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纯阳武神-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十一章 偷天换日

    (求每天推荐票冲榜,求收藏!)

    见鬼了!

    年轻死囚嘟囔一声,提着已经收满了一半的药篓走进茅草屋,就看到苏乞年站在药篓边,看向他的目光惊怒交加。

    “瞧你这熊样!还想练武?让你筑基成功了,天下人都成天命宗师了!”

    少年满脸不屑,挺直腰杆站到苏乞年面前,用一种俯瞰的目光道:“不过你区区八品编修之子,能暂缓问斩,到这逍遥谷寻求一线生机,已经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堂堂汉阳郡主,真是瞎了眼才给你争取来了这样的机会,我的时间很宝贵,把药篓交出来吧,不然就不止取一半,一些皮肉之苦是少不了的,我向来出手很难把握好力道,我想,你应该听明白了。”

    “你是临水第二间茅草屋主人的追随者!你们结党营私,持强凌弱,就不怕静笃执事知晓,严惩不贷!”苏乞年怒斥,伸手指向少年,因为愤怒与惊恐,甚至手臂都有些颤抖。

    少年冷哼一声,语气充满讽刺与嘲弄,道:“小子,大约你还没有看清楚形势和规矩,这逍遥谷本来就不是什么良善之地,一群缓刑死囚,你也想要公平和公正,这里虽然不是吃人不吐骨头,但谁的拳头大,谁才有妖兽肉吃,有人敬畏,有人尊重,有人愿意鞍前马后,你是什么东西,才来几天,静笃执事会来惩戒我等?老实告诉你吧小子,每日供奉的不止你一个人,弱者,在这里没有话语权!不要挣扎,挣扎只会让你更加痛苦,好了!拿来吧!”

    砰!

    下一刻,少年一点不客气,直接出手,一掌拍在苏乞年肩头,将他扫开数尺,伸手抓住被护在身后的药篓,两三下一扒拉,就取走了整整一半稍多,其随身纳贡的药篓此时已经满了一大半。

    而自始至终,苏乞年只是气得抖,却再没有任何动作。

    “废物!”

    吐一口唾沫,少年甚至都懒得再看苏乞年一眼,就转身离开,一些准备好说的话全都吞到了肚子里,因为在他看来,这样一点血性都没有的懦弱之辈,不说追随,就算是庇护也没有半点价值。

    且少年心中有一股火气,汉阳郡主姿容绝丽,虽然年仅十五,却已名传天下,乃是他大汉一品镇妖王独女,十岁那年,汉天子于御花园摆家宴,赏赐群臣,曾出题考校群臣子嗣,问天下什么最变幻莫测,却也可以始终如一。

    有的说是妖族的武功,百变千幻,乃至改变形体,变换身份,令人防不胜防,但改变不了的是那一身妖气。

    有的说是魔道中人,魔门魅影,转瞬即逝,但破去虚妄,废去武功,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人。

    还有的说是漫天星辰,天河斗转,万变难定,却也有如日月轮转,永恒如一。

    等问到镇妖王独女刘清蝉时,这个虽然年仅十岁,却已初露风华的少女只轻轻吐出两个字。

    人心!

    天下,最变幻莫测的是人心,可以始终如一的也是人心!

    汉天子大悦,称赞有治世之才,原本按照天朝定制,亲王子嗣要等到年满十八岁才能够上报礼部,获得封号,但是那一天,汉天子亲自下诏,赐封汉阳郡主,并允诺亲授皇室筑基的《螭龙功》,惹得群臣子嗣艳羡,恨不得以身相代。

    少年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六品及以上臣子才有资格入席,他跟随父亲端坐末尾,甚至都没有资格接受提问,而那一天的汉阳郡主,就如九天之上初升的太阳,有万丈霞光,深深烙印在他心灵的最深处。

    ……

    脚步声远去,再看茅草屋中,哪里还有什么明亮灯火,火盆黯淡,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棱洒落进来,湿气很重,寒意比屋外还要浓郁三分。

    此时,破旧的木床上,苏乞年吐出一股浓浓的白气,他目光微凝,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再看向床前属于自己的药篓,比之前又多了少许,最上面一层,都是一些十年以上的药材,入山一天,都未必能够寻到多少。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是在锻炼世情,也是在磨砺人心,旁观者清,这同样也是一种人生阅历。”

    苏乞年喃喃道,这迷惑精神,缔造幻象的慑魂术给了他不一样的体验,随着施展次数的递增,他身上也自然开始酝酿一种气质,有一种掌控的味道。

    “第二个到了!”

