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必须得做点什么。
这是他将自己关在芝兰阁的第二日。
自灵芝在这里住过,他便喜欢闲时呆在这里。
透过半开的雕花隔扇,能看到前庭的两行玉兰已早早立上了花苞。
他站在书案旁花窗前,盯着那簇拥成团的浅粉花骨朵儿,心头却琢磨着宋琰的事。
若没有宋琰示意,周娟娟必不敢说出那种话,做出那种事来。
周娟娟再傻再狂妄,也不敢拖堂堂二皇子的名声下水。
那宋琰究竟想做什么?是打击安家还是拉拢安家?
他竟然在几年前就与安家有了瓜葛,这点倒是宋珩没想到的。
他拈起面前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香迎面而来。
香。
安家不是家族显贵的百年世家,一个内阁臣子,虽多少占些分量,但不值得宋琰花那么大意思。
那么还剩下一个理由,他们还是制香世家。
有时候,一味恰到好处的香,可比内阁臣子的分量重多了。
而当年香家百年来一直受皇室重用,不也是因为他们的制香实力么?
这么想着,他的思路就渐渐明朗起来,若说宋琰对安家有什么心思,那定是绕不开利益二字。
小双的身影从庭院月洞门闪了进来。
“爷!”
他匆匆进屋,来到宋珩面前,拜过礼。
“应府二老爷和夫人上安家向四姑娘提亲了!”
“哦?”宋珩挑起一角眉,真没想到啊,应府会打起灵芝的主意!
“那安家同意了吗?”
“说是还要再考虑考虑。”
宋珩转身,倚窗而立:
“苏家有动静吗?”
“苏大少爷与苏夫人关上门闹了一场,后来就不了了之,也没见有上安府提亲的意思。”
宋珩越想越觉奇怪,他本来以为最大的威胁来自苏府。
灵芝小的时候,严氏便明里暗里表示属意苏家。
没想到,如今选拔和亲公主在即,苏家没动静,应府倒是去提亲了。
有什么办法,能让灵芝安安稳稳等着他不嫁人呢?
他想到宋琰,托着下颌翘起嘴角,“真是有趣,看来,我得主动请缨去帮平远王一个忙。”
平远王宋琰的生活甚是自律,不喜女色、不喜结交、不喜酒食,平日里不是在宫中,就是在王府,不然就是在去宫中或王府的路上。
这日他的辇轿刚出了北宫门,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他撩起帘子往外开去,见一群宫门侍卫正围着一个人,那人玉面含笑、俊美卓立,正是靖安王宋珩。
他低低念了一声:“宫门喧哗,成何体统!”
正准备放下帘子,却看见宋珩手中拿着一把通体黑金的牛皮弓。
“停轿!”他下意识喊道。
他素来喜欢骑射弓箭,这张弓只一眼,便让人过目难忘,必不是凡品。
他下了轿,宋珩也看见了他,大老远朝他嚷嚷,“玄玉,你来评判评判,这到底是不是真的灵宝弓!”
灵宝弓?
宋琰心头一热,那可是汉朝飞将军李广所用的神弓!
侍卫们见了他都躬身行拜礼,自行退往两边。
宋珩递上长弓,半眯起凤眸嘟囔着埋怨:“说是神弓,我就花二百两金子买下来了,可也没见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我让这些兄弟们看过,他们有的说是真的有的说是假的,都是些废物!”
他说着,朝身旁的侍卫们一瞪眼。
侍卫们与他关系都颇好,这位王爷与其他主子都不一样,进出城门还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碰上个雨雪天气,还能蹭两口酒喝。
但二皇子在此,他们听到宋珩如此之言,想笑又不敢笑,纷纷垂首肃立。
宋琰微皱了皱眉,好歹也是堂堂皇家子孙、天潢贵胄,与一干侍卫称兄道弟,这位堂哥还真是干得出来!
“你不是挺喜欢拉弓射箭的吗?正好你看看。”宋珩大咧咧将弓递到他面前。
宋琰接过弓,弓身极轻巧,两端各挂着一个黑玉雕狰狞虎头,张开血盆大口,雕工精湛,连虎口中的尖牙都颗颗清晰分明,宛如活物。
通体闪着黑金色,作弦的牛筋绳坚韧有力,长期搁箭头的位置,已磨得微微发白。
整张弓悠远古拙,还隐隐让人觉得上头盘绕着一圈浓烈的煞气。
这是长期出入沙场沾染的血腥之气,再好的工匠也仿制不出!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让这个不学无术的靖安王弄到手了?
