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维得到赞赏,精神一阵,喜从心来。
武媚娘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史维恭声道:“回杜夫人,如您预料中的一样,我以恨杜荷入骨的武元庆的模样出现,立刻得到了长孙顺德的好感,两人‘同仇敌忾’,相处的极为融洽。据我了解,长孙顺德与长孙无忌有了很严重的摩擦,在做一件长孙无忌不让他做的事情。长孙无忌掌握着长孙家的人脉,没有他的同意。长孙顺德找不到多少值得他信任的帮手。我觉得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只要进一步的取得信任,我相信长孙顺德能够让我加入”
武媚娘深思片刻,果断道:“现在时间有些来不及,不能等长孙顺德相信,应该由你直接说出来。这样,过几日,你邀请长孙顺德吃饭,意图灌醉他,套他口风,询问南征军的情况。长孙顺德固然远远不及长孙无忌万一,却并非无智的蠢蛋,一般的伎俩是瞒不过他的。你的意图,会被拆穿。到时候,你在‘实话实说’,就说你想让杜荷失败,打探唐军情报给吐蕃松赞干布。长孙顺德要对付杜郎,十有八九会从此处下手。你们一拍即合,他必将你视为自己人,有什么计划,也不会瞒你”
第三十四章抵达前线
第三十四章抵达前线
青海都护府最近特别的热闹。
青海当初是杜荷利用吐蕃战败,强行从吐蕃人的手上割让来的。起先李世民还有些不情愿,觉得青海在高原境内,有及严重的高原气候,并不适应他们生存,但是让杜荷说服了。
说服李世民的理由只有两点,青海位于青海湖附近,这里水草极其优良,是绝佳的牧马之地。另外,青海还是最大的淡水盐产地,拥有数量庞大的食用盐。
作为农耕民族,唐朝缺的就是驯养军马的牧马之地,而关中长安位于华夏领土版块的西方,远离大海,食盐急缺,每年从江南一代运往长安的食盐足以堆成高山,压垮数十万大军。数额如此之大,运费几何,显而易见。
青海的存在,正好能够满足这个条件。
经过三年的发展,青海马场拥有军马近乎十万匹,位于唐朝所有马场的第三位。境内的盐田也大范围的展开了开采,至今已经完全满足关中数百万人口的需求,为大唐节省了一笔天文数字。
因为如此大利,李世民对于青海也格外重视,特地在青海建立了都护府,并且命长平郡公张亮为都护,负责护卫青海的安定。
青海与吐蕃相邻,是攻入吐蕃的跳板,十数万的大军将在这里集合。
青海因为偏远,人口较为稀少。一时间涌入大批兵卒,让境内的百姓皆有些胆颤。但随即发现,这一个个的兵卒将士都有着极高的自律性,他们极少扰民,个别偶尔发生的事故摩擦,最后都会有人过来处理。
负责事件的官员,并非是百姓想象中的包庇偏袒,而是认真取证,不偏不倚,渐渐的百姓也安心下来。
经过两个月的行程,杜荷率领的四万精锐正式抵达青海。
青海都护张亮早以扫榻以待,赶到的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左领军将军刘兰、右领军将军辛獠儿、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人也在青海界内相迎。
他们都不是驻扎在京师的京军,而是各地冲折府的府兵,受到了征召,同时赶来青海集合。
唐朝作战,每每都征召战区附近的府兵,皆是青海附近的人,故而杜荷这位远在长安的三军统帅是最晚抵达的。
当他进入青海地界的时候,闻讯的各路将领已然列出了容重的迎接阵势。
“见过大总管”张亮带着牛进达、刘兰、辛獠儿、刘伯英一并像杜荷行礼。
杜荷翻身下马,忙上前将张亮搀扶而起,笑道:“张老将军不必多礼诸位将军也起来吧。论资历杜荷属于诸位的晚辈,承蒙陛下信赖,授予主帅之职。自问作战经验,远比不上各位,并肩作战,若有什么失误之处,还望大家指出”他和气的说着,并没有摆出任何的架子。
一干诸将忙道不敢,彼此无形中也亲近了许多。
张亮见此,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在这些将军中,属他压力最大。自从得知统帅是杜荷之后,张亮的心一直就没有安定过。他并非是怕杜荷没有本事,反之是怕杜荷太有本事,就如霍去病一样。
