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诸位,请静一静,静一静。诸位都是徐州的栋梁,为何在本官的官衙如此喧哗,请静一静……”

    “静一静?怎么静?卫使君,我们可没有你运气好,有那么漂亮的一个女儿。直接就勾搭上了关子丰。你现在全家官位不愁,哪里能明白我们的焦虑?”

    “就是!听说关子丰那次子长得奇丑无比,身如黑炭!哎,卫使君,在下对您的钦佩,真是难以言表啊。”

    “啪!”听到这些家伙如此露骨的嘲讽自己卖女求荣,平日里脾气再好,这会儿也装不下去了:“左右,与我将这些人按到各自座位上去!”

    卫瓘的侍卫,乃是季汉的关西老兵。刚才在场边看着这些人的丑态,那是早就不耐烦了。这时候官长一旦下令,那就个个如狼似虎的扑了上来。

    “哎哟!轻一点!”

    “啊,好痛!你这人怎么如此粗鲁?”

    “啊啊啊,我的腿,我的手,断了,断了……。”

    “卫伯玉,你居然敢如此折辱我等?”

    看着下面众人的一番丑态,卫瓘着实的长叹了一口气:“诸位,朝廷没有发布明令,说今年品评举荐的人才如何安置。本官又有什么办法?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大司马一再指示,要本官不要介入大中正的品评。但诸位扪心自问?徐州今年的品评结果是正常的吗?去年,徐州九品里,上上为零,上中为三,上下为五。今年呢?上上为一,上中为十八,上下为三十七。至于中品,更是数百之多。这样做,真的不对啊。”

    “卫使君。”到底是身后有如狼似虎的残暴汉子伺候,这时候的世家代表们也不敢闹得太过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汉入主中原,天地气运响应啊!这是大大的好事嘛!”

    “我们徐州人算是有自制的了。你看看北边的青州,上上倒是没有,但是上中呢?整整六十人!比去年翻了二十倍!”

    “哎,诸公。”长叹了一口气,卫瓘站起身来:“多的话本官不想说了。你们的来意,本官清楚了,马上就命人起草奏表,询问朝廷到底如何行事。另外,本官所在之河东卫家,与徐州诸多世家交往了数十年。所以在这里,本官尽最后一点责任,给大家念一封家书吧。”

    ……

    “父亲大人钧鉴。

    儿承父命,携四弟向西游学,短短数百里,感慨实多。

    初,因四弟、五弟体弱多病不耐颠簸,加之儿与四位弟弟皆不能乘船。故不得已乘牛车入秦。自华阴起,沿途多遭嘲笑、唾弃。

    一路行来,只觉民有胆气,敢于直面贵人。官有操守,多见于田间地头。沟渠纵横,绿荫蔽日。禾苗茂盛,鸡鸭成群。农妇歌于水旁,孩童嬉戏池边。一言以蔽之,生机勃勃也。

    入得长安,人口繁盛,市井繁华。高鼻深目、金发碧眼,乃至身如黑炭之人,虽不能言比比皆是,但亦不算罕见。走街蹿户,各地方言,乃至各国语言,充塞于耳间。城内集市之中,泰西之名马、丽人、各类杂货,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颇有让人目不暇接之感。

    儿于十五年前曾游学长安,昔日之长安,虽然城廓宏伟,但民众有限,军伍甚多。故而有清冷肃杀之感。今日之长安,百业兴盛,户口密集。道路修葺一新,街面整洁平顺。人车分流,左右分向。虽人流汹涌,但忙而不乱。故而十五年之间,竟使儿有沧海桑田之感。

    昔日长安,虽军伍众多,但士兵精神萎靡,铠甲兵器皆不堪入目。今日之长安,士兵于城内偶见,无一不昂首挺胸,器宇轩昂。大人已出知徐州方面之任,当知朝廷今日新颁之勋章制度。以儿擅自揣测,便在徐州,有老兵能佩戴勋章者,路人多半视而不见。然在长安,胸配勋章者,顾盼自豪。路人皆俯首致意。关西尚武崇公之民风,已是蔚然。