他如获珍宝一般细细摩挲着,忍不住握在手中,轻轻拉开弓弦,摆出架势。
“应该是真的,二百两金子买的?”他看向宋珩。
宋珩点点头,有些不可思议地挑起眉:“真的?那我怎么玩起来跟其他弓箭差不多?”
宋琰冷哼一声,他若能看出差别来就怪了,对身旁侍卫道:“摆盾。”
侍卫们知道他要试箭,忙将一面铁盾置于城墙之下,再给他递上一筒铮亮乌黑的铁簇羽箭。
宋琰取出一支箭,往后退了几步,离那城墙铁盾足有百步远。
拉弓上箭,背脊阔展,渊渟岳峙,姿势利落漂亮。
只听“嗖”一声轻响,那羽箭流星一般划过一道白影,没入盾中。
“哐当!”转瞬间,铁盾四分五裂。
众人纷纷往那羽箭处看去,到得跟前,才发现那箭矢竟没入城墙基石中,只露出白羽尾!
“哗——”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掌声。
“真是神弓!”有人叹道。
宋珩也拍着手上前来拍拍宋琰的肩膀:
“看来神弓也得在神箭手手中才有用啊。唉!这玩意儿好虽好,于我却没什么用,鲜花赠美人儿,这弓就送你啦!”
宋琰顾不得他说得不伦不类,能拥有这弓,心中自是欢喜,面上却淡淡道:
“不用,王兄二百两金子买的,小弟就以三百两金子买下。”
宋珩张大嘴哈哈一笑,豪气道:“别跟我客气了兄弟,上次你送我那两个小美人儿我还没谢你呢。这样吧,你要想谢我这神弓,就请我喝顿酒去。”
宋琰不好再推,见正是午时,将那弓交给随从收好,坦然道:“好!王兄请!”
☆、第122章 不速之客
一品香三层最东面的包厢内,二人屏退随从,面席而坐。
一个面目俊朗,一个眉眼凌厉,皆是人中龙凤,望之令人悦目。
宋珩亲自替宋琰面前斗彩高足杯斟满梨花白,嘻嘻笑道:“玄玉这下虽赚了一把弓,可惜明儿个又要听那群御史长舌头聒噪了。”
宋琰知他说自己在宫门外试箭,将箭矢射入宫墙有大不敬之嫌。
脸上浮起一丝极淡的笑,御史最是见风使舵的一群人,如今有一大半都是走周家路子出来的,当然不会错过弹劾他的机会。
“小弟已经习惯了,说者管说,听不听,还在于我。”
宋珩双臂交叠在胸前,撑在桌上,眼中透着欣赏之色:
“没错,就像本王我,现在若是一日没人骂我,我还真不习惯。”
宋琰举起酒盏:“王兄为人洒脱,玄玉比之不及。”
宋珩忙按下他手:“怎么能你敬我呢,这杯该我敬你。”
宋琰带着疑问看向他:“为何?”
宋珩笑着道:“元宵那晚,在城门楼上,还得谢你。”
宋琰也撇嘴一笑,他与宋珩私底下并没打过交道,从这句话看来,这靖安王也不蠢,是个聪明人,还能看出自己是故意激怒太子。
当下举起酒盏道:“那小弟就不客气了。”
说完,两人对碰,各自一饮而尽。
“王兄难道是看上那安家小美人儿了?”宋琰主动拿过酒盏,替二人添酒。
宋珩微微眯起眼,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要是美人儿,我都喜欢。不过听说玄玉最近可是惹恼了安家另一位小美人儿啊。”
宋琰见他提起毓芝的事,不动声色:“只是少年时的儿戏而已,哪知娟娟把这事儿当了真,还闹那么大。”
宋珩哈哈笑起来:“玄玉是恼了这小美人儿另作他嫁吧?”
不等他答话,他便一拍胸脯:“既然你帮了我一个忙,我宋珩最是讲义气的,必也得帮你一个忙。你跟哥哥我说实话,是不是真想要那小美人儿?若想要,我亲自出马,去帮你把那安家小美人儿给讨过来!”
