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见过父皇。”李煜惊醒之后,发现将自己唤醒之人,竟是刚刚朝堂之上坐在御座上的男子,当即见礼道。
“起身。父皇不是跟你说过,你我父子两人之时,你只需唤我父亲如平常父子即可,何必行此大礼,你们几个好好守着。”说完,李景便是拉着李煜向着殿内走去。
“哎,是是是。”李煜愣住了,被动的任由李景这个他陌生的却是今世亲生父亲的男子拉着向前走去。
期间,他心中那一处跳动的器官,似乎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不住的跳动着,使得他整个人和情绪都是猛的一颤。
一丝水意在他重眸处酝酿着,不过被他生生的压了下去,他可曾是战皇,怎么能这副姿态。
“嗯,嘉儿?”李景突然停住了自己的步伐,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手上滴到了什么东西,出于皇帝的谨慎,他松开了抓着李煜的手,转身唤道。
“父皇,儿在。”李煜立马应道,说着就要行礼。
在这一刻,李煜似乎真正融入了南唐的生活,也融入了五代十国。
“李从嘉,起身,莫作这姿态,拿出点你的帝王之资!”李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着眼前的儿子说道,他有些想不明白能走出那阴狠招数的儿子,怎么还是这么一股子柔弱之态。
“是!!!”李煜收起了自己的情绪,面无表情的应道。
这下,李景才赞许的点了点头,大笑道:“这才是朕的好儿子啊!!!”
见状,李煜也是大笑,他直起了自己的身板,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尊贵无比的男子。
长相英武俊朗,一身帝袍穿在身上,衬得他威严尊贵,神魔不近,庄严的冠冕轻轻压于其顶,更显得庄严肃穆。
最后则是那一双咄咄的双眸,神采奕奕,闪烁着独特的光华,其内似乎有着日月和天下般,让人不敢直视其中,只产生一种退避三舍的感觉。
第14章 十四;两龙争辩,天下之势(本书签约状态已更改,求支持)()
“你也不愧是孤的父皇啊!”李煜摸清了李景的脾性之后,也索性不再隐藏了,霸气尽显。
“哼,你小子也敢在朕面前称孤道寡。”李景笑骂道。
“这不是父子之间的交谈吗?”李煜略显无辜的嘀咕道。
“哈哈哈哈,你倒会说,行了,这关就算你过了。”李景听了李煜的话后,先是一愣,而后大笑道。
“那爹爹觉得,儿所谋之事能成否?”李煜行了一礼,问道。
“不是不让你行礼吗,怎么又来这套?”李景神色不满的说道。
“达者为先,此非君臣之礼,非父子之礼,乃师徒之礼也。”李煜解释道。
“好,既然如此,你跟我过来吧!”李景听完李煜的话语,转过身去,向着这殿内继续走去。
“嗯。”没有了君臣之礼的束缚,李煜表示很轻松,毕竟干什么都要讲究礼仪实在是累。
“看吧,这就是我命人修订的当今天下局势图,看看有什么想法。”李景将李煜带到了一副巨大的地图面前,上面清楚的标注着天下的山川走势,势力所属。
“乱而无常,纲法崩坏;其中却隐有合一之势。”李煜直接回道。
这也幸是他曾刻意留心过那一番古代皇朝史,不然在经过现代那段同样热闹纷呈的历史之后,他能知道多少这个并不起眼的五代史事情还就真的不知道了。
毕竟于时间长河无数年而言,五代十国那短短三十几年的乱世史,实在是不值得世人留意。
毕竟那段历史不仅繁乱,更是记载稀少,史书上也多是一笔带过。
让人时常想探寻而不得其真面目,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史之禁区。
“合一之势何来?”李景简洁而又单刀直入的问道。
“这。”李煜的手握成拳头重重的砸在了陈桥之上。
“他赵匡胤不过周一大将尔,虽骁勇,但应无虑才是。”李景似乎没想到李煜会将赵匡胤放到这般高度,质疑道。
“父皇,古之汉祖刘邦可是天生之皇否?我大唐之祖可为天生皇否?”李煜开口说道,一句话就问住了李景。
“这……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才好?”李景开始考究李煜道。
“爹爹,不知如今那赵匡胤已经到哪一步了?”李煜问道。
