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乞年睁开双眼,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气力,再看四肢足裸关节处,些许伤口都已经结了疤,伤势已经好了七七八八。
“好快!这些人,大多比我的打坐境界高,几乎都要脱离调息,步入入定之境!”
苏乞年起身,目光闪烁,岸边一百余人,有近八十人比他更早起身,剩下的有三十余人还没醒,三十余人中,还有五、六个没正式修习筑基功的幼童。
练武之人,不可能日夜苦练,很多时候,需要进食,大量的血气进入体内,就需要依靠打坐来加快消融吸收,同时恢复精神损耗,大汉天朝推行《奔马劲》,也结合佛道儒三家武道至理,将打坐分为调息、入定、龟息、先天、神照五重境界。
“打坐静修,师法自然,调整自身与四方天地相融,从而借助冥冥之中的天地之力滋养恢复精神,加快肉身对于血气的吸收,如果我能够直接入定,只要一炷香就能苏醒,将所有的气血精元全部吸收。”(新书冲榜求推荐票,求收藏!明日起,正常第一更中午12点左右,第二更晚上8点左右,周一凌晨除外。)
第四章 道炉
(冲榜求推荐票,求加入书架收藏!)
苏乞年感慨练武的艰难,单单只是打坐,就蕴藏了无穷道理,当初在长安,也曾经请城中武馆筑基功有成的武师上门指点。
说是武师,苏乞年却清楚的记得,进门的第一眼,非但不像是练武之人,更似是一名饱读诗书的儒生,他向武师请教该如何打坐,怎样入定,那位武师并不做示范,而是递给他一部道经,说了这样一句话。
“读书人知礼明义,通达六合,自然耳聪目明,精神正直,而念头所至,便身合天地,上达天听。”
武师的意思很明白,知书可以达理,知理便可身融天地,多读书,观摩四方六合的自然变化,人就能耳目聪颖,定神静心,打坐的境界自然就更上一层楼。
从那一日起,苏乞年除了练武之外,日日揣摩道藏佛经,诗书礼乐,探寻先贤大儒的道理,甚至还有父亲苏望生利用身为天朝武库编修之便,偶尔抄录带回来的一些珍贵私货,尽管如此,对于打坐,练武一年,苏乞年依然停留在第一境调息,想要入定,临门一脚,总觉得还差些什么。
这时,岸边的中年道士静笃目光微不可查地瞥了苏乞年一眼。
早已苏醒过来的数十人,有一些也用隐晦的目光自苏乞年身上扫过,特别是夜里的九波人马,看到苏乞年在这时候苏醒,都有一些吃惊。
“十五岁,练武一年,居然过了三十多人,打坐的功夫已经介于调息和入定之间了,小小年纪,居然有这样的悟性……”
“本以为靠女人活命,苟延残喘,原来还有些过人之处。”
一时间,原本对于苏乞年十分轻视的几波人,都纷纷侧目,不过更多的还是不屑与蔑视,显然这样一点成就,还远不能入他们的眼。
目光一凛,苏乞年也现一些暗中的窥视,明白自己初来乍到,有些显眼了。
这时,几名杂役房的道士合力,将一口一人高的铜炉子搬到了岸边,咚的一声放下,有人开始摩拳擦掌,在铜炉子前站定,摆出龟蛇桩的架子。
“测力的道炉!”
苏乞年眸子一凝,对于筑基功的进益,武林中自有手段度量,佛道儒三家也都大致相似,在道家,测力的叫道炉,佛家叫罗汉钟,儒家则叫四方鼎。
铛!
