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悍妇遇到孝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娟的眼很快收回去,也没再次坐下就对汪太太道:“婆婆,那些不过是传言,婆婆又何必相信那些传言,做出些让人笑话的事伤了我们婆媳之间的和气呢?”黄娟这话里透着一丝冰冷,汪太太不由自主地张嘴想应下,但猛地想起自己是她婆婆,把头昂起道:“我也是关心你才会这样说,子嗣是大事,我一个做婆婆的难道说不得吗?”
    黄娟轻笑一声:“子嗣自然是大事,成业为人聪明,开蒙一年已能对对子,若能培养好他,也能胜过有好些蠢儿子。”汪太太不由咬牙切齿:“你,你这不识好歹的,等到了以后你才晓得,只有自己的儿子才靠得住。”
    黄娟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婆婆竟忘了,你也是相公的继母,你也曾在相公面前口口声声说相公十分靠得住。若把这话告诉相公,不管相公信不信,婆婆你长久以来,到底对相公有几分真心?”
    汪太太觉得心跳加快,却有些难以呼吸,深吸一口气才勉强开口道:“你挑唆我们母子关系,你,你这个……”黄娟后退一步:“婆婆,媳妇劝您一句,您现在的日子看在外人眼里也好,家里下人也罢,小姑小叔眼里,都是过的安稳自在的。相公视您为亲生母亲,您又何必想那么多,不享福却偏要折了福气?”
    汪太太十分狼狈地道:“我怎么是折了福气,我关心你们的子嗣也是我这做婆婆的应当管的。再说我们现在这样,想多要几个男丁也是常事,你若真生不出来,为大爷纳……”黄娟已经断然打断她的话:“婆婆您想的太多了,还是歇歇吧。”
    汪太太伸手就要去拍桌子:“你,你怎能这么不敬长辈?”只可惜她的气势哪能压过黄娟,黄娟后退一步就道:“婆婆,做小辈的,在长辈糊涂时,自然不能听的,婆婆还是好好歇歇,媳妇去让厨房预备午饭,婆婆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用蟹黄汤包,媳妇就让他们预备一份出来。”
    说着黄娟掀起帘子出门,让方才自己说话时候已经命她们退出来的丫鬟重新进屋服侍汪太太,隔着帘子黄娟还能看到汪太太颓然地往桌上击了一掌。黄娟的眉微微皱了皱,有些小算计可以忍,但有些就不能忍,比如要为汪枝纳妾这种事。
    不过照了黄娟对汪太太的了解,汪太太绝对是已经挑好了人才来寻自己的,只是不知道选的是谁,要快速地把这人嫁掉,免得汪太太再惦记着。去了厨房吩咐她们预备好了午饭,除了蟹黄汤包,索性又让她们做了三丁包、萝卜丝包,今儿中午就不焖米饭,吃包子好了。
    安排停当回到屋里就把老柳家的叫来,老林家的这几年在黄娟身边颇得用,在众人眼中已经被视为黄娟的心腹。难得的是老柳家的还是和原来一样平静待人,并不拿出一丝骄傲来。
    听的黄娟唤,老柳家的急忙来到,刚要行礼黄娟已经开口:“这些日子,太太身边的丫鬟们,有哪个特别得太太的青眼?”老柳家的眉头皱了皱才道:“太太身边的那几个丫头,大的也才十四五,小的十一二,并没有特别得太太青眼的。”
    黄娟哦了一声,老柳家的昨儿在席上伺候,隐约也听到几句话,心里还在那里鄙视了一下,哪有巴巴地把自己家的亲戚送过来做妾的?这样行事,以后亲戚还做不做了?此时听到黄娟猛不丁这样问,突然想到一件事:“奶奶这样问,小的倒想起一个人来,却不是太太身边的丫鬟,是大姐儿身边的丫鬟,叫贞儿,昨晚太太把她叫去问了几句话,落后还赏了匹料子和两件首饰。丫鬟们今早还议论了一下,说贞儿服侍大姐儿也不见的多好,怎么就得了太太的青眼了。”