“嗯,这个还未动手,只是大势几近成熟。此次他只是借口辽军入境,于陈桥领命聚拢兵众,但是根据内探消息,辽人此刻并无意南下。”李景思虑了一会,这才说道。
“是吗?不知父亲还探测到了什么?”李煜听后,有些意动,但还是隐有迟疑之色。
“你是想做什么手脚?”李景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对,儿有三策,但须确认赵匡胤已反,没有退路的时候来使用,不然很容易失败。”李煜小心翼翼的说道。
“说来听听。”李景一边看着眼前的地图,一边问道。
“第一策:诱辽兵真正南下,在赵匡胤起兵气势极盛之时,两者争斗起来。”李煜说完顿了顿,这第一策是一险策,如果稍有失误,引火烧身虽不至于,但一定会成为两者的首要敌人,今后除非发生大的变动,否则两者一定会形成先消灭南唐的默契。
“你可知我们李唐如今是大周柴氏的属国,此举下去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李景摇了摇头,似乎是有些不想采用这个方法。
李煜看着眼前今世的父亲,看着他那有些颓势的模样,似乎明白了什么,点点头,没有反驳。
“说说其他吧,有想法终究还是说出来的好,以后总归还是归你管理的。”李景看着眼前的儿子,心里有些感慨,年轻就是气盛啊,可惜,他老了,也被赵匡胤和周世宗打怕了。
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将唐国带之巅峰的大唐帝王了,而是一个去了帝号被打垮了的江南国主而已。
“第二策,就是两不相帮,引柴氏幼子悄入我大唐,待时机成熟,借其逐鹿天下。”李煜说道。
“那第三策呢”,显然李景也认为此举可行。
“第三策,取了赵匡胤及其兄弟之命,让后周那些已成叛将的将士们继续反叛,不断消耗后周国力。”李煜很是认真的说道。
“这第三策,于大局而言似乎毫无作用,你是不是将赵匡胤看的太过重要了。”李景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儿子会这么将一个叛将放在心里,还非得举国之力取其性命不可。
“这……还请父皇决断,此三策齐用者,必灭后周,当立不败之地,可图天下。”李煜极为认真的说道。
“这,容朕考虑一二吧!此事太过凶险。”李景迟疑了,虽然他在朝堂之上,答应了诸将请战之愿,但彻底与周柴氏以及赵匡胤撕破面皮,他却是没有做好那个准备。
至少打仗,他还能撑住,大不了退守一方,不再图争霸之机,但如果依据了李煜三策,败了可就真的会受到猛攻。
一国之命聚于一朝之功,这已经不符合李景的期愿了。
“三策取二三,此事就交给你办吧,至于柴氏幼子日后来了我大唐该如何处理,你自己想法子吧!”李景最终拿了主意,决定就只用李煜之第二三策。
既拿柴氏幼子占据周之名分,好在日后进取北方;又杀赵匡胤之命,使其叛将无首,令北方之地乱做一团,战火不断。
“儿遵命!!!”李煜再次行礼,看着苍白了发须的李景,郑重的说道。
此次,柴氏幼子以及赵匡胤的命他必得之。
至于,以后那就待自己称帝之时再说吧。
既然李景不愿背那违约之名,他李煜也懒得去趟那个浑水。
这次,就让这五代十国的乱世,见识见识我的智谋吧,这个糟透的乱世,我李煜来了。
最后,李煜在李景的热情下,与这位和蔼的父亲一同用了膳。
在用膳期间,李景竟也在兴致之际,吟诗作赋,做出了《三策论》。
两龙争衔吐龙珠,一饮一啄传承道。
三策论出谋天下,使得上二稳大唐。
第15章 十五:龙才殿与户部尚书冯延鲁()
“父皇,儿臣该告退了。”李煜敬称道。
因为此刻用膳之时,已是有外人在矣,这互相认可的两父子帝王已不能再如平常父子般,毫不在意等级之别了。
“嗯,你去吧,如有需要去龙缘楼,找那里掌柜的,此次你之所谋需要他的帮助。”李景在李煜即将离开前细心叮嘱道。
“是,儿臣谢过父皇。”李煜在得了李景的提示后,立马就告退退出了大殿,向着宫外走去。
走在路上,李煜看到了有趣十足的一幕。
那位户部尚书冯延鲁正在与一位宫廷宦官在宫门前进行交谈,似乎在商量着什么事。
“冯大人安好。”李煜过去问候了一下。
“殿下安好。”冯延鲁整了整自己的官袍,行礼道。
“冯大人,这是?”李煜故作惊讶的说道。
外臣接触内宦,这是每一位皇帝的忌讳,不过眼下看来似乎古代的这些文人雅士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遵守规矩啊!!!
