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闲人-第7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三人倒是非常淡定,毕竟在面对李治的时候,他们三人不管是在心里上,还是实力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上前行了一礼。

    李治目光一扫,事先也知道李勣跑了,他也没有办法,至少李勣目前表现的还是中立的,你还去问罪他,那万一惹火了李勣,跑去跟长孙无忌一边了,这就没法愉快的玩下去了。

    “三位爱卿请坐。”

    李治面无表情,手一伸,但仔细一看,他的手还是有些颤抖。

    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三人坐了下来。

    这绝对是大唐最为高端的会议,也由此拉开了决战的序幕。

    从这由此可见,真正顶尖的对决,不是像电视里面演得那样,勾心斗角,暗地里使绊子,那都是女人玩的东西,就好像现在武媚娘玩那些手段,上不得台面的,在这种层面上的决战,比得就是实力,没有实力,一切都是浮云。

    可是这两军对垒,李治真心感觉自己有点孤军奋战呀,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开门见山道:“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朕今欲立武昭仪为后,不知三位爱卿以为如何?”

    非常直接,都到了这层面上了,还是说那些有的没的,没用,大家就摊开来说。而且,关于立武媚娘为后,李治只跟长孙无忌说过,那还是在家宴的时候开的口,这是第一回在正式场合谈及此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长孙无忌没有做声,其实他从头至尾,也没有当着李治的面反对过,他跟杨氏、许敬宗都说过,但从未跟李治表过态,因为他如果当面跟李治冲突,那就是大问题了,他是托孤大臣,又是舅舅,又是当朝第一人,不到最后时刻,他不会选择跟李治正面开战的。

    而于志宁胆小怕事,再加上刚才褚遂良已经表过态了,那都由褚遂良说吧。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踌躇满志的褚遂良站起身来,道:“陛下,皇后出身名门,又乃先帝亲自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时,曾将陛下和皇后的手放在臣的手里,说:朕这一对佳儿佳妇,今托付于卿。此言犹在耳边,陛下当时也在,臣可有说错半字?而如今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

    李治听得眉角抽了抽,心中很是不悦,他就烦褚遂良动不动就拿李世民出来教训他,李世民在的时候,他已经被教训的够惨了,都快吓出心理疾病来了,如今李世民都去世了,你们有必要还整天将李世民挂在嘴边吗?现在我李治才是你们的皇帝呀!道:“爱卿此言差矣,皇后无子嗣,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能说未闻有过呢?”

    褚遂良知道李治也就能拿这个来说事,这都是早就备好的,缓缓说道:“陛下言之有理,据《大戴礼记》记载,有妇人七去之说,其一,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其二,无子,为其绝世也;其三,淫,为其乱族也;其四,妒,为其乱家也;其五,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其六,口多言,为其离亲也;其七,窃盗,为其反义也。其中就包含无子,但此无子非常陛下口中的无子。

    其文后半段有详细说明,‘无子’要到知天命之年才可以确定,而皇后不过二十五而已,陛下说皇后无子,为时过早,此例已经列入我大唐律法中。另外还有规定,即使知天命之年还没有生子,但是只要尽过孝,给父母送过终,这样的妻子也不能出,而皇后当初是给唐太宗送过终的。”

    这古人还是非常保护婚姻的,也可以说是保护女人,这女人要到五十岁还没有孩子,丈夫才能休妻,但这还有什么休的,都五十岁了,其实就是不准单方面离婚,但是话说回来,离婚在唐朝也是非常常见的,女子还是弱势群体。

    要讲道理,褚遂良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这时候就体现读书的用处了,因为古人尚古,你得引经据典,才能说服别人。韩艺厉害的是歪理,是钻空子,你要他跟褚遂良讲道理,他也讲不过。

    李治不爽的看着褚遂良在那里滔滔不绝,怫然不悦道:“朕乃天子,岂能与寻常百姓一样,朕的后嗣可是关乎大唐江山。”

    言语间,透着威胁之意。我是天子,律法跟我有毛关系,你拿律法来束缚我,你是在开玩笑吗?

