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乐开奏,一群舞伎旋舞助兴。
  送来的羊肉汤是温热的。座位排在后面的嫔妃桌上,汤表面甚至凝出了片片冷油。宫中宴会向来如此。嫔妃们来赴宴之前都会自己垫巴先吃点。
  帝后案几上除了羊肉汤,还有炭火的小锅子,煮着羊蝎子。与嫔妃们齐饮之后,高宗轻声对胡公公道:把这锅子赐给昭仪。
  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毫不吝啬对武昭仪的宠爱。崔皇后大怒,瞅到了坐在后面的岑美人:皇上,今日乃是家宴。宫中舞伎跳的舞早就看得厌了。嫔妃中大有精于此道者,您许久没欣赏过了,不如请嫔妃们献舞助兴如何?
  众嫔妃眼睛一亮,这是在皇帝面前亮相的大好机会。纷纷娇笑着应和:皇后娘娘既有吩咐,臣妾们哪有不肯的道理。
  高宗也觉得不错,就笑道:跳的好的,朕有赏!
  就有擅舞的嫔妃就起身去换了衣裳。
  岑美人遥遥见皇后朝自己点了点头,便也起身去了。
  不多时宫乐一变,奏出了胡旋舞调。唐宫中多爱歌舞,胡风盛行。吃着温热的菜,猛的听到节奏欢快的曲子,众人精神一振。就见殿门口一女身着七彩舞衣,踩着乐拍,旋身舞着进来。
  转身急,身上舞衣像一朵怒放的花,旋转着铺开,美不盛收。鼓点越急,旋得越快,一时间看得众人心头急跳,呼吸都要停止了。
  一声重锤,乐声骤停。跳胡旋舞的嫔妃干净利落的收舞,跪伏于地:臣妾献丑了。
  好!高宗带头鼓掌,看她抬起脸来,眉眼秀丽,脸如红霞,不觉脱口赞道,好一个芙蓉美人!
  崔皇后笑道:岑美人献舞有功,皇上赏什么?
  岑美人赶紧答道:臣妾不求别的,臣妾宫中种得一株老梅,求皇上得了空陪臣妾一赏梅开景致。
  高宗自然满口答应。
  崔皇后微微一笑。又有嫔妃上前献舞,得皇帝一声赞,也纷纷求皇帝作陪。要求不过分,高宗都应了下来。
  崔皇后心里默默一算,倒有七八日不能歇在武昭仪宫中。心里正想着下一步的安排,突见殿后蹬蹬跑来一个几岁的女童。身后嬷嬷跟着,进殿便磕头:小公主想见皇上,奴婢拦之不及,皇上恕罪!
  高宗一看,正是崔皇后所生的宣城公主,正五岁,心里欢喜,招手道:宣城,来父皇身边。
  宣城公主穿着大红描金的小袄,梳着两个鬏髻,眉目如画,可爱之极。听到高宗温和的叫自己,脆生生的行了礼:宣城向父皇母后皇妃娘娘们请安!
  说完就蹬蹬的跑了过去。

☆、战况
  战况
  崔皇后瞧着女儿一番心思顿时飞到了九宵云外,只盯着她,生怕她摔着了。
  宣城跑得稳当,笑嘻嘻的走到皇帝身边。
  高宗突然看到她衣袖里露出一样东西,不觉好奇:你袖里藏的是什么?
  崔后也好奇的看着。
  宣城嘴一撇,将袖中的东西拿了出来:是个人偶,做的好精致!
  听到人偶二字,殿中的人脸上就变了色。宫里最忌巫术厌胜之事。往往一经牵连,血流成河,不知多少人被斩首流放。
  高宗也敛了喜色,拿起了那个人偶。大约三寸来高,做的栩栩如生,面目精致。他只看了一眼,就认出做的是武昭仪。
  崔皇后大惊:宣城,谁给你的!
  她声音太尖太利,吓得宣城哆嗦了下:……母后,母后床头柜子里找,找到的!
  武昭仪坐在下首,离皇帝皇后离得一丈开外,自是看不清皇帝手里的东西。她静静的坐着,一言不发,像在场所有的嫔妃一样,好奇的望向帝后和小公主。
  高宗瞧也没瞧崔皇后,和声问宣城:宣城莫怕,告诉父皇,还找到了什么?
  宣城撅着嘴:宣城瞧娃娃精致,生的和武娘娘一模一样,就拿着玩了。别的没注意。
  崔皇后急道:皇上,这不是我的东西!
  来人!查!高宗将人偶捏在手里,沉下脸吩咐道。
  崔皇后想都没想,指着下首的武昭仪道:你这黑心肝的贱人,竟敢陷害本宫!
