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风流-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多,霍光深居简出,出府的次数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他在其位谋其政,觉得政务由自己掌控,理所当然。他有底气,也有自信。他是武帝的托孤大臣,又一手扶持昭帝,在昭帝驾崩后,另立新帝。

    谁有他这样辉煌的功绩?也正因此,发现刘贺行为不端,不宜为君时,他有底气纠正这个错误,重立刘询为帝,哪怕他清楚此举会在史书中留下污点,会成就他权臣的坏名声,也不在乎。

    他退下来这段时间,除了调养,剩下的时间便是读书静思,他有充裕的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渐渐意识到昭帝对他的忍耐,和刘询对他恭敬得过份。看他不问政事后朝堂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可见刘询并不是如表面上那般不通政务,这个人,隐藏得很深。

    想清楚了,程墨劝他退隐的怨气也就消了。他微笑道:“五郎快快起来。我这次来,有几句话对你说。”

    程墨道:“岳父请到书房叙话。”

    两人在书房坐下,程墨煮水烹茶。霍光道:“你岳母就那个脾气,你别往心里去。她呀,刀子嘴豆腐心。”

    这是代霍显向自己道歉?程墨惊讶,道:“岳父说哪里话,岳母是长辈,我们做小辈的,哪敢有不敬的想法。”

    以你的奸诈,就算有想法,我也死不承认。对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权臣,程墨心底忌惮得很,哪敢把他的话当真。

    霍光似乎对他的话很满意,道:“你要闭门谢客到什么时候?”

    程墨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道:“我想避避风头,没必要成为众矢之的。”

    “大可不必。大丈夫立于世,想干则干,何必在乎人言?”霍光傲然道:“现在司隶校尉在你手中,乔洁等人又与你交好,你曾为相,手下也有一些人,到这地步,何需畏首畏尾?”

    程墨很想说,我只是想放假,避风头神马的,不过是借口。不过,古人实诚,看样子霍光相信他的话,才会这样劝他。

    他原来的计划,是放假到过完年,活了两世,就没一次过年能轻松的,前世过年得去给某些人拜年,也有很多生意来往的人向他拜年,哪怕是发微信拜年,心也累。穿到这儿更不用说,正月初一得进宫向皇帝拜年,君臣同乐,然后同僚互相拜年走动,唯一一次例外,是在路上,正月初四回京,再次加入拜年大军。

    他想安安静静过个年,然后再开始征程,不行吗?

    看霍光的眼神,答案是肯定的。

    程墨道:“陛下可曾对岳父说过什么?”难不成刘询请霍光劝自己出山?

    小泥炉的水沸了,霍光示意程墨泡茶,道:“听说陛下多次要你回朝,可是你一直没有答应?照我说,大可不必,陛下若是多心的话,就不会封你为北安王了。”

    程墨把一杯茶香四溢的茶放在霍光面前,笑道:“岳父,请用茶。”

    您老人家对刘询太不了解了,他是仁君没错,可一旦涉及皇位,哪个皇帝会心慈手软?前世,程墨偶然在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刘询钓鱼执法,在霍光死后,纵容霍显、霍禹,以致他们野心膨胀,最后谋反未成,被灭族。从此,朝政回归皇帝手中。程墨脑中浮现那篇文章的内容。

    霍光道:“我老了,不能再照拂你几位舅兄,你以后对他们多照看一些。”

    “是。”程墨道:“岳父是要为舅兄们请封吗?”

    霍光四个儿子,除了霍禹外,其余三子在昭帝朝时,已封侯,若要请封,只能为霍禹请封了。程墨不清楚他当时为什么没封霍禹,照当时的情形,朝政大权他一言而决,又兼待诏,负责为皇帝拟诏书,要封霍禹为侯,最多知会昭帝一声便行。

    霍光道:“那倒不用。”

    程墨明白了,这是为霍禹的事怪他呢。霍禹和乐圆密谋诬他谋反,他不过让江俊打了他一顿,霍显便不依不饶,霍光倒没什么表示,现在看来,霍光不是没表示,而是在等他表示呢。

    “是,岳父放心。”有些话还是摊开来的好,程墨觉得很有必要解释一下,道:“四舅兄遇袭,司隶校尉曾查过,是一个和四舅兄在萌花馆争风吃醋的嫖/客气不过,请了游侠儿出手,后来那人离开京城,不知去向。”

