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成点头:“对,你看着山狸子呆呆的,可是它就是难逮。”
两兄弟没想太多四皇子的事,他们得预备着东院儿的反扑,这可不大好应付。
书院里这些事儿,基本上都是自己解决,从没有那些先生知道,也没有他们插过手。
两人谋划了半天,琢磨着怎么请张子千指点。
张子千也教他们,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放羊吃草,两兄弟还特别服气,一直觉得这位先生是真有本事的。
两人恭恭敬敬地替张子千铺床叠被端茶递水,张子千写完一封信,折了起来。
“先生,那件事儿……”
张子千不知想到什么,微微一笑:“那件事不用担心。”
两人一时没明白不用担心是什么意思,又不能再多问。
这个假还没完,小冬听说了一个消息。
“咦?”她大惑不解:“真的?”
四皇子央求了皇帝,想让李家兄弟给他做伴读。
而且,皇帝还答应了。
小冬琢磨了下,四皇子总共来过两回,两回都遇着李家兄弟,这也算是,缘份?
难道就因为这两面的关系,所以他突然点名要这两个伴读?
秦烈也愣了下,摸了摸下巴:“那小子进皇宫去?”
“当然不住进去的。”小冬说:“你又不是没做过伴读,要说简单些呢,就等于他们兄弟俩转了个学,换了个地方念书了。可是集贤堂……”
水深得很呐。
秦烈摸摸头:“也不算什么。他们俩在丰南也是天天和官宦子弟打交道。现在换了个地方,不过是和另一批官宦子弟宗室子弟打交道。他俩精着呢,应该不会闯祸的。”
话是这样说,小冬还是觉得太突然了一些。
当然,李家兄弟觉得更突然。
陪那个金丝雀读书?
开什么玩笑
在丰南多好,他们过了一开始的不适之后,那简直是如鱼得水。里面一帮纨绔,和他们以前认识的人好象一样,可是仔细一处又不太一样。其实很多人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能,天天跟着得势的人后面捧场的那些,也都各有算计。
简直太有意思了
可是刚觉得这里好,又要换地方
————————
感冒又加重了==
明天儿子有活动,去看儿童节表演,还要统一服装。
但愿明天天气热,不然那短裤怎么穿出去啊。。
第一百五十章
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去当伴读,当然没有以前的日子那么自在轻松。
伴读其实就是小跟班儿,替罪羊,出气筒,代写功课的——等等等等。不过秦烈当年给赵吕当伴读,那待遇是好得多的。起码赵吕没有背不出功课让他替挨揍,也没有心气儿不顺就拿伴读撒气。
但秦烈见过不少——其他宗室子弟的所作所为,大半年换了三个伴读。
“可我想那孩子不至于这样……”
小冬不是那么确定。
四皇子先前的两个伴读都是出身名门,皇帝替他指的,可以说是集博学多才谦虚大方成熟稳重于一身。可是现在他自己挑的两个,出身?不说了。稳重?那压根儿谈不上。多才?对,捣蛋闯祸是很多才的。
他是图新鲜?
当然了,别处少见李家兄弟这样的。
可皇帝居然还同意了。
反正,看在她和秦烈的面子上,四皇子也应该不会亏待土生和保成的。
土生和保成接受了现实之后,开始琢磨别的事儿。
为什么那天他们去问先生,东院的人如果报复他们该怎么应对,先生说不用担心?
先生那是觉得东院的人不值一提,还是先生……那时候已经知道什么了?
难道先生会事先知道他们要换地方念书了?
两兄弟你看我我看你也猜不出来,干脆去找张子千再问一回。
“四皇子并不难相处。”张子千说:“以前我与他也打过交道。对他说话不用藏着掖着,可以有话直说。”
先生果然知道
土生和保成大为兴奋。
想不到先生连皇宫、皇子都这么门清儿,称得上手眼通天啊。
结果小兄弟俩这马屁一拍,张子千笑了:“这算什么手眼通天?真正手眼通天的……另有其人啊。”
“咦?还有人比先生厉害?”
张子千微微一笑:“那是自然。谁生下来也不是样样都会的,我的本事,也是跟师傅学来的。”
保成一下子来了精神:“先生的师傅,那肯定更厉害了那先生,我们的师公,是哪位高人啊?”
