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卫-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那蒙元号为一代天骄,铁骑纵横欧亚素称无敌,灭国无数,统治中原也极其酷烈凶残,何以韩、刘起事便一而不可制?

    除了元朝统治残暴、天怒人怨等等因素之外,韩山童、刘福通选择的起义骨干非常重要,背井离乡的河工民夫全是jing壮男子,平时为了治河工作又富有组织纪律xing,只要给武器就是一支具备相当战斗力的军队!

    现在白莲教故技重施,盯上了漕帮的十万帮众,他们同样是jing壮汉子,同样因复杂的漕运工作而头奋相应的组织和纪律,如果盗老漕银you使官府追bi赔补、**漕工,再以各种谣言煽动……

    漕工造反,运河停运,京师粮价必然飞涨,整个北方人心惶惶,甚至九边将士都会军心动摇,运河阻塞又给朝廷调兵遣将带来极大困扰,jing锐边军和戚继光麾下新军难以快南下……

    对白莲教来说,这又比元末韩、刘的局面更胜一筹了!

    之前种种情况,秦林也明白了:白莲教在煽动漕帮的同时,也在离漕运沿线较远的地方传言要征第二遍秋粮折sè银,you乡绅和农民对朝廷的不满,给起事制造有利局面。

    另一方面,白莲教之所以放心把漕银jiao给五峰海商,乃是自信很快就会把江南膏腴之地纳入囊中,金樱姬只要想继续做生意,就不得不乖乖把银子三七开送回来!

    秦林拉着张紫萱飞跑:妈的,白莲教太狡猾了,但愿现在识破jian谋,还不算晚!

    常州府宜兴县,它以紫砂壶闻名于世,不过宜兴人可不靠光几把紫砂壶吃饭宜兴是江南的产粮大县,太湖边上的鱼米之乡。

    它和江南运河还有一段距离,相比沿江、沿运河的无锡江yin等地,宜兴这个富庶的县份消息却相对闭塞,人们夏天在太湖边摇着扇子吹着凉风,冬天就着红泥xiao火炉烹茶,习惯了这种悠闲而自得其乐的生活。

    但现在,人们的闲适被传来的坏消息打破了。

    荆南山脚的xiao村,祠堂外面站着抱孩子的农妇,一群汉子则挤在里面,朝着正中间坐着的族长七嘴八舌的说话:“太叔爷,再征一遍钱粮,还得了吗?jiao了租子,纳了皇粮国税,咱们每家剩的吃到明年收新谷子,最多还能买点盐、扯几尺布;可要是再征一次钱粮,家家户户都熬不到开bsp “您老人家倒是说说话呀!”,祠堂内外的乡民们,不是面有忧sè,便是义愤填膺,他们又委屈又气愤:已经完纳的钱粮,官府自己搞丢了,凭什么再征一遍?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太湖边上,又是另一番光景。

    湖水dang漾,船儿轻轻摇,湖里的菱角莲藕、鱼虾龟鳖养活了成百上千的渔家,这时候好几十条打渔船泊在了距岸边二三十丈的地方,老弱妇孺坐在船舱里,皮肤黝黑的渔夫则站在各家的船头上说话。

    一位身材粗壮的渔夫把船篷拍得嘭嘭响,大声道:“活不下去了!张老儿搞什么一条鞭法,偏偏今年鱼价低,爷爷卖了多少鱼才凑齐那唠什子的折sè银,还要征第二遍,cao,把爷爷这身rou剐下来卖了罢!”,“这不是官bi民反吗?”,有人xiao声的议论着。

    “反就反!”那粗壮渔夫把手中明晃晃的鱼叉一扬,厉声叫道:“如今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无光,佛母降世,明朝就要亡了,咱们还怕他何来?”,镇江金坛县辖区,一处偏远的xiao村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莲教在这里迅的传播,施符水、替人治病、念经驱邪,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村人秘密皈依了无生老母,时至今日全村人都成为了虔诚的信徒。

    而今天,很多生面孔的人出现在村中,村民们像亲兄弟一样招待客人,因为这些都是同教的弟兄,从真空家乡来的朋友,死后,人们也将像兄弟一样回归真空家乡,来处来,去处去,尘归尘,土归土,唯光明大现于世间。

