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汗,哈拉只是情势所迫,不得已假装投降,等待可汗恢复失地。哈拉有功无过啊!可汗!”哈拉为自己鸣冤。

    阿史那薄布哪里会听他的?一挥手,几个突厥武士便把哈拉拖了下去,不一会的功夫,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就被出示在众位头领面前。

    “谁再有悖逆之心,哈拉便是榜样!”阿史那薄布意在杀鸡骇猴。

    不料如此一来,反而起到了反效果。首先是哈拉的部属不服,想替哈拉报仇又没有实力,于是数千部众渡过恩巴河,投降李世民,李世民将哈拉之弟勿赤封为“千户都督”,统领其部。接着,被裹挟北去的天平军旧部落也纷纷企图南归,阿史那薄布派兵截杀,但还是有将近一万人逃了出来。李世民接纳安顿了他们,分作两部,以逃出来的部落首领充任“千户都督”。

    逃跑的事情越多,阿史那薄布对部下越不信任,严刑峻法,暴虐好杀:一人逃,诛全家,一户逃,诛全族。

    越是暴虐,就越是丧失人心。九月,阿史那特………就是当年三俟斤中逃走的那一位,领一万余众投奔李世民,被封为“三千户都督”。哈拉被杀后,阿史那特兔死狐悲,且惊且惧,唯恐自己哪天也会和哈拉一样掉了脑袋。

第二百三十二章 向西!向西!5
    九月底,阿史那薄布率领余部退过乌拉尔河,移汗帐于今天的阿斯特拉罕一带,在属地上大举征兵,才算补充到七万兵马………大多数是当地部族,真正的突厥人,有许多先后跟着勿赤、阿史那特和布拉投降了隋军,加上征战中的“自然损耗”,已经剩的不多了。

    阿史那薄布退走后,李世民率部渡过恩巴河,筑起南北二堡(分别在今哈萨克斯坦马卡特和米亚雷一带),真正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大业三十五年(公元六三九年)正月,李世民攻克阿史那薄布的旧汗帐,建西晋阳城(今哈萨克斯坦的阿迪拉乌,晋阳,便是太原,李世民的老家兼发迹之地)。

    不过,阿史那薄布毕竟还有七万人马,而李世民自己,加上最近来归的各部,也不过两万,可以百分百信任的汉军,连上飞虎军,也不到一万。所以,李世民决定,暂时还不可以与阿史那薄布硬碰硬。

    这时的李世民,从阿史那特那里,已经了解到许多可萨突厥汗国的内情。

    合纵连横,那是中国人最擅长的计谋。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敌人的朋友,我们也要把他变作我们的朋友。

    现在,让我们看看公元七世纪中叶的欧洲。

    说起古代欧洲,大家是言必称罗马、希腊的。

    当然,这个时候,希腊是早就没有了。

    公元前二十七年,凯撒的外甥兼养子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公元二世纪图拉真在位,罗马帝国达到巅峰,但是公元三世纪,帝国陷入内乱,公元三九五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公元五世纪,随着匈人西迁,在汪达尔人、哥特人、法兰克人等“蛮族”的打击下,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公元四七六年寿终正寝。在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出现了十个“蛮族”人建立的王国:东哥特王国(意大利东北部,公元五五五年被东罗马帝国灭亡)、法兰克王国(后分裂成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布根地(勃艮第)王国(瑞士,公元五三三年被法兰克王国吞并)、西哥特王国(西班牙)、苏维王国(葡萄牙,公元六世纪后期被西哥特王国吞并)、汪达尔…阿兰王国(非洲北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附近)、伦巴地王国(奥地利、意大利北部)、盎格鲁撒克森王国(即英国)、黑如莱王国(意大利本土,公元四九三年即被东哥特吞并)和阿勒曼尼王国(德国,后被法兰克王国征服)。

    公元六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在位,先后征服汪达尔…阿兰王国和东哥特王国,击败西哥特王国,似乎将要复兴罗马帝国,但是随着查士丁尼大帝死去,东罗马帝国忙于应付波斯人、斯拉夫人、保加尔人以及后来出现的阿瓦尔人、阿拉伯人的威胁,帝国“收复”的“失地”,丧失殆尽。此时的东罗马帝国,正是赫拉克留在位,他虽然击败了波斯的萨珊王朝对帝国东方的入侵,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可怕的敌人………阿拉伯帝国。

