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军的士兵战马毕竟没有隋军的优良,追不上,因此只能射箭,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尤其是燕琪,脑门上的大包,使得他格外的愤怒,知道徐世勣已经没有了弓箭,顿时提着大刀,紧紧追赶,丝毫不肯放松,想要将徐世勣置于死地。
    说起来,徐世勣一生征战,可是却没有如今的这般凶险。身后,骑兵步兵,密密麻麻,漫山遍野,都是郑军,嘶吼声就在身边响个不停,偶尔,还有箭羽划过,破空之声响彻在耳际,很是让人胆寒。
    只不过,徐世勣或许是命不该绝。
    隋军留守,郭孝恪。虽然留守大营,可是也心系徐世勣的安危。他不停的派出了斥候,沿路探查,就在郑军偏师出谷的时候,隋军的斥候已经发现了高略的士兵,而且,那人也瞧见了且战且走的徐世勣等人。
    在那个关键时刻,那名经验老道的斥候并没有选择出击,而是骑上了战马,朝着隋军大营狂奔,一路上,他拼命的抽打着爱马,希望能够尽快的赶回大营。他一个人力量薄弱,救徐世勣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消息,告诉郭孝恪,让他出兵,解救大帅。
    就在战马马力衰竭的时候,那人也奔到了隋军大营,将这个情况告诉了郭孝恪。郭孝恪大惊,赶紧点上精兵,率先出营,并随后让副将带领大军。
    就这样,郭孝恪带着骑兵,一路狂奔,在那名斥候的带领下,这才赶到了慈涧。恰好此时,遇见了前来搬取救兵的李君羡。
    李君羡大喜,当即与郭孝恪一同返回,一千骑兵,带着救人的信念,铁蹄如风,引起地面激烈的震动。
    而此时,徐世勣陷入了重围之中。他的战马虽然优良,可是奔跑多时,而且他的奔跑,还是且战且走,对于战马的体力非常的消耗。他身边的几名士卒有人误中流矢而死,有人为了阻挡追兵而死,不过,试图阻挡郑军的那人,才斩杀了一两人,就被乱刀剁死,就是战马,也被砍城一堆烂肉。
    徐世勣以为,他就这样的死去了,被郑军围住,只不过,似乎知道徐世勣是个将领,这些人并没有轻易的上前,想要将要生擒。至于燕琪,瞪圆了双眼,大声的喊着,要徐世勣投降。
    这是王世充的命令,在得到燕琪的报告之后,王世充顿时眼睛一亮,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虽然斩杀徐世勣是个不错的决定,可是如果能生擒,效果更好一些。徐世勣死,杨浩大不了就换上一个将领,可是如果生擒,就可以通过敌人,扰乱隋军的军心。对未来的大战更有用一些。
    正是这样,徐世勣虽然被包围,可是却没有受到伤害。
    只不过,徐世勣也明白,投降,是万万不能的,因此,他的选择,是自刎。
    就在他举刀的时候,他隐隐的感到了一丝诧异。地面,似乎震动的很厉害。虽然郑军也有不少骑兵,士兵在走动,可是,两者的震动绝对不是一样的。
    就在他抬头的一瞬间,看到了燕琪一张本来带着愤怒、笑意的脸忽然之间变得恐怖起来。
    很显然,燕琪也感到了不妙,这股震动,不是从东边而来,而是——西边。那就意味着,是隋军的援兵。尽快来的似乎有些晚了,可是还是来了。
    就在燕琪抬头四顾的时候,徐世勣突然一拍战马,从战马之上跃起,扑向了燕琪。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好的护身符。果然,燕琪并没有防备,一时不慎,被徐世勣抓了个正着。就在他想要挣扎的时候,冰冷的横刀已经竖在了他的脖颈之上。虽然是夏日,可是也感到了森森的寒意,让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让开!”徐世勣说着,手掌一按,燕琪的脖颈出现一条血痕。
