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姬秋离开雍城时所带来的礼物不但没有损失分毫,反而多得了五十金。
当然,前往齐国的姬秋自然不会知道,倾城之妇在梁国上下,俨然成了一个传奇。
☆、第两百二十九章 赌局(一)
离开的路上,众人不时以惊异佩服的目光,看向依然面无表情的姬秋。
一个四十来岁的贤士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望着姬秋的马车,颇有点敬畏地说道:“我从来不知道这个女郎的说客之能,如此之强!”
马车中的另一个瘦高的贤士点头道:“一言可兴,一言可败,这个女郎此等纵横机谋,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怪不得君侯不惜以城相换,并许以公卿之礼!”
他们的声音不是很小,两人这话一传出,只听得左侧的马车中传来一个叹息声,“如此可畏可佩的才能,便是当世丈夫,也没有几人能出其右。公卿,自该受人敬仰!”
众人同时沉默起来。
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想道:看来,往后对这个女郎,再不可言行无状了。
姬秋静静地坐在马车中,外面的议论声,她自然也听到了。感觉到众人语气中对自己地敬畏。姬秋眨了眨眼睛。不由想道:是自以后在秦国,恐是再无人敢小瞧于我了!
自从离开公子重耳之后,她一直都过得小心慎微的。直到这一刻,姬秋才感觉到,自己在秦人心中的地位,已是一个可以与当世一流人物并肩而立的人物了!
如此又赶了二个多月的路程,姬秋一行终于到了齐国。
齐国,对姬秋而言是故地,所以此行,她还是穿回了女装。
姬秋不知道的是,早在她来齐之前,梁国的人已经将她的事迹当成个传说,已经早就在各国间传开了。
因此,姬秋派人持贴求见齐侯时,齐侯和群臣都在,也都十分有兴趣见一见这个被世人说得沸沸扬扬的聪慧女郎——姬秋。来见一见这个秦使!
姬秋一身长袍广袖,身后紧跟着四个贤士,施施然地跟在寺人的身后向齐宫走去。
姬秋等人在走上宫殿台阶时,一个寺人从宫门中走出来,他朝着姬秋等人打量了几眼,尖着嗓子问道:“谁是姬秋?”
“我便是。”
姬秋上前一步。
那寺人打量了一眼姬秋,怔了怔才说道:“君侯有令,姬秋可以入内,其余人侯着。”
“诺!“
姬秋刚跨入大殿,那寺人便尖着嗓子喝道:“秦使姬秋晋见——”
在寺人尖利的唱声中,姬秋大步向前,而跪坐在两侧塌几上的齐国群臣,此时都转过头打量着姬秋,他们和那个太监一样,再次看到姬秋这个女公卿时,仍是怔住了。
一时之间,众臣纷纷关头接耳,议论声不绝。
齐侯看起来,较之前两年,又苍老了许多。
自姬秋一进大殿,他便定定地,直直地盯着她睢着。直到姬秋乐走到离他十米处站定施礼完毕,他才笑道:“你就是姬秋?女郎,别来无恙呀!”
姬秋悠然一笑,叉手应道:“君侯无恙!”
再次仔细地朝姬秋打量了一番,齐侯呵呵笑道:“往岁,女郎随公子重耳来齐时,本侯便说过,你这个女郎的才能,足以愧死天下的丈夫。可惜呀!当年本侯不欲夺公子重耳所爱,想不到如今,女郎倒为秦人所用了。”
齐侯虽然年事已高,不过记忆力仍然惊人。
对于往岁那一幕,大多数齐人对这个女郎的记忆都很深刻。当年,她随随便便便识穿了齐侯说秦要攻齐,只是个玩笑。一时,众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在众人的笑声中,姬秋婉约一笑,声音清朗地坦然应道:“齐侯谬赞,姬秋愧受了。”
姬秋声音一顿,齐侯似突然想起来一般,又道:“本侯想起来了,说起来,女郎与本侯还是姻亲,本侯的爱姬还是女郎的妹妹呢。”
说到这里,齐侯大袖一挥,令道:“摆驾和园,着雨姬前来,本侯今日设宴,便让你们姐妹好好叙叙旧。”
寺人一“诺”而去,齐侯亦径直起身朝外面走去。
姬秋无奈,只好随着齐侯往和园而去。
她一路心里暗暗想道:我此次前来,明明是以秦使的身份而来,可齐侯这么做法,看似和善,实则却让自己没有机会开口提及捐粮之事。这样下去可不行,看来,我还得找个机会把话题转正题上来才是。
想到这里,姬秋缓缓放慢的步子,悄声对身后的一个贤士小声吩咐道:“稍后,将那二十个处子带过来。”
那贤士得了姬秋的吩咐后,便一揖而去。
当走在后面的姬秋一入和园时,她正左右顾盼中,忽然感觉到一道视线紧紧地锁在自己身上。
她心中一凛,顺着那视线看去。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坐在齐侯身后,依然眉目如画,五官毫无瑕疵,甚是姣好的脸。
暨雨已经来了。
姬秋挑了挑眉头。她虽然一向都不喜欢暨雨,且这许久以来,她,也不再觉得自己跟暨雨或是暨坤再有何关系。然,既然齐侯开了口,非要将自己跟暨雨往一块凑,那么应酬一下,却也是必要的。
然,论公,自己是秦使,而暨雨不过齐侯爱姬而已。论私,自己是嫡女,又是长姐。是以,逞能是公是私,都没有自己上前主动去找暨雨示好的道理。
于是,姬秋便自找了人榻几,带着随行贤士坐了下来。
只是她堪堪端起酒斟,一个女子娇柔地声间传来,“姐姐好生威风,不过才两年未见,姐姐竟然已是秦使了,让妹妹我好生羡慕!”