    褚遂良道:“陛下贵为天子,就更应该以身作则,这么做不合乎礼法,倘若陛下这么做了,百姓必定争先效仿,到时我大唐礼制必将崩坏,祸乱四起。还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断此念想。”

    李治见来硬得不行,语气又缓和了几分,道:“凡事不可尽拘于礼法,一味的墨守成规,又怎会进步呢?”

    褚遂良道:“那参天大树,可为其美观,修剪枝叶,但不能为求美观,而挖其根,那即便是参天大树,也必将会坏死,有些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而且,皇后才是先帝指认的,若陛下以此罪名废除皇后,凭何服众,陛下怎能以一己私欲,置江山社稷和孝顺而不顾。”

    这老家伙油盐不进。李治怒了,瞪着褚遂良。

    褚遂良有名的刚猛,丝毫不惧,也看着皇帝。

    这个老匹夫!李治暗骂一句,目光左右一瞥,长孙无忌和于志宁两个老头低垂着眼睑,沉默不语。他们不说话,就是表示支持褚遂良,不支持的话,那肯定会反对褚遂良的。

    这里拢共才四人,三人反对,他又说不过褚遂良,再说下去,也只会自讨没趣。李治一挥手道:“朕有些累了,你们先退下吧。”

    褚遂良眼中闪过一抹得意之色。

    “老臣告退!”

    三人齐齐行礼,退了下去。

    这第一回合交锋,以李治全面落败而告终,过程非常之快。

    但这只是双方一次试探性的正面交锋。

    其实褚遂良是要咬定三点,“名门出身”、“先帝所托”和“未闻有过”。

    这王皇后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就是性子高冷了一点,大小姐脾气,但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有违妇德之事,毕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什么要选名门之后来做皇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唯一的令人诟病的就是没有生养,李治只能拿着一点来说事,找不出其他的过错了。至于掐死公主和厌胜之术,没有具体证据证明是皇后干的,还真查起来,肯定还会旁生枝节,指不定会查出什么来。

    因此,李治也不敢提出来,一旦无法证明,那他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褚遂良,你这老匹夫,朕饶不了你。”

    回到后宫的李治,开始抓狂了,破口大骂。

    武媚娘一直在等候消息,可一听这骂声,一颗心就坠了下去,急忙迎上前去,道:“陛下,这是谁把你气成这样?”

    “还能有谁,不就是褚遂良那老匹夫,就会倚老卖老,仗着读过几年书,就谁不放在眼里,他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李治方才忍着不敢作,如今到了自己的地盘,这如何还忍得住,噼里啪啦,将褚遂良从头骂到脚。

    武媚娘原本非常失望,可一听李治这骂声,不免又燃起了希望,李治骂来骂去,其实就一个意思,就是褚遂良没有给他面子,这凸显皇权旁落,李治肯定不会罢休。赶紧给李治倒了一杯茶,道:“陛下还请息怒,莫要气坏身子了,先喝一杯茶。”

    李治瞧了眼武媚娘,接过茶杯来,看了看,确实喝不下去,将茶杯放回桌上,坐了下来,独自生着闷气,这事他都不好意思生别人的气,太没有出息了。

    武媚娘见罢,伸手握住李治的手,道:“陛下息怒,这都怪臣妾,都是因为臣妾,陛下才如此生气,臣妾愿陛下一同面对。”

    李治听得就更加不是滋味了,拍了拍她的手背,道:“这怎么能怪你了,要怪就怪褚遂良那老匹夫。”

    武媚娘听他就骂褚遂良,明明是约了四个人,好奇道:“那不知道国舅公、左仆射,还有司空他们是如何说的?”

    李治一愣,叹道:“舅舅与左仆射都没有做声,但他们肯定是支持褚遂良的。至于李勣么,哼,朕自问待他不薄,可是没曾想到,他竟然临阵退缩,装病溜走了。”

    武媚娘黛眉一皱,道:“臣妾以为陛下不应责怪司空,至少他也并未站在褚遂良这一边的。”

    李治道:“但是朕此刻真的非常需要他的帮助。”

    武媚娘心里哪能不知,但问题是李勣似乎不愿掺合,你逼他的话,还可能会将他逼到长孙无忌那边去的,这事情就变得非常微妙,道:“陛下还是找御史大夫他们商量一下吧。”

    李治叹道:“褚遂良在朝中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朝中无人能够争得过他,朕看他们也没有办法。”

    武媚娘眼中一亮,道:“以臣妾之见,倒也未必。”

    李治困惑道:“你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陛下莫不是忘记,有一人屡屡令褚遂良哑口无言。”

    李治微微皱眉,道:“你说的是韩艺?”

