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焕吹故且痪倭降昧恕�
因而当日在席间,和修也是满面春风,心中欢喜。喜宴将过大半,身后的癸巳似是接到了外头的消息,忙俯身在和修耳边说道:“方城来报,齐国将军高辞和太子陈钧带了两路兵马沿白沟、永定二河围攻城邑。”
“赵国援兵已至,无需惊惶,但听宋将军说高辞不是易于之辈,而太子陈钧……过去曾是齐王的得力爱子,也不能低估了。”和修右手抵着前额思索了一会儿道:“你带点人在暗中与他们较量,如若出了什么意外,你来善后,直取头目便可。”
“那您身边可要留些人手?”
“愈精简愈好,赵国刚与我们结盟,现在这里应是最安全的地方。”
“是,属下领命。”
癸巳走后,和修望了望宴席上夕青的笑靥,握紧了手中的杯盏。
时值正午,齐国两路军队果真沿河岸一举入侵方城,老远便看见燕军中有大部分是举着赵国战旗的赵军,高辞一啐,举着燎原枪快马杀在最前头,燕军大部分是宋霖与九皇子劝降的动乱人士以及一些山林土匪,战力自然不可与齐国正规军相匹敌,高辞领着多年衷心跟随的副将吴桥一路披靳斩棘,杀敌无数,陈钧虽不如高辞骁勇善战,但这一路全由精兵构成,加之陈钧思路敏捷清晰,亦有所向披靡之势。
齐军人数本就不输燕、赵联军,加之沿水路两面包抄的战术可直接将他们控制在小范围内进行攻击,高辞这一计可谓明智。
与此同时,彩黎和北唐素在高辞安排的十几名将士的护送下由马车一路驱驰,安置在了齐国东南的小城镇里。一路上北唐素一直询问彩黎可有发生什么事,彩黎按着高辞的说法向她解释着,但是她总觉心下不安,总感到要发生些什么,走得如此匆忙,又不见高辞和陈钧任何一人,彩黎同她说二人是督军调兵去了,不久便会一同撤至小城中,暂且让她放宽心。如此她也不便再多问,反倒是彩黎问起她说:“阿素,你往后是不是就一直待在我们这儿不走了?我多想你能留下啊。”
“我不可能在齐国久留。”
彩黎轻叹:“你与太子一起到将军府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我以为你再也不走了,那……你是要随太子去么?”
“自然不是。”
“我虽不知你和他如何相识,但是你待他可比待将军好得多。将军就这么不招人待见么。”彩黎挠挠头不解的说着。
“我与陈钧相处就如同和你在一起,可以天南地北随意说,觉得亲近,像个相识多年的旧友。但高辞……我总想躲着他,即使不得不说些什么也总会激怒他。”她低着头,怔怔的望着车外马蹄踩过的痕迹。
“莫不是你有什么心结?”彩黎一言即中,她却不好明说,只说是因为觉得高辞不易接近,难以相处。彩黎掩嘴一笑:“怕什么,将军又不会吃人。”
北唐素微微皱起双眉:“他恰是一副吃人的模样。”彩黎听罢不禁“格格格”地大笑起来,拍着她的肩忍住笑意:“说不定只有对看重的人才会露出最为真切的样子,你不妨平心静气什么都别想,好好和他说说话。”她继而正色道:“将军以前若真有冒犯之处,你大可不必太过介怀。有时候人总把一些旁人无意中犯下的过错看得太重,反倒看不见那人的好了。唔……用你们说的文绉绉的话来讲兴许就是所谓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吧?”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北唐素低垂着头,想着这句过去曾在宜人那些书籍中见过的词句,那“看重的人”呢,何为看重?
“等将军从燕国回来,你们好好……”
“燕国?”她听出了彩黎话语中的漏洞,顿时心中起疑。
“啊!”彩黎心知情况不妙,忙捂住嘴巴不再多言,眼里满是慌张、懊恼的神色。
“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人在燕国?”北唐素见她神情慌张,俨然一副露了马脚的模样,急忙追问。彩黎自知无法再隐瞒下去,重重叹了口气:“这下将军定要责罚我了,罢了,只能怪我口无遮拦。午时太子和将军便开始突袭燕国旧部余党了。”
“燕国旧部余党?!在什么地方!”
“我也不知。”彩黎木然的说着,看她紧张的神情自己也爱莫能助。
北唐素问身边一名随行的将士道:“告诉我,将军去燕国的何处了!”