  武昭仪惊得离座跪伏于地:皇上明鉴!臣妾……惶恐!
  崔皇后已伸手将宣城拉到了身边,指着武昭仪道:宣城,是谁让你去母后床头柜翻找出那个人偶的?是不是她?
  宣城吓得哇的哭了起来:母后,宣城再不敢了,您别生气!
  直气得崔皇后差点晕厥过去:你说实话,是谁让你去母后寝宫的!
  宣城边哭边道:安公公说冬至节祖母送了节礼来,有好多好玩的。我就好奇,就看到柜子开了道小缝,随手拉开,就看到了。
  崔皇后转身向皇帝说道:皇上,这物事不是臣妾的,定是有人故意放进臣妾寝宫……
  皇后着什么急,不就是个人偶,做的倒也精致。高宗淡淡说道。
  他已翻来覆去仔细看了,并没有写什么身辰八字一类。心中一动,递给了胡公公。
  胡公公领会了意思,拿了把银剪亲自动手把人偶拆了,仔细翻捡,里面什么都没有。
  崔皇后紧张不己,见没翻出什么来,暗暗松了口气。她自知中了算计,高声说道:把安子带上殿来,本宫要问个明白。
  这时殿前一个声音响起:皇上,臣有江南紧急军情奏报!
  高宗心头一紧,离案而起:宣!
  王相急急的上了殿,顾不得满殿嫔妃,行了礼道:江南八百里加急奏报,贼妇陈恪自称文佳皇帝,叛军已达五万人,包围了歙州。
  高宗顾不得这边的人偶事件,匆匆离座而去:宣韦相柳相兵部尚书紫宸殿议事。
  皇帝走后,冬至宴就散了。
  崔皇后一手牵着宣城,看着武昭仪娉婷起身,恨不得生撕了她:昭仪利用才五岁的小公主,不觉得手段过于卑劣吗?
  武昭仪故作惊色:娘娘何出此言?臣妾此事正诧异呢,怎么会有人制了肖似臣妾的人偶,该不会是崔老夫人送节礼时带进来的吧?可怜小公主天真未泯,只知道好玩,否则,臣妾着了道,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她低下头,温柔的问小公主:殿下,这人偶是你自己翻找出来的,还是别人给你的?你拿着它打算做什么呀?
  宣城紧紧的依靠在皇后身边,抿着小嘴,惊恐的望着她,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突然朝武昭仪撞了过去,挥拳就打:……你害我母后,我要拿针天天扎它!疼死你!
  宣城!崔皇后拦之不及,惊得上前将宣城抱了过来,大声喝道,嬷嬷,送小公主回去!
  满殿的嫔妃还未散去,都听见了小公主的话。
  武昭仪的眼泪就淌了下来:皇后竟如此恨臣妾么?恨到要做人偶来害臣妾?既如此,臣妾不如去长春宫吃斋诵经好了。
  说着掩面哭着走了。
  殿内鸦雀无声,崔皇后看了眼岑美人,心里苦涩无比。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什么她事先没有想到往武昭仪宫里私藏厌胜之物?如今倒叫她先一步给自己布下圈套。
  她突然又想起江南传来的奏报。真真是场及时雨,分了皇帝的心思。不由暗暗祈祷杜燕绥兵败,让叛乱来得更猛烈一些。
  心头主意打定,带了人就急着回宫。
  才进了宫门,就见一队禁军前来,领头的并不是自己的族亲崔中郎将,而是个面目陌生的统领。
  皇上有令,即刻起封宫,事情未查清之前,娘娘宫中之人不得离宫。
  那统领一挥手,禁军便关闭了宫门。
  崔皇后呆呆的望着身后紧闭的宫门,两行清泪汹涌而出,喃喃说道:就算江南叛军来势凶猛,你也不曾忘记替她作主……
  一时间心冷的竟觉得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娘娘,当务之急是赶紧想法子递消息出去!她身边的嬷嬷着急的说道。
  崔皇后看了她一眼,冷冷说道:满殿嫔妃,还需要咱们传消息么?安子人呢?把他叫来。本宫要问问,宣城怎么会突然跑到本宫寝宫翻东西。
  娘娘……嬷嬷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
  嬷嬷低头道:先前皇上令人来查过了,拿走了一些东西。也找了安公公。他……悬梁自尽了!
  什么?!崔皇后大惊,恨得直吸气,好你个武昭仪,好狠的手段!