    欧洲大陆上,除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东罗马帝国,当时另外一个大国就是法兰克王国了。虽然曾经被罗马人轻蔑地视为蛮族,此时的法兰克人却是以罗马帝国继承人的身份自居,而这些日耳曼人(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的确是夺取了西罗马帝国遗产中最大最主要的那一部分。公元六世纪,法兰克王国虽然还没有达到他的高峰,却已经在公元五六二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阿瓦尔人。不过此时的法兰克,国王达格贝尔一世死后,国家权力实际上落到了王太后和国相手里,新国王只是傀儡,墨洛温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第三股势力,就是阿瓦尔人了,公元五六零年左右,阿瓦尔人的版图已经从伏尔加河延伸到多瑙河河口。阿瓦尔汗把他的篷车驻扎在多瑙河北岸,他向北攻打斯拉夫各部(安特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文德人);向西进入日耳曼地区,在公元五六二年的图林根大战中被法兰克王西格伯特打败。阿瓦尔人遂向黑海撤退。至六世纪末,阿瓦尔人的势力范围南起亚得里亚海,北至波希尼亚,东临喀尔巴阡,西及阿尔卑斯,征服了原先住在这里的众多斯拉夫部落。公元六二六年,阿瓦尔人联合波斯进攻君士坦丁堡被击败,开始走向衰落。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失败的一个后果,就是曾经附属的其他民族的背叛和反噬。

    公元六二三年,西斯拉夫人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国家………萨摩公国,在今天的斯洛伐克、摩拉维亚(捷克东部)和波希米亚(捷克西部),不过在当时,大多数的斯拉夫人还是依附于阿瓦尔人的,当阿瓦尔人失利后,斯拉夫人开始谋求摆脱阿瓦尔人。

    但是对于阿瓦尔人,更大的威胁,来自自己的另外一个臣属………保加尔人。

    保加尔人,是今天保加利亚人的祖先。许多人都以为匈牙利是匈人建立的国家,这其实是一种误会,虽然匈人的确曾经统治过那里。保加尔人,倒是的确和匈人有着更多的联系,有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匈人,有人认为他们其实是步落稽人,匈奴人的盟友,就是春秋时期生活在中国山西北部的白狄,与我前面提过的稽胡………匈奴别部同源,进入欧洲后,又与土生土长的斯拉夫人混血。不管怎么说,步落稽人是和匈人一起从亚洲西迁到欧洲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不一般。此时的保加尔人,开始和阿瓦尔人争夺潘诺尼亚的控制权。

    正因为受到这些方方面面的威胁,在阿史那薄布侵入阿瓦尔汗国东部的时候,阿瓦尔汗只能屈辱地求和。

    李世民的策略,是广交朋友。

    首先就是虽然有些倒霉但还是有些实力的阿瓦尔人。既然你们自称是柔然人的后裔,那么我就找出有着柔然血统的使者。先不管靠不靠谱,拉拉关系总没有坏处。突厥人这么欺负你们,你们干嘛不和我们合作,两家一起对付阿史那薄布。

    就是保加尔人那里,李世民也派出了稽胡族的使者………毕竟匈人西迁是只过了三百多年,两边的差别,也还没有今天的中国人和保加利亚人那么大,再说,使者也是带着礼物登门拜访的。虽然不是想达成“统一战线”,但李世民还是想和保加尔人达成协议,至少是不会和阿史那薄布合作。

    至于其他一些斯拉夫部落,大家至少也可以做买卖嘛。

    不过,阿史那薄布还占着中间,使者只能绕道,好在北面已经是侯君集的天胜军的地盘,可以借道。

    陆陆续续,一些使者回来了,阿瓦尔汗当然是满口答应结盟,可是他也有难处,东罗马人还在和自己过招,保加尔人在和自己争地盘,后院的斯拉夫人也不安分,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其实在阿瓦尔汗心底里,西边的富庶之地可比东面的荒凉草原要有诱惑力的多。游牧民族总有一个特点,虽然自己祖上几辈子都是放马出身,可是更愿意到人家种田人那里抢点东西。

    至于保加尔人,人家很干脆:突厥人和我们没交情也没冤仇,你们爱咋整咋整,我们懒得理,反正我们就是要和曾经欺负我们的阿瓦尔人掐架,把被他们夺走的潘诺尼亚夺回来。

    斯拉夫人那里,派出的使者,只回来一半。说实在的,那年头一些部落,就和土匪的山头差不多,客气点的,收下东西,敷衍两句,把人打发回来,不客气的,可就连人都见不着了。李世民啊,你是在东方呆惯了,这西方的事情,有的还不大明白。