一人挥拳,落于炉身之上,顿时生出一道浑厚绵长的金铁交鸣声,且随着此人收手,又是连续三道绵长的颤鸣声,只是第四道声音略有生涩。
“道炉四响,《龟蛇功》第四层,力贯三百九十斤,不圆满。”静笃淡淡道,“下一个。”
6续有人来到道炉前挥拳测力,在静笃的要求下,不准许动用领悟的龟蛇拳,只凭肉身气力来度量己身。
苏乞年微微握拳,不愧是武当闻名天下的《龟蛇功》,筑基一道,可谓是登峰造极了,照目前看来,一层《龟蛇功》练成,足以增加一石百斤的气力,四层圆满,就是四石四百斤,而大汉普及天下的《奔马劲》,因为要适应所有普通人的体质悟性,难免要降低要求,一层练成,也就能力增七十斤。
这样七层筑基功下来,达到正式筑基,开辟丹田,孕生内家真气的最低要求,两者之间的差距怕能达到两百一十斤。
在这里,苏乞年着重记下了夜里九波人马的筑基功修为,心情也变得愈沉重,这九波人马,为的临水第二间茅草屋到第十间茅草屋的九人,修为最低的,也第五层《龟蛇功》圆满了。
修为最高的,是第二间茅草屋的主人,此人叫刘子明,有稀薄的皇室血脉,可以算是皇亲,其父明阳侯位列二品,大汉天朝公、侯、伯三等爵位,地位等同于一到三品官位,这样的爵位,除了封给武道精深的皇亲国戚之外,百官中若有大功于社稷者,亦可加封。
明阳侯刘青,苏乞年身在长安时也有所耳闻,一身武功更在一流之上,传闻中已练出元神,位列顶尖,名动四方,后来有流言,其与北海妖国的一位公主有了瓜葛,引得当代汉天子震怒,削去爵位,打入天牢,满门主仆也皆被流放,此事距今已经八年了,苏乞年没想到,其独子居然身在这武当逍遥谷中,更在一众缓刑死囚中,占据了第二把交椅。
……
半炷香后,终于轮到了苏乞年,他看向身前的赤铜道炉,炉身上印有云纹,铮亮的炉身有些不平整,那是经年的拳击留下的痕迹。
深吸一口气,苏乞年定下心神,脚步挪移,整个人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缓,甚至若有若无,好似一只蛰伏沉睡多年的老龟。
龟蛇桩!
这是《龟蛇功》的根本,是七层拳架子的基础,脚都站不稳,还练什么功,这龟蛇桩就是教人如何像沉睡的老龟一样沉静,四平八稳,只有脚站稳了,肉身才不是无根浮萍,力量才能够通达全身的每一寸角落。
道炉旁,中年道士静笃目光平静,看着苏乞年郑重挥出自己的拳头。
铛!
一道金铁交鸣声,绵长而浑厚,紧接着,又是第二道颤音响起,略显沙哑,稍纵即逝。
“道炉二响,《龟蛇功》第二层,力贯一百六十斤,不圆满,下一个。”
……
正午。
又一顿妖虎肉和虎骨汤入腹,茅草屋中,苏乞年自打坐中醒来,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劲力,一身气血彻底恢复到了此前的巅峰,还出不少。
“《奔马劲》第二层圆满,不过力贯一百四十斤,我转修这《龟蛇功》不足半日,第二层还没圆满就涨了二十斤气力,甚至等到圆满,还能再涨上四十斤左右。”
苏乞年握紧了拳头,一声轻微的脆响,这是手腕处的血痂崩开,自主脱落,显露出来新生的嫩红的肌体。
“这样一天三顿,顿顿都是妖虎肉,气血时时刻刻都处于充盈满溢中,武功修行必将一日千里,可惜只有三天。”
到了中午,苏乞年才明白,原来不是人人都有妖虎肉进补,除了早上的一顿固定之外,中午和晚上,只有完成了每日的采药量才能够额外获得,甚至采集到的草药足够,还能够换取身为外院执事,三流之境的静笃道人亲自指点。
三天!
算上今天,苏乞年只剩下了三天,这三天是每个新来的缓刑死囚的休整期,三天过后,就要和所有的缓刑死囚一般,进入四百里武当山深处采药,用以换取中午和晚上增进筑基功修行的妖兽肉食。
而不说三天,就是三个月,甚至三年都未必够,九波人马,代表了逍遥谷缓刑死囚中前十的九把交椅,修为最弱的,也有着《龟蛇功》五层圆满的修为,能力贯五百斤,更兼参悟《龟蛇功》多年,七式龟蛇拳想来也掌握了不少,而筑基功越往后越艰难,就是大汉普及的《奔马劲》,历史上最快修行到第五层的,据苏乞年早先看过的史记手札上描述,也用了足足三年半。
“这就是佛家所谓的劫数吗?我苏家沦落至此,我苏乞年来到这武当逍遥谷,也举步维艰,不过抱怨没有用,在这里一切都要靠自己。”
苏乞年这样想着,开始盘算自身的力量,九波人马都不是善渣,三天后,无论他选择哪一方,都会同时得罪另外八波人马,这些人所在的家族都曾经位高权重,想来府中数十数百口家眷仆从,各种勾心斗角不知道看过多少,相比而言,他苏府不过八品,在长安城中实在是芝麻大的官,甚至还比不上一般富贵的商贾小族人口鼎盛,若是想要在三天后驱虎吞狼,合纵连横就显得太过稚嫩了,一来不会成功,二来也会激怒这些人,各种手段绊子下来,能不能活过五年都不知道。
一番思索,苏乞年现自己根本没有化解的办法,力量悬殊太大,更无势可借,武当山中,他初来乍到,一众缓刑死囚是一个不识。
等等!
