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驸马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自为其把盏。这消息经县大老爷的证实之后迅速的轰动阳谷,成为市井间的佳话,便是那些富贵人家闺房里的绿鬓红颜也心向往之,托人打听这叫李二的少年是否有了婚配佳偶。

    当然不会有人知道这沸腾了阳谷的李二李大才子居然不会写字,人们看中的是李二似锦的前程,也许过不了多少时日,这李二就成了状元郎。整个阳谷进士也没有出过一个,所以李二这样的人物就是县大老爷也要刻意的结交。若是李二真个中了状元探花什么的,也是县大老爷教化有方,二者等李二成了气候,说不定县大老爷还要靠着他升迁哩!

    李二的名声在阳谷传播开来,母亲的生意也是大好,每日里还没开门,那些熟客就已在门口等着买肉了。便是原来那些刘家肉铺的老客,也“临阵倒戈”跑过来买李家的猪肉。

    这让母亲十分的得意,说话的嗓门愈发的大了三分,走动起来更是虎虎生风。

    反观刘家肉铺,生意却是越发的清淡,任凭“飞刀刘”把大刀耍的如何花俏,把女儿“豆腐西施”打扮的如何妖娆,经常照顾生意的那些熟客还是纷纷跑到了李家。

    儿子的身子逐渐的壮实,还成了县里头的名人,且把老对头“飞刀刘”的生意也抢了过来。母亲干活越发的有劲,两百多斤的大肥猪很轻易的就扳倒屠杀,然后上锅褪毛,做的是干净利索,毫不见拖泥带水。

    午间的时候,天色竟然阴沉的厉害,彤云密布,寒风如刀。渐渐的如棉扯絮、乱舞梨花一般的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初时恍如柳絮,渐渐连成鹅毛,纷纷如乱琼堆茫宇,惶惶似玉龙翻甲绕。不一刻的功夫,便衣沾六出、拂满蜂鬓。

    母亲把堂屋里的石炭(煤)烧的旺了,还是有几分寒意:“母亲,怎的这般个冷法?是不是再添些炭?”

    “那是我儿身子虚弱,寒冬腊月的天气自是冷的,便是王公大臣家里也不是多么的暖和。”

    其实大宋的王公大臣自然不会感觉到一丝的寒冷,此时的大宋重臣们正在朝会。

    “今岁亏空已多达一千五百多万贯,赠于辽国西夏的岁币也没有着落,若是历兴王侍讲的新法,,当可除历世之弊,振非常之功……”王安石的新法是很得大宋皇帝的器重的,在即位之前就和王安石谈论过新法,而那时候的王安石还不过是是个小小的侍讲。

    但是王安石的新法遭到了朝廷里绝大多数人老臣的反对,迫于压力,皇帝才罢黜了王安石的相位,暂时委屈他做个翰林学士。

    一见皇帝又开始思念新法,前宰相韩琦急忙大讲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是以富国强兵之术,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的新法并不是十分的完美,新法的急功近利性质成为政敌攻击的靶子,而且新法太过于言利。这和那些儒生所奉行的“孔孟”之道也是大相径庭。

    司马光虽然和王安石是好友,对于他的新法也是反对:“我朝元老重臣富弼富丞曾说,以安石之才为翰林学士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及……”

    现在的王安石之保留了翰林学士的职衔,若不是皇帝器重,在御前行走也是难能,刚要上前辩解,却见皇帝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大宋神宗皇帝最见不得这些臣子争吵,偏偏又绕不开这些老家伙,不由得头也大了三圈,使劲的揉搓额头。

    神宗皇帝长一张标准的猪腰子脸,脑袋又尖又长,偏偏头上的皇冠沉重非常,压的脑袋难受。宋时的皇冠和唐时不同,是内衬木头骨架,外罩漆纱的硬?头,长久的戴着这么沉重的皇冠脑袋好受了那才奇怪。

    戴皇冠总是要很辛苦的。

    辛苦的神宗皇帝不愿意再谈论烦人的新法旧法,于是岔开话题:“此次开科取士的少年才俊很少呐,那陈世宗本是第四名,我看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才学,这才点了他的状元。”

    众臣都知道皇帝要说什么,默然不语:“你们去查查,新科的状元郎可曾婚配。”

    每次开榜之后,皇帝都要仔细的问这个问题,这次也不例外。

    王安石小心上前:“那陈世宗已有了妻室的……”

