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进间射击,最后肉搏战,就是基诺的战法,来之前基诺也研究过清军的弱点,肉搏是他们的弱项,只要抵近肉搏,清军很快就会溃散。
  这在1840年对清作战之中,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对手的射击准确率不错,移动的军队,可以降低被击中的概率,四百米左右的距离,边走边射击,己方可以打三发左右,不动的对手可以打五发左右。
  加上最后装填的一发子弹,基诺有信心,击溃对面这支军队。
  见英军快速压了上来,马青虎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不动、射击。
  可对面的是群老兵,他们深知战场的生存法则,侧身冲锋散乱的阵型,这样的动作改变了蓝旗军的优势。
  静立射击的蓝旗军,和移动射击的英军,战损的比例差不多,蓝旗军还要稍微高上一些,毕竟蓝旗军不动,比较好瞄准。
  “接下来就要看马青虎的应对手段了,若是这小子下令冲锋,这蓝旗军的统领,他就可以坐稳了,若是依旧不动,就得给他配个副手了。”
  伤亡的数量,杨猛不用去数,这基诺的手段相当高明,几下就化解了蓝旗军的优势,这么下去,马青虎的局势堪忧啊!
  静立不动,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去,新军没有经历实战的缺点就展现了出来,因为后退而弯曲的阵型,就是判断依据。
  这是个关键点,只要马青虎把握住了,说明他有把握战机的能力。把握不住。扑上来的英军。很可能会击破新军的心理防线,导致新军溃散。
  一方不动,应对敌人的冲锋,再加上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即使是老兵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很容易溃散的。
  先期,静立射击,是掌握一个小的战点。但把握不住这个关键点,就叫占小便宜吃大亏,基诺在战法上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蓝旗军!蓝旗军!!蓝旗军!!!”
  马青虎不负杨猛所托,凶悍的喊出了三声蓝旗军,本来口号是不负杨家的,结果被杨猛果断的否掉了。
  这三声嚎叫,就是冲锋的战鼓,这也是杨猛的招数,连续狂吼三声,大脑难免缺氧。短暂的眩晕可以减少内心的恐惧,这法子马青虎学的不错。
  “成了!这一仗打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两军接触一盏茶的时间,就让山猴子吹撤军的号角吧!”
  仗打到这个时候,虽说胜负依旧难料,但杨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新军的训练,没什么大的漏洞,这个就足够了。
  肉搏战,老兵对新兵,并不占什么优势,一盏茶十五分,双方都不会溃败,给基诺留个念想,换下一营的新军参战,才是正理。
  蓝旗军,听到敌方齐刷刷的吼声,基诺的脸色就变得苍白了,这绝对是冲锋的前兆,到了这个时候,对手开没有明显崩溃的迹象,基诺知道,自己的策略失败了。
  不足一百五十码的距离,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退出战场了,这支训练精良的蓝旗军,绝对可以比得上一般的欧洲军队了,虽说实战不足,但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小的。
  蓝旗军突然冲锋,也打乱了英军的节奏,最后一发子弹,只有一部分手脚灵活的老兵装上了。
  两军对撞之前,英军的最后一通射击,让蓝旗军损失了不少人,近距离的射击,只要不是打在胳膊上,无论是哪挨了一发十毫米左右的铅弹,都是死路一条。
  英军的最后一通射击,打了蓝旗军一个措手不及,而蓝旗军投掷刺刀的动作,也同样打了英军一个措手不及,许多人也一样,被三棱。刺刀刺中,刺在手脚上还好说,刺在胸腹的位置,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杀!”
  一声大喝,左掌一推,右手拔刀,又是一场惊吓,现在的基诺,脸色已经变成了紫青色,这一仗败了!
  英军的肉搏能力,也不容小视,无回八刀第一刀,却是杀伤力不小,可接下来的肉搏战,双方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
  混战之中,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双方也很难溃散,刀来枪往,英军的体型占了一定的优势,新军悍不畏死的凶悍战法,虽说抵消了一些英军的优势,但新军还是稍落下风。
  这是体质决定的,欧洲人虽说没有后世那么健壮,可基诺远征军的平均身高,也绝对超过了一米七,相比一米六左右的新军,新军在先天上,还是稍逊一筹,再加上刺刀的长度,肉搏战稍逊一筹,杨猛还是能够平和对待的。
  “撤军!”