他走这步棋不是没有风险,向宋琰示好,必须得让他看到自己的用处,是可用之人,但又不是不可控之人。
他赌的就是宋琰会想用自己,那自己这个恰到好处的聪明,他不但不排斥,反而会帮着掩饰。
暂时与宋琰结盟,是个不错的计划。
宋琰嘴角噙着笑,那笑过唇即止。
他仔细打量着宋珩,想看看他究竟是误打误撞义气上头,以为自己和他一般贪恋美色,单纯想帮自己这个忙呢?
还是看穿了自己的目的,想借此事来搭上自己这条船?
这人,若不是真单纯荒唐,就是城府深至骇人的地步。
还真是有点看不透。
不过,此人若肯站在自己这边,倒是一颗让人意想不到的棋子。
他正在考虑下一步由谁出面,让安家自己想到这条路,怕是不容易,还得有个人去点拨点拨。
他本来想让周娟娟去,但现在宋珩肯出面,那当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怕安家不答应。
不过,宋珩当真是单纯为了还他一个忙么?
宋琰神色不变:“王兄对小弟的事如此上心,小弟受宠若惊,但要你堂堂靖安王屈驾去安府说和,实在有些委屈。”
宋珩知他在试探自己,压低嗓门凑过去:“不瞒玄玉,我也是有点私心的。”
以更低的声音说了几句。
宋琰听完,对他此举的些许疑惑立时散去,微微撇嘴一笑,“王兄果然还是为美人费心。”
他又举起酒盏:“可安家能愿意将嫡长女做侧室么?”
宋珩明白他已接受自己,亦举起酒盏回应,故意皱皱眉:“他们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安二老爷这日刚从调香院回来,就听见大门口两棵青樟树上喜鹊喳喳叫。
过了午时,门房小厮呼哧呼哧跑到他院外:“老爷,门口,靖安王来了!”
“谁?”安二猛地从榻上溜下来,一提上鞋就走到大门口。
“靖安王,王爷!”
安二老爷楞了三息,猛地反应过来,靖安王啊,那个半路杀出来的前太子遗孤,如今深得圣宠。
忙迈开大步朝前院迎去,一面道:“开正门,去迎进来!”
心头却狐疑万分,这个靖安王,跟安家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他来做什么?
万芳楼的四扇红木雕花隔扇大开,安二老爷引着宋珩进了正厅。
宋珩四下打量一番,浅笑着道:“听闻贵府上有一汪秋水湖,风光煞是不错。”
安二老爷反应过来,心头暗哂,这位王爷果然是个性情中人,不拘礼数,第一次见还有上门作客的人自个儿挑地方说话的。
口上却满是恭敬之意:“王爷若不嫌弃,就随臣去那湖边秋水亭中坐坐,那湖虽不大,早春风光还是不错的。”
说完,命人在前领路,自己亲自作陪,小心翼翼跟在宋珩身后半步,一面试探着道:“臣兄长还未回来,可要遣人去通报一声?”
他不知宋珩来此,究竟是为何事?
也不知他是想找大哥谈事儿呢,还是找自己,可他找自己做什么?
宋珩摆摆手:“不必,我是来找你的。”
二人穿过万芳阁庑廊,踏上往秋水湖旁小山上去的抄手游廊,逐步登高,眼前渐渐开阔。
安二见他不主动提起来意,反而问起一些安府院内的景致,也不好相问,只得随着他一问一答地往山上走去。
到了那秋水亭内,早有婢女小厮将亭子收拾出来。
栏杆长椅上铺了大红织锦绣喜鹊登梅的椅搭,面前两个湘妃竹彩绘美人儿脚踏。
中间石桌摆上了茶案,一套君竹青玉茶盏置于其上,石桌下烧起红泥小炉,汩汩煮着茶汤。
长椅中间另摆张束腰梅花几,上置各种小食糕点。
另一高几上一盏鎏金玉荷三足香炉,袅袅吐着极淡极散的白烟,是夏日晚晴、荷香渡塘的气息。
亭子四周还罩上了透薄如烟的碧玉软绡纱,不仅不影响看景致,还能挡了山间小飞虫扑扰。
————————
谢谢山禾人,林念真的打赏鼓励,谢谢每日投推荐票的各位,鞠躬!最近评论区有很多关于剧情的讨论,作者君很开心,看文的读者都是小仙女!谢谢大家!
☆、第123章 为何而来
宋珩走得很慢,一步一停,是真地在认真看景。
这就是灵芝生活的地方,这山、这湖、这亭子,每一处都有她的痕迹。
等到了亭中,他嗅到那荷香,心头微微一笑,故作诧异道:“这香是新鲜荷花的香味,此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