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南一听也急了“大人问的是你之前可认识我。”
翠娘似乎被吓到,无助地看看韩南又看看坐在一旁的王绾,再看看李斯,似乎欲言又止。
她这一连串的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让两旁的大臣心里都已经有了结论。
“你再说一遍,这堂上几人可是都认得?你只要说实话不用害怕,一切有本官为你做主。”李斯又问道。
翠娘半晌才抬起眼睫,细声说道:“堂上的老将军和王贲将军咸阳城里怕是没有哪个人不识,民女在两位将军凯旋而归时,都有幸见过,而这位长相俊俏的王离将军在宝钗楼更是无人不晓。”
两旁传来哄笑声,王离羞臊得满面通红……
第三卷 沧海桑田 第五十章 判决
第五十章 判决
“只是民女认识三位将军,三位将军却未必识得民女。”翠娘顿了顿,又垂下眼眸“确切的说,民女认识的只有韩将军。”说完这句话,她的面上已若三月的桃花,愈发的娇艳了。
“你胡说!”韩南怒吼道。
“啪!”又是一声惊堂木响起,李斯冷哼一声:“肃静!堂下的可是你自己带来的证人。若再擅自出声,莫怪本官不客气。”说完又柔和地对翠娘抬手:“证人请讲。”
翠娘颌首,又娓娓道来:“民女的兄长是曾经是韩将军手下的军士,因为犯了小错而被韩将军严惩丢了性命。民女心中不忿,来到咸阳后不久,就已必死的决心找到韩将军府上理论。韩将军却并没有对民女发难,而是耐心地解释,之后又诚心忏悔当年确实过于严苛,并许诺照顾民女……
民女起初并不能原谅他,但几次之后,民女感觉到了他的真心也就慢慢地谅解了他,觉着他还是个实诚的人,是个可以依靠的人,就……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听说了吧,民女这里就不再赘叙。后来听到韩将军去了,又是因为民女的缘故,民女心灰意冷,准备回乡下终老。
然半月前,韩将军竟然又出现在民女面前,民女欣喜若狂,他说有求于我。能够再次见到他,民女自是有求必应,即使当时他并未说明要求啥。后来随他来到咸阳之后,他即让民女做伪证。民女起初并不愿意,听说三位将军都是正直的人,问他为何要加害于三位将军,他又不说,只说若是我不作证,他就会娶燕如小姐为妻,以后都不再见民女。所以民女惶恐,这才写下了那篇证词,那上面说的都不是真的,还请大人和三位将军恕罪。
民女一直犹豫,前日又听说燕如小姐病故,民女很是自责,觉着都是因为民女的贪心……是以民女暗自下定决心,今日定然要还侯爷的清白,民女也不想韩将军继续错下去,幸好还未酿成大祸,还请大人能给韩将军改错的机会,都是民女的错,请治民女的罪,放过韩将军……”
在翠娘的口中,一篇爱恨交织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呈现在大家眼前。
王贲喟然长叹一声,他在心里对翠娘真是感激不尽,想到自己之前对她的揣测,真是羞愧难当……
丞相王绾,轻叹一声,心知大事已去。昨日皇帝传他,看到那一摞对他那不孝子的诉状,再听到皇帝语重心长地谈起将相和的典故……他即已了然于心,预感到了今日的结果……现在该是他表明立场的时候了。
于是他起身慢慢地走到堂中,向王翦和王贲半跪下“都是本官愚钝,被奸人利用,误会了侯爷。这厮拿着一堆证据找上我,说他是侯爷义子,不能犯上提出诉状,央求我帮助,还信誓旦旦所说据实……是我的愚昧险些伤害了侯爷和各位将军。请老侯爷责罚,在下绝无怨言。”
王翦自是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他大度地扶起王绾,笑道:“丞相请起,说起来还是老夫的错,养了这个逆子,连累了丞相。丞相也是心系朝纲,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韩南面色苍白,只觉着眼前发黑,心里不住的寒颤,然让他寒颤的还在后面。李斯的宣判更让他面如死灰。
“本府判定武城侯王翦无罪,通武侯王贲私藏宫女,谎报细作,本该责罚,但皇恩浩荡,吾皇念侯爷也是一时冲动,已免去了侯爷的罪责,皇帝陛下已命本府告知侯爷,特将燕国宫女小素赏赐给上将军王离。”
王贲和王离忙跪下叩谢皇帝大恩。
李斯又接着宣读判决“上将军王离无罪。三位将军现在已经自由了,恭喜!”