    有句老话怎么说?东边不亮西边亮。

    眼瞅着已经到了大业三十六年………其实是李世民离东都太远,还不知道朝廷已经在这一年改元兴平元年(公元六四零年)………的二月,李世民有些急了:自己还困在恩巴河和乌拉尔河下游之间不大的地方,没有什么进展。单打独斗,有点不保险,想找几个盟友,又没找到。

    就在这时,一个人自己找上门来了。

    “我是可萨国王子达赤里的使者,特来与大隋的皇帝联络。”

    “大隋皇帝?那可远了,骑马也得走上好几个月呢!不过,我是皇帝陛下的全权代表,有什么话就和我说吧。”

    旁边有人介绍:“这是我们大隋皇帝的驸马……就是女婿,在这里可以代表皇帝。”

    “我们可萨被突厥人和阿兰尼亚人合伙灭了国,与阿史那薄布有深仇大恨,愿意与大隋联合,请大隋帮我们复国,可萨愿意做大隋的藩属。”

    “联合?当然好。不过,可萨已经亡国,你们达赤里王子拿什么来合作?”

    “可萨立国数十年,为政宽仁,素得人心,达赤里王子只需振臂一呼,当可集十万精骑。”

    李世民心中冷笑:“你吹牛吧!”嘴里却道,“既是如此,那阿史那薄布而今不过数万人马,达赤里王子大可自破敌,何需称藩于大隋?”

    那使者面露羞赧之色,知道自己吹破了牛皮,喃喃道:“十万人不可得,三五万还是有的。”

    李世民心中暗自盘算,那达赤里如果可以起事,哪怕只有万余人,也必然要调动阿史那薄布的一部分力量,到时,便可以寻找可乘之机。

    “我大隋仁义之师,吊民伐罪,阿史那薄布穷困而逃,竟夺人之国,杀戮君长,残暴不仁。本节度使既受皇命讨贼,自当助贵王子复国仇,雪家耻。只是既是相助,贵国也当有所酬报。”

    “王子愿意以西陲沿海之地相让。”使者答道,反正地方现在是阿史那薄布占着,不在自己手里,不妨大方一些。再说,西陲之地,过去也屡受阿兰、阿瓦尔乃至拜占庭人的侵袭,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李世民道:“既如此,我等可签盟约,我助尔国达赤里王子金十斤,甲仗千副,两家共击阿史那薄布,事毕功成,勿忘相约。”李世民心中有数,达赤里王子固然还有些威信,不过没有钱,恐怕还是难以拉起一支人马。

    西边不亮南边亮。只是,这点光亮还只是萤火之光。

    但是,福无双至今日至。很快,李世民就得到一个好消息………阿史那薄布将部下分作两拨,一半分由五位特勤统带,防备隋军,自己领另外三万五千人西征阿瓦尔汗国。

    东边失去的,就要从西边寻回补偿。

    三万五千人,防备李世民的万余人,应该是够了。而七特勤分别掌兵,则是为了防备再出现一个布拉。

    兴平元年(公元六四零年)四月,阿史那薄布渡过顿河。

    阿瓦尔汗国的可汗在哪里呢?

    富庶的潘诺尼亚平原,今天匈牙利、奥地利、克罗地亚、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和乌克兰七个欧洲国家交界的地区。阿瓦尔可汗的汗庭,在今天乌克兰西部边境上的乌日哥罗德一带,距着顿河,还有相当的距离,难怪他不急。

    再说,阿瓦尔人虽然是从东边来的,但此时东边留下的阿瓦尔人其实已经不多,顿河以西大多数是斯拉夫人,再东则是斯基泰人、塞人,东部总督此时干脆带着不多的阿瓦尔人跑回第聂伯河的西岸去了。

    所以,现在和阿史那薄布对阵的,倒更多的是些斯拉夫人。

    要说这些当地部族,打起仗来还是蛮勇敢的,勇敢是勇敢,却是蛮的勇敢,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突厥人虽然跟汉人比没有什么章法,比起当地部族却又胜出一筹。四个多月后,阿史那薄布从顿河东岸打到了第聂伯河东岸,因为当地部族抵抗猛烈,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