张子千笑而不语,端起茶来抿了一口:“你们早点儿睡吧,明儿一早可就得去上学了。头一天去……”
“我知道,知道。少说,少做,多听,多看。”
张子千点下头:“行了,去吧。”
两人心不甘情不愿从屋里出来,保成琢磨了一会儿:“先生还有师傅?哥,你说什么人能当先生的师傅?那功夫得有多厉害啊?会不会有那传说里头什么南山剑,又是什么北涯……”
土生比弟弟想得还多一些:“我觉得,先生的师傅,不会出这个京城。不会什么南山北涯的。你以后少听些书,那些都是没影儿的事。”
“我知道,”土生嘀咕一句:“听听嘛……可那你怎么知道先生的师傅就在京里。”
“上回他们不说了嘛,他师傅一直在京城,没去过别处。”
“哎,说得也是。俗话说大隐隐于朝啊。这高人说不定就在京里,说不定还在皇宫里呢。”
“是啊……”
保成走了两步,发觉土生没跟上来。
“哥?”
土生发了一会儿呆:“咱们以前,把宫里头的事儿想得太简单了。那你说,四皇子那小孩儿,他心里想什么咱们能猜出来吗?一点点儿就是小人精儿。要是先生的师傅也是宫里的人,那宫里真是藏龙卧虎,须得步步小心。”
保成也愣了。
“说真的……那小子是看我们不顺眼,还是……想找个帮手?”
土生抬起头来,安王府的檐角在暮色中高挑着,象是夜鸟的翅翼。
小冬打点了些东西,虽然李家兄弟要用的东西用不着她来准备操办,可是一些小东西,外头的人未必想得到。
天气越来越冷了,写字的手腕儿要护着,脚踝和膝盖也得护着。小冬也是在集玉堂经历过的,虽然学堂里有炭盆,但是屋子大,那股阴冷始终挥之不去,一丝丝的一直渗进骨头里。
土生还特意过来向她道谢:“多谢婶婶替我们想的周到。”
比起从前莽撞的野小子来,土生他们兄弟俩这些时日以来可以算是脱胎换骨,大大的长进了。起码搁在他们刚来京城的时候,这话他们就说不出来。
“好了,要是缺什么只管和我说。要是有人欺负你们了,就去找你们秦叔。”小冬又叮嘱两句:“在宫里头旁的没有也罢了,荷包一定不能空着。”
“嗯,知道。”保成笑嘻嘻地说:“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嘛。”
小冬也忍不住笑了:“钱可够使?”
“够。”土生说:“来京城的时候我爹给我们预备了。再说,要真没钱花,我们肯定会管秦叔要的。”
尽管忐忑,李家兄弟也开始了他们的伴读生涯。
头一天回来之后小冬特意问他们觉得怎么样。保成先说:“茶水还不及丰南学院的好喝。”
土生也说:“米硬得扎喉咙,菜咸,肉咬不动。不过四皇子说,以后让我们和他一块儿用饭。”
皇子的分例当然不会和伴读们一个水准。
小冬笑了:“你们秦叔当年可没抱怨过这些。除了吃喝,就没别的了?”
“嗯,师傅是个老头儿,讲起来跟唱催眠曲儿一样,我们都在底下使劲儿掐大腿,才没睡着过去。”
“还有吗?”
“功课挺多。”土成苦着脸:“我秦叔那会儿也要天天抄几十遍书吗?”
“这个我可不知道。”集贤堂的功课不算轻松,集玉堂可不是这样。当初小冬她们上学还是清闲得多的。主要是要求不一样。又没人要求她们学出个子丑寅卯来,又不求考科举当状元,也不求她们能诗善赋当什么才女。只要达到识得字,能记得数,不做睁眼瞎的基本标准就成了。能学得好,那是锦上添花。学不进去的,也不逼着压着强求。
“四皇子待你们俩怎么样?”
两兄弟对望了一眼,土生说:“挺……和气的。”
“他功课如何?”