“抱歉,将军有令,不可向姑娘透露行踪。”
方一听得此言,她抬脚跨出马车,冲到那将士的马上拉住缰绳,抽出腰间的“定风”架在其喉部威胁道:“他们在哪里!高辞把‘定风’交给我,我就有权知道!”
“北唐姑娘,你、你!”那将士着实被这阵势吓到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我若执意要去,高辞也得忌惮我三分,况且刀剑无眼,若不小心要了你的命也怪不得我!”彩黎从未见她如此凶悍,也被吓得不轻,愣愣的坐在马车上说不出话来。将士无计可施,将军的贴身匕首“定风”也的确在她手中,只得松口道:“燕国方城便是开战之地。”话音刚落,北唐素从马上一蹬,翻身上了在一旁跟着马车的“黎原”,不顾彩黎在后头拼命叫喊,毅然朝燕国飞奔而去。
“哎,都是我的错,将军要怪罪我了,当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彩黎垂着脑袋懊悔万分,看着北唐素策马离去后飞散的尘土呢喃道:“刚刚那凶狠的模样和将军还真有几分相似……”
方城所在实则距高辞为北唐素一行安排的处所并不远,马车早已行了大半,而此刻天色将暗,午时也早就过去,她快马加鞭地飞奔,黎原也似知晓主人心意,脚下生风毫不怠慢。
而齐燕这一仗并未打完,好戏似乎才刚刚开始。
陈钧、高辞两路军队顺利会师于方城外,攻克燕军旧部和其收入麾下的乱党无数,但赵军精良,不免折损了些许兵力,直到攻入方城之中才知两国所剩兵力也是旗鼓相当。
高辞横眉,好似杀红了眼一般带着部队直冲进城内,陈钧紧随其后,踏入城门时也不由嘴角泛出一抹笑意。
齐军来势汹汹,如此突袭实在难以迅速抵挡,前方来报说齐军已然入了城,宋霖估摸手中兵力还剩不少也便虎视眈眈起来,心道:谁输谁赢现下还说不准。思毕,拔剑策马,又气势逼人的杀了十数名齐军。
方城中央,高辞一路杀到此处,宋霖也带着余下的将士战至此地。二人皆是面带血迹、气喘吁吁。高辞见着宋霖当即勒马止步,扬起嘴角一抹傲慢的笑,额前几缕散落的发丝稍稍遮挡了他眼中的燃起的熊熊战意。他手中“燎原”一挥,直指宋霖道:“今次,堂堂正正战一场如何!”
宋霖握紧手中长剑,自信道:“求之不得。”
言毕,二人同时屏退了左右兵将,高辞向身后叮嘱道:“没有我的命令你们谁都不许出手,否则按军规处置!”
众将士齐齐后退,陈钧也依言退到了后头,右手摩挲着下巴,心道:“男人间的战斗么,呵,高辞的积怨可深着呢,宋霖不知有无办法招架。若能一举拿下宋霖倒也好得很。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高辞这螳螂往后还有我这黄雀等着,谅谁也无计可施。”
正想着,高辞摆开架势,“燎原”挥舞划破长空,风声四起。宋霖拔剑出鞘,余晖落日下依旧锋芒毕露。二人同时长喝一声,胯下战马奔腾直冲,但见宋霖动作毫不拖沓,手中长剑直逼高辞面门,高辞迅疾闪身而过,策马绕至他身后。宋霖自然不会将背后留给敌人,手中缰绳一紧、战马一跃,倒让高辞扑了个空,调整距离反手挥剑又是一招杀招。高辞见状以枪挡剑,突然嘴角一扬,手中长枪缠绕圆转,划出条弧线随即轻轻一挑,宋霖微觉不妙赶紧收手,险些让他挑去了手里的剑。高辞紧追不舍,使出一招枪法中最为凶狠的中平扎枪之法,仿佛飞龙出云、猛虎出洞,宋霖咬牙,迅速向后一仰紧贴马背躲过了那一枪。宋霖转身直刺,抓住高辞出枪时的空隙欲一举拿下,却不料此时高辞手腕用力致使枪尾甩出,瞬时弹开了宋霖的攻击。
陈钧细看着二人一来一去不相上下的武斗,同时也以余光关注着两军队伍中有无异样。也正是这留心之举,令他察觉到了齐军中突生的细节变动。副将吴桥以极缓的速度向队尾移动,这可不是作为副将该有的举动,此中定有蹊跷。
恰在陈钧暗自揣测时,远处传来了矫健的马蹄声。一些队尾的将士不禁回头看去,陈钧细致谨慎自然也不例外,来人均令他们微微吃惊,陈钧更是暗叫不好。
北唐素单枪匹马直闯战地,长发飘荡、风尘仆仆。陈钧见状急忙不动声色的退至队尾,截住她,略带责备之意的低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为何你们对燕国宣战不向我透露半点消息!”北唐素横眉颇带怒意。
“不告知是为了保你安全,你又不会武,杀敌于你并不在行。”陈钧此言着实令她寻不到反驳之词,她往不远处一看宋霖、高辞二人正刀光剑影互不退让的缠斗着,忍不住开口道:“他们……”
还不等她说完,陈钧示意她立即打住:“别出声,情况不妙!”