霍去病少年英雄,那是何等了得。然而就是因为太厉害,性子也就无比的高傲,从来不顾及他人的情绪。当年霍去病的远征军在回师的时候,粮草耗尽,许多士卒饿死途中。而霍去病的车驾里,却有一股恶臭。那是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的酒肉。因为数量太多太多,吃不了,在路上发臭了。
人无完人,霍去病年少得志,性子有些瑕疵,也是理所当然。
杜荷与霍去病一般,都是年少得志,如果杜荷如霍去病一样的高傲,那情况就异常严重了。
初唐可不是武帝朝,现今的每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将军,他们大多都是为李唐打过天下,立过战功的老将。杜荷若太过高傲,不将这些老将看在眼底,那必然会造成军心不和,做不到令行禁止。
现在见杜荷如此,张亮也放心下来。
杜荷一路来也有算计,他清楚自己比不上李靖、李绩、李道宗。他们这三位不但有本事,还有威信,有三军信服的力量,这一点正是他不具备的。想要真正让所有人信服,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真才实学,打好这一场仗。
尊重靠的是自己的争取,而不是他人的给予。
依照杜荷现在的权力,确实可以依仗李世民的声势,来一个下马威,让他人敬畏。可这样并不能真正的让人心服,他们服的是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实实在在的打一场胜战,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才具有说服力。
故而打从一开始,杜荷就没有炫耀自己权力的打算,一切都凭实力说话。
对于杜荷的实力,前来迎接的诸将都有所了解,能够击败侯君集,已经说一明一切。他们之间存在的唯一隔阂就是资历,杜荷还是太年轻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忍受比自己小许多的小家伙在面前指手画脚,教他们怎么做事。
杜荷不摆任何架子,也对了他们的心思,都觉得杜荷这钦点的统帅已经给他们面子了,他们自然乐意支持。
杜荷与张亮并肩而行。
张亮五旬之龄,浓眉大眼,声音宏亮,中气十足,给人一股猛张飞似得感觉。若真将他视为猛张飞,那就大错特错了。李世民对于他的评价是“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作为凌烟阁排列十六位的功臣,他自然有着常人难以比及之处。
“老将军,兵士集结的怎么样了?”杜荷客气的说着。
张亮毫不迟疑的答道:“各路兵马,已经集结完毕不过,恐怕一时间难以出征”他眉宇间透露着忧色。
“是因为高原气候吧”杜荷笑着说着原因,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在他的记忆中青海已经存有高原气候的特征了。
张亮诧异道:“大总管果非常人,确实是高原气候。这里的气候独特,不习惯的人一时间难以承受。聚集的近十万大军,就如得了瘟疫一般,三分之一人受到了影响。余下的人或多或少也有些问题,固不那么严重,可士气不可避免的受到降低不是出征的时候。另外大总管带来的四万兵马,现在看起来是生龙活虎的,过不了一两天,少说也有一半人死鳖鳖。”他在青海已有三年,已经适应这里的气候,对于这里气候,早已深有体会。
杜荷对于高原气候在了解不过了,点头道:“这一仗,形势严峻,我们不但要与人斗,还要与天斗。老将军的兵卒如何,他们应该已经习惯这里的气候了吧?”
张亮答道:“这是自然,最初也是一样,死不搭活的。一个月左右,情况稍微有些好转,三年过去,自然就习惯了。”
“一个月,那我们就休整一个月,让所有兵卒在青海调养,进行适应性训练,尽可能的让他们适应这里的气候。免得到时候成为软脚虾,任人宰割。”杜荷此刻体现了三军统帅应有的冷静,并没有过度的高估唐兵的身体素质,要与老天斗,就必须做足准备。
张亮叹服赞道:“明智的决定”杜荷的想法与之不谋而合,他靠的这些年在青海的心得,那杜荷靠的是什么?
张亮虽是老将,却也没有倚老卖老之心,在这番交谈中已经认可了杜荷作为三军统帅的存在。
杜荷也察觉到张亮语气的变化,微微一笑道:“象雄国、吐蕃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消息?”
