰命夫人,跟着老太爷在京都做官的时候想必也是时常和各位命妇打交道的,俺老太太的说法,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年节她身为一品夫人还要进宫给皇后和各宫娘娘请安的,怎么如今回了峦城却是这番样子?前些年倒还好些,可最近二年脾气越发暴烈,自打秀云进门之后更是不加掩饰……
刘氏不解老太太现如今这番做法,可自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江寒之细细想想,却略有所悟。
自家母亲常年呆在峦城,想必并不清楚老太太当年在京都的境况。老太太虽是嫡女,可却是继室夫人养大的,那继室乃是徽城王家的庶女,为了怕人家说她虐待嫡妻生的女儿,因此事事纵容。虽寻了个懂礼仪晓规矩的老妈妈教导继女,可犯了错却不敢狠罚,因此,老太太的许多规矩,都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至于自己怎样,她却从来没想过。
至于后来嫁了孤身在京都闯荡的江老太爷,进门就是当家主母,上没婆婆管教,下没小妾烦心,虽然银钱紧张,可日子过得却也舒坦。那时江老太爷不过是个小官儿,虽然时常应酬,可她们妇道人家的交往却是有限的。而等到老太爷事业有些发展之时,老太太却领着儿子在峦城做起了生意,因为不放心儿子儿媳单独住在老家,时常峦城京都的两头跑,也没时间帮着老太爷搞些夫人外交,这也是老太爷在京都闯荡多年却一直没有扎下根基的缘故之一。
当年江老太爷虽然身在京都,可却一直惦记着有朝一日落叶归根,在他心中,峦城才是自己的家。而老太太的想法更是有趣,她虽是京都本地人,老太爷也位列从一品,可京都地界大,地儿大的地方官儿也多,皇亲国戚有的是,她一个一品夫人虽然看起来光彩,可因为江家不是京都大族,没有根基,因此也不像那些出身高门的夫人们得意又光鲜。加上她不会行事,那些诰命们并不爱和她交往,因此比起京都来,老太太反倒更喜 欢'炫。书。网'峦城,在峦城,她可是真真正正的名门贵夫人!
后来儿子娶了媳妇,她也过了一把老太太的瘾,唯一遗憾的就是,刘氏跟着儿子住在峦城,她不能时时刻刻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