恰如陈钧所预料的,副将吴桥竟在众将士重重人影的掩护中,以迅雷之势拉弓,方向直指高、宋二人。他猜到了其中必有阴谋,却没料到来得如此之快,许是北唐素贸然闯入惊动了他,迫使他提前出手。
上前阻止显然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陈钧大喊道:“快闪开!”
两军将士顿时一阵哄乱,这声提醒哪里及得上离弦之箭的速度,吴桥在齐军中的射术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一箭不偏不倚正中宋霖前心,登时鲜血直流,燕军乱作一团。吴桥趁乱迅速搭上第二箭准备直取高辞性命,高辞自然不等他出箭便策马闪躲,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齐军中将近半数竟都是吴桥此次反叛的助手,他们将群龙无首的部分燕军团团围住,而其余燕赵联军皆听从副将号令撤离了此处。
高辞回身看见北唐素,先忧后怒,大吼道:“陈钧,快带她走!”
陈钧自然不等他说完,伸手抢过北唐素手中的缰绳带她离开。北唐素哪里肯依,竟掏出“定风”割断了缰绳,紧抓马鬃转身返回。在原地落单的陈钧突然被几名叛军团团围住,杀出重围的同时身负重伤倒在了马下。不过这短短的时间里,众人不知谁是反贼谁是敌方,一通乱杀。强悍的燕赵联军与吴桥的大部分反叛部队厮杀的一片混乱,实力差距不大的两部死伤相当,兵将所剩无几两败俱伤、一片荒凉。唯独吴桥仍旧举弓意图除掉高辞。
“吴桥,枉我如此器重你!”高辞一边与其缠斗一边愤愤道。
“器重?!你高居将军之位多年,我多次想取而代之不成,如今大王成全我,杀了宋霖再要了你的狗命,将军之位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你这奸细,休想得逞!”高辞枪法远比吴桥精湛,此时少了一旁部下的吴桥显然在咬牙硬撑。余光中突然闪出北唐素的身影,他顿时大喜,猛退几步搭弓上箭,羽箭飞向北唐素的同时,高辞勒马,眼带怒火,大喝一声挡在她身前截下了这一箭,枪刺吴桥咽喉,贯穿颈部,血流四溅如注。
作者有话要说: 这场想了挺久的,其实是因为实在不想写宋霖这家伙了,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想把他弄死= =!
☆、第十二章 春深
叛将吴桥被高辞一枪刺于马下,当即毙命。为北唐素挡下的那一箭射中高辞右臂,吃痛之余他回护着她赶到陈钧身旁,下马一探陈钧鼻息尚存,立即奋力将他提上马,扯了衣服上的布条将他牢牢困于马背,而自己右臂上仍旧汩汩地流着鲜血,只好咬牙强忍。
“你要紧么?!”北唐素看他如此,慌忙问道,这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令人无暇细思。
“无妨,离开这里才最要紧。”高辞皱着眉忍痛上了黎原马,一手护着北唐素拉住缰绳,另一手拉住陈钧战马的缰绳。正欲飞奔离去,一个黑色的身影突然挡在眼前,恰是癸巳一身黑衣,拦住了二人。
“是你!”高辞一眼认出了癸巳,癸巳却不动声色道:“是我,主上让我来善后。”说着,手中出现了多把寒光毕现的飞刀。
“癸巳,你究竟是谁的部下?往昔多次助我如今怎会如此!”北唐素心中大惑不解,索性直接开口问道。
“如今告诉你们也无妨,我的主上正是那日清源镇小医馆中的大夫,他的身份正是燕国九皇子。”高辞自然不了解此中详情,只觉此人甚为危险,北唐素却面露错愕,惊诧不已。
“助你只因那时你对宋将军有救命之恩,如此说来也对燕国复国有利,现下你已站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