继而他神色一凛,又对堂下站着不时筛糠的韩南拍起了惊堂木 “大胆狂徒,还不跪下!竟敢告父以下犯上,违背lun理。且诬陷朝廷重臣,本该腰斩!但念其也曾为我大秦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又被封将军,姑且饶你一命。然死罪可免,活罪却无可赦。现将上将军韩南,革去爵位,贬为庶民。”
韩南叩首谢恩,他的心却似落入了冰窖之中……被贬为庶民,那就意味着自己如今已是砧上的鱼肉,可以任人宰割,怕是出了王宫就会被大卸八块了……他的脑海里已经不自觉的浮现出王家祖孙狞笑着举起大刀的面孔……
李斯又对站在堂下的丞相王绾宣判:“丞相王绾,汝身为百官之首,竟然颠倒是非,为人所利用,不分黑白,理当重罚,现扣除一年俸禄,另罚金一百!另,民女翠娘竟敢藐视朝堂,提供伪证,但念其遭人胁迫,又能适时醒悟,免去罪责,今后当以此为戒好自为之”……
茗珠和小素带着众侍卫在宫门外等了不到一个时辰,终于迎回了王家祖孙,当然也带上了翠娘……
一行浩浩荡荡地回到府里。
王离本要等着韩南出来,但被王翦制止。
王翦笑道,如今还怕他跑得了不成,这只是早晚的事,现在就动手未免惹人猜忌,不值得!过几日让人扮作痞zi,在街头了结了他便是。
王离这才作罢。
回到府里,看到燕如的灵堂,大家悲恸万分,王翦扶着燕如的棺椁,不禁老泪纵横,发誓要将韩南碎尸万段然后喂狗……
第二天,王翦带着家人和伺卫将燕如的灵柩送回萍乡老家安葬,也将带着新妇祭祖见庙。
一路上王离对小素更是呵护有加,虽然一路上走得很慢,尸体也做过处理,但天气渐渐炎热,气味着实难闻。小素原本没有啥害喜的症状,现在也吐了一路,把王离心疼得不行,最后央求祖父,让他带着小素先走一步。
王翦自是应允,老夫人和其他的人当然也没意见。
为了快些回家歇息,王离命马夫一路快马加鞭,他又怕小素受不得颠簸,一路上都是将她抱在怀里像对待珍贵的瓷器般细心呵护着……
…………………………
斜风曳曳,细雨如织。
碧绿的山上,云烟缭绕,燕如的棺椁在众人的眼泪和祝福中被安葬在了心绾夫人的一侧,终于入土为安。她生前来不及感受到母亲的陪伴,此时终于了了心愿……
漫天的雨丝挟着绵绵的哀思,就像燕如的眼泪,飘落在众人的身上,也渗透进亲人的心里,悲恸的哭声不绝于耳,然纵有千般不舍,到最后大家还是只能含泪送别……
送走燕如,王离还将小素带到心绾夫人的墓前。
他折下柳枝拂去坟上的落叶和枯枝,撒上新土“娘,儿带她来看望娘了,她就是小素,是你的儿媳妇,漂亮吧,不过还是不如娘美……谢谢娘,帮儿找到她。娘,夫人的肚子里已经有了儿的骨肉,你马上要当祖母了,高兴吧……”说着说着,王离的眼泪就落下来。
小素的脑海里浮现出心绾夫人温婉美丽的模样,她恭恭敬敬在坟前跪下叩首行大礼“阿姑,我是你的儿媳小素还有你的孙儿。我们来看你来了。”
小素直起身,摸了摸肚子,满脸洋溢了幸福和满足“谢谢你生了这么好的儿子,谢谢阿姑能把他交给我,虽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会拼尽全力一生都守护他的……”
祭奠完母亲,他们回到王家的大宅,手牵着手漫步在朦朦烟雨里。王离脱下外袍盖在小素的头上,看着因为连日颠簸有些憔悴的小脸,怜惜地捧在手上,只觉着怎么也看不够“你可是答应了娘的,这辈子都不许再离开我了,嗯?”