    竟是雨萱的丫鬟,黄娟不由笑一声,竟还高估了汪太太,想谁不好想雨萱的丫头?到时服侍女儿的丫鬟去做了当爹的妾,传出去都能羞死。老柳家的见黄娟不语,她在京城那边多年,深宅大院里的勾当听过的不少,眉一皱就想通,不由拍了下手:“哎呀,这样的事,也亏太太想得出,真要放人,在外现买一个都成,哪能……”
    黄娟淡淡地道:“外头现买的哪有这家里使出来的好拿捏?罢了,这件事也就你我二人心照,萱姐儿那,也不用去说,她那个性子你也是知道的。”老柳家的忙应了,接着又笑道:“小的瞧大姐儿这些日子,不管学什么都是飞快的,规矩写字针线下厨啊。只怕再过一两年,大姐儿就能帮着您看帐理家了。”
    提起雨萱,黄娟也笑了,这几年相处下来,雨萱也不像初见时候那样剑拔弩张,偶尔也会在黄娟面前露出些小女儿的娇态。只是黄娟知道,这还有的磨呢,毕竟那位婆婆虽不敢明目张胆,时不时还是会说上一两句。
    老柳家的在旁边看的真,笑着道:“大姐儿还小呢,等再过几年就明白您的苦心了,说起来,和灵姑娘比起来,她是浸在蜜罐子里了。”提到聪明懂事的灵儿,黄娟的心就觉得有什么东西堵住,赵氏早已如愿以偿地生下儿子,赵氏夫妻料理家事也不过平平,两口子又都是喜享受的性子,况且养儿子又要花钱,那家业虽没多少消耗,但手里的银子越来越不够花。
    林世安这几年让人来说了两三次,想把灵儿每年六十两的开销减半,被黄娟骂了回去,还一笔笔地算账给林世安听,林世安听到黄娟算的一笔笔清清楚楚,也只得熄了这个念头。赵氏对灵儿更加不满,对灵儿是没什么好言语,连带张妈妈也吃了许多挂落,若不是林家族内上上下下还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只怕赵氏早把灵儿身边的人又撵了。
    好在灵儿现在学的一句,任凭赵氏怎么说,她径过自己的日子,时不时还被黄家接去住段日子,倒让赵氏的拳头打在棉花堆上,也只有拿着身边下人们出气,不免让下人们怨声载道。
    见黄娟这样,老柳家的忙道:“倒是小的不是,不该提起灵姑娘,说来,就是林家不肯放人,若不然就算放在舅爷家住着,也好过现在。”黄娟擦掉眼角的泪:“是,他家若肯放人,谁稀罕那六十两银子。”这些年黄娟给灵儿送的吃的穿的,一年也不少,汪枝知道了不过说这还在人情天理之内,并没再多说一句。
    黄娟感伤一会儿,正待继续去理事,春儿在外面道:“大奶奶,林嫂子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林渣男现在晓得疼了,哼,叫你娶个小白花,活该。




☆、46婚事

老柳家的已经道:“林嫂子这来;定是来要喜钱的。”说话时候老柳家的上前打起帘子;老林笑嘻嘻进来,趴在地上磕了个头不等黄娟叫她起来就站起来笑嘻嘻地道:“大奶奶喜;本该明儿才来,只是今早已经去过陆家;陆家太太赏了小的一两银子;又正好要过来寻大奶奶有事,这才先来了,大奶奶莫怪。”陆家就是月兰嫁的那家,听到陆太太给老林的喜钱不少;看来陆太太对月兰这个媳妇十分满意,黄娟的心这才放下。
    春儿已经端着茶上来;笑着递给老林:“林嫂子,你这明明就是想先把喜钱拿到手上,这怎么都不会少了你的不是?”老林来汪家这么多年,和上下的人都极熟,听到春儿这话就点头:“你别在这和我多说,等你寻女婿的时候才晓得我的好处。”
    春儿顿时脸红起来,黄娟已经笑着让春儿把预备好的礼拿出来,一匹夏布,一串钱,老林见了夏布就笑了:“果然是奶奶细心,上次听小的说明年夏日没衣衫穿,只怕到时要把棉袄当了,今儿就赏小的夏布了。这颜色,拿去做个大褂子穿都好。”
    黄娟笑笑方道:“你方才还说有事,可还有别的事?”老林把夏布包一包才道:“瞧我,只顾着和春儿打嘴撂牙的,就忘了正经事,昨儿送大姑娘去陆家时候遇到邱家那边的亲家太太,她和我说了几句,说想把那边的三姑娘提早嫁过来。”
    汪栋定的就是邱家的三女儿,两年前定的亲,当时说的是过几年成亲,这才过了两年,汪栋今年才十四,这时候成亲不早了些?
