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这批学生可以成功过关,从苏联学成归来可以更好的建设埃及。实现部长心中的理想!”谢洛夫虚情假意的祝福着考场中的学生,希望这些留学生可以带着苏联的思想回到埃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埃及精英的理念。
回到苏联军营之后,谢洛夫接到了伊戈尔上校在阿斯旺军事基地的电报,从非洲独立武装手中交换的硬通货清单,谢洛夫大略的看了一眼,将清单交给了卢卡妮。这批硬通货将不日启程,回到苏联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补充新鲜的血液。
“苏联粮食出现问题是哪一年了的?”等到卢卡妮出去之后,谢洛夫猛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要不是看见这批兑换的黄金谢洛夫可能还想不到这一点,他记得苏联好像因为粮食减产的问题。出现过用储备黄金买粮食的情况,这也是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之一。关键是到底是哪一年出现了问题?
自从重生之后,谢洛夫一直在解决苏联各种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在救了很多火之后有时候也自得的以救火队员自居。现在忽然发现自己面前不远处,将会出现一把前所未有的大火。火势的猛烈程度让谢洛夫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救得下来。
别的问题就算了,谢洛夫可以依靠国内的支持尝试解决掉,但是未来的粮食问题不同,这个问题是苏联最大的boss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制造出来的。根本没有人敢站在谢洛夫的身后为他撑腰来得罪总书记。
赫鲁晓夫在乌克兰任职的时候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两百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此对玉米刮目相看。后来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美。在访问期间,他特地参观了以种植玉米而驰名于世的加斯特农场,目睹了北美洲的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赫鲁晓夫啧啧称赞。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坚定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为推广玉米种植,赫鲁晓夫经常下基层,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人灌输玉米思想。
谢洛夫想来想去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在苏联谁敢对赫鲁晓夫第一书记的命令质疑?会不会是别人不敢告诉赫鲁晓夫真相才造成了苏联动用储备黄金的恶果?有这么一瞬间,谢洛夫考虑着,是不是牺牲了自己的前途告诉赫鲁晓夫推广玉米不切实际,西伯利亚根本长不出来玉米。
“这不行,凭什么牺牲掉我啊?”谢洛夫刚刚开始想马上就否决了这个提议,如果谢洛夫牺牲掉自己解决了这一件事情,后来苏联犯错就没人去纠正了。为了退休不去捡破烂,谢洛夫必须换一个思维,“应该还有两年的时间吧,慢慢想总能想出来办法,为什么我就没有空间戒指这类的东西呢?”谢洛夫摸着自己在意大利买的手表胡思乱想道。
留学生考试的卷子被统一封存,然后随着苏联的军机又运回了莫斯科,将由在莫斯科的各个大学的教师进行评分,将近十万份卷子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工作量,两三百个教师一天时间就能将所有卷子审阅完毕。
这些卷子承载了很多埃及学生的希望,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条件平平的学生,指望这一个留学生的名额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他们的希望统统飞到了莫斯科,等待着苏联教师队伍的审核,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一个普通教师的笔下是一个个满怀希望的埃及人,掌控他人命运的想法,让谢洛夫欲罢不能。
社会主义军火贩子谢洛夫,在非洲的生意已经打开了局面,至少克格勃国内的几十万人将会得到收益。苏联国内的条件是不可能让人有取得暴利的机会的,除了贪污!这个时候谢洛夫都有点庆幸了,幸亏这个世界上还有大部分地区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否则哪有谢洛夫施展的空间?在谢洛夫心中这个世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用资本主义国家的金钱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用资本主义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死,那和谢洛夫没关系。
在地中海的另外一边,意大利工厂出产的第一批水果机已经出厂了,不出谢洛夫的预料,这批机器牢牢地打上了意大利出品的印记,刚刚出现就风靡了意大利的大街小巷,成为了意大利人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每一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刚刚开始都不会显示出来自己破坏性的一面,水果机也是如此,现在的意大利人仅仅把水果机当做是一个茶余饭后消遣的娱乐项目。这自然不是谢洛夫的目的,不论是什么时候,骗钱才是他的目的,等到引起足够多的注意之后,推广到美国赌场的工作也会随之开始。
“将军,埃及内务部通知我们,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人,他们已经联系到了!”自从到了埃及之后,卢卡妮算是找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地方,每天脚不着地的在埃及各部门之间活动,和在东欧的时候相反,那个时候伊塞莫特妮才是谢洛夫的左膀右臂,卢卡妮只是起到了一个暖床花瓶的作用。
处在无聊中的谢洛夫,不断地按着俄罗斯方块,听见卢卡妮的话一愣不确定的问道,“我们要找的人?阿尔及利亚人?”