姬秋瞟了一眼来人,淡淡地回道:“齐侯希望我们能重修旧好,妹妹言语中嫉恨太浓,甚是不妙呢?”
谁知暨雨听后,却笑得益发娇媚了。
她慢慢,一步一步地扭到姬秋的榻几旁,风情万种地坐在姬秋对面,用手支着几,娇笑着将身子横过整个几面,几乎要贴到姬秋的面上时,这才用甜腻得近乎恶心的语气,缓缓说道:“我实是不明白,姐姐你长得委实不怎么样,又不甚讨人喜欢,何以公子重耳与那秦王都对你青眼相加?而像我这般风姿绰绝的女郎,却沦为玩物,居然还要处心积虑地去取悦形同枯木的将死之人。姬氏阿秋,你倒是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她便这般娇笑着,用甜腻得死的声音,却又带着万般嫌恶跟不服地问着姬秋。
未了,还风情万种地拿过姬秋面前的酒斟,自顾呡了一口,似突然明白过来一般,声音一提高声问道:“莫须,你会狐媚之术?”
“雨姬错矣!”
姬秋形色不动如山,她只是用那怜悯的,同情的语气淡淡地回道:“雨姬到现在还不明白么?你我的区别,无非是以色侍人与以才谋生的不同罢了。”
“你这是同情我么?!”暨雨双眸微阴,仍是笑颜如花地,直问到姬秋面前。
姬秋直视着暨雨,淡然回道:“雨姬颜色好过往岁,我想,虽然时过两年,雨姬仍然深得齐侯宠爱。活得如此风光的雨姬,又何须姬秋同情。不过是雨姬问了,姬秋便信口答来,雨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暨雨嗤嗤冷笑道:“一个妇人,便是有些计谋,也应当用在丈夫身上方合为常理。一个女郎,谋丈夫事,还觉得无上荣光,真是可笑。不如我跟姐姐打个赌好了,今次,不管姐姐因何来齐,我都会让姐姐不能成事,空手而归。如何?”
望着暨雨笑得甚是扭曲的脸,姬秋轻软而坚定地应道:“雨姬大可一试。”
暨雨咯咯娇笑着直了身,俯视着姬秋,高傲而又不屑地冷声道:“我倒要见识见识,才能足以愧死天下丈夫的秦使,是如何成事的。”
说完,她一扬下巴,又风情万种地回到齐侯身边,似媚若无骨地,将整个身子,都挤入了齐侯的怀里。
而齐侯对她这种举动,似乎很是欢喜,竟然当着满殿群臣的面,跟她嬉戏起来。
姬秋终于知道暨雨的底气从何而来了。
她长长叹了口气,黯然生出一番感叹,“齐侯老矣!”
