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舍违式的监察执行,不能完全依赖于原有的地方官府和厂卫,毕竟地方官府和地方上的关系盘根错节,执行力度如何难以预估。而厂卫是非常规力量,他们原本的任务就很重,不可能再用于如此大规模的监察行动。都察院和军队的改革,刚好能满足这个需求。

963 不得圆满(第三更)() 
?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退出聊天群,拿出以前的设计方案重新开始浏览修正,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算又重新改了一稿,随手丢给轮值太监,重新抄写一份之后,就打算明天开会正式讨论。

    忙完了这个,崇祯皇帝便又上了聊天群去看看信息。没想到,一下收到了海兰珠的多条信息。

    “陛下,我哥追杀佟养性,午后时分,遇到了建虏精锐,是豪格率领的那一支。我哥不敌,一千五百骑,只逃回了三百余骑。我哥……我哥被鳌拜追上所杀!”

    “我们的东面,西面还有南面都有建虏的踪迹发现,我们现在一直往北逃。”

    “……”

    崇祯皇帝看得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之前隐约的担心,竟然成了事实。科尔沁族军队被追上,吴克善被杀,海兰珠领着残兵逃亡。

    他连忙问道:“你们现在在哪里?”

    崇祯皇帝的问话,直接传达给了海兰珠,此时已是傍晚,海兰珠伏在马背上,一边狂奔,一边焦虑地回答道:“不知道,反正一直往北逃,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建虏的围追堵截。”

    这策略应该是对的,崇祯皇帝想着便安慰道:“建虏不可能久追的,等脱离了建虏的追击之后,绕一圈回来。回头把路线告诉朕,朕派骑军去接你们。另外,朕也会让鞍山驿堡那边的军队活跃一点,吸引建虏的注意。”

    海兰珠听了,也只能这样。也亏了是草原儿女,对于这种事情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他们每个人的骑术又很了得,只是拼命逃得话,相信建虏也不可能追上。如今又在逃命中,倒也没机会悲伤。

    有一点,崇祯皇帝还是比较奇怪的,觉得以吴克善这支骑军的骑术,又怎么会被豪格的骑军追上呢?

    算了,这个先不想了,结局已定。布和那边,怕是得安抚一下了。他现在估计也快要到宁锦了,孙承宗那边,得通知一下。海兰珠那边,也得多关注一点。

    崇祯皇帝心中盘算着这些事情,便又开始忙碌了。

    第二天,文华殿内,奉旨过来的臣子不断聚齐,有司礼监全体秉笔太监,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都察院,甚至连五军都督府都有人在,这个大阵势,让他们格外吃惊。除了首辅温体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心中有底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皇帝要商议什么事情,不由得都转头四顾,又或者窃窃私语。

    这种不在掌握之中的朝议,让众多臣子都有点不习惯。除了开国太祖和成祖之外,一般来说,深宫中的皇帝,都是要靠群臣来获取信息,而后做出处理不处理,由此召开什么会议之类的,群臣也都心中有数。

    他们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同样出自深宫,并未有多少历练,在最开始的两年,确实也没什么意外,大概要做什么,怎么去处理等等,底下臣子都很清楚。而且往往朝事的处理,明面上是皇帝决断,但真正的结果,其实都是在朝臣之间或斗争,或商议,或妥协等等引导皇帝做出他们想要的决断。

    但自从建虏入侵京畿之地之后,崇祯皇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般,大有高祖成祖之风,朝事不再掌握在群臣手中,而是体现了皇帝的意志。可能外臣难以感觉其中的差别,但身在中枢的高官们,却深有感受。

    他们正在想着,随着一声高喊“皇上驾到”,文华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臣子一起恭迎圣驾。

    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等群臣见礼完毕之后,便笑着先宣布好消息道:“辽东那边,刚打下了鞍山驿堡,佯攻辽阳,调动了建虏倾国兵力折腾了一些天,粮食进一步耗尽,相信今年的建虏,就算是只老虎,也只是一只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的老虎了。辽东这边,建虏至少短期内不会对大明造成威胁了!”

