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有心请示礼单的问题,早该半个月前就来请示的。对于永芳做面子功夫这点,顾氏是深恶痛绝,可是她又不能明着说永芳不对。还有就是都这么长的时间,少齐一直歇在永芳的房里,这让顾氏非常非常的不爽。顾氏想着,是不是少齐嫌弃汪姨娘和平姨娘年老色衰,所以才会一直留恋永芳,不肯去姨娘房里歇息?越想顾氏越觉着事情就是这么回事。男人都是贪花好色,贪新鲜的。如今永芳比起荷香院那些女人,岂不是最新鲜的。想通了这点,顾氏笑了起来。如此一来,事情就很好办了。看来是时候为少齐物色个绝色的丫头送去。到时候自然会分了永芳的宠爱,没了少齐给她做靠山,顾氏倒是想要看看永芳还有什么胆子敢跟她阳奉阴违。

永芳并不知道顾氏已经相处了一个主意来收拾她,永芳回到荷香院,看到桌子上的橘子,顿时来了胃口。问金钗,”今儿怎么会有新鲜的橘子?谁送来的?“

金钗回复道:”回大少奶奶的话,今儿有人从南边回来,带了不少橘子。管家着人每个主子都送上一筐。奴婢见这橘子又大佑甜,就给大少奶奶摆上了。大少奶奶要不要现在尝一个。“

永芳点头,”剥一个来吃吃。“

金钗剥了两个橘子,放在永芳面前。永芳闻到那个味道,就觉着嘴馋。多久没吃到橘子了,真是想念。古代就是这点不好,运输和储藏不便,很多南方的东西都无法及时运到北方来。即便运来了,多半都不新鲜了。不过这橘子倒是好吃。永芳先是尝了两瓣,太合胃口了,这味道太让人想念了。上辈子她最喜欢的水果就是橘子,橙子,总之就是各色品种的橘子。整个冬天都吃不腻的。不过春天还有夏天卖的橙子,永芳一般都不会买来吃。在冻库里面放久了,水分都没了。吃在嘴里干扁扁的,一点味道都没有。纯粹就是花钱买难吃。

两个橘子永芳很快就吃完了。吃完后,永芳自个剥了一个慢慢吃了起来。想起之前金钗说的有人从南方带回来的,就想起那些被派到南边的人。去了那么久,算算时间也该回京了。于是永芳问道:”有人从南边带回来的?可有说是谁带回来的?“

金钗摇头,”奴婢不知。“

”大少奶奶,奴婢倒是知道一点。“常嬷嬷笑着说道。

”哦,嬷嬷知道。那嬷嬷快告诉我。“

”是,大少奶奶。这次回来的人是王妃的陪嫁。听说早些年王妃就让人在南边置办了几个庄子,还开了铺子,听说和海商也有点联系。这回来的人,奴婢估摸着是回来交账本或是请示事情的。“常嬷嬷说到最后,声音自觉的就放小声了。

永芳没奇怪于顾氏在南方有产业。以顾氏的精明和她所处的地位,想要在南边富贵地方置办产业,这事太平常了。而且顾家本就是南方人,在南边置办产业,至少还有娘家人看顾。至于和海商有联系,这一点倒是让永芳羡慕嫉妒恨。想想海商的利润,就让人嫉妒啊嫉妒。没想到顾氏本事倒是挺大的,她下面的人也挺能干的。竟然将此事办成了。当然这些倒是其次的,永芳奇怪于这个时节怎么会有人来交账本。”嬷嬷,这才九月,还不到交账本的时候吧。“

”大少奶奶这话说的不错。不过也有例外的。如今秋收已经结束,这时候交账本也算合理。还有海商和坐商的规矩也是不尽相同。王妃在南边那么多产业,个个都是顶赚钱的行当,让人多跑两趟也是没关系的。“常嬷嬷如此说道。

永芳点点头,说的也是。顾氏手里有钱,自然不在乎下人在路上的那点开销。说不定是顾氏嘴馋了,想吃南方的东西,让人抓紧时间送到京城来也是可能的。这点小事,只需顾氏一个吩咐,不用顾氏操心,下面的人或是顾家人就给办的妥妥当当的。永芳可是听说,自从顾氏做了王妃后,顾家可是在老家水涨船高。别看顾氏在京城众位王妃中,没什么脸面,别的原配正妃都不怎么看得上她,嫌弃她出身低。少齐在府中也不给她面子,数次让顾氏下不台。但是这种事情也只有内部人,或者说圈里人才知道。外人哪会知道这些内情。那南边离着京城上千里远,也就更加不知道了。于是顾家在南边也就更加的富贵威风了。人人都说顾家人生了个好女儿,顾家全族的人都因为顾氏从而重新发达富贵起来。