    霍光叹道:“侠以武乱国,这些人果然留不得。”

    不管霍光相不相信,今天他算是给霍光一个交待。

    朝臣中小范围流传乐圆被程墨派人所杀,霍光也听到传言,叫霍禹过去问,霍禹死不承认和乐圆见过面。今天他来,主要还是担心程墨对霍显有意见,会连着对儿子们也不待见,因此嘱咐一声。

    霍光对帝国的未来有诸多设想,难得有机会和程墨畅谈,当晚夫妻俩在北安王府用了晚饭,饭后翁婿接着谈。程墨清楚,霍光希望他完成自己的心愿。

    临近三更,霍光夫妇才告辞离去。

    霍书涵对程墨道:“父亲已经表态,你以后就别再跟母亲计较了。”

    程墨知道瞒不过她,给她掖了掖被角,道:“好。”

    只要霍显不太过分,他何妨大度一点?

第755章 前程() 
感谢夏夜628投月票。

    在程墨去田庄休闲度假时,帝国第一届科举成功举行,丙吉为会试主考官。从全国各地赶到京城的众多举人中,录取三百名成为进士,并参加殿试,由刘询亲自担任主考官,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以及庶吉士若干名。

    程墨把明清的科举制度提前在这个时代实现了。

    这些天之骄子很快成为一名官员。其中一些人被派到帝国各地担任御史,监察百官。一个个志得意满地离京,踌躇满志奔向光明的前程。其中就有周进,他会试第三十一名,殿试三十名,成绩很不错,此次被派去扬州。

    扬州是产盐地,经济条件非常好。一个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得以去这么好的地方当御史,那是走了狗屎运了,同年们各种羡慕嫉妒恨。

    周进感激涕零,以实际行动报答皇帝和御史大夫杨敞的赏识,一到扬州,马上明查暗访各级官员,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送往京城。

    北安王府的书房,云可向程墨禀报:“陛下收到请立太子的奏折,留中了。要不要问一下小陆子公公,看看是否确有其事?”

    云可会这样禀报,定然是此事极为机密,连司隶校尉也查不出来,只查出有这么一件事,至于何人请立,那就不知道了。而刘询的态度就明确多了,他不同意,要不然不会留中。

    程墨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在黑檀木几案上,过了一会儿才道:“查一查何人请立。”

    他更关心敢于吃螃蟹的人是谁,有什么目的。如果只是忠君爱国之人所为,不足为虑,怕就怕有心人拿立太子做文章,有所图谋。程墨也打算过年后请立太子,毕竟还有些藩王蠢蠢欲动,这些藩王是太祖子孙,和刘询的血缘关系远了些,想登上帝位,无比艰难。不过难保这些人动心,会用非常手段。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他还真怕这些宗室对刘询不利,立了太子,也好绝了这些人的念头。

    所以,查出请立之人,明了他的背景用心,就十分必要了。

    接着,杨敞被请进北安王府,程墨道:“请立之事暂缓。”

    既然刘询不愿意这个时候册立太子,那么这件事只能以后再说了,并不是程墨明哲保身,而是现在请立太子并没到迫在眉睫的时候。

    程墨不解释,杨敞也没问原因,而是把今科举子的情况简略汇报了一下,道:“这些人才学都不错,其中有个寒门子弟,名叫周进,今年只有十八岁,可谓少年英才,只是说话耿直了些。下官以为,他出身寒门,却能一举中第,十分难得,因而把他派往扬州。”

    吴朝有十三州,每个州都有一个御史,职责便是监察地方官了。杨敞对周进印象深刻,因为他的出身,在中举举子中十分特殊,派他往扬州,有培养、考察他的意思。

    新科进士们刚刚迈入仕途这道门,又是第一届,不要说刘询,就是三公九卿都在观注,看他们的能力水平人品到底怎么样。派往各地当御史的进士们,杨敞都面试过,周进被挑中了。

    原先是世家子弟的天下,这些人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读书识字不在话下,以天下为已任。现在处于举察世和科举制交替之际,最先得益的,当然是有准备的这一拨人了,这次中举的,十有八、九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只有周进和另一个进士两人。而周进只有十八岁,他有无限美好的前程。

    杨敞因而特别关注他,对他寄予厚望。

    程墨也很意外,道:“有寒门子弟中举?”

