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忘了满洲是关东军的底盘,这便是他最大的失算!之所以关东军没有率先制止,是因为随着奉系势力渐渐扩充到东三省,已经如脱缰野马般慢慢脱离了关东军控制。郭松龄便是关东军用来泼醒张作霖的一盆冷水,只有郭松龄闹大了,张作霖才能如过去般听话乃至成为傀儡,甚至迟迟不能敲定的满洲悬案也能落实,可谓一举两得!更何况郭松龄新官上任又刚愎自用绝不会轻易答应东瀛人的条件。看来郭松龄是让东瀛人当了猴子。有趣,当真有趣。你看我如今北上围剿张作霖如何啊?”
戴雨农道:“万万不可!郭松龄反张,乃是奉系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大人若是出兵满洲的话,奉系在强大的外力压力下必定精诚团结,万众一心,郭松龄一夜之间便会传首东北!甚至引起关东军的担心,从而直接出兵,若如此满洲便不复我有!还望大人三思!”
常振邦道:“我出兵三特区,西北,西南和山西那边有什么动向,我可不希望他们在我背后捅刀子!”
戴雨农道:“赣直大战之时,杨森趁机潜回成都,川滇战争再起,滇军失利,时任驻川滇军第一军军长的顾品珍不满滇军干预川政,以士兵厌战为由,率部回滇,唐继尧流亡贵州招揽旧部,顾唐对峙,西南短时间没有能力给大人捣乱。至于西北孙传芳跃跃欲试,大有出兵潼关的意思,不过他手下的湖北新军都是服从王占元的命令跟着孙传芳,并非孙传芳嫡系,只怕大战一起,这些湖北新军要有别的想法了。”
常振邦对着副官道:“以中央执政府的名义拟电西南要求顾品珍停战,退出云南。任命孙传芳为东北经略使。”
“是,大人!”副官刚要下去发电,却再次被常振邦叫住道:“这两份电报只拟不发,弄好之后用我的帖子送到段执政哪里!”
“是,大人!”
“好了,这两个地方的情况我知道了,说说山西吧!”常振邦回过头来继续问道。
戴雨农道:“山西督军阎锡山建设山西,调兵西防,并大肆宣传服从中央段执政的安排,并上表段执政愿意出兵绥远为中央收回失地!”
常振邦低头道:“此人倒是个老油子,端的不好对付!你且下去吧!用心办事,不忘初心,必有所成!”
戴雨农刚要走出去,身后传来常振邦的声音道:“常振燕那边如何你不要管,东南还没有堕落成资历和人情的派系。”
“是,大人!”戴雨农心有余悸的说道
第439章 :圣旨()
“宣中华民国东南经略使常振邦觐见!”
一阵阵悠扬颇有气势的宣召,气势磅礴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国家最为久远的礼节内涵,一个精神抖擞的小太监领着一身戎装大礼服的常振邦低着头缓缓地进入殿内部,叶济则是长袍马褂瓜皮帽,帽子下面是条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乌黑亮丽的大长假辫子。
“恭请皇上圣安!”常振邦,叶济齐声喊道。
十几岁的小皇帝坐在九龙宝座之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个人,年轻的那个人是极度尊崇的九十度鞠躬,年老的则是跪下请安,一老一少,新旧礼仪同时展现在他的眼前,当真有趣极了。
“听说你是现在权利最大的官了!”小皇帝问道。
常振邦恭敬地说道:“皇上,外臣只是东南镇守使,上面还有段执政,段执政上面还是皇上。所谓外臣并不是权利最大的,皇上的权利才是最大的!”