“启禀殿下,老臣在给张公公交代一些政务。”冯延鲁很是直白的说道。
这种直接使得李煜一时间都有些不习惯,但是想到最近东宫教礼仪的府臣给他特意点出的当朝他不可轻易撕破面皮的臣子之中就有这位户部尚书大人,他也就释然了,同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这位大人的政治履历。
冯延鲁,一名谧,字叔文,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前吏部尚书冯令额之子,前相冯延巳异母弟。
父令额迁居寿春。幼居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吴让帝末为江都判官。
南唐元宗保大初,为中书舍人。出师攻建州时,为监军使。兵败后流放舒州,后赦免。
累官工部侍郎,出为东都副留守。保大十四年956,被后周所俘,留居汴京三年。显德五年958再次归唐,为户部尚书。
这份政治履历也值得他如此姿态了,名门出仕,功劳不小。此刻还有大事要做,为了避免人心浮动,还是不计较他这次了,反正估计他这个老臣也没多久好活了。
后现代之时有关南唐的历史虽然混乱不堪,但是基本信息他还是知道的,这也多亏了自现代之时就流传下来的古建筑图书馆的存在了,不然他可是没法得知的。
想到这,李煜就更加庆幸自己当初有研究古代史的兴趣爱好了,不然现在可就真的抓瞎了,为一个积重难返的王朝续命远远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改变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嗯,好,不知冯师近日可好?”李煜忽然想到了这位户部尚书冯延鲁的异母兄长前相冯延巳,那位党争之下,宋党一派唯一还存活着的宋党领袖之一。
之所以李煜如此称呼冯延巳,是因为其曾在保大五年947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失利,死伤数万,损失惨重,李景当时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之际。
为救两人性命,冯延巳引咎辞职,改任了太子太傅这一尊而无权的空衔。
虽然后来其又出山任相但在显德五年958年,冯延巳因党争被迫再次罢相。
但是其太子太傅之职一直到现在都还保留着,李景也似乎忘记了此事一般,从未提过罢免他的太子太傅一事。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冯延巳也是他的老师。
“托国主的福,家兄在野,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乐得其所。只是经常也会提起与陛下征战天下时的日子,说自己悔不当初,说自己要是原则性强一些,不太那么在乎地域之别,也就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了!!”冯延鲁觉得李煜提起自家那位异母兄长一定是国主李煜起了重新启用的心思,便将兄长的境遇说得是极为的感人。
这也不怪冯延鲁如此吹捧那位自己打心底就一直不喜的哥哥,实在是如果冯延巳还在相位的话,他们原宋党剩下的官员就能重新有上升的希望了。
哪里还需要像现在这么被动,太子的一句话差点就让他们文官哑口无言,要不是他们之中有人与朝中武将交好,还不得被原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结成的孙党给抓住机会给攻讦一番,丢了官位。
于他们这些臣子而言,所谓的宗周如何,赵匡胤如何,那又能怎样,他冯延鲁可不在乎,他们只要打不入这金陵府,他冯延鲁就不会收到什么影响。
更何况,就是攻入金陵府又如何,他冯延鲁在汴京可不是白待的,想到这,冯延鲁立马收了自己那大胆的想法,不到最后一步,他不会选择做那件事的,可要是他大唐李氏对不起他,那可就别怪他冯延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