    小半炷香后,苏乞年深呼吸,这样清冷的环境果然让他的精神力无比活跃,从刚刚精神力感应的那少年气血之旺盛,大约是《龟蛇功》第三层渐近圆满的修为,但施展慑魂术,仅仅消耗了约一成半的精神力,这小半炷香过去,也已恢复了半成左右。

    嘭!

    茅草屋的门被一脚随意踢开,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本就伤痕累累的门板上,又多了一条尺长的裂痕。

    一个与之前差不多大的少年,浓眉虎目,筋肉虬结,身量不高,一脸憨厚,不过苏乞年精神敏锐,可以捕捉到那瞳孔深处时而一闪而逝的狡诈与冷酷。

    半炷香后。

    看着药篓中又多了一层的草药,苏乞年面色微白,这个少年的修为,比刚刚的更高一些,怕是已经第三层《龟蛇功》圆满,他足足消耗了近两层精神力才突破其一身气血,破入祖窍神庭。

    半个时辰后。

    “小子,你叫做苏乞年,我看你就应该摇尾乞怜,或许明天我还能下手轻点,药篓居然空了!你竟然敢无视临水第九间茅草屋的两位!明天来要是没有,你今晚可以尝试做一下梦,应该可以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一个身材修长,面如冠玉的少年冷冷道,低头看浑身尘土,眼角青紫的苏乞年,最后甩了甩袖子,转身离去。

    再过半炷香。

    艰难点起油灯,拨弄火盆,加了几块劣质木炭,苏乞年面色苍白,大口喘气,瘫坐在床上,十息后,他默诵《太极歌》,勉强凝聚一丝精神,打坐入定。

    ……

    咕!

    不到一炷香工夫,苏乞年再次醒来,虽然脸色没有之前那么苍白,却也没有完全恢复,入定不到一炷香,倒不是说他入定的功力加深,而是晚上补充的肉食血气已经消耗殆尽,饥肠辘辘,再入定下去,消耗的就是肉身气血,所以他才选择从入定中醒来。

    连续深吸气十次,苏乞年看向床前,属于自己的药篓,赫然已经全部装满,不多不少。

    这大半个时辰内,岸边临水的九间茅草屋主人的追随者都已经全部来过,施展慑魂术勾勒幻象,苏乞年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神力,他偷天换日,在装满了自己的药篓后,并没有收手,而是继续截取少许,交给下一个前来纳贡者。

    当然,他也不是全部忍辱负重,到了最后,空了药篓,被痛打一顿,鼻青脸肿,用以维持最小的破绽。

    同时,苏乞年也现,这些前来收割果实的,从岸边临水的第二间茅草屋起,依次下来,井然有序,显然这九间茅草屋之间,彼此有着默契,或者说是这逍遥谷一干缓刑死囚中,存在着潜在的规则。

    “以强弱来确定分配吗?”

    最后,苏乞年恢复平静,他算是彻底明白,在这里,圣贤道理是行不通的。

    又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直到明月渐近中天,岸边诸多茅草屋中的灯火都几乎灭尽,一众缓刑死囚大多安息,或者进入了打坐调息之中。

    略一迟疑,苏乞年还是起身下床,他抓起药篓,走出茅草屋,精神力笼罩周身,片刻后,他来到了逍遥谷唯一的一座竹楼前。(求每天推荐票冲榜,求收藏!)

 第十二章 八目,君子慎独

    (求每天推荐票冲榜,求收藏!谢谢各位的厚爱。)

    立冬后的天气冷得很快,尤其是武当这样的深山中,此时虽不说吐气成冰,也足以令得普通人冷得打颤。

    道士静笃的竹楼很雅致,甚至在竹身上雕刻有道家真武大帝的形象,一头龙龟相伴左右,细微处精巧得令人心醉。

    “果然人不可貌相,这静笃看上去粗犷,却是一个风雅的人儿,肚子里的笔墨绝对不少。”

    苏乞年这样想着,印证自己此前的猜测,不知不觉来到了台阶前。

    竹楼里的灯火还没有熄灭,门前点着经年不灭的长明灯,用的是一种祭祀用的香油,加入了地底埋藏数百年的沉香粉末,淡淡的沉香味入鼻,可以令人心神宁静。

    苏乞年的心却紧绷着,尚未完全恢复的精神力笼罩周身丈许之地,不放过一丝风吹草动。

    吱!