    儿近日拜访长安令,谈论政务。长安令曰:长安之新物事,有三者最为使其自豪。

    一曰下水道。于地面之下铺设水泥沟渠,平日各类污水自行流走。街面可无异味。盛夏雨季,城内街道绝不积水。二曰环卫工。寅时起,酉时息。随时保证街面整洁。三曰城管,其在集市,保证各类商户有序经营。其在坊间,确保民户房屋比邻有序,不得乱搭乱建……长安令曰,如此,可保长安未来常住之口便超百万,亦无虞瘟疫、水患、火灾也。

    更有长安城北龙首原学院,其地域甚广,逾雒阳太学十倍有余。在校师生近三千人。其开具课程,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兵家、农家无一不涉。有格物之学,穷天人之构想。更有泰西学者讲解罗马法、波斯法。大司马更亲自著书立说,详解社会演变之根源。

    此校虽以培养国家官员为要务,但仍注重体术与体格之培养。儿所见此校学生,个个均能纵马奔驰,弓术亦有可称道者。一身武艺虽较之五丈原学院学生不值一提。但若遭遇一两蠡贼,亦有自保之力。

    儿在见得龙首原学院助祭赵赵叔和后,赵公予儿四张学院一年级学生年终考卷。儿无一门得分过六成。而赵公曰:此乃不及格也,当留级。

    儿心有不忿,以为助祭故意刁难。然安奴曰,去年他以十一岁之龄参考,四门功课得分均超九成。

    惭愧矣!

    在长安所处时日愈久,愈觉此地与雒阳有天地相隔之感。此地高官谈论实事,言必举证数字或实例,否则则谓言之无物,缺乏支撑。此地权贵、富商,娱乐饮酒有之,博戏招妓亦有之。然更喜闻乐见者,曰足球、曰篮球。而我关东泛滥如五石散,在此地敢有吞食者,皆为世间所不容也。

    今日之关西,官民一家,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奋发向上,少年体格雄健,老幼各有所养。虽仍可见各种瑕疵,然,瑕不掩瑜,较之关东,其生机勃勃,一派兴旺之像。便是盲人,亦可身受矣。

    另,儿在龙首原,亦见到曹氏与司马氏……

    儿今年虽已三十有五,但已下定决心,抛弃一切无谓颜面,先入长安蒙学五年级旁听。之后再参加龙首原入学考试。儿昔年在河东参加品评,亦是上中。补习一年,定然能够顺利入学。只是如此至少五年,不能在父亲膝下尽孝,还望大人保重身体,勿以孩儿为念。

    四位弟弟,均与孩儿同一选择。四弟、五弟身体太弱,年龄较小,当自长安蒙学一年级重新就学。孩儿与二弟已经置信河东家中,欲将家中我等之子送往长安,然后入长安蒙学就读。然安奴言,长安蒙学已经满员,明年招收名额已经被烈士子女所预定完毕。故而只能以旁听生入学……虽然如此,儿仍以为此事当行……

    言而总之,关西青年一代,胜我关东世家子弟十倍有余……大司马造势已成,天下大变近在眉前。若我等还不奋起直追,不消十年,关东再无世家矣……。

    儿卫密拜上,大汉归元三年十一月三十日,长安。”

    ……。

    抑扬顿挫的念完自己的长子寄来的家书,卫瓘扫了一遍下面沉默不语的众人:“诸位,你们的子弟,比我那犬子如何?”

    这个还用说嘛?真的不能比啊。卫家子除了长得帅,还是能够做实事的。更不要说卫密作为卫家长子,在曹魏还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出仕了。这些年人家在朝廷里也算是见多识广,比起今年这些大多数都没出过徐州范围的年轻人,那是强得多的!

    可是现在卫家子居然说关西普通士子的才华都超他十倍?这,这岂不是说我们的子弟都是垃圾?

    就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接话的时候,一个侍卫匆匆的走了进来:“使君,朝廷有新的政令到了。”

    “嗯?拿来本官一览……。呵呵呵,好了,诸位,你们担心的事情有结果了:大司马令,今年关东八州,凡是被品评为中中及以上的青年才俊,务必于归元四年三月以前,全部到长安报到!”