    武媚娘点点头。

    李治沉吟片刻,苦恼道:“但韩艺资历尚浅,官职又太低,哪有资格与舅舅他们坐在一块论事。”

    武媚娘皱了皱眉,她一直都想提拔韩艺,苦于朝中所有大臣都反对,如今想用都没法用,思索片刻,道:“不管怎样,陛下总得见见他们,商量一下该如何应对。”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未 完待续 ~^~)

    。。。

 第八百零五章 还得玩无赖

    这第一回合惨败,李治当然不开心,但是对于对方而言,那就是大胜。

    太尉府。

    “哈哈!右仆射,你不愧为我大唐第一谏臣,这番妙论说的真是不偏不倚,漂亮至极。”

    韩瑗听罢,不禁对褚遂良赞不绝口。

    褚遂良呵呵道:“伯玉,你这是在取笑我呀,这算得了什么能言善辩,我不过就是照书上写得去说而已。”

    看似谦虚,其实是非常骄傲的,言外之意,我都还未有挥,陛下就招架不住。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陛下毕竟还是太轻了,好意气用事,这也是为什么先帝将陛下托付给我们,此事不过只是一出闹剧而已,陛下只是在跟自己斗气了,过了这一阵子就好了。”

    在他们眼里,李治就是一个小孩,纯属无理取闹。

    韩瑗道:“经此讨论过后,相信陛下暂时不会再提及此事。”

    来济皱眉道:“依我之见,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陛下不会就此罢休的。”

    长孙无忌道:“无妨,不管陛下怎么说,登善你就拿今日这番话应付就是了,这事说穿了,情理都在咱们这边,只要陛下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这事就成不了。”

    褚遂良点点头,笑道:“早知如此,咱们就应该早点让陛下开这口,这样的话,子邵和行俭就不会离开长安了。”

    来济道:“右仆射,此时可切莫大意,还是应该小心谨慎才是。”

    褚遂良笑道:“这我心里有数。”

    来济瞧了眼褚遂良,面露担忧之色,又道:“另外,司空并未表态,咱们可不能不防啊!”

    长孙无忌听得皱了下眉头,他权倾朝野数年之久,基本上已经没有对手了,唯独李勣,令他还是感到一丝丝压力,李勣战功赫赫,在李靖死后,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唐的一面旗帜,当今朝堂上,政治成本能够与他一决高下的,也唯有李勣。

    褚遂良道:“李司空虽未表态,但是他一直以来都是在外领兵打仗,从未涉及过朝堂上的争斗,如果他是支持陛下的,他当时就不应该装病溜走,我看他还是想保持中立,只要他不偏向陛下就行了。”

    韩瑗、来济点点头。

    事实也就是如此,李勣打完仗就兵权归还给皇帝,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小心谨慎,不贪功,不揽权,在朝堂绝对可以说是与世无争,没有一个敌人,也没有一个朋友,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臣子。

    关于这一轮谈判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满朝文武皆是人心惶惶,仿佛长安城都笼罩在阴霾当中。

    这已经是摊牌了。

    也就是说这一战不管谁胜谁败,一场血雨腥风都很难避免。

    而且,不少本来靠向李治这边的大臣见长孙无忌他们得胜了,心里怕的要命。

    长孙无忌要是赢了,不可能放过李义府这些人,肯定是秋后算账,大家心里都清楚。其实真正投靠李治,亦或者说认为李治才是最后的赢家,是没有一个人的,两边势力相差太悬殊了,不管是崔义玄、许敬宗,还是李义府,都是被逼着站在李治这一边的。而韩艺的话,其中就更加曲折了,当时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只是中间几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