轻柔的碎吻落在如黑蝶般轻轻颤动的羽睫上,凉凉湿湿的溢满了小素的心头,如清泉一般的甘甜
“嗯,任你骂任你打也要抱住你的腿不放手,被你拖着走十里路也不放手!”还不等王离感动陶醉,小素已挣开他的大手,仰起头圆睁着双眼凶巴巴地瞪着他:“你以为我会这么说吧,你休想,告诉你,休要趁着我怀娃的时候在外面胡来,若是有让我不满意的地方,会随时休了你的。”
王离咧开大嘴,拧住小素的小鼻头“是,夫人,有这么可怕的夫人,我哪敢在外面胡来。就算夫人要休我,我也会抱着夫人的腿不松手,就算被夫人拖着走了十里,不,百里千里也不会松手,也不会松口……”
小素正要说,我可没这力气拖着你走十里百里的,小嘴已被冰冰凉凉的唇瓣咗住……
第二天就是新妇见庙的日子。王家的祠堂建在一座小山头上,众人抬着祭品浩浩荡荡地上了山。
茗珠上次只是在王家祖宗的牌位前简单的报备了一番,此次正好和小素一起见庙。
在王家祖宗的排位和先祖的神像前,王翦和王贲王离亲自摆上了猪头,整只羊,和鸡鸭面食糕点水果等等,丰盛的祭品摆满了大大的长方形供桌。
而后王翦带着儿子和孙子祭拜了一番,也介绍了新妇茗珠和小素。待男子祭拜完后,老夫人才带着儿媳茗珠和孙媳小素叩首祭拜……
跪在王家的宗祠里,小素只觉着眼眶发热,心里五味杂陈。
度过了如此漫长的时光,经历了这么坎坷,此时她才算真正的进了王家的门,才算真正的成了王离的媳妇。从今往后,她就是王邱氏了……
虽然她偏偏记不起有关王离命运的历史,但是这一刻她无怨无悔,无论今后会怎样,她都诚心地感激上苍的恩典,给了她这次幸福的轮回……
………………………………………………………………
(明日是大结局了,感谢大家的坚持……蝶衣已是无语凝噎,泪奔飘走……)
第三卷 沧海桑田 第五十一章 欢笑满堂(大结局)
第五十一章 欢笑满堂(大结局)
从老家回来,王离就接到了皇帝的调令,他将率军二十万启程前往上郡(今陕西最北部榆林)镇守秦国的西北疆土。本来已经过了之前所定启程的日期,因为韩南的案子而延迟,皇帝只得令卜官重新卜好日子,这样王离又有了五日可以做准备。
在秦国被但凡被派往边疆的大将,其家眷都不得离开都城,美其名曰保护家眷,其实就是留作人质。
但是王离的情况较为特殊,他是王翦的孙子,王翦和王贲都留在了咸阳,是以他特别上奏皇帝,请求带上夫人一同前往。皇帝也未为难他,念他新婚,又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也满口答应了。
王离怕她随军辛苦,准备到了上郡安顿好了,再派人来接她。可小素不肯,坚决要一起走,王离也就不再坚持,原本他一日看不到她,心里就会惶惶不安,特别是还没有韩南的消息,留她在咸阳他也确实不放心……
而陶斐和锦秀的婚期定在月末,小素赶不上了。
陶斐特别在府里设宴,邀请王离和小素,一是为了感谢小素,再就是为了给他们践行……
小素将事先写好的信交给陶斐,还有辛蔚夫人给她的首饰,她自己留了一样做为纪念,其余的也都交给了陶斐。
她让陶斐成亲后再交给锦秀,并再三叮嘱切不可提前交给她,也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到。因为陶斐的为人小素很信任,是以将锦秀的身世,辛蔚夫人真正的死因,还有辛蔚夫人对女儿的牵挂,为女儿所做的一切,她都写在了信里,希望辛蔚夫人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王翦王贲正满世界的找韩南,而韩南自从化装成痞子的伺卫手里负伤逃脱之后,就像空气般消失了,毫无踪影……
雨后的山峦格外的葱茏翠绿,在山下偏僻的酒庐里,一个穿着半旧蓝袍儒生模样的中年人从山上一瘸一拐地走下来,左臂空空的袖囊被掖在腰间,被山脚的风吹得呼呼作响……
他要了一小坛酒,还将酒庐里剩下的馍和肉都买了去。
清瘦的卖酒翁好像是个哑人,见来了大主子,喜的合不拢嘴,他盛了一大碗香喷喷的牛肉汤笑mimi地递到这只有一只眼面容憔悴的儒生面前,又做手势比划着让他喝,告诉他这碗不要钱,是免费奉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