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篆香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死于蜂毒,蜂毒来自细针,既没有人,那细针便是自己飞向王氏咽喉。
  怎么能自动飞出来?蜡就成了关键。
  她想到在前往楼鄯时,见过的边境军队里,能飞石射箭的弩机。若是有这样类似的机关,用蜡将针固定,待蜡融化之后,针便能飞出来!
  但她不敢直接将想法告诉安二老爷,他会真把自己当作妖吧,一个十岁的深闺女娃,怎会知道弩机这种东西!
  她满怀希望地看着安二老爷,盼着借他之口,找到真相。
  安二老爷一挠头,又看向灵芝道:“蜡融化,和针有什么关系?”
  灵芝无奈垂下头,还是高估这个父亲了,她叹口气:“问菊芳吧。”
  菊芳又被拖了上来,十指血迹斑斑,衣裳也污烂不堪。
  “招了吗?”安二老爷问。
  “嘴硬得很,只喊冤枉。”一个小厮答。
  安二老爷踹了瘫倒在地的菊芳一脚:“你不招,也没关系,你以为我们就不知道你怎么杀死姨娘的?你将针藏到香炉中,让针自己飞出来!你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是么?告诉你,香灰里的蜡就是证据!”
  安二老爷虽然不知道蜡到底有什么用,但既然不是应该出现在香灰里的东西出现了,就必有妖异。
  菊芳果然慌乱地抬起眼,但仍断断续续坚持道:“奴婢,不懂老爷,说什么。”
  灵芝忍不住插嘴:“姨娘在佛堂中的时候,你确实没进来。那姨娘在进佛堂之前呢,你去了何处?便是在那时偷偷将毒针放入香灰中的吧?”
  菊芳脑子嗡的一声,灵芝这话便像是亲眼看见的一般。她确实是在那时候偷偷去佛堂的,还在院门口和端茶的竹青擦身而过。
  她觉得身子渐渐冷下来,可是不能招,不招的话,才能保住娘和妹妹的性命!
  正在这时,门口小厮道:“二老爷,老夫人传话问审得怎样了。”
  安二老爷闻言皱皱眉,大手一挥:“走,带去母亲那里审,把人都给我叫来,看看在安家作乱是个什么下场!”
  松雪堂宽阔的前院中,一溜木凳排开,刘嬷嬷扶着严氏坐在抬出来的湘竹贵妃榻上,两边依次坐着应氏、柳氏、尉氏,并其他几个姨娘。
  安怀玉毕竟是苏家的人,带着廷雅避了嫌,在西厢房中未出面。
  后面站了两大排丫环婆子,有胆小的,捂了眼,不敢看瘫倒在地的菊芳。
  秋日暮阳似血,红霞罩天,斜斜洒在院中雕琢蕃草纹的青石地砖上。
  让人分不清上头的红,究竟是残阳的影,还是菊芳的血。
  安二老爷拿了条皮鞭挥在手里,已经抽了十几下了,菊芳此刻就如哑巴了一般,连冤都不喊,只偶尔抽搐一下,任凭血肉在皮鞭下乱绽。
  严氏皱着眉:“可别屈打成招,确定是她吗?确定就打死给王氏赔命就行了,别折腾了。”
  应氏劝道:“娘,您可别心软,让其他人都好好看看,这种贱婢,竟敢害到主子头上,可不能让她死得痛快!”
  柳氏也在一旁道:“她区区一个奴婢,怎敢做这种大事,必是身后还有主使,就算,为了活命,也定会招的。”
  这一句,倒是提醒了安二老爷,大声道:“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招出来是何人所使,便放你一条生路!”
  趴着的菊芳抬起头来,透过披散地乱发看着安二老爷,气若游丝问道:“真的?”
  安二老爷拍拍胸脯:“君子一言九鼎!”
  菊芳似溺水的人看到浮木一般,捏紧了拳头,颤巍巍伸出一个手指头。
  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到那带血痕的手指尖上,只见那手指不停颤抖着,忽停下来,指着一个方向。
  所有人都朝那个方向看去。
  尉氏!
  尉氏呆愣在地。
  安二老爷首先一鞭子向菊芳抽过去:“胡闹!”
  菊芳哽咽着,挣扎着朝尉氏的方向爬去:“姨娘奶奶,救救我,姨娘奶奶,救救我啊!”
  所有人都看着尉氏。
  严氏狐疑,应氏有些惊诧有些掩不住的欢喜,其他人也都讶然万分。
  尉氏只愕然抬起眼看着安二老爷,道:“老爷,我。”
  安二老爷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又一鞭子抽向菊芳:“再乱指,将你手指头一根根剁下来!”