  见嬷嬷望着自己,崔皇后强行镇定:不是本宫做的,此事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皇上能把本宫如何?江南道叛乱,都有女人自称皇帝了,量那杜燕绥也束手无策。皇上还指望着一班老臣替他分忧呢。
  单靠淮南道的兵进江南道。没有江南诸州府配合,杜燕绥怕是粮草都难以为继。去了一个月,竟让那女子称了帝,叛军又壮大了声势,足足聚得了五万人。
  皇上登基不过三年,折冲府的将领都唯几位老臣马首是瞻。皇上不敢把自己这个崔家的皇后如何。
  想到这里,崔皇后烦乱的心又平静下来。
  紫宸殿内,三名宰相与兵部尚书正劝奏皇帝换将:杜燕绥出军一个月,不仅没有平息江南道的叛乱,反而让叛军自建小朝廷,女贼称帝。杜燕绥罪该问斩!
  杜燕绥如今行军何处?歙州被围,他是否领军到了歙州?将士伤亡如何?高宗一口气问道。
  宰相们面面相觑。
  柳相道:皇上,不管他现在如何。单从江南的消息看,如果平叛顺利,那女贼仓惶逃窜,岂能自称为帝?居然还聚得五万兵马。定是淮南军遭受重创。皇上应紧召杜燕绥回京问罪!
  高宗咬牙想着,你们就巴不得杜燕绥兵败。让朕重新依附你们这帮老臣,从此后再抬不起头来。
  江南道八百里急报是哪天出发的?一路换马不停,消息送到长安也要十天吧?十天前的消息,你们就判定杜燕绥兵败?需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朕等着,看那女贼能嚣张到何时!高宗硬生生的顶了回去。心里暗道,杜燕绥哪杜燕绥,朕能顶回去一次,再来一次急报,怕是朕也护不得你了。
  三位宰相还要细说,高宗转头就问胡公公:皇后宫里查到了什么?
  几人一愣。
  胡公公上前禀道:禀皇上,还有写有武昭仪生辰八字的白布一幅。公主说的那名安公公,去的时候已悬梁自尽了。
  高宗拍案而起:皇后嫉妒,竟敢在宫中行厌胜之术!
  老臣们骇了一跳,顾不得催着皇帝换将召回杜燕绥,齐齐下跪求情。
  柳相是皇后舅父,以头跄地哭道:皇后娘娘与皇上结缡多年,性情温婉,皇上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定有人陷害皇后!
  查!开国侯府今日送了些什么节礼来宫中,是何人送来,皇后宫中怎么会出现肖似武昭仪的人偶!高宗顺势吩咐道。
  复又缓和了神色,一一亲自扶起宰相们:老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今日冬至,老大人们回府团聚吧。相信厌胜一事自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江南也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打一巴掌揉一揉,高宗轻飘飘的将老臣们送出了宫。
  他又叫来尉迟宝树:你速派人去江南道查探消息。要快!朕怀疑燕绥此行受阻,消息无法传回。
  尉迟宝树想起三弟媳妇正是杜燕绥夫人的堂姐,父亲十来年未上金殿,却为了杜家破例,尉迟家俨然已和杜家休憩相关,站到了一起。他心知事情紧急,长揖首道:皇上放心,臣这就去办!
  皇帝虽然软硬兼施阻止了老臣们奏请召回杜燕绥问罪,流言再一次传遍了长安城。
  杜家祖孙三人正和乐的吃着素馅饺子,消息就传了进来。
  女匪首自称为帝?岑三娘惊得下巴都差点落地。她从来不知道除了创建大周朝的武则天,还有女子当过皇帝。
  真实的历史上,在唐高宗永徽四年,浙江一带的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爆发了起义。领头的女子名陈硕贞,自封文佳皇帝。单从历史来说,陈硕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子。只是和武则天几十年的当政相比,如流萤与皓月之光,实在微不足道,知道的人并不多。
  像岑三娘这种,连武则天的生平也只知道个大概,就更不清楚了。
  杜老夫人做出了和皇帝同样的叛乱:江南道到长安,八百里快马加急,不眠不休,也要十天。这是十天前的消息,休得惊慌!
  岑三娘虚心求教:祖母。相公走了一个月,怎么也不见让驿站送封信来?
  杜老夫人慈祥的看着她道:所谓八百里加急,是驿站专门养着脚力最好的马,只为紧急军情奏报使用。你生在建国之后,哪里知道打起仗来,用八百里加急送私信,是死罪。我估摸着呀,就算两匹马换着骑,一天休息两个时辰,也要二十天才送得回信来。二十天前,燕绥刚到江南道,情况还不熟,哪能随便叫人写信来说情况,且等着吧。
  然而不知情况的长安百姓怒了。国公府大门外常有人扔烂菜叶砸。厨房的曹妈妈也苦着脸来报:……上好的菜蔬不卖给我们。说少爷兵败误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