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画(一)(为月半窗书友加更)() 
后世历史学家在评论诸葛亮的时候,虽然争议一样不少。但是惋惜之情往往是共同的:诸葛亮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是很可惜,历史只给了他一个小国寡民的舞台,让他戴着镣铐在益州的土地上作画。

    现在,季汉已经掌控天下十五州之中的十一州,其国力优势已经对东吴实现了彻底碾压。之所以留着东吴苟延残喘,不过是为了保留一点外部压力,以便更好的促进国内改革罢了。

    大司马关彝终于有了可以全力施展手脚的超大型画卷。

    西元274年十二月初,在关东八州所有部队乃至司闻曹都已布置到位,地方上六成以上的郡守、县长已经更换为季汉东征之前的臣子。各个亭的亭长绝大多数已经更换为季汉的老兵,这一年的秋收全部结束,冬小麦也全部实现种植后。大司马关彝回到了汉都长安。

    “大司马,我们现在开始么?”

    “开始吧,陛下。臣不敢说万事俱备,但是全国的大势已经在我们的有效掌控之中。这一步踏出去,或许叛乱会此起彼伏,但是臣深信这些家伙翻不了天!”

    “善,那就开始吧,大不了朕把关东八州全部丢出去,以后再重新打一次而已。但是,这一场变革,必须进行!”

    “陛下好志气!那就请陛下下旨吧!”

    大汉归元三年十二月五日,皇帝陛下的专用机构尚书台与大司马府连下数道命令。

    其一,招归元三年兖、豫……八州中中及以上品士子入朝为郎令。

    两汉的察举制,是由地方上根据本郡人口多少,按照一定比例推举孝廉。这样的孝廉产生后,先要到长安或者雒阳接受统一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入朝做郎官至少一年。一年之后,根据士子们表现,再行安排具体官职。

    在这一年里,刚刚出仕的士子,其起点就是中央各个部门堂官的秘书或者皇帝本人的侍从。如此安排,一方面士子们能够非常迅速的熟悉政务,一方面士子的眼界从一入仕开始就变得非常广阔。而且皇帝和各部堂高官也能和这些年轻人培养感情,并从中选拔优秀的人才。

    虽说到了察举制的后期,各地举荐上来的,也大都是世家大族子弟。但到底是有皇帝亲自考核并长期观察,所以地方官还是不敢随便弄个智障上来——你一年两年三年都推选智障上来,皇帝当然会认为你也是智障。

    而九品中正制就没有了这一道考核观察程序,而且由于大中正的实权增加,导致官员选拔落到了顶级世家的手中。

    现在,季汉的这一道命令,其实就是变相的否定了九品中正制,并且取消了大中正的权力。

    嗯,你用九品中正的方法品鉴、选拔人才,我认可啊,我说今年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也不算言而无信啊。但是对不住,以前品鉴完了直接给官职的事情不能做了,按大汉的老规矩来,先到朝廷做郎官,学习一些基本的为政之道。郎官也是官嘛……

    哦?你不来?那随意好了。反正呢,不走完郎官这道程序,朝廷不负责安排官职哦。

    第二道命令。更改朝廷官制令。

    在这道命令里,首先说明的是,为了永远的纪念伟大的诸葛丞相和姜大将军,大汉以后的官员职位上,将永远不再设立丞相、大将军。

    之后则是裁撤尚书台,建三省六部制。

    皇帝之下,设总理一人,副总理若干。总理由皇帝任命,统摄三省。

    总理之下,设中书令、门下令各一人,掌管中书省、门下省。两省办公地点在宫内,直接对皇帝负责。负责政令的起草、审核、监督、考核与修改。

    尚书省具体负责政令的执行,为主体行政部门。下设吏(人事)户(财政)礼(教育祭祀)兵(国防后勤)刑(司法、执行)工(建设)六部。副总理与六部尚书人选,均由总理任命。

    三省六部之外,另设宗正府(皇族管理)、少府(皇帝私人金库),以上两个衙门,在级别上低于总理但高于尚书,而且其人事任命权在皇帝。

    另有鸿胪寺和理藩院:前者主管外交,负责与大汉敌体的国家进行平等交往。后者主要负责大汉境内的诸多异族和附近属国的各类交涉事务。其主官人选,也由总理任命。

    民政部门之外,为了防止文武分途后,尤其是天下一统后军人地位低下。依旧保持了大司马府,专掌军事。(刘谌的意思是,关彝之后,就改大司马府为大都督府,大司马也将成为一个永远的荣誉职位。)

    大司马府(大都督府)与兵部的职权划分,既要防止后世武人地位衰落,也要防止武人权力过大而犯上作乱。严格来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