  伤亡过半,这就是结果,半冷半热的战斗结局,要比全热兵器的战斗结局惨烈的多,再打下去,就是无谓的死伤了,杨猛果断的下了撤军的命令。
  山猴子的号角响起,蓝旗军在马青虎的带领之下,果断的退出了战场,虽说撤退途中,被英军追击了一下,但这点伤亡,远比继续胶着的伤亡要小得多。
  由于手里没枪,马青虎也没有撤退太远,不足百米的距离,一旦英军继续装填,那就是要继续作战了。
  “停止作战!”
  蓝旗军主动撤离战场,无疑是个福音,远远的望了一眼杨猛所在的山头,基诺也露出了无奈的苦笑,那位确实是在练兵啊!
  大略的扫了一眼,自己的队伍死伤过半,这次试探算是成功了,看到结果之后,基诺再次问候了一遍老杰克家里的女性成员,当然这次战斗的罪魁祸首,杨领主也没有幸免。
  “收拾咱们的伤员和尸体,马上撤出战场!”
  作为对手的蓝旗军,手持大刀站在百米之外。基诺也知道他们在等待什么。现在已经没有继续战斗的理由了。继续开战,那自己的队伍,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绅士的撤出战斗,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基诺远征军撤出了战场,马青虎也招呼蓝旗军开始收拾战场了,一人背着一个,一人背着两条枪两把刀。蓝旗军也快速的退出了战场。
  望着越走越远的蓝旗军将士,依旧站在战场上的基诺,正正经经的行了一个军礼,虽说双方是敌人,但最先撤出战斗的蓝旗军,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对手,就冲他们主动撤出战斗,减少了己方的伤亡,蓝旗军,也受的起这个军礼。
  这一战。蓝旗军的名号,也刻在了基诺的心里。帝**队在亚洲的强劲对手,由不得基诺不记住他们。
  “教科书一般的战斗,清国的这支军队,虽说没有很多的实战经验,但教科书里的东西,他们全部学会了,只要几场大的战役,这支军队,就是精锐部队。
  只是不知道与我们见面的那个人,还有多少这样的军队,他们的训练方法,是欧洲各国战法的综合,英吉利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对象。
  这群人应该与英吉利人,有很密切的关系,如今开战很可能是由于利益的冲突,而清国值得英吉利不惜一战的东西只有云烟。
  与我们见面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云烟的制造者,我们可以尝试着谈判一下。”
  基诺远征军,有老杰克这个高参和基诺这个老兵油子,法兰西这边的探险队,虽然是半官方的,但也雇佣了一些退役的将校做高参,毕竟他们也是为了云烟而来,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准备。
  这样的陆战军队,只要有几万人,法兰西也就失去登陆作战的希望了,大规模的在殖民地作战,与英吉利比起来,法兰西还少了一个安稳的落脚点。
  想通过战争来夺取云烟的配方,法兰西还是没有这个底气的,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的局势,如今新的总统刚刚上任,大规模在海外开战,也是不可能的。
  “杰克,战争的规模不能再扩大了,这个杨领主的军队,是经过多年训练的,我估算的五万人,绝对是可信的数字,继续扩大战争的规模,只会磨练出一支更加精锐的敌人。
  这个时候,咱们应该坐下来和谈,没有了战争的压力,训练场上士兵,技能就会慢慢的退化,没有六七万以上的军队,咱们开战的胜率不大!”