永芳笑了笑,继续问道:”嬷嬷,咱们派到南边的人可有消息回来?按理说也该回京了吧。“

常嬷嬷说道:”大少奶奶不问,奴婢差点就忘了。昨儿刘顺来报信,当时大少奶奶忙,就没让他进来打扰大少奶奶。刘顺说是接到了陆孝的来信,陆孝已经带着人在回京的路上了。这回回来,还带了不少货物。幸得李侍卫派出的人,方能一路平安。刘顺还说,陆孝在信里面说,这回收获挺大了。联系了好几家卖家,有陈大郎和全二,还有那些个伙计在南边看着,将来买卖货物都方便。直接找那几家卖家就行了。听说陆孝按照大少奶奶的吩咐,带了不少种子回来。还说大少奶奶吩咐的那个什么红薯,已经有了眉目。等到回京后,大少奶奶便知详细的。“

永芳一听红薯有眉目了,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陆孝在信里面果真这么说的?那红薯果真有眉目了?信了,让刘顺将信拿来。“永芳激动的不能自已,红薯可是个好东西啊。永芳想到自己的两个庄子,庄子里可有不少坡地,这些地方可是种植红薯的好地方。可是之前永芳让人打听得知,如今的红薯还没改良,只适合在南方种植,北方还不能种植。即便种植了,产量也达不到传闻中的一亩上千斤。永芳搜遍了记忆,才勉强想起红薯种子传入中国后,的确是经过了几代改良,最后是明朝的徐光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改良了红薯种子,使得红薯适应了中国北方的气候,能够在北方生长存活,亩产上千斤。可惜明朝因为赋税的缘故,红薯不能顶赋税,所以老百姓都不愿意去种,最终红薯没能在明朝推广开来。如果红薯在历史上的明朝推广开来,那么就不会有饥荒,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那么多造反的。那么明朝未必会灭亡,历史也就和那些留根金钱鼠尾巴的野猪皮侩子手没啥关系了。若是没有野猪皮的野蛮杀戮,血腥统治,造成历史,文化,科技文明的倒退,说不定中国到了二十一世纪,依旧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足的国家也。而中国人则可以依旧高高在上的俯看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科技任何文明。可惜这只是想象,每次永芳读到那段历史的时候,总是痛心疾首。那段历史太过惨痛,那段历史是文明的大倒退,那段历史太过血腥。只是需要一个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可能的改变,就有可能彻底改变那段历史。但是这都是yy。

如今永芳不用yy,她就想种红薯,她要大力的种植红薯。不仅是因为红薯产量高,饥荒时候可以糊口可以活命无数。更重要的是红薯可以做成红薯粉,可以做成红薯粉丝,存放半年一年都没问题。最最重要的是红薯可以酿酒,以红薯的种植成本和收益换算,可以想象的出用红薯酿酒,那成本将是多么的低。价格低的到即便是下苦力的人也能喝的起酒。不用耗费麦子,不用耗费其他常规粮食,自然就不用担心红薯酿酒会被朝廷限制,光是凭借这一点,只要有足够的红薯,永芳就可以靠卖红薯酒,赚个盆满钵满。

朝廷不答应用红薯顶赋税又如何。种个几亩的红薯卖了,那银钱足够抵赋税了。饥荒的时候还能用红薯裹腹。只要等她的红薯酒上市后,永芳就不相信那些能看到红薯的好处的农民,会不主动去种红薯?那些唯利是图的地主们,会不主动去种红薯。那些看到红薯酒有利可图的商人们,会不去收购红薯。只有有人买,就一定有人卖。用市场需求来决定供给。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来刺激经济种植。至于朝廷的赋税,想来收银子和收粮食,官府是不大关心的。他们更关心的是赋税能够收上来,能够收上来多少。说不定朝廷的人,尤其是户部的人更愿意收银子。