    白莲教徒们穿的衣服五hua八mén,从商客的棉袍,到农夫的短袄,从丝履到草鞋,但他们胸口都统一戴上了纸扎的白莲hua。

    人群聚集在村口的空地上,纬长了脖子望着戏台,人人脸sè呈现病态的红sè,兴奋、激动的期待着什么。

    四名手持宝剑、净瓶、拂尘、降魔杵的青年教徒,簇拥着一位身材高大、方脸阔口的汉子走上戏台。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那汉子念着偈语,用手指沾了净瓶里的水往下洒去,沾到神水甘露的教徒,登时如痴如醉手舞足蹈。

    忽然那汉子从怀中摸出一朵铜莲hua,厉声高叫:“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红阳已死,白阳现世!各位随我起事,无生老母保估,身前大功德,死后归真位!”,底下滚雷般呼应,农夫手里不再拿着锄头,而是各种各样的兵器

    ,*

    

第190章 扬州城内() 
第190章 扬州城内

    江南江北暗流涌动,酝酿着一场狂猛的风暴,接下来是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东南半壁,还是抛却无量头颅无量血,只是另一场乱世的开端?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许连策动阴谋的主使者也没有把握。

    处在暴风眼之中的扬州,天空彤云密布,地面朔风劲吹,往日熙熙攘攘的运河码头变得空无一人,不复商客往来如织、货船川流不息的景象。

    城西的一座大宅院的堂屋,光线昏暗得几乎漆黑一团,正中间太师椅上坐着位年过五旬的瘦高半老头子。

    他穿着酱紫色直裰、头戴玄色逍遥巾、腰系丝绦,这身装扮就和扬州城里城外常见的富商、乡绅没有任何区别。

    但任何人都不会把他认作普通乡绅,因为他那尖尖的鹰钩鼻、薄如刀片的嘴唇和凶戾的神情,都是内心阴狠凶残的写照,鹰隼般的双目半闭着,偶一睁开便是凶光四射、宛如雷轰电闪。

    如果常和白莲教打交道的东厂司房霍重楼突然见到此人,一定会惊讶得跳起来,因为他就是白莲魔教十长老排名第一,纵横江湖二十年嗜杀成性,朝廷重金悬赏缉捕仍然逍遥法外的“血海飘萍”段海萍!

    段海萍下首几张椅子,坐着的人或者作商客打扮,或者像个账房先生,还有做短打扮装成漕工苦力的,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白莲教的香主、师父、传法大师兄。

    “各路教中兄弟,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段海萍不紧不慢的问着。

    像个渔夫的汉子双手抱拳:“请段长老放心,太湖分舵没有问题。”

    做账房先生打扮的小老头也躬身道:“镇江的弟兄已经把兵器分发了,只等扬州乱起,即刻攻打府衙!”

    那商客装束的中年人则禀道:“高左使已驾临南京,一旦发动便亲自主持大局;青阳堂雷堂主亲率精锐弟兄伏在张家沟,只等扬州发动,便挖开清水湖,冲毁运河,阻断南北!”

    “好!”段海萍桀桀怪笑起来:“有高左使主持起事,必定马到成功!众位弟兄一定戮力建功,推翻伪朝,复兴我圣教大业!”

    白莲教奉前代教主、龙凤皇帝小明王韩林儿为正统,视朱元璋为篡逆,故称朱明为伪朝。

    众位香主、大师兄齐齐将双手举在胸前,作莲花盛开之形,同声颂道:“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

    段海萍抽动了几下,因为激动、兴奋而脸色隐约呈现病态的赤红,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

    起事会不会导致江南半壁局势糜烂,会死去多少生命,对朝廷的打击会不会使漠北鞑靼、东瀛倭寇乘虚而入,他是不会考虑的,甚至他隐隐期待着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场面。

    伸出猩红的舌头舔了舔被北风吹得有些干燥的嘴唇,段海萍看着东面远处漕运总兵官大营的方向:“还没动静吗?嘿嘿,还得加把劲儿啊……”

    熙春台东面的一座破旧的民房内,好些苦力聚集在一起,黑黄的脸上写满了对前途未卜的命运的焦虑、对官府蛮不讲理的怨愤。

    五短身材的皮大哥被漕工们围在中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他脸上——除了总甲、副甲、会头等总商之外,皮大哥就是这群漕工最敬重最信赖的人了。

    对贫寒的漕工弟兄,皮大哥会嘘寒问暖,有什么小病小灾,没钱去请要价不菲的坐堂郎中,皮大哥可以用草药配合符水治疗,倒也被他治好了不少人,至于官府衙役的勒索、船老板的欺诈,皮大哥更是站出来维护大伙儿的利益。