    这个消息,底下臣子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因此,当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不少臣子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以前费尽脑子对付却还让明军连连吃败仗的建虏,如今竟然在没有惊动朝廷的情况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又一次遭受了重大挫折?

    猛然间,他们忽然又多了一个发现,自从建虏入侵京畿之地之后,辽东的建虏问题,似乎就不再是朝廷要严阵以待,全力以赴解决的事情了。不知不觉间,就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辽东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也不再有像以前一样拖累关内,拖累大明其他地方。

    他们这么想着,在温体仁和曹化淳的带领下,一起向皇上恭贺。

    不过,崇祯皇帝却是话锋一转,同时脸上的笑容也没了,对底下这些臣子说道:“我大明开国所创之卫所军,却早已不堪使用。早在嘉靖年间,有战力的军队,都是募兵所得。诸位臣工,对于我大明之卫所,可有何看法?”

    卫所军的烂,乃是出了名的,以前嘉靖年间倭寇闹事的时候,区区几十上百人,都能打到南京城下,而卫所军却奈何不得,由此可见一斑。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都没法否认这一点。

    事实上,卫所军的烂,让朝廷不得不在正统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募兵制。这种募兵制,称之为营哨制。

    “在我大明开国之初,百废待兴,而北元余孽实力依旧不容忽视,因此太祖创此卫所制,使军队能自给自足,减少百姓供应军需的负担,又能维持足够的军队卫护家国。”崇祯皇帝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因此在文华殿内侃侃而谈道,“然军卒屯田为常态,势必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国家承平之后,此种情况越加严重。虽然如今之卫所军主要负责驻守,治安,训练新兵和屯田,但这已经不属军队之常态!朕以为……”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威严地扫视底下臣子,而后严肃地说道:“卫所军制,到了必须要变革的时候了!”

964 卫所制革新难点() 
?    听到皇帝的这话,文华殿内的臣子们,不由得都是大吃一惊。只要是有识之士,谁都知道卫所制的种种坏处,也确实是要变革了。但是,庞大的军事体系,嘴皮子上下一碰说变革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呢?大明将近三百年,又有谁敢去碰?实在是这军制变革,困难是超乎想象地大!因此,没有那个皇帝,又或者那个大臣敢做这事!

    “陛下,此事当慎之,慎之啊!”兵部尚书申用懋首先出列奏道。

    由他带了头,其他臣子也纷纷附和,军制革新,一旦有个不妥当,那绝对是个大灾难。

    崇祯皇帝见了,点头说道:“当然,就是因为要谨慎行事,因此朕到了今时今日才提这事。”

    说着话,眼睛扫视群臣,他继续缓缓地说道:“如今我大明的北方,已经没有蒙古的威胁,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好时机,此乃其一!”

    “其二,辽东这边,我大明占有战略主动,如今更是掌握了鞍山驿堡,进可攻退可守,建虏粮食耗尽,只能被动挨打!即如今辽东的形势,已经是我大明这些年来最好的形势了。”

    “西南之乱,基本已经平定,东南海寇也遭受了沉重打击。我大明目前的局势,正趋于稳定。再者说了,如今各地之军队,皆是募兵,非卫所军也!“

    听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申用懋忍不住奏道:“陛下,卫所军制革新,此非难点也!”

    其他不少臣子亦是点头,附和申用懋这个兵部尚书的话。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以为意,点点头说道:“申卿讲来朕听听!”

    “陛下,卫所军制如果革新,那大明军制将只剩下营哨制。如此朝廷用于军费之开支俱增,钱粮何来?此乃其一!”

    崇祯皇帝听着申用懋说话,他并没有立刻发言,只是微微颔首,示意申用懋继续。

    “其二,募兵之战力,实则有强有弱,并非皆是强军。募兵能否堪用,完全在于募兵之人和负责将领。如果负责将领练兵能力强,则为强军,如果负责将领练兵能力弱,则战力非常低下。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兵源并不从军户出,招募之兵卒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换而言之,如果负责招兵之人甄别能力差,那么招募的低素质兵员比例也会增加,这样,军队更容易哗变和溃散。”

    “其三,全国卫所兵将数量何其之多,如若一个安置不当,则后患无穷!”