  杨猛和老杰克都认为基诺没有战略眼光,可他极端丰富的战场经验,却能让他对蓝旗军和杨猛手里的军队,做出一个大致的分析,这样的结论,与老杰克从全局上得到的结论也差不了多少。
  老杰克虽然得出了与基诺相似的结论,但他知道,战争的决定权不在自己的手里,而是在那群真正的政客手里,虽然不支持继续开战,但谨慎的老杰克,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结论与基诺共享。
  但做出一些提醒,也是作为老朋友的该做的,这一战之后,基诺的军旅生涯应该就会结束了,虽说不怎么明白军事,但损失过半的战局,可能是许多帝国政客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接下来,那位杨领主继续开战的话,基诺远征军,还会损失更多的人手,东印度公司对美塞河谷的垂涎,还有近千人的损失,都是战局扩大的诱因,一心为了帝国付出的基诺,只能作为政客们的替罪羊了,即使有正确的结论,想必那些政客们,也会把它篡改之后,提交国会吧?
  “基诺,我的老朋友,这次作战损失惨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唉我知道了,做这次损失的替罪羊!但这次战斗的过失不在我身上,为了帝国考虑,你们应该参考一下我的建议。
  一旦在陆地上与云南开战,帝国将面临第二场印度战争,即使最终你们胜利了,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可估量的。
  杨领主的军队,完全就是用的欧洲的训练体系,作战也跟教科书没两样。而且在肉搏战之中,他们也完全发挥了冷兵器作战的优势,如果开战的话,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给每个士兵配备一把军刀。”
  基诺只是对政治不敏感,但在有的方面,他还是极为灵活的,老杰克是个什么意思,他完全听得懂,几十年的作战生涯,也让他学会了很多地形,日渐衰老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野外作战了,离开军队,对一个以军队为家老兵来说,绝对是种极大的心理伤害。
  但几十年的时间经历了太多地形,基诺已经学会了平淡的对待一些东西,战场残酷的杀戮都经历了无数,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只是这场教科书一般的战斗,对基诺来说,还是有些遗憾的,若是正常作战,自己应该可以击溃那支蓝旗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为了帝国,为了试探蓝旗军的战力,基诺放弃了最后的这份荣耀,但愿政客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营练兵

  试探,对于基诺远征军来说是结束了,可对于杨猛和蓝旗军来说却刚刚开始。
  将勐腊一战,说成是战争,除了规模的为题,还有就是体系的问题,杨家不是土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是杨家该做的事情。
  身后就是家园,死守,才是杨猛和蓝旗军该做的事情,战争是个体系,军队同样也是个体系,一次试探实力的战斗,只是检验了一下新军的战力和训练情况,接下来要检验的就是医疗、后勤和军队的恢复能力。
  受了伤不死,前线的粮食弹药不缺,被打残的军队,能快速的恢复战斗力,都是军队和战争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战检验,新军的战斗力和训练方法,只存在一些小问题,可医疗就出了大篓子,伤员和阵亡的士兵,都是被背下来的,几十里路回到勐腊,本不该死的人,死了近百!
  没有别的原因,只有一条失血过多,白药虽说对治伤有奇效,可有些伤,白药也无能为力,不能止血,就是把人用白药埋了,也一样会死。
  几十里路,正常人连跑带走,一个时辰的时间,可对伤员来说,这一个时辰,足够要命了!
  战争太惨烈,紧张的战争过后,随军的军医,也是受了惊吓,除了撒白药,啥事儿也忘了,简简单单的捆扎止血,如果用上的话,起码能少死几十个人。
  随军的几十个军医,按说应该就地正法的,可杨猛没有这么干。这场试探。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这几十个军医,就是现成的反面典型,把他们送回医学馆的效果更大一些,有了这次的教训,下次不再犯,才是试探的目的。
  这一天死的人已经足够多了,多杀几十个,少杀几十个无关痛痒。记住教训之后改进,才是最应该做的事儿。
  没有担架,长途背负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也让人触目惊心,枪伤往往带着骨挫伤,断了的骨头造成的二次伤害也是致命的,许多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的伤员,回来之后成了尸体,多半也是因为二次伤害的原因。
  接下来的治疗,也是对医学馆成就的一次考验。几百随军的军医,加上蓝旗军所属的医馆。就是许多人爬过生死线的倚仗。
  这批伤员,也成了第一批临床使用,医学馆药物的试验品,这倒不算什么残忍的事情,枪伤无论在哪,在这个时代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