    现在,漕帮的总甲田七爷以下一大批总商都被漕运总兵官陈伯爷抓进了兵营,整个漕帮十余万人群龙无首,听说要每人均摊五两银子赔补被窃的漕银,底下的贫苦漕工全都吓得炸了毛,乱纷纷的拿不定主意。

    在这种时候,皮大哥就成了漕工们的主心骨,众位弟兄七嘴八舌的述说着生计的艰难、赚钱的不易,抱怨着官府的霸道无理,求他替大伙儿拿个主意。

    “官府,太过分了!五两银子,咱们辛苦一年也攒不下来呀,怎么能让咱们这些苦哈哈来替他赔补?这是绝对不能答应的!”皮大哥义愤填膺的说着,时不时还要挥舞手臂加强语气。

    众位漕工当然点头称是,他们一年的收入大约在二十两上下,但这都是下苦力卖命的钱,并且开销了一家老小的生活之后,往往一年到头连二两银子也攒不下来,现在官府居然要每人赔补五两漕银,这不是逼着人上吊吗?

    但要真和官府对着干吗?有人迟疑着问道:“咱们真和官府斗起来,会不会,会不会说咱们是造、造反啊?”

    啊?老实巴交的漕工们听到造反两个字,都有点儿心惊胆颤,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普通老百姓都是只要活得下去,没有谁愿意玩命造反的——当然,被邪教洗脑的除外。

    “不不不,”皮大哥脸上狡诈的神色一闪而逝,很快就变得憨厚稳重,语重心长的道:

    “我们怎么能造反呢?现在之所以闹起来,是因为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王谟陈大人不知下情,被昏官贪官蒙蔽了,咱们一起去辕门外面请愿陈情,想来朝廷不会不体谅咱们这些苦哈哈的。”

    是请愿陈情啊,听到这里,老实憨厚的漕工们松了口气,他们老老实实的拉纤、辛辛苦苦的运货,替朝廷完粮纳税从不落下一个子儿,每年的漕银、漕粮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从江南拉到京师太仓库,相信朝廷是不会为难这样好百姓的吧!

    于是,漕工们在皮大哥授意下,请代写家书的老先生写了请愿书,又咬破手指头摁了血手印,然后满怀希望的拿着请愿书,一窝蜂涌向了漕运总兵官陈王谟驻扎的兵营。

    与此同时,街道二楼上张敬修、张懋修两兄弟看到这一幕,急得脑门上汗珠子直往下淌,张懋修跳着脚发急:“秦林,秦林和小妹怎么还没把漕银弄回来?这都火烧眉毛啦!”

    

191章 千钧一发() 
~日期:~09月21日~

    ,

    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王谟的行辕兵营走向大技商借的一座****园,临时设置的签押房后面有座装井十分漂亮的hua厅,非止雕粱画栋,还陈设着珊瑚树、贝壳镶珍珠cha屏和浑然天成的璞yu,镂空的雕hua窗子贴着金箔”纸醉金mi。

    不过,时值隆冬天气,室内没有升起红红的炭火,窗格也没有遮上丝棉帘子,北风从雕hua窗子的空dong处肆无忌惮的吹进室内,hua厅之中冷如冰窟,厅上坐着的漕帮各位总商就如同受刑一样了。

    “阿嚏!”一位鼻子冻得通红的漕商打了个喷嚏,嘟嘟囔囔的抱怨:“陈伯爷把咱们拘在这里”饭不让吃,连热茶也没有,在这么下去,迟早把老命送掉!”

    另一位两只手笼在袖子里面抱着膀子直哆嗦的老掌柜,闻言长长的叹了口气:“唉,咱们还只是被拘着,饭虽没有,还给两只干馒头”缺了热茶”还有口凉水喝,这已是不错的了,想田总甲被提着过堂,还不晓得怎生苦楚呢。”

    养尊处优的漕帮总商们,几时受过这般折磨?一个个唉声叹气的,但商人天生对达官显贵的畏惧,又让他们不敢大声抱怨陈王谟。

    忽然听到外面的凌1uan的脚步声,总商们都心急火燎的涌向mén口:,“田总甲过堂回来了!”,mén被打开”几名如狼似虎的亲兵推着田七爷往里面一掼”又把mén关上了。

    田七爷早不复在漕帮总舵时又威风又气派的样子,他的头1uan糟糟的像ji窝,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起了。子”脸上还带着淤青,质地上乘的天青sè丝棉长袍也被扯破了一大片,飘飘dangdang的耷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