    郑军士兵一时被奇变惊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就在这一瞬间,主将燕琪就被敌人轻易的抓住,这些士卒,有一半是燕琪的心腹,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燕琪,要想活的话,就让他们散开!”徐世勣说着,不管成不成,总要一试。
    “让开,都让开!”燕琪显然不想死。
    很快,燕琪的心腹散开了,不过,属于高略的那些士兵还是一动不动,对于他们来说,高略的军令才是命令。
    “你们快让开!”燕琪大怒,伸出手臂,想要说着什么,可是却被徐世勣死死的按住,不能动弹分毫。
    高略的士卒互相瞧了一眼,正要有所动作的时候,马蹄声越来越紧密了,就在这时,郭孝恪一声大喝,长矛顿时纷纷抛出,密集如雨,向着徐世勣的所在抛来。
    对于郑军士兵来说,这时一场灾难,他们并没有反应过来,就有数十人被穿透了身躯。不过,对于已经掌握了这种战法精髓的徐世勣来说,当他听到一声巨喝的时候,他就明白郭孝恪的含义了。
    他猛地将燕琪抓了起来,挡在自己的面前。一声惨叫,一支长矛在穿过了一名骑士之后,有轻易的撕裂了燕琪的身躯,锋利的长矛,刺穿了燕琪的身子,然后带着血色,在徐世勣的小腹前停了下来。
    徐世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差一点,就死掉了。不过随后,他就感到了手臂,一阵疼痛,那是另一支长矛擦过他的手臂,造成的伤势。不过这样的伤势,对于可以活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随后,两军就是一场血战,郭孝恪的骑兵很快就赶来,与郑军搏斗在一起。
    王世充很快也得到了消息,他命令高略速速带兵支援,两军就在慈涧一带来回的厮杀。隋军虽然人少,可是都是骑兵,战斗力强悍,一度刺穿了郑军的阵型。战局绞着,当然这个时候,越战下去,人数只有一千的隋军就越为不利。
    站在高处的王世充就是看到这一点,这才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隋军的主力很快就赶到了。
    王世充虽然久居洛阳,可是说起对慈涧的地势,只是耳闻,反而没有亲临的徐世勣等人清楚。当隋军主力杀到之后,隋军就在徐世勣、郭孝恪、李君羡的带兵下,占据了地利,不断的冲击郑军。
    燕琪战死,对郑军的士气也有影响,不过是一个时辰,郑军就出现了溃败的势态。
    王世充一直在观察,燕琪的死,他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当时隋军只有一千骑兵,他还抱着侥幸的心理。当隋军主力杀来的时候,他虽然感到不妙,可是却不能撤退。不过,随着战局的变化,他终于明白,这一战,没有悬念了。
    及时的撤出,还可以保存一定的兵力,为以后打下基础。
    郑军一撤,隋军继续掩杀,一直追到慈涧。慈涧地势复杂,只有一条大路、小路,并不适合于追杀,追到这里,徐世勣就收兵了。
    在混战中,徐世勣还是中了几刀,虽然不致命,可是看起来伤口处,血肉模糊。只是对于他来说,难得的领兵立功机会,怎么舍得轻易的放弃呢?
    所以,在军文中,他几乎没有提起自己的伤势,只是说起了郑军的伤亡。隋军战死的,也足有两千,而且骑兵占了五百多,他们是第一批冲杀的骑兵,面对郑军结实的阵容,硬憾的结果。
    杨浩点头,轻轻的叹息一声。
    就在这时,凌敬却是回来了,一进门,道:“陛下,微臣已经安排妥当。”
    “那就好!”杨浩点点头,西线的战局,很重要。对王世充的影响很大,恐怕这一战之后,他就不能轻易出城了。
    “报!”就在这时,有人说着。
    杨浩道:“进来!”
    就见士卒进来,说着:“陛下,这是密探的长安密报!”
    “哦?”杨浩点点头,取过信函,将火漆挑了,这才瞧见是一封密码信。
    经过翻译,杨浩这才明白了李唐的动向,将书信给凌敬看啦,杨浩笑着道:“想不到李渊的反应很快啊!”