“是的,将军!埃及内务部已经寻找到了阿尔及利亚独立武装在埃及国内的办事地点,我刚刚从埃及内务部回来!”卢卡妮抬头挺胸站着笔直,颇具规模的凶器把克格勃的军装撑得满满的。
“好!”谢洛夫赶忙把电线拔了关掉俄罗斯方块,说道,“还是和上次一样,让埃及内务部作为中间人,让我们和阿尔及利亚独立武装领导人见上一面!你可不知道啊,我刚刚得到第二总局的清查结果,十六个军区的废旧武器仓库,还有三百多万条莫辛…纳甘步枪,这些步枪一点价值都没有,除了放在那里等着生锈!”
谢洛夫本以为自己已经非常高估了苏联军备的数量,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搞错了对象,他一点都没有高估苏联军备的数量,唯一高估的地方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现在已经无法想象几百万条步枪堆在一起是什么概念了。
“好的,我马上和埃及内务部联系!”卢卡妮轻声的说道,“将军,不要担心!事情总会解决的!”其实卢卡妮不知道谢洛夫为什么总是一副非常着急的样子,但看起来总是不断的为了国家操心,很少能见到谢洛夫有私心为自己谋取利益,除了在女人上。时间长了卢卡妮已经把谢洛夫当成了自己的丈夫,没事总给唯一一个上过自己的男人一些宽慰。
“你不懂!”谢洛夫感觉了自己秘书的情绪,懒洋洋的说道,“要是有下辈子的话,我直接就进入消防部门工作,安安静静的做一个救火队员……”
第二百三十章 有底气的吹牛()
对于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谢洛夫有一种既想做**又要立牌坊的心态,一方面希望战争打的时间越长越好,对于最后的结果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既希望法国赢有希望法国输,内心中谢洛夫希望西方世界中的法国保留一定的实力,好更加有底气给美国人捣乱。可法国人毕竟是西方世界的一份子,到底法国的壮大对苏联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这件事其实很难说,单凭他自己的分析也分析不出来什么,走一步看一步吧。
苏联问题多的数不清,谢洛夫只能一个一个的解决,别的不说三百多万条莫辛…纳甘步枪就够谢洛夫绞尽脑汁的,这还不算波波沙、喀秋莎那类的东西,真让他看见实物估计头都大了。
这点上就不得不提埃及的重要地位,选择埃及作为突破口的苏联果然有眼光,以前对埃及认识不够的谢洛夫第二次埃及之旅才算认识到了这里的重要性,向东影响波斯湾、向西影响北非诸国,向南可以渗透黑非洲,难怪苏联连那些产油国都不在乎,也要把埃及捏在手里。
正是认识到了埃及的重要性,谢洛夫宁可放血养着这群埃及高官做大爷。回报也非常高,有埃及内务部的参与谢洛夫才能不费力的接触到很多国家的势力。
此时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法国政府从越南撤军之后将大批军力运送到阿尔及利亚,加上效忠法国的穆斯林武装,整个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武装力量足足有六十万人。
“谢洛夫将军,根据我们第八司和第九司收集的消息!在今年年初的战斗中当地反抗法国殖民者的独立军曾经短暂的进行过城市战,不过很快就被法军挫败!死了数千名游击队的战士,现在这些独立军又转变成了游击队。才有游击战骚扰法国殖民军!”中东司的力量来到埃及之后让苏联在北非的实力大增,就好比在红色警戒中早出了全球卫星一样,让谢洛夫摆脱了两眼一抹黑的状态,瞬间耳聪目明。
“游击战?”这个熟悉的词汇吸引了谢洛夫的注意力,思考了一下皱眉道,“这不是个好消息!”游击战是最低烈度的战争。换句话说在所有办法都已经用尽了,仍然不是敌人的对手,这个时候才能考虑发动游击战,游击战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成本最大的防线。一个国家一旦进入到游击战的状态,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输的地方了。