小皇帝听他这么说很是高兴地点点头,不过随后又有些忧愁,道:“前些日子,胡适先生来宫里见朕,叫了朕一声皇上,以至于被那些可怜的学生误会了好久,你叫朕皇上,朕很高兴,不过此事传扬出去不知道多少人会对你刁难了。”
“皇上宅心仁厚体恤外臣,外臣当真铭感五内!人要做事就不免有闲言碎语,若是在乎闲言碎语,外臣今天就见不到皇上了,所以请皇上不要担心外臣是不怕的。”常振邦很是温和的笑道,如一阵春风吹过,小皇帝伸手指了指他道:“以前有没有人说过你笑起来很好看。”
常振邦道:“皇上是第一个这样说的!臣在家中是大少爷,谁敢这么说?臣在东洋是弱国子民,谁在乎臣笑?如今臣是地方大员,更不会有人这么说了,皇上着实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
小皇帝叹息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渐渐被一层寂寞所代替,他说:“你如此,朕何尝不是如此?徐太傅是我大清的两代老臣,见朕称臣尚且被人诟病,你还年轻啊。”
常振邦笑道:“民国尊皇上为外国君主,外臣两个字还是当得起的!帝制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或许不合时宜了,但忠孝义节却是国民的血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外臣认为可以没有皇帝,甚至没有所谓的大总统,但国家还是要有这些东西。否则国将不国”
没待他说完,后面的太监便高声呵斥道:“圣上面前,不可口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说着便要将常振邦轰出去,或许他们不敢只是做做样子,以此来掩饰他们心中依然牢不可破却已经名存实亡的清廷威仪。
“不碍的!你是个实诚人,朕很喜欢!”小皇帝淡淡地说道,太监闻言才再次站了回去。
“咳咳!”小皇帝的生父摄政王咳嗽了两声,戳破了尴尬的局面,也让小皇帝一声不吭地重新坐在了九龙宝座之上,摄政王见小皇帝坐上去之后,才傲然说道:“常大人的事,叶大人已经和孤王上奏过了,孤王与皇上也商议了良久,皇上已经为你下旨了。”手一挥,一个小太监便双手捧着黄绫圣旨过去了。
叶济马上伸手接过圣旨,低头谢恩道:“圣上此举造福万民,恩泽中华,老臣恭祝圣上万寿无疆,福泽深厚,万岁,万岁,万万岁!”
摄政王道:“叶济你是个好臣子,为大清守节,是委屈了你也耽误了天下苍生,圣上已经开恩,口谕让你侍奉东南,望你勿要辜负皇上拳拳爱民之心。跪安吧!”
常振邦三鞠躬而退,叶济则三叩九跪恋恋不舍而去,他拜的不是整个宫廷,而是他前半生的书生意气,青春年华。
站在宫墙外,叶济将小皇帝的圣旨展开,送到了常振邦的面前,上面赫然写的是满蒙藏疆回,但凡有满洲皇帝圣旨威严所到达的地方,如今皆是民国地方,凡有脱离中央谋求自立者无不是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可得而诛之,今特命常振邦为全权代表,监督四境,讨伐不臣。
十余年间,满洲皇帝的权威日渐凋零,不过却是正统所在,有这道圣旨足以讨伐外蒙,收复满洲了,将这些地的法理归于民国了,常振邦不由得松了口气,将圣旨缓缓地收了起来,递给了叶济道:“叶先生你立即将这份圣旨通电全国,展示法统所在,一方面召见各国公使,我要和他们商讨一些。”
叶济道:“东瀛对于满蒙的野心不容小觑,东南手中的这道圣旨会让他们产生什么过激反应,没有人会知道,老夫觉得倒不如摸清情况之后,再通电全国也好,反正圣旨既然已经到手早几天,晚几天都不会出太大的错。”
“那老先生的意思是让振邦将此事先告知各国公使了?东瀛不也一样会知道吗?他们若向政府施加压力,只怕咱们手中的这道圣旨就废了。”
叶济道:“大人的顾虑极有道理,不过大人却忘了,天下虽然分为万国万民,却全要看大英帝国的脸色行事。大人只要获得了大英帝国的理解和支持,这事儿就成了九成,至于之后的事情便按照大人的意思般就是了。”
常振邦恍然大悟,笑道:“高,老先生这个主意当真高啊!我这就去找英国公使!”
叶济笑了笑,说道:“老夫并不建议大人你现在边去找英国公使。”
常振邦大吃一惊,心说不是你让我找英国公使的吗?怎么现在你又说这种话,我倒是去还是不去,你心里到底打得什么算盘啊。
叶济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道:“大英帝国是如今这个世界的主宰,无论谁要改变东西方现有的秩序吗,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询问大英帝国的态度,在具有和大英帝国抗衡的地区性实力之前避免冲突,东瀛急需解决的东瀛问题必然会触及大英帝国的利益,而大人的外交政策是与英国人为师,若这般冒然寻去,只怕瞒不过东瀛人的耳目,于事无补。”
常振邦道:“老先生,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还要英国公使找我不成?那样以来的话,只怕东瀛人会更加审慎,”
叶济淡淡一笑,道:“大人可否知道朱尔典此人?”