    科举的名单,司隶校尉送到他案前,他看后收进抽屉,三百人的名单,排名第三十的周进,并不显眼。

    “是,下官曾和他见过几面,言语举止正义凛然,为人耿直。”

    公榜后,皇帝在御苑赐宴,相当于后世的琼林宴,刘询只略坐一坐便回去,丙吉、杨敞、以及吴渊等九卿都到席散才走,全程细心观察。这是初试,这场酒宴初步确定了新科进士们的去向,才有进一步的接触,然后决定进士们的官职。

    周进得到一个不错的机会。

    杨敞两次用“耿直”这个词。程墨微笑,道:“耿直的人为御史,还真是合适。”

    这段时间他闭门谢客,这些新鲜出炉的进士他一个也没见,杨敞难得给人这么高的评价,现在他倒想见见这位周进,看他是怎么个耿直法了。

    杨敞走后,程墨一个人喝茶,想到因为自己无意间穿越,官帽椅、沙发、办公椅等家具提前千年在这个时代出现,造福百姓,为商人谋利,科举也提前千年,改变了世家门阀一统官僚队伍的局面,不由十分自得。他穿越后虽然没有改变历史走向,但多少也做了些实事。

    他去霍书涵院里看儿子女儿,霍书涵奇道:“有什么喜事么,笑得这么开心?”

    霍书涵看起来丰腴些,圆圆的下巴,高耸的胸脯。她依在大迎枕上,伸手让儿子抓她的手,待儿子快抓住了,又转而把手伸给女儿。

    还没满月的孩子,哪懂什么,霍书涵倒是乐此不疲。程墨难得见到她如此孩子气的一面,也笑了,道:“看到你和孩子,就开心啊。”

    “油嘴滑舌。”霍书涵娇俏地白他一眼,然后问儿子:“康康,母亲说得对不对?”

    程墨给儿子起乳名康康。刘询这个名赐得好,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强。

    羽林郎程康回应她的,是抓住她一只尾指。

    各家都在送年节礼,北安王府也不例外,该走动的关系还是得走动。这天,刘询宣程墨进宫,道:“卢子旺请朕立皇长子为太子。”

    那封请立的奏折被他烧了,可心里的不快烧不掉,憋到现在,实在憋不住,想找个人说说话。他最信得过的,当然是程墨了。

    程墨道:“陛下的意思呢?”

    “朕过了年才二十二岁,可卢子旺居然说,昭帝驾崩时才跟朕同龄。”刘询气得不轻。

    他厚道,要是他的皇祖父那样强势的皇帝,臣子敢上这样的奏折,不腰斩才怪。

    程墨皱眉,道:“他怎能这样说?”

    这是诅咒皇帝啊。

第756章 契机() 
周进的奏折送到京城,天上正飘着雪花,到处一片爆竹声,过年了。百姓们把粗粗的竹子放火盆里烧,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是为爆竹。

    霍书涵出了月子,重新主持庶务,提前让人运了几车大竹子进府,这会儿,府门前的空地上,爆竹声响个不停。小厮们放爆竹,佳佳和青青也跟着在旁边凑热闹,乳娘怕姐妹俩被爆起的火花烫伤,要抱她们进去,她们的小手推开乳娘,最后嫌乳娘碍事,撒开小脚丫,跑到程墨那里,一左一右抱住程墨的大腿。

    程墨站在台阶上看小厮们烧爆竹,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火药的配方写出来,找个匠人制作鞭炮和绚丽的烟花。两个女儿跑过来,他一手一个抱起她们。

    一辆马车从御街拐进来,看到这边在放爆烟,便停下,郑春从车上下来,快步过来,道:“王爷,陛下宣您即刻进宫。”

    自霍光当权后,极力与民生息,发展经济,霍光退隐后,刘询并没有改变正策方政,还是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他在襁褓中下下过监狱,是历代皇帝中唯一一位蹲过大狱的皇帝,在民间长到十六岁,见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更能体谅百姓疾苦,政策更加对百姓倾斜。百姓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因而,年的气氛十分浓厚。

    皇帝也是人,也要过年。刘询却在这个时候宣自己进宫,程墨有些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