永芳心目中最最重要,最为庞大,最赚钱的,还不惹人眼红的项目,即将就有眉目了。永芳如何能不激动,如何能不着急。这是个架空的时代,虽然没了明朝的徐光启,但是永芳相信高人在民间,一定有人能够改良红薯种子。只要有了适合北方土壤和气候的红薯种子,永芳的大计划就要开始了。虽然这不是明朝,但是在这个时空,北方依旧是游牧民族的地盘,他们依旧会因为贫穷因为物质贫乏,从而进关抢掠。这个时空中依旧有饥荒,有灾年,有流民,有暴乱,有造反。总之除了名称不同,朝代不同外,他和中国历史上的汉人统治的朝代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永芳一想到自己的计划即将实现,一想到别人将来一提起红薯,就不得不提一句她的酒厂,她名下的酒水牌子,哈哈,一想到这里永芳睡觉都能笑醒。更让永芳乐不可支的是,她将会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她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富婆。一想到那一天,永芳就咧嘴傻笑。可是这事她只能闷在心里,她谁都不能说,没人能分享她心中的那份激动。她只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改变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不会让人觉着她反常为妖。

终于从刘顺手中拿到陆孝寄回来的信件,信件不长,也就两页纸。对于红薯这事,也就提了两句。说是找了个懂红薯的人,并且将人带回了京城。永芳看到这里,心里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那个懂红薯种植的人。恨不得明天庄子的土地上就能长出红薯来。

永芳知道自己心急了,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永芳心中那个最大的计划,还需要时间去实现。永芳勉强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对刘顺说道:”你去信对陆孝说,让他回京后,便将带回来的人送到庄子上。至于别的,等人到了京城后,我再吩咐你。“

”是,大少奶奶。“刘顺虽然奇怪大少奶奶只关心那个什么人,别的都不过问,但是刘顺最好的就是懂的不该问的不要问。主子吩咐的事情,用心去做就成。

激动过后的永芳,感觉疲惫。看着桌上的橘子,永芳又忍不住吃了两个。真是好吃。要是能天天吃到这么新鲜的橘子就好了。永芳躺在榻上,睡着之前如此想到。

☆、第174章 再遇丁晚晴

长公主的寿辰,永芳盛装打扮,早早的就跟着顾氏出门了。孟二奶奶已经显怀,顾氏担心她去参加寿辰,会动了胎气。万一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那更是麻烦。到时候找人诉苦都找不到。因此顾氏并没有让孟氏去参加寿辰。

其实顾氏心里还有点别的想法。长公主可是皇上的亲姐姐,谁不敢给长公主面子?长公主的尊荣又岂是顾氏能比的。加之顾氏是填房,出身也不太高,自从进了王府,做了王妃,又是一心的想让少锋做世子,处处为难少齐。这些事情,林林种种加起来,让长公主看顾氏这个外侄媳妇很是不满意。顾氏也不想到长公主面前触霉头,心里头本能的防备着长公主,因此顾氏才不愿意孟氏挺着个大肚子去冒险。顾氏恶意揣测长公主,万一长公主使坏,让人给孟氏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到时候顾氏是哭都没处哭去。没人会给她做主的。这些原因加在一起,自然使得顾氏不愿意让孟氏去赴宴。

孟二奶奶也乐得不出门。她现在反应虽然不算大,但是总归是难受。出去应酬,多方面都要注意,这让怀孕的孟氏很是辛苦。听到顾氏要她不要出门赴宴的时候,虽然有点失望,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高兴的。

永芳跟着顾氏出了门,坐上马车到了长公主府。她们来的时间不算早,在大门口就看到了许多马车都候着,几乎是将长公主府门前的巷子都堵住了。看来长公主的寿辰,京城里大半的权贵人家都来了。即便人没来,也会让家人来送礼物。

好不容易马车终于进了长公主府邸,在二门下马车,永芳这个做儿媳妇的急忙上前跟在顾氏的身后。顾氏看了眼永芳,严肃的说道:“回头见了长公主,不可失了礼数,知道吗?”

“是,母妃。媳妇明白。”顾氏点点头,带着永芳和宋颖宋薇姐妹进了二门。

进了二门没多久,就看到宋绾迎了上来。宋绾笑的很是开怀,“在里面就听丫头们说母妃还大嫂和两位妹妹都来,我这不赶紧出来迎接。见过母妃,见过大嫂。”

顾氏见了宋绾,也笑了起来,“原来是绾丫头来了。绾丫头今儿来的倒是早。”

宋绾笑道:“长公主寿辰,我这做晚辈的能不早点来嘛。母妃,女儿在前面带路,母妃请走这边。”

“那就辛苦绾丫头了。”顾氏笑道,显得很是客气。

宋绾看过来的时候,永芳对宋绾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