“朱尔典?”常振邦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这个名字他有印象,不过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来,听名字应该是个中国人吧。
叶济道:“朱尔典此人出生于爱尔兰,为农家子弟,大清光绪二年来中国当差,先在北京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后又于各通商口岸学习领事业务,对中国官场相当了解。光绪十八年出任汉城总领事期间与袁大总统相识相知,光绪三十二年此人正式成为大英帝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在武昌民乱期间力劝满洲皇帝重新启用袁大总统,为袁大总统重掌北洋立下了汗马功劳,民国建立之后更是成为袁大总统对外交涉方面的顾问,对整个民国的外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大英帝国的很多对中国的政策还都延续着此人的作风。”
“原来是他。”常振邦恍然大悟道:“若有此人帮忙从中说和,倒是一件好事,只是振邦听闻他年前便已经告老还乡,隐居爱尔兰了,难道说此人又来了北京不成?”
叶济道:“朱尔典可谓办外交的老手,总能在满足大英帝国利益的同时,对所在国提供建设新的意见,能够一手托两家,两家都叫好的人才是真正的外交奇才,很幸运朱尔典便是这样的人,如今在华盛顿会议之上各国为了利益剑拔弩张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正是大英帝国用人之际,这等外交好手,大英帝国怎么能弃之不用?已经征召他参加华盛顿会议了,至于中国则是他长期任官的地方,他的老朋友也几乎都在这里,此去华盛顿千里迢迢,怕是没有机会再来中国了,如此他又岂有过其门而不入的道理?”
常振邦大喜道:“老先生你可知道朱尔典此人现在住在哪里?喜欢什么?送些什么东西好呢?”
叶济笑道:“此人大半生都是住在公使馆中,此番前来,英国公使又岂有不招待的道理?”
常振邦听罢,不由得笑了,推了一把叶济笑骂道:“叶先生,若我这么找上门去拜访前任英国公使,而这朱尔典恰好是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外交顾问,不用想也是奔着青岛问题去的,我还不如直接拜访现任英国公使呢。”
叶济道:“英国公使馆是他来华住所,但他寻访老朋友又岂能闭门不出?只要大人探知了他的拜访形成,一切问题不都迎刃而解?”
常振邦道:“老先生说的真容易啊。”
叶济道:“以大人情报的能力难道很困难吗?”
常振邦看了他一眼,两人嘿嘿笑了起来,宛如一老一小两只狐狸。
第440章 :朱尔典()
朱尔典陪同英国公使用过早餐之后,便让仆人准备一下,打算去拜访前朝的几位老朋友,以至于作为英国绅士的他都穿起了长袍马褂戴上了小瓜皮帽,完全是一副满洲遗老遗少的姿态,对于前朝他的感情很深,三十年的岁月年华,几乎全部的外交生涯都交给了前朝,反倒是民国风貌自袁世凯去世之后,他便有些看不懂了,比之于印度,朝鲜的反应,这些中国人在大一统的局面崩溃之后芳华尽去丑陋无边,似乎这个国家所有的美好,什么礼仪,什么尊卑,什么文化都是生长在统一这颗大树之上,帝王是他们的根子,在没有长出新的成熟的根基之前,帝制的崩溃,提前迎来了共和,对于中国半途和民族损害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在他看来是很多中国第一流的杰出人物试图重新恢复帝制,却不知在没有替代品之前便让树倒了,很世故,妄图复活他便是愚蠢了,很可惜很多被他看好的朋友如今都变成了蠢货白痴,对于这些蠢货白痴,他是充满了尊敬,因为唐吉坷德绝不是蠢人,他们是时代的悲剧,比之西南那些革命宵小之人更具悲剧美感。
“阁下,今天的形成若是没有变动,我这边去安排司机。”仆人为朱尔典将衣服弄好之后,十分恭敬地说道。
“行程没有便,只是今天不用汽车了。”朱尔典对着镜子照了照十分满意自己地这身打扮,若不是留意他淡蓝色的眸色,任谁也无法轻易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