“嗯,一般……先生让背诵他背出来了,可是释义的时候说得不怎么清楚。”
虽然话是这样说,可是据土生看,那些释义四皇子未必不懂,只不过他藏而不露而已。
一段时日下来,李家兄弟俩是瘦了,小冬可是又重了不少。
身子越来越重,小冬还是坚持每天走一段路。外头满地冰雪,就在廊下和屋里面活动。秦烈总是在一旁扶着,生怕她有个闪失。
“进屋去吧,后晌再出来走一趟。”
小冬点头答应了一声,远远看着有人冒雪过来,也没有打伞。
那人披着斗篷戴着兜帽,脸容看不清楚。到了近处,小冬才看见是沈静。
秦烈迎了上去:“沈郎官贵人事忙,怎么有空儿来找我啊。”
小冬笑着招呼了一声:“你们慢慢说,我先进去了。”
其实沈静的来意,小冬能猜着。
他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这次来找秦烈,肯定与这事儿脱不了关系。
他和五公主还有联系吗?
这个……外人不得而知。
胡氏正在缝一件襁褓,已经缝好了大半了。小冬进来,她放下活计,扶小冬坐下了,又替她把外面的靴子脱了,换上软鞋。
“妈妈,我自己能来。”
“可不成。”胡氏扶着她不让她弯腰:“你这会儿可不能乱动。”
小冬讪讪地坐好。实际上,她也确实够不着了。肚子太大,腰弯不下去。
“那让小丫头来做嘛。”
胡氏在一旁坐下来:“我是高兴。等过了年啊,我就能抱上小少爷喽……”
她低下头去,又缝起襁褓来,仿佛怕缝得慢了,赶不上用一样:“时间快着呢,一转身儿啊,就长高了,长大了,也去上学堂,到时候还得缝书包缝笔袋……”胡氏抹抹眼角:“要是王妃还在,能瞧见外孙,那不知有多高兴……”
小冬也沉默了。
不过胡氏怎么忽然想起她母亲来?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京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京
胡氏转了话题:“刚才听着,象是来客人了?”
“嗯……沈静表哥来了。”
胡氏手停了一下,笑着说:“前些天听说他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八成是来商量这事儿的。”
“商量什么?”
“瞧瞧郡主这话说的,沈家在京城也没别的亲眷长辈了。要是回乡成亲那是另当别论。可要是想在京城结亲,那许多事情安排打点的,他一个人可忙不转。咱们和沈家是亲戚,王爷可不能不管的。”
小冬有些纳闷:“他难道不回乡成亲?”
“我猜估着,许是在京城办喜事吧。”
小冬有点儿不明白:“沈家和李家都是河东的大族,他理当回乡成亲吧?”
“不好说。”胡氏抬起手,针在鬓角蹭了蹭:“京里的事儿盘错难解,不见得河东就好哪儿去。在京里有京里的好处。”
秦烈还没进来,胡氏和小冬说起家常来:“三公主病得不轻,那位驸马可是着急上火的,又是求医,又是拜佛的。”
“不是听说两口子相敬如冰嘛?”
“咳,这事儿得两说。平时怎么样,关起门来都是自己的事儿。可要是三公主没了,旁的不说,三驸马立马打回原形。他原来是什么人?穷举子一个。要不是尚了公主,哪来的锦衣玉食娇奴银婢的?三公主就算脾气再古怪,这面子上头的事儿可没亏过他。三公主没个亲生骨肉,她一去了,她的产业宫中可是要收回的,那时候三驸马能落下什么来?”
对哦,小冬也想到了这个。
公主们的日子看似风光,其实细想想也残酷得很。
倘若三公主有亲生骨肉的话,自然另当别论,但那还要看是男是女。可是三公主没有生育,她亲娘也早就死了,自己又脾性古怪,同姐妹,亲戚间都很淡薄,不会有谁替她说话。
驸马们也是如此,公主活着的时候,尽管憋屈,过日子总是不发愁。公主一没了,倒是自由了,可是富贵也没了。
当然,本来就有根基的人家倒没什么。象四驸马,五驸马家,都是有爵位的。六公主嫁的罗家也是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秦烈才进来。他进了屋,胡氏就知机的退出去了。
“沈静都说什么?”
“说他成亲的事儿。”
“真在京城办?”
秦烈点了点头。
小冬有点儿不乐意:“他现在干嘛事事儿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