    “陛下,王世充与李渊都是自私自利之人,那李渊也不过是想要保住关中,这才帮助王世充,如此而已。”凌敬笑着。
    “不过,李渊刚刚知道函谷关、新安一带沦陷,就立刻整顿兵马,想要出兵荆襄,攻打萧铣,却是放弃了王世充!”杨浩悠悠的道。
    “出兵荆襄,李渊恐怕是想着,关中能守则守,不能守就趁着我军主力攻打王世充之际,夺取荆襄,然后顺流而下,夺取江东。莫非是想要南北对峙?”凌敬的声音带着疑惑。
    “凌爱卿说的没有错,依朕看,李渊正是这番打算!”杨浩很是认同凌敬的意见,只不过,就算夺取了南方又能如何,历史上,多是由北统一南方,反其道而行之的,似乎只有朱明。
    “陛下,臣以为,需立刻派兵南下,夺取襄阳!”凌敬说着。
    杨浩点头,襄阳是个重镇。襄阳东瞰吴越,南遮湖广,北通南阳、汝南,西则可以进巴地,进而进蜀,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拥有襄阳,有地利,更可以造水师,东下西上,都很方便。晋平东吴,是东下,晋灭巴蜀成汉,是西上,由此不难看出,襄阳的重要。
    就是后来,南宋,襄阳一失,南宋朝廷就开始崩溃,兵败不能收,终于灭亡。
    南船北马,南方的势力,精于船只。只凭北方的战马,不能成事,正是因为如此,杨浩才让李靖在山东造船,正是未雨绸缪。
    “臣以为,可让孟海公攻打襄阳!”凌敬说着。这是良计,也是毒计。让孟海公攻打王弘烈,这是恶战,就算胜,孟海公也有损失,而这种损失,杨浩不会给他补充兵马,就算补充,也不多。
    孟海公虽然效忠大隋,可是毕竟握有重兵,无论是谁,都不会放心,杨浩也不例外。这种人,如果聪明,就会交出兵权,不然等待的,只有死,还是满门,历史上,并不少见。
    因此,孟海公聪明的话,就会选择听命,虽然心腹嫡系大多丧失,可是能搏高官,一世富贵。只要不傻,都不会选择在此时反抗杨浩的毒计。孟海公只有一两郡的根基,又领兵在外,一旦有异动,中原多平原,只需快马奔袭,立马就被剿灭。
    杨浩听了,也是沉吟,片刻之后同意,不过,使者前去,就要带着金银,作为赏赐之物,这意思就很明显了。
    杨浩瞧着窗外,想着,这时,该是李靖去襄阳的时候了吧。历史上,平定萧铣、辅公佑,李靖居功至伟,北方,杨浩亲自领兵,南方就由李靖。李靖虽然功高,可是他这个人,没有异心,可用,其他人,能防则防,不会让那些人坐大,成为新的世家。
    这时,窗外吹过一阵风,将树枝吹得哗哗乱响,杨浩回过神来,下定了决心。
第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一)
    (今天有个朋友来,一起吃饭,晚了。这章用手机QQ,请朋友帮忙上传的。晚了,抱歉!!)
    深夜,洛阳的一间屋子内,灯火通明。
    王世充瞧着如豆的灯火,心情颇为沉重。这不仅是因为慈涧一战失败,更多的是,他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李唐已经放弃了出兵潼关,而是准备由巴蜀东下,夺取荆襄。
    这其中的含义,王世充自然是明白的。李唐战略重心转移,如果是在平时,这个消息虽然不好,但也不坏。巴蜀东下,可以出襄阳,下江陵。襄阳,有王弘烈,以他的才能,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江陵,则有萧铣,作为国都,屯兵不少,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消灭的。
    事实上,正史中,若非有着李靖这个将才,萧梁不一定一战而定。
    可是如今却不一样了,随着李唐的战略重心转移,那就意味着,王世充得不到李唐的支援,大郑就危险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据消息称,这是隋军放出来的,由此观之,杨浩的目的,就是想要扰乱洛阳的军心。这样看来,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不过,王世充也明白,在新安诸县尽归隋军之后,李唐东出潼关,变得逐渐的遥不可及起来。李唐本来就没有安什么好心,帮助王世充,也不过是为了让王世充在中原拖住杨浩,消耗彼此的实力,不让杨浩做大罢了。
    “陛下,夜深了,休息吧!”一个老太监说着。
    王世充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他又哪有心情去睡觉呢?心中,恨不得突然变成传说中的道士,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将隋军击退,永保大郑基业。
    隋军步步为营,甚为可怕,这对王世充不是好事。本来,洛阳含嘉仓中,王世充存放了大量的粮食,足够洛阳全体军民使用半年,只要熬到冬天,洛阳就会下起大雪,说不定隋军就会退却。
    他的心中存着这样的打算。可是,一看到隋军的策略,王世充就明白,困守是不行的了,只要隋军将箭塔堡垒等建造完毕,就是总攻的时候了。正是瞧出了隋军的打算,他才出兵慈涧,可是居然被赶来的隋军击退,大将燕琪战死。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军困在谷中,不能出来,使得郑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