主殿上,传来了齐侯沙哑浑浊的笑声。
在那笑声中,姬秋举起了酒樽,一步步朝主榻走去。
一直在暗里打量姬秋的暨雨,如滕蔓一般,将娇躯紧紧地粘在齐侯身上,并将她丰满的胸脯不住地摩擦着齐侯干扁的胸脯。
齐侯沙哑浑浊的笑声再次传来。
喧闹声中,姬秋举起手中的酒樽扬了扬,微笑着高声道:“当年,姬秋身为妇人,然,却得齐侯看重,对姬秋不吝赞美之词,更赐百金,姬秋至今想起,仍觉无上荣光。今次重回齐地,特奉上二十个秦地美人,以示感谢,还望齐侯笑纳。”
姬秋的声音,清脆优雅,字字入耳。
原本状似漫不经心的暨雨,在声音入耳的同时,突然心口一紧。忙坐直了身子,双目跟淬了毒似地,戒备地瞪视着姬秋。
然,姬秋似无所觉,她望也不望暨雨,也不等齐侯回应,便这么长袖一挥。立时,二十个盛妆打扮的丽人迤逦而入,一字排开,跪于齐侯榻几之前。
大殿中的众人,嗖嗖地回过头来,将目光全聚齐在这二十个形态各异,身姿各有妖娆,却又青春逼人的处子身上。
就连齐侯,也慢慢坐直了身体。
☆、第两百三十章 赌局(二)
“秦女妖娆,本侯早有所闻,今日得见,果然非同凡响。如此,本侯便愧受了。”
齐侯慢慢地,来来回回地,甚是仔细地打量了众处子良久,方愉悦地大笑道。
随即,他便伸手朝二十个处子中点了两个容貌出众的,令道:“近前侍酒。”
这摆明了,便是让暨雨退一边去。
因为,齐侯身边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了。
暨雨那似淬了毒般的目光,又狠狠地朝姬秋望了过来。最终,却只得不甘不愿地,退了下去。
余下的处子,在齐侯的主持下,眨眼间,亦被瓜分完了。
齐侯左拥右抱着新得的秦地美人,甚是满意地说道:“女郎还真是性情中人。往岁之事,不过是本侯据实而言,女郎无须感恩。”
姬秋微微一笑,又脆声道:“齐侯之德,已是天下诸侯中的翘楚,是继周天子之后,足以问鼎天下共主的风流人物。姬秋对君侯的敬仰,发自内心,却与往岁之事无关。”
正因为周王室的影响不再,像齐国这样的诸侯国,虽然对周王室那种打骨子里生出来的敬畏还在,然,那种想要取而代之,成为天下共主的想法,却是所有强大的诸侯国都有的。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有为的诸侯,会满足于只是一方霸主。成为天下共主,几乎更是所有国力昌盛的国家君主在考虑的事。
而今,姬秋竟然说齐侯的德望,已经超越了天下诸侯,是继周天子之后最有可能成为天下共主的人物。一时间齐侯震惊了!齐国的群臣也震惊了!
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代表秦国出使的姬秋,她的态度,其实也就是秦国的态度。
这便说明,在天下诸侯国中,齐国成为天下共主的想法,起码已经得到了秦国的承认。因而,几乎是姬秋话一吐出,齐侯及齐国众臣,看向她的目光中,立时火热了三分。
齐侯放开拥在怀中的美人,抚着胡须,盯着姬秋故作不悦道:“女郎今为秦使,可知道你此言一出,便是代表秦人而说。现如今周王室尚在,女郎却说本侯之德足以问鼎天下共主,女郎这不是将我齐国,推上风口浪尖么!”
齐侯这么说,表面看似不悦,实则是想逼着姬秋承认,她这一番话,就是秦人的立场。
姬秋报以一个华美的笑容,曼启红唇,朗声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周王室虽然尚在,然,在众诸侯间,却已然威仪不再。能为天下共主者,不仅要忠、仁、诚、节、勇五德俱全,更要有威仪天下的霸气。周王室虽然五德俱全,然威仪天下的霸气却不再,故,被取而代之,亦是迟早之事。”
姬秋眼珠一转,又反问道:“齐国国力昌盛,其威仪,早已在众诸侯国之上,难道齐侯便没有成为天下共主之念么?若是如此,姬秋便错矣!”
说到这里,姬秋放下酒樽,跪伏于地,诚声道:“姬秋出言无状,替齐国招祸了,还请齐侯休要怪罪。”
这个女郎,不退反进。
她居然先是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想当天下共主,随即又立刻认错,说她不该在自己没有这种想法的前提下,提出齐国可以成为天下共主的说法,替齐国招祸了,请自己不要怪罪。
齐侯目光沉沉地扫过跪伏在他榻几前的姬秋,继而哈哈大笑道:“女郎快快请起。现如今,女郎身为秦王使臣,本侯若真的怪罪,女郎回秦之后,必定会说本侯是个不仁之人了。请起!快快请起!!”
“齐侯之仁,又岂是凭姬秋三寸不烂之舌可以左右的。”
姬秋从善如流地起了身,又脆声道:“我家君上,正因为知道齐侯是大仁大节大义之人,故而今次秦人有难,才着我前来,请齐侯看在天下苍生的情份上,为秦人子民捐些粟粮,以渡难关。”
姬秋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