    神宗皇帝也是一声叹息:“这些人呐,总是着急的娶妻,哎……”

    原来神宗皇帝有个妹妹,唤作长平长公主,年龄早就大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作为夫婿,而大宋王朝又很是重视文人,所以皇帝老是想着在新进的人才当中挑选驸马。

    古人早婚,经过一路的考试,大多已经成婚,所以神宗皇帝总是不能如愿。

    并非大宋无有少年才俊,而是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大宋的驸马。

    皇帝的女婿当然不好当,驸马尽管身份高贵,但公主却是皇帝的女儿,这样一来,驸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从四德,就是要和公主老婆同房,也要好好的请示一番。而公主自持身份骄横跋扈,不敬夫君不说,连公公婆婆也是一样的打骂,自然没有人敢于去娶公主。

    去年辽国的刘三嘏曾考取进士,一篇《一矢毙双鹿赋》辞彩华丽,辽帝极其赞赏,并将大辽国的四公主许配给他。哪里想到没有过了几天刘驸马突然留下“与公主不谐”的字条,从辽国逃到宋地避难。辽国使节拿着国书到宋朝,要宋朝交出辽国驸马。当时北宋对辽国年年纳贡唯恐有所得罪,怎敢怠慢?即满世界的寻找,想那刘大驸马也知道会有此结果,在民间藏了起来,一年多了还没有找到。

    由此可见,娶公主做驸马绝对不是好事!

    

第八章 你就娶了公主吧() 
“长平公主每到朕的耳边催促找寻驸马的事宜,也不能再拖延了,朕决定从诸位卿家的子嗣中择一人选,来匹配公主。”神宗皇帝象保媒拉纤儿的媒婆一样,歪着脑袋冲着王安石笑:“王侍讲,朕听闻你家公子王?才思敏捷,有意……”

    一听皇帝打起了自家儿子的主意,王安石从头凉到脚,王家就这一个独子,若是娶了公主那就是把儿子送进了火坑。而且王安石对长平公主的品行早就有所耳闻,这长平公主骄横跋扈不说,而且私生活极其糜烂。唐朝时候的郭子仪声名显赫,家道昌盛,还不是因为儿子成了驸马才玩儿完的么。

    真的把这样一个公主娶进了家门,王家将永无宁日,所以王安石冒欺君的风险说道:“圣上不知,犬子早已有了妻室,真是难承圣上的美意。”

    “哦?你有儿媳妇了?朕怎不知?”

    “是……小犬是有了妻室的,”王安石额头上的白毛汗都出来,寻思着赶紧给儿子成亲,省的那个长平公主老是惦记着。

    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不怕公主偷,就怕公主惦记。

    “王侍讲的公子已有妻室,那……司马仆射,朕已经察实你家公子司马康是没有成亲的……”神宗皇帝一脸的坏笑,望定了司马光。

    司马光没有想到圣上居然有这样的想法,一时大急。司马光的政敌兼好友王安石见皇帝的矛头不再指向自己,大是宽慰,同时开始为司马光和他的儿子默哀。

    司马光为人宽厚,说话总是从容不迫,颇有学者风范,这个紧要关头也顾不得礼仪风度:“圣上,小犬司马康顽劣不堪,缺少管教……”

    “司马仆射过谦了,朕早就打听清楚,你家司马康才情卓绝,为人俭朴,是驸马的不二人选。若真的如你所说是‘顽劣不堪’,就叫长平公主帮你管教管教,朕的御妹管教起人来是很有一手的。”

    司马光对儿子司马康是很用心的,司马康也不负所望,颇有乃父的风范,是司马光全部的希望所在,若是成了驸马,一定毁在公主的手上。

    司马光已是汗流浃背,打定了主意不能叫公主进门,可又不能公然违背皇帝的意思,开始把祸水转移:“臣本以为小犬是有几分才能的,不过前日里臣和王侍讲在山东偶遇一才子,才情风骨胜小犬百倍。”司马光很有意味的又加上一句:“那才子也是不曾婚配的。”

    于是司马光把当日李二在松鹤楼的表现添油加醋的重复一遍,直把个李二说的天下地上绝无仅有一般。其中李二所添加的那两句诗词更是大肆的夸张,尤其是那李二的容貌更是被司马光大肆褒奖,“天格饱满,地角方圆”都不足以形容,简直就是潘安重生,宋玉再世,好似天下才子尽皆不如这名叫做李二的。

    “真的还有能为小苏学士修改文章之人?”神宗皇帝也知道苏轼的才名,苏家父子三人名动天下。尤以苏轼的文采为最,若能叫苏轼心服的人当真便是才子了。

    “当时还有王侍讲在场……”

    “真有此事?”皇帝问王安石。

    “此事确实。”

    “此子既是才思过人,为何没有功名在身?”