  应氏看着安二老爷当众维护尉氏,颇有些不爽:“老爷不是审出来了吗?怎的审出来又不相信了?”
  安二老爷也没想到审出来这个结果,瞪了应氏一眼,向小厮道:“拖下去,好好伺候着,一日不说实话,一日不让她死!”
  一排小厮过来,拉了菊芳拖出去。
  严氏叹口气,指着院子道:“洗洗地吧。”
  待丫环婆子纷纷散去,又看了看尉氏,这种戏子,谁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她皱着眉:“尉氏,你可得罪过她?”
  尉氏忙站起来,坦然道:“不曾。”
  “那她为何会指认你?”
  “娘!妾身也不知道,妾身根本不认识她。”
  安二老爷道:“娘,肯定和敬娘没关系,敬娘和王氏又没仇。”
  严氏冷冷的声音压过来:“可若是和我有仇呢?”

  ☆、第十一章 疑云再生

  这话说得院中众人都是一愣。
  严氏本没把这当回事,王氏是自杀还是他杀,她不曾放在心上,既然已经抓到人,依她的性子,当下发落了就了结了。
  可万万没想到,招出来个尉氏,让她心中一颤。
  她当初为了阻挠安二老爷抬尉氏进门,是用了不少阴招,包括暗中买通一个当地屠户,强抢尉氏准备生米煮成熟饭。
  可惜后来被尉氏那贱人识破,提前跑了!
  难道尉氏知道背后主使的人是自己?还是说她嫉恨自己冷落于她?
  “你方才说,菊芳是在王氏进佛堂之前,去放置毒针的吧。”
  这是灵芝的说法,安二老爷照搬了过来,他点点头。
  严氏虽在病中,脑子却还清醒。
  “菊芳怎知王氏要去上香,怕是她本来要害的人,是我!”
  严氏的语气瞬间转厉!
  安二老爷并应氏等人都扑通跪下来,黑鸦鸦跪了一院。
  “母亲这是何话?怎会害您呢?”
  灵芝也跟着跪在地,心中却也将这最后一环想通了。
  她本也不明白,菊芳害王氏做什么,原来,她本来的目标是祖母严氏!
  只不过王氏突然提议去上香,点燃了香炉下的炭盆,将蜡融化,成了替死鬼。
  可怜的姨娘!
  严氏的眼神似冰一样,早年间丰腴的脸已凹陷进去,干瘪的病容上添了几分森寒,肃然的脸色扫过院内众人,用似诅咒的怨毒声调道:“想我死是吗?瞧着吧,想我死的人,都会比我先死。”
  她说完,便颤巍巍站起身,让刘嬷嬷扶进屋里去了。
  廷雅陪着灵芝回到晚庭,一日之隔,菊芳与王氏都不在了。
  灵芝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庭院,想起早上与王氏重逢时的欣喜,几息功夫,却又再度天人永隔,眼眶又忍不住发酸。
  早知道,就一直赖在她怀里,说什么也不起来。
  这便是命运吗?
  虽然重来,她还是失去了她想要守护的人。
  廷雅轻轻拉着她的手:“我和娘说了,晚上就在这儿陪你。”
  出了这样的事,安怀玉放心不下母亲,便带着廷信廷雅留宿在安府。
  灵芝却摇摇头:“我没事,我想去陪着姨娘。雅姐姐。”
  廷雅看着她:“嗯?”
  “是不是我做什么事,你都会支持我?”
  廷雅有些诧异:“当然。不过,你想做什么事情?”
  灵芝微微一笑,她比什么时候都活得明白。
  离开这里!早就该这么想了!
  前一世,她不知道,这天地间,原来可以如此广大,如此自由!
  上天怜惜,让她回到小时,从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
  离开这里,离开这个金玉牢笼,去西疆大漠、雪山草原,踏沧海明月,追碧野千里,还要去寻找那个,前世从刀山血海中救出自己的人。
  她不要再被圈禁一世!绝不要!
  但是在那之前,她必须完成两件事,一是找出自己的身世,二是找到能靠自己活下去的办法。
  她看着廷雅:“我想,活得更好一点。”
  “灵芝!”廷雅心疼地抱住她,喃喃念着:“会的,一定会更好的!”