张亮摇头道:“吐蕃早在发动进攻的一开始,便封锁了象雄国所有对外通讯,我们得不到任何消息。最近吐蕃已经在边境整备,相信已经得到了我们的意动。为了防止我们与象雄国联合配合,他们更是加强了封锁。在大总管未抵达的这两个月里,我先后十次派密探想与象雄国接触,最后都杳无音讯,全无收获。不过这样也证明了一点,象雄国还在,并没有被灭亡。”
杜荷琢磨了片刻道:“那祝霍是怎么突破封锁的,有没有可能依照老路,重新与象雄国取得联系。”
张亮再次摇头:“这一点我也想过,详细的询问过可能。祝霍是翻山而来,这下山容易,上山难。他下的来,上不去。我还不信,特地让军中最擅于攀岩的士卒去尝试了番,结果失败了”
杜荷颔首点头,也不在多问了,心中也明白了一点,张亮能够位列凌烟阁,确实非等闲之辈,自己想到的他未必想不到,能试的办法都应该尝试过了。
他看着前方,心想:“看来,只能由我亲自出马了”
杜荷在后世还是杜长天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以轻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站在世界的最高点。现在他的轻功,还没有到当时的水准,可他翻越的也不是珠穆朗玛峰呀。
一个月的休整,应该够自己跑一个来回。通知象雄国,里应外合,前后使力。
杜荷心底盘算着,最后道:“老将军,回头你让人将祝霍带到我的军帐,我有事情问他”
第三十五章无法忘记的誓言
第三十五章无法忘记的誓言
当天中午,杜荷就见到了祝霍。
祝霍在救治下,身体已经康复,换了一身唐装,显得有些文雅,见到杜荷,眼中全是意外不可置信的神色,打量他许久才道:“你就是杜荷,杜大将军?”
杜荷见祝霍望自己的眼神有些讶异,也没有说话,听他发问,笑道:“我就是杜荷如假包换。”
“太好了”祝霍高兴的跳起。
瑶池面对吐蕃的强攻,只有苦苦支撑,全无还手之力。能够支持到什么时候,她自己都不清楚。
唐朝虽说与象雄国结盟,但到底会不会为救象雄国出兵,犹未可知。陷入这种禁地,瑶池也只能依靠杜荷这一个熟人了。瑶池的本意是打算向杜荷求援的,只不过祝霍意外被擒,又意外的在李逸风的救援下,受到了张亮的庇佑。
张亮心知祝霍存在的重要性,拒绝祝霍北上长安的念头,将他彻底保护,派加急传递消息。
祝霍也因此失去了找杜荷的机会,他见完不成任务,暗自焦急,想不到天无绝人之路,杜荷竟然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要求要见他。杜荷的年青,让祝霍一脸意外,但很快便激动起来,道:“我是象雄国的使者,是瑶池公主派我来的。她让我来找你,希望你能救救象雄国。”
杜荷点头回应道:“这个你大可放心,我带十数万大军来青海,可不是玩的,营救你们象雄国是我们第一要务。不过对于吐蕃,对于现在的局势,我还不太了解,还需要你的配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可明白?”
“明白大将军您只管问,小人保证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祝霍愿意冒死求援,也是忠义之辈,说起正事,一脸的严肃。
接下来的近三个时辰里,祝霍一直在讲,就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讲了。
杜荷不但想要知道如何翻山去象雄,还想在动身之前了解一下象雄国现在的情况。
松赞干布何时发动进攻,用什么战术灭了象雄国的主力部队,瑶池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临危授命,又用什么战术挡住了吐蕃大军。
杜荷一直用心地听,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他时不时还会对一些细节仔细询问。听到瑶池的迎敌战术,眼中不由得一亮。瑶池用的战术竟然是清疆辟野,将象雄国的百姓都迁移到了平都山口的内侧,将外山口的所有带不走的东西,通通销毁,就连房屋也不留一间。不给吐蕃留一个人,也不给吐蕃余一粒粮。接着死守平都山口,利用天然地利与吐蕃打消耗战。
他赞许的点了点头,心中了然,难怪象雄国能够坚持一年半之久,清疆辟野战术正是因对吐蕃攻势唯一的绝佳之策。
若他是瑶池,在同样的情况之下,无法力敌,也会用清疆辟野来打这一仗。
“好,你先歇歇,喝口水,我让人送你出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