    “回奏圣上,”司马光躬身道:“据那李二李大才子所说,他是无心仕途的,愿意笑傲山林,做一山中隐士耳。”

    “有这等的本事,自是为我大宋出力,拟圣旨,召这李二进京,我要亲自看看他的才情。”

    皇帝欣喜的说道:“长平公主若是喜欢,就赏赐个功名。”

    司马光也暗自松口气:“李二呐李二,不是我司马光害你,实在是那公主太也难以侍奉。你的才情定然会为公主所喜,做了驸马有了功名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李二忍不住的打个喷嚏:“近日越发的冷了,害的我老是喷嚏。”

    “我的儿,喷嚏不是天冷,是有人在提念你哩。”

    母子二人正念叨间,一人推门而入,却是本县父母。

    县大老爷急匆匆慌忙忙的高喊:“李二李大才子可在家中?”

    “老爷,我的儿在哩,有甚事情唤他?”

    “快整衣冠,备香案,叫李二接圣旨。”

    在那个年月,圣旨绝对是很神圣的东西,急忙叫出李二整理衣冠,燃了香,上了案,当门的摆开,县大老爷才跑到门外带了那传旨的天使进来。

    来者是个五十来岁的太监,面白无须(汗一个,太监有了胡须就不是太监了),身后是四个黑袍的带刀护卫。

    街坊们也听说了有圣旨来临,呼啦啦的跑过来。莫说这些街坊,就是县大老爷也没有见过圣旨,听得那天使太监尖了嗓子的高叫一声:“圣旨下,阳谷李二接旨”。

    众人齐整的跪倒,李二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专门给自己下一道圣旨,只能学着戏文里的模样跪倒在地:“草民李二接旨。”

    那天使太监好似很满意这样的排场,腆着肚子展开黄绫缎子的圣旨,以平缓不带任何情感的调子开始高唱:“大宋国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切朕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而履薄,朝夕是心也。每有才人,无一刻或怠,闻得阳谷李二才情卓著,声名斐然,深得朕寻求良才之心。特降旨进京面圣,以堪大用。另:阳谷县教化地方有功,备案另用。钦此,大宋熙宁七年冬丁酉日。”

    那太监念的完了,李二才起身接旨,再看旁人还在不住劲儿的胡乱磕头。

    “李大才子,且快去收拾收拾,随咱家进京去吧。”

    “这就去么?”

    太监:“这便去,圣上求贤若渴,特意关照咱家要李才子随行进京的。”

    难道是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皇帝面前举荐?一定是这样了,看来这回是有机会当官的,到了东京汴梁一定好好的谢谢他们。

    旁边的县大老爷也跟着沾光不小,欢喜的对那太监道:“天使远来小县,风尘疲惫,如今宣旨已毕,且容李大才子准备准备。小县略略备了薄酒为天使洗尘。”

    众人径直去了,街坊纷纷道贺:“早就看出李二有本事的,如今果然显赫,能进京面圣也是几辈子修来的造化。”

    “我等与才子为邻,实在是有幸了。”

    ……

    母亲再也顾不得客套,慌忙忙的给儿子准备衣裳盘缠,把箱子底上的那大锭银子也取将出来:“我的儿这便要光耀门庭了,到了京里不比在家,说话做事务要小心谨慎,无论圣上赏赐多寡,不可争执,需知伴君如伴虎的。为娘的只要你平安回来也就心足了。”

    李二抬头,见母亲的眼眶里泪水直欲落下,心中一暖,顿感母子深情,纳头便拜:“孩儿记下了,母亲保重,孩儿……这便去了。”

    

第九章 争妓() 
东京汴梁,八省通衢之地,人口在百万之上,商业繁荣,市肆极为发达。尤其是李二所经过东华门外,更是一幅兴盛景象。当街店铺林立,行人相挤。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等物一样也不曾少了。

    尤其引起李二兴致的是城门附近那成千上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