倏尔,苏乞年脑海中闪过一段玄妙的经文,他顿时浑身一颤,眼中有光华浮现。
《迷魂大法》!
这是隐藏在一部废本道经《阴》中的武学,抄录在一页传承宝纸上,是武林中少有的精神武功,不修内家真气,专修祖窍识海中的精神力。
“《龟蛇功》太过精深,蕴藏了武当阴阳至理,没有人指点,短时间内很难突破至第三层,精神力就不一样,有别于内家真气,不是内功,当初教我的武师也曾经说过,不到二流之境,龙虎交汇,武者一般很难提前触及到精神意志的层面,这《迷魂大法》中有一些武功,如慑魂术,碧魂箭等等,我若是能够练出一丝精神力,倒是可以尝试修炼,说不定可以借此渡过此劫。”
这是唯一的变数,穷则变,变则通,或许也是冥冥之中的一缕生机。
精神一震,苏乞年立即开始回忆,研读《迷魂大法》千余字的经文,开始揣摩,理解其精义。
《迷魂大法》的开篇是一句道问,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何以虚胜实?何以胜有余?”
这是在问,天道截长补短,人道截短补长,人道不合天道,该如何保持平衡?(冲榜求推荐票,求加入书架收藏!)
第五章 汉阳郡主
(求每天推荐票冲新书榜,求加入书架收藏,拜谢诸位!)
这句道问,如果用江湖武林中人的理解,就是在问,天道在前,人道在后,习武之人如何能够契合天道,掌握更强的力量。
开篇的道问之后,就是《迷魂大法》的第一句经文,说:“人有魂魄,身死则散,铸魂有道,久视长生。”
“好大的口气!”
苏乞年忍不住低喝一声,从古至今,自五千四百多年前,九大妖圣被打入虚空之后,人族武道就繁衍到了巅峰,即便如此,不管是大汉武林,还是四方诸国,也没有听说过有哪一门武学可以直指长生,就算是练就元神,成就顶尖的武林泰斗,至多也活不过三百岁。
而有史以来,活得最为长久的,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宗师的武当三疯道人,于一百四十九岁涅槃,把握天命,也不过活满了五百岁。
这样想着,苏乞年很快又摇头自嘲道:“前有初代大汉天子创造出这样雄奇的盛世,再于长生路上开拓荆棘,不故步自封才能勇猛精进,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嘲笑前辈先贤的创造?”
这一下摆正了姿态,苏乞年再去阅读《迷魂大法》的经文,就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这《迷魂大法》很艰深,对于修习之法的阐述匪夷所思,认为欲迷魂先定神,只有己身精神强大,才能驾驭奴役外神。
“神庭养神,孕于祖窍,如北极当空,有九天银河,群星璀璨……”
苏乞年眼皮直跳,这经文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气魄,着实令人心惊,经文阐述,认为人的魂魄精神很纯粹,如北极星当空,初始于眉心神庭祖窍中孕育,就好像女子十月怀胎,只是更加艰辛,成长壮大十分不易,而在神庭四方,当有二十八处星位,每一处星位各对应数量不等的窍穴,二十八处星位上应天象,打开星位,点亮漫天星斗,等到群星齐聚,北极星出,当可直指长生,璀璨人世间。
“孕养出精神力,就有慑魂,移魂,灭魂的武功,慑魂的叫《慑魂术》,移魂的叫《乱神诀》,灭魂的叫《碧魂箭》,但若是功力不够,强行施展轻则精神萎靡,重则魂飞魄散……”
“这《迷魂大法》中,只有十五处星位定下了窍穴。”
苏乞年蹙眉,看来所谓二十八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