    见黄娟皱眉,老林看一眼就凑到黄娟耳边:“大奶奶,邱太太那样说也是有原因的,邱老爷病了这些日子,听的越发重了,邱家怕三姑娘这一守孝又要三年,况且邱姑娘年纪不是比二爷大那么一两岁吗?真等守孝守出来,到时二爷才十七,可是邱姑娘却已十八,算不得小了。”
    黄娟是真没料到这点,但那眉还是没松开,虽在黄娟房里,老林还是四处瞧瞧才道:“大奶奶,况且还有别的,邱老爷真要倒下姑娘在那守孝,到时等出了孝,各项嫁妆只怕没那么齐备,倒不如趁这个时候嫁过来,各项嫁妆都是齐备的。”
    黄娟咳嗽一声,老林住了口,黄娟才对她道:“这是二叔的大事,总要婆婆点头的,走吧,我带你去见婆婆。况且,也该让婆婆晓得小姑昨儿嫁去陆家很满意的事。”老林急忙点头和黄娟去了。
    两人进上房时候,正听到雨萱在那说话:“祖母,我写的字好不好?”汪太太在那乐呵呵地道:“好,我们萱儿写的字越来越好了,只是这针线活可也别落下。”黄娟脸上不由露出笑容,老林已经笑嘻嘻地嚷出来:“哎呀,萱姐儿可是越来越出息能干了,这四周这么大的小姑娘我瞧了遍,可没有一个像萱姐儿这么灵巧的。”
    听得老林的赞扬,萱姐儿的小下巴不由一翘,黄娟已经道:“小孩子家,聪明些也是常事,只是不能听了赞扬就当自己天下第一,要知道,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汪太太喝了口参茶才道:“晓得你管孩子严厉,只是这小孩子,可也不能太严厉了。”
    雨萱看见老林进来,晓得她们有事要谈,已把桌上的纸收拾好告退。老林又赞了一句黄娟才把方才老林来说的话说出,听的邱家有这样打算,汪太太的眉不由皱起。
    汪太太可一直盼着自己儿子读书成名的,再说汪栋去年又进了学,现在一心在书房苦读,就等着明年弟兄们下场,如汪栋能考中个举人,到时联捷中了进士,汪太太这一生的心愿就了了一大半,到那时,怎会不让黄娟夫妻拿出银子帮助兄弟选官打点?
    至于举人和进士好不好考这个问题,并不在汪太太打算里面。见汪太太皱眉,老林昨儿和邱太太说的时候,可是打包票准能说定的。邱太太想的可就多了,毕竟三年守孝,万一汪栋中个举人,这汪家要变心,邱太太那时没了丈夫就算骂汪家也没人帮助,倒不如未雨绸缪先把女儿嫁去。
    故此邱太太可是许了老林除了常规的赏钱之外,额外再加三两银子,钱财动人心,况且又是顺水推舟的事,老林怎能不多跑两趟?见汪太太眉头皱起,老林笑着就道:“其实呢,要照小的瞧来,大姑娘嫁出去,太太这里难免有些寂寞,现在娶二奶奶回来,平日也能陪太太说说笑笑。况且邱家三姑娘太太您见的少,小的可见的多,最是口齿捷便,为人又好,又能干,这些日子邱老爷病着,上面两个姐姐都嫁出去了,邱家大奶奶那身子,太太想必也听说过,照应自己还照应不来呢,更何况要帮着邱太太?全靠这位三姑娘里外照应。邱太太还说,若不是实在难办,也舍不得把女儿这么早嫁出去。”
    口齿伶俐,为人能干,又是自己的亲儿媳,老林这几句话倒搔到汪太太的痒处。汪太太心里已经有些肯了,可还是叹一声:“毕竟二爷才十四,说来这个年纪还不算长成呢。”老林有什么晓不得的?张嘴就来:“这有什么,到时就和邱家说好,二爷还小,等到十六圆房也不迟,这不就全了。”
    这样更好,不圆房,她就靠不了丈夫全靠自己这个婆婆,到时用心笼络,再慢慢用言语挑着她和黄娟斗,毕竟妯娌之间可是比起妻妾之间斗要来的名正言顺的多。汪太太心里已经肯了,但还是瞧着黄娟道:“大奶奶,你此时是当家人,你说呢?”
    黄娟本就只带一个耳朵来的,汪太太要娶亲儿媳,自己还能拦着不成?笑着道:“婆婆是一家之主,全看婆婆的意思。”汪太太很满意黄娟的反应,对老林道:“既这样,就定了吧,你去和老林挑下黄历,看年前还有什么好日子?”
    后面那句是对黄娟说的,黄娟忙应是,老林听了汪太太这话,心里的欢喜是没法说的,忙起身道:“这日子,昨儿和邱太太已经说了,她说年前的好日子就只有腊月二十二,过了这个日子就要等到二月了。可腊月二十二,离现在不过两个月,来得及吗?”
    汪太太瞧一眼黄娟才道:“我们这样人家,又不是那大富大贵的,顶多就是房要铺设好,再临时买个丫头服侍,大奶奶,你去瞧瞧黄历,要真是腊月二十二日子好,就选这个了。”黄娟点头就和老林出来,走出来时正好遇到厨房来给汪太太送午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