    这时,竹门打开,一名杂役道人走出来,手中抓着盛放香油的葫芦,就要给门前的长明灯续接灯火。

    “是你!”

    已过而立之年的杂役道人蓄着短须,看向苏乞年:“你来交草药?咦?满了!”

    注意到苏乞年身前的药篓,这名杂役道人先是微微诧异,既而就露出几分古怪之色,道:“随我来吧。”

    提着药篓走进竹楼,苏乞年就看到墙角一堆堆如小山般的草药,都分门别类,没有一点混杂。

    除此之外,居然有几个大书架,上面都是经史子集,各种版本,道经佛典反而很少,道士静笃就站在书架前,手中正翻阅着一本木刻板《礼记》。

    苏乞年鼻翼微动,又看到不远处一张架子上的大锅,用炉子煨着,锅里散出来的浓香很熟悉,那是妖虎肉的味道。

    杂役道人开始挑选倾倒苏乞年的药篓,时而露出惊疑的目光,因为同样一药篓的草药,苏乞年采摘的,有很多都是十年以上的老药,比之很多来了逍遥谷数年之久的老人都要更胜几分。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在未曾筑基,成为武当外院弟子之前,除了看守逍遥谷的执事之外,任何武当人不得与逍遥谷中人接触。

    因为武当知晓,哪怕是死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和潜在势力,如非必要,武当并不愿牵扯进去官场沉浮,是以,在历代废去了数名与逍遥谷中死囚勾结的杂役道人后,这一代轮值的杂役房道人,没有人敢僭越一步。

    静笃道士似乎并没有理会苏乞年的意思,杂役道人也很快将药篓中的药材清理分类完毕,再从大锅旁取了一大碗煨着的煮得烂熟的妖虎肉,汤水雪白,浓香四溢,足以抵得上过往两顿的分量。

    “多谢。”

    接过陶碗,苏乞年就要转身离去。

    “苏乞年。”

    一直沉醉于书本中的道士静笃终于转过身来,而杂役道人目光一闪,又很快恢复平静,只是别有深意地看了静笃一眼,没有开口。

    “见过执事。”

    苏乞年抱拳行礼,浑身看似轻松,但精神力在这一刻运转到了极致,慑魂术箭在弦上,蓄势待。

    “编修之家,四书五经想来是读过了,不知道你读懂了几分?”

    道士静笃甫一开口,不仅是苏乞年愣住了,杂役道人也微微错愕,同时隐于袖中捏紧的拳头缓缓松开。

    “四书五经学生自幼熟读,不说融会贯通,自认也能理解三分。”

    苏乞年愣神之后,微微放松下来,恭敬作答,却不明白,这道士静笃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错。”静笃道士点头,又扬了扬手中的《礼记》,道,“我近日读《礼记》,揣摩儒家真意,我且问你,什么是八目?”

    几乎不假思索,苏乞年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六证是什么?”

    “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读书人要如何明德,如何亲民,再臻至至善之道?”

    苏乞年有些诧异,这道士静笃绝对不是初读《礼记》,字里行间绝对有了很深的体悟,不过他也没有迟疑,略一思索,就开口道:“所谓明德,我辈读书人要心存光明,也只有革故鼎新,才能亲民意,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可至至善之境。”

    “不坏,不坏。”

    静笃道士挑眉,眸子湛亮,又扫了扫墙角的一座座小山,道:“今日你收获的十年以上的冬莲根不少,等同于寻常两人入山的收获,这样,明日辰时之前半个时辰,练武中如有什么困惑,可来此处请益。”

    “多谢执事!”

    苏乞年闻言就是心中一震,连忙施礼道谢,有人指点和没人指点,完全就是两种境况,就算在京城长安,侯门大户人家,也供奉有专门的武林门客,各房子嗣筋骨长成之后,就有专门的人负责引路,传道授业,进行启蒙,解除困惑。

    哪怕是孕育了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