    说到这里,申用懋神情非常慎重地看着崇祯皇帝,异常认真地奏道:“陛下,此三点,乃是最为要紧之事,其余,则可先忽视之!”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转头看向五军都督府的武将祖大寿问道:“祖卿以为如何?”

    此时的祖大寿,脸色也很是严峻。卫所军制一动,势必影响祖家。不过这朝堂之上,还没有武将发言的资格。皇帝问起,他则只有恭敬地回道:“本兵所言,老成持重,末将附议!”

    崇祯皇帝听了,又转过头,连续问了几个臣子,皆是附和申用懋的观点。一直到这时候,有臣子忽然发现,皇帝竟然没有问首辅的意见,而首辅也没有发表意见,这好像有点奇怪。该不会是首辅已经知道革新内容了?

    他们正想着,却听到崇祯皇帝的语气似乎轻松了不少,微笑着说话道:“申卿这三点,朕早有考虑……”

    一听这话,所有臣子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杆,伸长了脖子,洗耳恭听。

    “对于申卿所言第一点,对于眼下的朝廷来说,确实是个问题。不过目前我大明的军力,皆是营哨制,军饷开支便是源自于此。只要维持不变,则大局上便不会有事。等以后国库收入增多……”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又笑着宣布了一个消息道:“福建巡抚孙传庭已向朕奏报,说今年开海所得税收,上百万两还多。朕不怕告诉诸卿,等我大明掌控大海后,一年的开海税收,朕的期待,至少是一千万两,对,是至少……“

    还没等他的话说完,底下臣子都不由得露出了吃惊的神情。他们虽然知道这次开海,税收在那孙传庭的严酷征收下,肯定会比较多。但他们基于以前是一年两万的税收基础的认知,突然被告知,税收远超他们意料的数额,就算是城府很深,也还是被震惊到了。而后崇祯皇帝说出预期,还说是至少一千万两时,一个个都惊呆了。

    此时的他们,脑中都立刻想起了之前那份震惊天下的圣旨,就是分配这海税的那份圣旨,原本以为是个毛毛雨,可如今看来,还真有可能落个大好!

    崇祯皇帝随手抛出一个好消息震惊下他们,而他自己,则还在继续说道:“对于第二点,相信诸位爱卿也看到了,朕训练出来的新军,在对虏战事中的表现如何?这就说明,新军之练法,是强军之法。朕已经让新军总教习在总结选兵、练兵之要点,按此方法来做,当确保募军无弱旅。”

    这个新军,和大明目前的军队来说,虽然看似变化不大,都是沿用戚继光的军制,可实际上,崇祯皇帝为此,配置了大明初级武备堂,还有到司级的监军,而监军的职能,比起以前又有显著的变化。可以说,军队的实质,已经改变了很多。崇祯皇帝用新军的例子,证明了这种练兵,至少在眼下是行之有效的。

    对此,申用懋回过神来,连续提了几个问题,都被崇祯皇帝一一用事实的例子做了回答,让其无话可说。对于这点,换句话说,以后的募兵制,都见采用新军这一套做法。如此一来,一个京师武备堂必然不够用,一边的祖大寿也明白,皇上以前所说的中级武备堂和高级武备堂估计也会随之产生了。

    在大原则上,群臣不再有异议。不过申用懋还是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最为要紧,乃是第三点也!全国那么多军卒将领,该如何安置为好?”

965 历朝未有之良策() 
?    听到这话,其他臣子都注视着皇帝,心中想着,可别说就地解散,否则这些军户打仗不行,为祸地方却是在行的!在前宋的时候,甚至为了闲散人员闹事,都把他们编成了厢军。

    而崇祯皇帝听了,则是微微一笑道:“地方上光靠衙役官差是不行的,必须有一支基本的军队维持治安才行。战力可以不如募兵之军队,但强于地方盗贼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听这话,申用懋楞了会,说来说去,难道不是革除卫所军制?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继续解说道:“朕的想法,是精简卫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