  这一日,像一世那么漫长。
  灵芝穿上素服,扎起白绢,跪在王氏灵前的时候,心内安宁。
  屋内念经的和尚偷懒闭了口,烧纸钱的两个小丫鬟不知躲到了何处,小令倚靠在墙角打起了盹。
  四下寂然,初凉的晚风啸啸而过,素白丧幡翻飞如练,雪色灯笼摇曳着烛影,让周遭的明暗都随之晃动起来,只有香灰盆上的浮屑,不知疲累地在空中打着圈儿,似九天幽冥之下采魂吸魄的墨蝶。
  银汉迢迢,星河漫漫,夜色中的人间,如虚似幻。
  一人独对一夜,一心静面一世。
  有脚步声从身后传来,灵芝嗅到了一丝墨香。
  “灵妹妹,去睡会儿吧。”苏廷信道。
  这是他第三次来看自己了。
  灵芝依然摇摇头:“信哥哥回去吧,我没事。”
  苏廷信执着地在她身旁跪下:“你不走,我也不走。”
  灵芝冰凉的心中涌起些微暖意,这个人,不管前世还是这一世,都这么真心地护着自己。
  她诚恳道:“信哥哥,你若真想帮灵芝,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件事。”
  苏廷信一愣:“什么事,你尽管说。”
  “安家的婢妇中,有哪些是在安家待了十年以上的。”
  王氏的死已经明了:无辜替死。
  现在,她最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身世。
  那日应氏说到宫中贺礼,是什么意思?安家既然不喜欢自己,又为何要当成嫡女写入族谱养着?
  苏廷信不太懂,茫然看了灵芝一眼,见她眼神殷切,不由自主先答应下来:“好,我想办法打听。”
  “不要让姑姑知道。”灵芝又补充一句。
  苏廷信觉得自己和灵芝之间多了某种奇妙的联系,那种感觉让他打消了追问缘由的念头,只要她想,他就会去做,遂点点头:“放心。”
  三日很快过去,寅时三刻,王氏的灵柩便已从安府西北的小角门抬了出去。
  灵芝不能再跟去扶灵,送走姨娘最后一程,带着小令回到晚庭。
  廷雅早命秋歌端着热菜热粥在屋里候着,见她小脸又瘦了一圈,下颌尖尖如纤,心疼地拉她到桌前坐下,以命令的语气道:“快都吃了,这是加了老山参的五珍药膳煲,这是八宝素粥。”
  灵芝也不客气,虽没什么胃口,但要吃饱了才有力气,遂乖乖拿起小巧精致的莲柄银勺。
  见她吃得差不多了,廷雅方道:“菊芳死了。”
  灵芝一愣,探询地看过去。
  “喝了鹤顶红,死在关她的柴房里。”
  “哪儿来的鹤顶红?”灵芝不解道。
  廷雅摇摇头。
  王氏的事既已了,安家其他的事情,灵芝便事不关己了。
  前一世,王氏的死,只怕也没那么简单,但那时候那件事就这么悄无声息下去,菊芳后来也离开了晚庭。
  日日被困于晚庭中的灵芝,根本不知道安家在发生些什么事,只知道她被送出和亲之时,安家已陷入麻烦之中。
  这次的事情实在蹊跷,灵芝有种感觉,王氏的死,只是刚刚开头而已。
  用过早膳,还未到卯时,廷雅催着她补了一觉,方带着去给祖母请安。
  严氏依旧那副淡淡的样子,让灵芝暂还在晚庭住着,除了小令,再指派了一个婆子一个小丫鬟去晚庭。
  也没提打理院子归置屋子,便不耐烦地让灵芝退下了。
  廷雅又陪着灵芝呆了半日,午后随着安怀玉回了苏府。
  灵芝独自躺在王氏房中宽大的梨木架子床上,冰凉的白瓷孩儿枕和绣着百鸟闹春的锦衾薄被,还留有王氏的余香,她闭上眼,沉沉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然惊醒。
  隔扇半开,烛盏半明,窗外是沉如深水的夜。
  那夜息中,竟传来隐约可闻的咿咿呀呀声。
  听仔细了,是徽州时下最流行的黄梅调,句句残词如敲金击玉,在寂静的夜中分外清晰:
  ……
  旧时多喜庆,今日多悲伤?
  命运作弄人,沉沉夜未央。
  腰若流纨素,著上绣裙装。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口如含朱丹,耳垂明月珰。
  ……
  一咏三叹,如戚戚碎箫之声,在夜色中如泣如诉,听得人身冷心寒。
  忽又安静下来,那声音消没得和乍起时一般突然。
  灵芝豁然坐起身:“小令!”
  小令就歇在外间简榻上,也惊醒过来,忙应道:“姑娘!”
  灵芝下了地:“是月桂苑,走,去看看。”

  ☆、第十二章 多事之秋

  月桂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