不过这不是谢洛夫关注的重点,重点是游击战这种最低烈度的战争,吞不下苏联多余的废旧武器。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还是要让他们发起正规战才行,正规战有两点好处,第一死的人足够多,第二武器的损耗量大。
“先见一面再说吧!我们苏联对于第三世界反抗殖民主义的战争向来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谢洛夫打定主意。一定要让阿尔及利亚战争从游击战变成正规战,战争的规模必须要扩大而不是缩小。只是不知道阿尔及利亚那个地方有没有金矿可以消费。
再见面之前谢洛夫其实蛮担心阿尔及利亚的代表,可别像是伊拉克人那样,选一个奇葩地点作为双方见面的地点。幸亏没有!双方见面的地方虽说没有多豪华,但也好歹像是人类聚集的地方。
“你好。苏联将军!我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代表,叫我哈桑就可以了!”哈桑将近五十岁,一脸胡子穿着阿拉伯传统的长袍、头戴头巾,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特点。就是那种最普通的阿拉伯人。走在大街上谢洛夫根本不会注意。
“你好,我的阿拉伯朋友!”谢洛夫虚情假意的张开了自己的双臂,这些和法国人作战了好几年的阿尔及利亚游击队的成员,显然要比伊拉克的那批人见过更多的市面。没有那种伊拉克人的小心谨慎,不是说小心谨慎不好,而是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的人有点过头了,给谢洛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才有点谈判的感觉,双方没有马上进入正题而是先聊了一会,在话语中得知哈桑早年间在法国上过学,说了一口不错的法语。留学是真是假谢洛夫不知道,但是卢卡妮在旁边听了一会暗地里对谢洛夫点了一下头,那就应该没错。
“谢洛夫将军,我们对苏联一直有着美好的憧憬!听到苏联方面要和我们联系的消息,我们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马上就派我来到开罗,和我们的苏联朋友们联系!”哈桑滴水不漏的恭维着谢洛夫,要是一般的苏联人,估计一顿主义、崇拜之类的话可能就被忽悠的找不到北了,可谢洛夫不是那种人。他可不像是一般的苏联人,但方面的听从苏联政府的宣传,一点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没有,说两句话就想要忽悠他那是做梦。
“是这样的,哈桑先生!听闻阿尔及利亚人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的环境十分艰难!对于第三世界的武装斗争,我们苏联的立场是一贯的!那就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谢洛夫的空话讲起来也是不遑多让,如果哈桑真的准备和谢洛夫磨嘴皮子,别的不说,时间谢洛夫绝对上是有的是的。
来回几个回合哈桑就知道,在这位看起来年轻的苏联将军面前,自己是占据不了上风的,指望苏联人傻钱多是不可能了。这个苏联将军嘴皮子比他还厉害,简直像个外交官。其实哈桑还真的没有猜错,谢洛夫本身就赶过一段时间外交官,还成功的把美国大使给挤走,在苏联外交系统里面绝对是一个正面典范。
最后还是谢洛夫停止了继续扯皮,他即将扮演的角色是送温暖的,是要为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无私的帮助阿尔及利亚的可怜人,抵抗万恶的高利贷帝国主义,总是务虚就没什么意思了。
“哈桑先生,其实我今天来到这里,就已经表明了我们苏联的态度,就是支援你们抵抗法国人,赢得自己民族的独立!让阿尔及利亚重新回到阿尔及利亚人自己的手中!”谢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